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40岁以后的精彩生活
29474600000016

第16章 心理“亚健康”40岁以上男人的不良心态

40岁以上的男人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但程度有轻重之别。几十年来社会的冲击,生活中与工作中发生的冲突,以及长期的身体疲劳状态,很容易导致压抑、孤独、焦虑、恐惧等症状。致使一部分40岁以上的男人对酒或药物产生依赖性。这些都属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要及时纠正,并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适当地调整。许多40岁以上的男人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有的人是不愿承认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堆里,不肯面对现实。其实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只要不让自己沉溺其中,通过心理医生的帮助,就非常容易解决。正常的人在遇到心理问题、情绪问题时,都会去求得心理医生的帮助。许多人很难接受这一点,尤其是40岁以上的男人。因此40岁以上的男人需要转变观念,否则会导致各种各样的严重症状,影响身心健康。

1.孤独:封闭的内心世界

谈及孤独,人们往往最容易想到老年人,然而40岁以上的男人的孤独却常为人们所忽视,实际上40岁以上的男人的孤独是更可怕的。

也许很多人都为此感到纳闷:40岁以上的男人事业、有家庭,正处于人生鼎盛时期,何来孤独?

其实,人的孤独感是与生俱来的、普遍的。孤独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人的一种心态。按照心理学家弗洛姆的阐述,孤独分为外在孤独与内在孤独,前者他称为“身体上的孤独”,后者称为“精神上的孤独”:“某个人虽然在身体方面已多年与外界不发生关系,但仍有可能同观念、价值,或至少同社会形态发生关系,这些东西给予他一种交流和‘归属’的感觉。反之,某个人即使生活在大众之中,但仍感到十分孤独。假如这种孤独感超过了一定限度,其后果就是患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精神病。这种在价值、符号和模式方面失去联系的现象,我们可称之为精神上的孤独,并且还要指出,精神上的孤独与身体方面的孤独同样无法忍受,或者倒不如说,只有当身体方面的孤独也饱含有精神上孤独的意义时,它才变得无法忍受。”

精神上的孤独是随着人的个性化的成长而增强的。中年,意味着人的个性化的完成,自我意识的定型。40岁以上的男人的独立性、责任感都比青年人与老年人更强,因而40岁以上的男人的精神上的孤独感也更强烈,尤其是那些40岁以上的男人中优秀的知识分子、创造型人才,其孤独感往往更为深刻。

觉醒、成熟于改革开放时代的独特经历,使他们既无法与青年人,又无法与老年人沟通、交流;40岁以上的男人所具有的独立人格、自我意识使他们必须单独解决中年才遇到的一系列独特的问题、矛盾、冲突、危机、选择:年龄与环境的限制,使他们难以结交新朋友;岁月的流逝,使他们疏远了老朋友;家庭情感婚姻的危机、商品社会人际关系的淡漠、设防,使他们感到形孤影单,知音难寻,而社会、家庭对40岁以上的男人的期望和对他们形象的塑造,使40岁以上的男人必须默默地独自承担这一切……

所以,就其整体意义而言,当代40岁以上的男人的孤独是一种特定的年龄处于特定的时代的孤独,是现代人的孤独感。

西谚说:“只有上帝和野兽才喜欢孤独。”人生来具有群体性,一个身心正常的人总是渴望生活在人群中,与他人能够交流、沟通,害怕寂寞与孤独。正如巴尔扎克所言:“人有一种对孤独的恐惧。而在所有的孤独中,精神上的孤独是最可怕的。”男人到了中年,往往功成名就,处于事业上的辉煌时期,但这不仅不能冲淡或消解他的孤独感,反而使之更强烈。这里既有内在的因素,也有主要由年龄与家庭变化所产生的外在因素。当代美国赫赫有名的大企业家李·艾科卡在他的自传里曾这样描述自己中年时的孤独感:“……一天,我回到家中,突然意识到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已不在家了。我发现自己异常孤独和疲倦。我雇人洗衣服,收拾房间,但几乎每天晚上都是我独自一人进餐。一个人吃晚饭就已经够难过的了,一个人生活令我恐惧,在孤独中悄悄死去,更是叫我不寒而栗。”

