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的发明是固体物理学理论指导实践的产物,也是科学家长期探索的结果。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新兴的晶体管工业以不可战胜的雄心和气势,迅速取代了电子管工业,一跃成为电子技术领域的佼佼者。
电子管问世之后,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电子管有体积大、耗电多、价格昂贵、寿命短等缺点,促使人们设法寻找能代替它的新器件。
人们设想,在半导体整流器内“插入”一个栅极,就能跟三极真空管一样,做成三极半导体管。
1938年,德国的希尔胥和R·W·波尔在一片溴化钾晶体内成功地安放了一个栅极。可惜,他们的“晶体三极管”工作频率极低。
而在1931年,A·H·威尔逊就提出了固体导电的量子力学模型,用能带理论能够解释绝缘体、半导体和导体之间的导电性能的差别。接着,他在1932年,又提出了杂质(及缺陷)能级的概念,这是认识掺杂半导体导电机理的重大突破。
1939年,前苏联的达维多夫首先认识到半导体中少数载流子的作用,而英国的肖特基和莫特提出了着名的“扩散理论”。
至此,晶体管的理论基础已经准备就绪,于是,美国贝尔实验室成立的固体物理研究组将这一理论付诸了实践。这个组共有7人,有肖克利、巴丁、皮尔逊、摩尔等等。
巴丁提出了半导体表面态和表面能级的概念,把半导体理论又提高了一步,使半导体器件的试制工作得以走上正确的方向。
肖克利提出了所谓的“场效应”,是以后的场效应管的理论基础。
可是,当人们按照其理论实验时,却得不到明显的效果。后来才认识到,除了材料的备制还有缺陷之外,肖克利的场效应理论也还不够成熟。
巴丁的表面态的引入,使这项研究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过讨论,他们认识到,表面态和能级理论正是肖克利预言的“场效应”。
巴丁提出了一个新方案。他们用薄薄的一层石蜡封住金属针尖,再把针尖压进已经处理成n型的p型硅表面,在针尖周围加一滴水,水与硅表面接触。带有蜡层的针同水是绝缘的。加在水和硅之间的电压,会改变从硅流向针尖的电流。
这一实验使他们第一次实现了功率放大。后来,用n型锗做实验,效果更好。然而,这样的装置没有实用价值,因为水滴会很快被蒸发掉。
最后,实验能手布拉坦想出了一条妙计,即在锗表面安置两个靠得非常近的触点。终于,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接触型晶体管制成了。1950年4月,他们又根据肖克利的方案做成了结型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