袁隆平预言——杂交水稻的梦想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谷类作物之一,也是最主要的粮食之一。水稻属于禾本科稻属,是一个极其古老的作物。在我国的水稻主要分为籼、粳两个亚种。并根据品种的温光反应,需水量及胚乳淀粉特性等在籼、粳亚种下又分为早、晚,水、陆,粘(非糯)、糯等不同类型。籼稻适宜于在低纬度、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谷粒易脱落,较耐湿、耐热、耐强光,但不耐寒;粳稻则较适于高纬度或低纬度的高海拔种植,谷粒不易脱落,较耐寒、耐弱光,但不耐高温,所以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后季以及黄河以北一般采用粳稻品种。
建国以来,我国水稻育种经历了两次重大突破。一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矮秆育种的突破,使水稻产量提高了20%~30%。
二是20世纪70年代杂交水稻的选育成功,使水稻产量又提高了20%。
杂交水稻突破了自花授扮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难关,推动了杂种优势更广泛的研究和利用。
所谓杂种优势,是指遗传基础不同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在某些性状上优于其亲本的现象。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农民就注意到母马和公驴交配所产生的杂种——骡子,具有优于双亲的强大体力,并开创了人类利用动物杂种优势的先例。1776年德国学者JG克尔罗伊特首先描述了植物杂种的优势现象,之后陆续又有不少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
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的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可以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