孤独是如此地令人不堪忍受,现代生活中日益密集的高楼大厦、人头攒攒的繁华大街、高速往来的汽车飞机、潮水般涌来的各类信息,以及酒楼、茶座、舞厅、宾馆等交际场所的星罗棋布,都没有能够使个体的人有效地摆脱那种内心孤独的境况。

所以,逃避孤独成为40岁以上的男人的最主要需求之一。用弗洛姆的话来说:“由生理条件所决定的需求并不是人性中惟一具有强制性的需求,它并不深植于肉体的过程中,但却也深植于人的存在方式的本质和生活实践中。这就是想与自身之外的世界发生关系,逃避孤独的需求。”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著作中,这种需求被称作对归属、尊重的需求。人对工作、事业、家庭、友谊、活动的需求,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视为是一种逃避孤独的需求。

44岁的郑先生回想起了他的中学时代,那时同学间的真挚友谊给他留下了美好回忆。同学们都能真诚地从他人的胜利中感受到一种快乐。然而,到了大学后,那种微妙的、不断吞噬真情友谊和爱心的竞争心理几乎使所有的同学心灵之间都筑起了一道道厚厚的墙,每个人都对他人十分挑剔。

李老板是一位已婚的个体户,他曾经有个知心朋友——一个中学时代的老同窗。不久前,他的朋友生意上一下子发达起来,把房子整修一新,庭院内建了一个小花园。很快,李先生就与这位朋友继绝了十多年的友谊,他不无遗憾地说:“我不想让他以为我是为他发了财而去找他的。”

刘先生是一家大商场的经理。刚过40岁,他说自己没有任何亲密的朋友,因为他所接触的人都忙于工作。他不愿意与自己的下属有过多的交往,他认为那会产生坏的影响。“我认为要把自己的事情完成得好,就得与他人保持一种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关系。”他补充说,他的确喜欢许多与他一道工作的人,但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他不愿和他们交往过密。

他说在他的记忆中,只有一位成年好友,那人三年前已去世了。况且,尽管他们交往密切,但也只是在妻子陪同下一起玩玩,聊聊天。每天给朋友打电话,时间超过了十分钟,妻子就会开始唠叨,说他像个爱讲话的“多嘴婆”,这使他非常尴尬。于是打电话闲聊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索性完全断绝了这个念头。

他发现交友绝非易事,虽然所接触的人多比他年轻,他仍怀着戒备的心与他们交往。他觉得对另一个人流露真情是不恰当的,但同时他为没有一个可以对之谈吐心事、可以完全信赖的“真正的朋友”而遗憾。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40多岁的男人没有一个伙伴或知己是不足为奇的,许多人都承认他们没有一个可以完全信赖和吐露心事的亲密无间的朋友。然而,他们之间的大多数又似乎都认为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有一位商场经理在谈到友谊时说:“我真希望为自己找一个知心朋友。我有不少生意场上的朋友,但没有一个知己,我感到十分孤独。偶尔心血来潮,毫无缘由地打电话,结果也仅仅只是问个好,谈天说地的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就没有这样的对象。”

在互相建立联系的过程中,人们似乎自始自终都受着约束,他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弱点——挫折、焦灼、失望。他们怕被人视为懦弱,表现得像只会一味怨天尤人的失败者,使他人对自己失去兴趣和尊重。同时,他们也不愿意与人分享自己胜利的欢乐,因为他们怕激起别人的竞争、嫉妒,或是怕表现出一种狂妄而被人指责。

大多数40多岁的男人都承认过分亲近配偶之外的另一个人,常常会引起对方的警惕和怀疑。只要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表露出热情、亲昵的感情,后者的反馈系统便会立即冒出一个可怕的念头:“不知道这家伙究竟想从我这儿得到什么?”所以,许多成年人都渐渐把寻求伙伴看作是思想不成熟的一个标志,或干脆看作是孩子气。然而,偶尔碰到孩提时代的老伙伴时,他们潜在的寻伴热望,便会在彼此热烈的反应中暴露无遗。老友们的久别重逢,常常会使他们激动万分。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人们只有在为共同的目标奋斗时,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合谐、亲密,这是一个可悲的讽刺。十几岁的孩子走到一起就能结伙组织一个球队,同心协力去地击败另一个队;而作为成年人,却只有在战争年代里,才会团结一致面对共同的敌人。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彼此之间总是处于戒备状态,他们的谈话也很少真正涉及个人的隐私。有个人自以为非常了解他的朋友,不料朋友与妻子突然分道扬镳,这使他非常惊讶。他说:“我从来不知道他们之间还有什么矛盾。”

内心世界的封闭使人们无法通过情感交流建立真正的友谊,友情的缺乏使现代人陷入一种强烈的孤独。正如有40岁以上的男人对自己感受的描述那样:“在这个世界里,我感到孤独感、嫉妒、愤怒、紧张。”也正是这种孤独感和对他人的排斥感加剧了40岁以上的男人的情绪危机。

2.敌意:不健康的情绪

敌意是一种在40岁男子中常见的带有愤怒的情绪,如果无法控制和消除自己的敌意,往往会在周围形成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人类起源于动物,在动物以及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敌意往往以保护自我的姿态出现。例如,当鸟类或啮齿类动物为争夺地盘或争夺食物而展开竞斗时,敌意的产生就无法避免了。不过动物的敌意大都是围绕自然生理原因而产生的,而人类的敌意,除了自然生理原因以外,还有许多是围绕社会需求而产生的。

当有人要夺走我们的食物或钱财时,我们会产生敌意;当有人对我们进行贬低诽谤时,我们也会产生敌意。事实上,名誉、地位、高薪、华屋、娇妻等等都是男子所追求的。

当他们受人喜欢、欣赏,被看作是有价值的人时就高兴;而当他们觉得不被人所尊敬的时候,就会为之而气急。既然男子的本性喜欢经常拿自己和周围的人相比较,那40岁以上的男人就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人产生敌意。

应该说,敌意和发抖之类的生理反应一样正常。我们在体温降得相当低的时候会发抖,同样,任何一种使我们觉得于己不利或影响我们自尊的事情都会使我们可能滋生敌意。这些敌意可能起于我们的思想,也可能起于别人的态度和感觉。因为于我们不利或影响我们自尊的事常有发生,所以谁也很难避免敌意的发生。

40多岁的男人可能会同情那些在生活中陷入困境的人,对那些平步青云的人,却往往会生出敌意来。别人的个人特质和观点受到讥讽时,我们如果发现自己也有相似的特质和观点,就会对讥讽的人心生嫌恶,很可能心中就会生出敌意。无论英雄还是歹徒,圣人还是罪犯,美人还是丑八怪,小人还是君子,智者还是愚人,几乎人人都曾有过敌意这种情绪,但尤以中年男子为甚。

敌意的产生大都与自卑感有关。留意一下,当40多岁的男人有了一番成功的建树之后,他会变得多么和蔼、富有同情心和慷慨大方;而失败之后,他又是多么容易恼怒。一个40岁男子在工作中遇到麻烦,自尊心受挫之后,孩子打翻油瓶就足以使他大发雷霆;可是同样的事情若发生在自己得到上司嘉奖的那一天时,他可能会表现出令人钦佩的好脾气,柔声地对孩子说,“不要紧,别怕。”

虽然敌意对40多岁的男人来说是十分普遍正常的现象,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情绪。

所以,社会需要具有较强的洞察和体谅他人情绪、调节和控制自我情绪能力的高情商者,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敌意,保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气氛。

有个40岁男子司机到加油站加油,加油员对他大叫:“车停得那么远,我怎么也加不到。”

事实上,他并不是真的加不到,只不过是借题发挥,想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而已。看他那怒气冲冲的样子,肯定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或许是由于别人对他不尊重而产生的敌意反应。这位司机则是这种连锁反应下的无辜受害者。

假如人们都能为他人想一想,认识到他们之所以表现出不友好的态度,往往是由于他们曾被另外的人责备、埋怨,同样也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所以心情不好,而并不是因为他们故意要找你的茬。

如果这样一想的话,就不会与对方呕气,产生不必要的敌意,心情也自然会平静。比如那位在加油站的司机是你的话,你平静宽容地说:“好,我往前开一点。”一场争吵就可避免,而加油员在你的大度表现之下,也往往会意识到自己过于冲动,而主动地对自己的情绪加以调节,对你的服务态度变好,甚至对后来的顾客态度也改好了。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令人人高兴。

刘某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手下有一位极有才干的助手,二人之间近一年来一直有股潜在的敌意。助手最近提出一项绝佳的改组计划,结果却遭到他的反对。他之所以不接受这项计划,不是计划本身的缺点,而是他对助手的敌意。无论一个人的表现有多好,一旦你对他有敌意,对他的兴趣就自然会减少。

所以,我们看到,40岁男子生活、工作中许多难题的产生大多是与敌意联系在一起。如果你能防止别人对你产生敌意以及你自己敌意的产生,或者在敌意产生后能够迅速把它清除掉,你就会减少不幸和烦恼,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

3.压抑:情绪上的病态

心情压仰,往往与人的失落感结伴而行。而失落感常常是40岁以后的男人最为普遍的心态。调整好心态,乐观地面对生活,是医治压抑的有效良方。

40岁的张先生是一家合资企业的经理。在他来到一家心理咨询室时,只是一再地向医师诉说自己每天都感到倦怠不堪,打不起精神,情绪十分低落,对工作和生活毫无兴趣,似乎觉得情绪上的压抑感已使自己窒息,自己的天性、职业、生活乃至肌体都几乎濒临崩溃。然而,他却讲不出促使自己情绪压抑的原由,因为他有一份高薪的工作,宽敞的住房,漂亮贤惠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儿。以旁人的眼光来看,他应该是属于那种充满幸福感的成功男人。可他自己却偏偏觉得过得十分压抑,甚至认为生命对他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

在医师的启发引导下,他开始陈述了自己的一些情况。

高中时,由于长得高大健壮,他被选入校篮球队。为此,他曾很出了些风头。

他有一副好嗓子,深厚洪亮,训练有素。大家都说他应当去做播音员,或者去搞艺术。大学时期,他每年都在校歌咏大赛中获奖,学校里几乎所有的演出都少不了他。

大学高年级时,他得到了学校最漂亮的女孩子的垂青——尽管她身边有成群的崇拜者。周围的男孩子都嫉妒他,这更使他自信交上好运。

毕业一年后,他娶了那位“校花”,并在一家合资企业找到了工作。以后,他按部就班地尽着一个男人的本份,几年后,养了一个女儿,并在那竞争激烈的职业中开拓自己的道路,成绩卓著,迅速升为经理。

但令他自己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伴随生活和事业上的成功而来的是日益沉重的压抑感,是对生活兴趣的丧失。他为之困惑,为之迷惘。

经过医师多次的反复启发,他才终于开始意识到自己是怎样掉入如此消极的情绪深渊之中。

长期以来,他一直希望别人把自己看做一个“男子汉”。但是令他惊异的是:他在潜意识竟是如此憎恨作篮球队员而产生的心理压力。那种一心要表现出色、要赢球的渴望扭曲了他的校园生活。

学生时代,为了练就一副深厚洪亮的“标准男中音”,他曾付出了无数汗水和辛苦!这种狂热简直与一些妇女拼命地追求外表美没什么两样。他显然把登台演出引人瞩目看作是一件乐事,却又承认自己内心深处是多么不愿意充当那娱人的角色——按他自己的说法,“那是在扮演一个殷勤奉承的小丑”。

每当想到自己的婚姻,他就感到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结婚一年后,他便从心里对她感到厌倦了。但是他无法正视这个事实,因为他曾以为自己娶了她是件十分值得自豪的事。他认为,假如当时自己不这么做,她就会落到别的什么人手里,他无法忍受这样的事情发生。

多种压抑感逐渐形成情绪上的某种病态,开始他并不知道,相反还努力扮演着“男子汉”的角色,从而窒息了自己的真实感情,人几乎成了空洞的躯壳,活像一具僵尸,一个白日梦游者。

更糟的是,他在别人眼里是成功的,这更使他很难下决心去改变现状,从而不得不按照“标准男子汉”的模式来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时时掩饰,压抑自己正常的情绪需要,约束自己满足身心需求的努力。

这种套着伪装、自我压抑的生活使他变得内向了,再不愿正视自己的愤怒和焦虑,小心翼翼地回避那些潜在怒火的发作,从而表现为情感上的超脱和对人际关系的淡漠。而这又趋使他的心境变得更压抑,越来越觉得生命乏味而又充满窒息感。

现代社会强调竞争,强调出人头地,尤其对40岁以上的男人来说,更是要建功立业,从而给40岁以上的男人带来了无穷的心理压力。而中国的传统社会文化又要求人们“喜怒不形于色”,强调人对自己情绪的抑制,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许多40多岁的男人的抑郁症状,深化了情感危机。

4.淡漠:逃离尘世

只有对外界环境的极度不适应,才会产生淡漠的灰色心理。40岁之后的男人须知,尘世是无法逃离的,交往是人生必需的。走出自闭的陷阱,你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有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曾在科研领域上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数学定理。尽管他在科研事业上出类拔萃,然而他却是一个情绪障碍症患者。他性格孤僻内向,成天关在小房间里看书学习,演算公式,攻克难题,几乎谈不上人际交往。他为人沉默寡言,兴味索然,生活随便,给人一种“古怪”的印象。40岁左右才在他人催促下结了婚。结婚时不知如何操办家具,婚后不知道上街购买生活用品。由于过分内向离群,对外界反应不敏捷,社会适应力很差,多次发生车祸,身体也因此大受影响,并且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这位数学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障碍,心理学上称之为淡漠症。淡漠症患者往往表情淡漠,缺乏强烈或生动的情绪体验。他们对人冷淡,甚至对亲人也如此,缺少对他人的温暖与体贴。他们几乎总是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须的接触,除一般亲属外无亲密朋友或知己,很难与别人建立深切的情感联系,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一般很差。40多岁的男人由于工作繁忙,容易患这种病。

他们似乎超凡脱尘,不能享受人间的种种乐趣,如夫妻间的交融、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等,同时也缺乏表达人类细腻情感的能力。

一般说来,40多岁的男人对别人的意见漠不关心,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均无动于衷,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其中有些人,可能会有些业余爱好,但多是阅读、欣赏音乐、思考之类安静、单独的活动,部分人还可能一生沉醉于某种专业,做出较高的成就。但从总体来说,这类人生活平淡、刻板,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性,难以适应多变的现代社会生活。

40多岁的男人的性欲淡漠也颇为突出,他们可称“不近女色”的模范。内心世界极其广阔,常常想入非非,但又缺乏相应的情感内容。他们总是以冷漠无情来应付环境,以“眼不见为净”的方式逃避现实,但他们这种与世无争的外表不能压抑内心的焦虑。

40多岁的男人淡漠症患者一般可适应人少的工作,如图书馆书库、山地农场林场等,他们更容易从事宗教事业和过隐居生活,但很难适应人员众多的场合和需要交际的工作。

40多岁的男人淡漠症的形成一般与他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人类个体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独立,需要父母亲的照顾。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占重要地位,儿童就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建立自己的早期情绪特征的。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每个儿童不免要受到一些指责,但只要感觉到周围有人爱他,就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如果终日不断被骂、被批评,得不到父母的爱,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更进一步,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是非观念不稳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分离、独立、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的接触,这样就出现淡漠症状。

5.焦虑:自控力失调

当40岁以上的男人长期承载着过重的压力而又不能及时排解,自控力就会失调,焦虑的烦恼就会袭来。

杜青下岗了,上午他去公司里的劳动人事科,科长告诉他,公司由于经营不景气,决定让一部分职工下岗,杜青就是被决定下岗者之一。听到这个消息,杜青的脑子里“嗡”的一声,顿时傻了,要知道,他已经40岁,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母亲长年有病,孩子正在读初三,而妻子一直没有固定工资,全家老少都指望着他的工资过日子,现在下岗了,今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呀?杜青晕乎乎地回家,刚跨上自行车,却一下子什么也看不见,重重地从车上摔下来。当他人把他送到医院,医生却检查不出任何生理病变。就这样他无故失明了,在家呆了四个月,公司领导考虑到他家里的实际困难,决定给他家经济补救,并支付他刚考上高中的孩子的学费。得到这一消息,杜青的视力却又奇迹般地开始恢复,直到最后完全正常了。这前后失明和复明的变化,令他自己和家人感到大惑不解。

杜青的“奇特失明”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转换反应”,是由神经焦虑症所引起的。“转换反应”是指把心理上的压力和冲突转换成生理上的症状,就像他由于面临下岗而产生的紧张焦虑转换成了失明。

由焦虑带来的转换反应表现千奇百怪,有的人会突然瘫痪,有的人突然耳聋,还有的人会突然变成哑巴等等。而这些出现怪症的人在生理上又往往检查不出任何病变,所以的确会引起人们的迷惑。

像杜青这样因下岗产生的内心焦虑而导致眼睛失明的情况也许是个别的,但是,40岁以上的男人的内心焦虑却是普遍存在的。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以及对事业成功的渴望,40岁以上的男人的心理压力往往很大,很多人由此而焦虑不安。

6.疑病:西服包裹下脆弱的心

40岁以上的男人疑病症患者往往在认识自我情绪以及合理调节自我情绪等情感智商方面较差,因而在自己出现情绪障碍时无法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导致生理上也出现不应有的障碍。

一天,在一家心理咨询室,一位女士搀扶着一位病容满面、行走艰难的中年男性,蹒跚进入诊室。

刚坐稳,女士便急切地说:“他是我丈夫,不知什么原因总觉得腿疼,有半年多了,现在连走路也十分困难。先后去过几家专科医院检查也没有确诊。班也上不了,除了去医院看病,就是在家里养病。有位医生建议我到你们的心理咨询室来看看。这样,我就同他一块赶过来了,麻烦你给看看他是什么原因。”

女士的话使医师把目光移向布满愁容的病人。只见他四十开外,面容憔悴,脸色苍白。再一看他那瘦弱的身躯,倚靠在桌子旁,显得有气无力,像是霜打了一样,一点儿也提不起精神。身边的妻子不时扶扶他,生怕他一不留神失去重心摔倒。看起来,病情的确不轻。

在与病人一般性交谈中,医师获悉他43岁,高中文化,在一家工厂做工。自觉腿疼已半年有余,进而加重,以至现在行走困难。病人疑心腿长癌了,心急如焚,四处求治。曾在几家医院做过检查,如X光检查、CT扫描、血液化验,其结果未见异常。又吃西药、中草药,又用局部洗药、针灸方法治疗也未见好转。八个月来,病人的情绪日渐低落,几乎丧失了工作能力。疾病的折磨使他心烦意乱,脾气一天比一天坏,妻子和女儿成了她的出气筒。

在叙述中,泪水早已浸湿了他的眼睛,虚弱的身躯不停地抽动。真正的痛苦在哪儿呢?既然未查出实质性病变,那么疼痛的背后一定另有原因。

随后医师将病人的谈话引向他的家庭、妻子和孩子,又将病人的注意力由身体转向对生活的态度,这就引出了病人曾有过的一段很不顺心的事。

一年前,病人和妻子的哥嫂发生了矛盾,认为他们自私自利,贪图便宜,不愿与他们来往,亦劝妻子同他们断绝联系。然而,妻子非但不如此,反而背着丈夫多次给哥、嫂钱,来往不断。

病人知晓后,心中十分不快,认为妻子不再和自己一条心,胳膊肘向外拐。又想到妻子打骂女儿,管教过严,实际上是威胁自己。由此,病人越想越伤心,情绪日渐低落。平素爱说笑的他,变得少言寡语了,头脑中杂念不断滋生。随着情绪的消沉,病人渐渐觉得身体不适。开始还只是下肢发软、无力,后来“症状”越来越重,终成了目前的状况。

由于家庭矛盾不能妥善处理,加上病人敏感多疑的性格特征,遇事总往坏处想。时间一久,思想情绪发生变化,夫妻之间产生了隔阂。矛盾在没有得到解决的同时反而加深了,疑心也随之加重。病人越来越变得对任何可疑的迹象绝不放过,且用来作为为自己辩护的依据。不仅如此,脾气亦越来越坏,口角之争不断。由于缺乏信任,对妻子的一举一动都感到不顺眼,并产生了离婚轻生的念头。了解病史之后,医师开始向病人及家属作病情分析,同时指出病人所患的是一种由情绪障碍引起的疑病症。

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是一种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由情绪不适引发的身心疾病。这种病的患者往往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功能过分关注,怀疑患有了某种疾病,但又与实际健康情况不符,医生对疾病的客观检查也常不能消除患者对自身健康的错误认识。处于中年时期的男人,尤其易患这种病。

患这种病症的40岁以上的男人大都曾经遭受过强烈的情绪冲击,但又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发泄自己内心的压抑或不快,还有的时候,他们甚至还没能正确认识到或者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情绪,结果致使长久困扰于消极情绪之中。由于持续的消极情绪会带来一些不适的身体变化,这些人感受这类变化之后,便往往会为自己找到借口,认为自己情绪不佳的“原因”很可能就是由于生理上出现了疾病。这时,疑病变成了救星,平常不足以唤起意识注意的那些来自身体的感觉,此刻却唤起了强烈的注意。疑病者会越来越觉得躯体存在各种不适,甚至开始影响正常活动而形成疾病的“症状”。

由于40岁以上的男人疑病症患者颠倒了情绪不适和生理不适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往往只是不断地求医问药,却不知从根本上入手,试图解决自身的情绪障碍,结果使身体上的“疾病”越来越严重,而情绪也越变越坏,极大地破坏了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

事实上,40岁以上的男人疑病症患者对健康过分注意是对现实生活中烦恼的转移,其实质是逃避现实。只有勇敢地面对生活现实,正视自己的情绪困扰,采取积极的措施克服和消除消极情绪的不良影响,不断改变不合理信念,真正转变把一切责任都推给疾病的思维方式,才能从疑病症里解放出来。

7.怀旧:无力面对现实

面向将来的青年人很少怀旧,事业与家庭都很圆满的人很少怀旧,处于温暖、热烈的人际关系中的人很少怀旧;然而面临着事业、家庭的种种危机与挑战,而又很难找到与之交流、沟通的朋友的40多岁的男人往往喜爱怀旧。

俗话说,“东西是新的好,人是旧的好”,“两个新朋友不如一个老朋友”。怀念往事、故土、故人、旧友,是人的一种普遍的情感,哲学家、文学家称此是现代人的“思乡病”、“乡愁”。从现代遗传生理——心理学角度来看,在人类的心灵深处,潜藏着人类对自己的童年的“记忆”,回忆童年和往昔的生活经历,已经作为人的一种遗传的本能存在于生命个体中,心理学术语称之为“返回到发源地”。

怀旧,能使40岁以上的男人摆脱、逃避孤独吗?

诚然,40岁以上的男人可以从怀旧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一种对沉重的现实的忘却、解脱。回忆总是亲切的,无论青春“无悔”或者“有悔”,往昔幸福或痛苦,成功或失败,往昔的人和事总是由于留恋的情绪而变得更美好。正为俄国诗人普希金那首著名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诗所写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尽管活在阴沉的现在。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纵,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只有怀旧才能赋予人这种心境。哲学家叔本华说:

我们的一生中虽然做了许多事情,但所拥“有”的,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过后,就非以“曾经有过”这句话来表示不可了。午夜思维,我们难免感叹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贫乏,因而心里隐藏着一种意识:如果那取之不尽的源泉属于我们所有,我们不就可在其中得到新的生命之“时”?这是蕴藏在我们的本质最深处的意识,如果它不存在的话,我们眼看着我们短暂的生命时间,一刻刻地过去,恐怕会急得发疯吧!

可以相信,不少同龄人一定有着与叔本华同样的感受。之所以如此,就因为人无法生活在回忆中,人的“生存意志”决定他受“欲望”和“迷幻”支配,用现实的种种利益关系给自己编织了一张网,他无法逃脱这张网,怀旧不过是一种心理负荷的短暂放松、解脱。当然,对这一行将就木、万事皆休的垂暮老人来说,回忆可以成为他的主要生活内容;但对于使命感、责任感、参与精神很强、担当着社会和家庭中坚角色、面临着一大堆矛盾、危机的40多岁的男人来说,他无法逃避现实,40岁以上的男人的生存意志不允许他回忆,回忆是向现实生活挑战的投降,是弱者的表现;紧张而又充满激烈竞争的现实使他没工夫回忆。尽管40岁以上的男人渴望从怀旧中得到片刻的解脱,但是仍不得不独自默默地肩负着生活的重荷前行……

正因为40多岁的男人生活在现实中,所以和老同学、老朋友的交流、沟通也主要限定在“回忆”这一话题内。我曾经参加了几次这样的聚会,开始时的热烈气氛、激动心情自不必说,然后彼此便是叙旧,但中途常常会出现无话可说或话不投机的“冷场”,因为人们不能只是谈往事,而当触及到现实时,由于各人后来的经历、环境、身份、学识、地位、处境、心境悬殊很大而难以沟通和相互理解。很熟悉的人忽然在对方眼中成了陌生人,满腔的热情顿时化为失望。当然,特定的场合、气氛、感情使这一切很快得到消解。但事过之后,更加感到自己的孤独:既无法交上可以沟通、交流的新朋友,在老朋友中也很难沟通、交流。

40岁以上的男人之所以怀念少年、青年时代的友谊,就在于这种友谊只存在于那个时代,而随着各自经历、环境的变化,它是无法再恢复的。鲁迅在小说《故乡》中描写他在见到少年时代的好友闰土时的情形,便真实地展示了这一变化。因此,单纯靠“回忆”的纽带是很难重新联结故人的关系的。几次聚会,我都发现:开始大家不分彼此,都谈得热热乎乎,但到了后来,就产生了分化、组合,当上厂长、处长、局长的人聚集在一起,经商发财的人聚集在一起,当教师、搞研究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既是老同学、老朋友,现在身份、地位、处境又差不多,有共同话题,相互需要,有共同的利害关系,老朋友中重新恢复联系的往往是在这些人中产生。但如此一来,昔日纯洁的友谊便被蒙上了实用的色彩,不是交流、沟通的需要,而是利用的需要,又如何能摆脱精神上的孤独呢?

8.恐惧:男人的隐性害怕心理

自认为是男子汉的人,往往胆子最小。因为他人,也因为自己,因为过去,还因为未来。克服恐惧,首先需从培养自信心开始。

据心理学家分析,男人的内心深处或曰隐性心理中也有恐惧的情绪。其中,最害怕的10个方面是:

(1)最怕输

他们需要父母、家人、朋友、同事、邻居和身边各人的爱、尊敬、注意,在一些认为能表现男子气概的事情上不丢脸。也就是说,他们最怕在一些被认为是男子应有的勇气和能力上认输;一旦输了,他们心灵上所受的创伤是难以弥补的。

(2)最怕被女人拒绝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统计过,男人怕被女人拒绝的事多达15O项。例如,他们怕眼部接触被拒绝,怕拉她的手时被拒绝,怕想亲热时被拒绝……当一个男人遭受拒绝时,内心的创伤是难以形容的,而一次被拒绝后,他们更怕被第二次拒绝。

(3)最怕抓不住成功的机会

他们经常在家与事业间难以取舍,他们最怕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在工作上而失去升职的机会,同时也怕因事业不够成功而被妻子取笑。

(4)最怕失去自控能力

他们怕在别人面前因不能自控而暴露了内心的软弱。男人一般认为自己的形象是冷静而自制的,他们怕一旦暴露内心的软弱就会不受人尊重。

(5)最怕失去自我

在渴望追寻一些亲密关系(如女友或妻子)的同时,男人最怕失去属于自己的时间和自由,他们害怕从此失去自我,有时他们甚至会因怕失去自我而宁愿舍弃亲密关系。所以,最好还是让他们拥有一点自由为好。

(6)最怕失去职业和工作

由于男性在家庭经济来源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的情况仍然比较普遍,再加上“挣钱养家”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所以男性的最大忧惧也在职业和工作方面。

(7)最怕失去身体健康

男性最怕的另一件事就是失去身体健康,亦即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因为一旦失去健康,就必须依赖别人的照顾,而这种情况往往是在身体有疾的时候最容易发生的。

(8)最怕遭到舍弃

很多男性时常怀有被人舍弃的担心,特别是在中年以后,往往会害怕被妻子或子女所轻视或离弃。所以,一遇到家庭成员对自己态度不恭,就会反应很敏感。

(9)最怕子女不争气

望子成龙的心理,男性往往比女性更为热切。由于深恐子女们不能达到他们的期望,而形成一种经常性的精神负担。

(10)最怕性能力衰退

男性对自己体力衰退及性能力减弱的担忧要比女性强烈得多。

如何克服上述恐惧心理呢?首先,男人要特别注意身体的健康,保持生活的正常化和规律化。其次,不要做无谓的冒险,要让自己的精神处于相对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