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
29500900000043

第43章 万事俱备赴夫家——新娘上轿

新娘离家之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坐上新郎迎亲的花轿,上花轿时也有一定的禁忌和习俗。

新娘梳妆打扮完毕,红布障面之后,吉时一到就该上轿前往新郎家了。在门外等候的新郎则会通过媒人向女家送上红包,红包里面包着“开门钱”,女家打开院门,新郎喜气欢天的把大花轿抬进门。江淮地区,新娘上花轿之前要吃一碗母亲亲手做的糖水蛋,预祝新婚美满。安徽一带则会在上轿之前让新娘穿一件“五子衣”,预示着“五子登科”的吉兆。

新娘上轿的禁忌

新娘上轿有着一定的禁忌,要防止新娘带走娘家的“财气”,其具体体现是不能带走娘家土。这种习俗在全国各地至今仍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它也是农业社会的人们土地崇拜观念的体现,因为土是财富的象征。

为了防止新娘把“财气”(土地)带走,很多地方都采取了形态各异的措施,有的由女方的兄弟姐妹用椅子把新娘抬出屋子,放到花轿中;有的由女方兄弟背入花轿中;有的先把一顶小轿子放入屋内,新娘坐进去以后抬出屋,最后连同小轿子一起放入大轿子内。陕西地区是新娘的哥哥或者舅舅背着新娘上轿;川湘一带则是由新郎的弟弟或者堂弟背新郎上轿子。现在一些地方把这种婚俗简化为了“换鞋”,新娘子上花轿(即婚车)之前把脚上的鞋子脱下来,换上由新郎迎亲队伍带来的没沾泥土的新鞋,走进轿子。

新娘上轿必备吉祥之物

新娘上轿时不能带走“娘家土”,但是有些有着趋吉避邪寓意的物品是新娘上轿前必须携带的。新娘上轿前怀揣镜子,轿子前安镜子后挂筛子的习俗更是普遍。山东一些地方的新娘上轿后左手拿梭子,右手拿酒壶,怀里还要揣着黄铜镜。梭子、酒壶表示过门后辛勤劳作、体贴丈夫;黄铜镜有辟邪的作用,可以吓跑“凶神太岁”。在一些地方,新娘上轿以后是禁止回头看家的。据说,如果新娘回头遥望家乡,预示着婚后的婚姻将会发生变故,如离婚或被婆家遣返回娘家。除了禁止回头,新娘出嫁时还禁忌翻白眼,这也是为了防止新娘将来的婚姻遭遇不幸。

有趣的“泼轿”风俗

俗话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新娘上了花轿以后,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向花轿泼水的习俗,意在表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古以来在广东潮州一带,新娘上轿以后,娘家人都要端一盆清水向花轿泼去,一边泼一边还要念“钵水泼上轿,新娘变新样”的吉祥话。赣南客家人也有向轿子泼水的习俗。这种习俗是娘家人不希望新娘因为婚姻不幸而返回娘家的心理表现。

送轿途中的讲究

中国旧时对婚礼日子的选择十分讲究,黄道吉日经常会有很多起嫁娶喜事,也难免在接亲途中遇到别家办婚事。如果途中两轿相遇,也有一番讲究。有的地方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需要两家交换礼物。山东一些地区的婚俗,为了保证两个新娘都平安,会让新娘之间互换手中的铜钱或者硬币、手绢等物品。西北地区也有交换鞭子、轿杆或者新娘饰物的风俗。除了采取以物易物的方法“喜冲喜”,也有一些地方采取两个花轿比赛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一些地方会出现“抢路”的风俗。这些地方风俗认为,谁抢到了上风,就等于抢到了对方新娘子的福气好运,而且还能比对方早生孩子,所以如果两花轿相遇,双方就会互不相让。这时,双方会派出人拿出自己事先准备的“礼让包封”,当面拆开,钱少的就只能让道。这些让路钱也就自然归属于轿夫所有,输了一方的轿夫因为能得到这笔赏钱会很高兴。

另外,迎亲途中,忌讳看到孕妇、棺材、死人等,否则就会出现“喜冲喜”或“凶冲喜”,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预防。福建一些地区,新娘出嫁要捏碎一个桂圆干,以趋吉避邪。西北一些地区娶亲路上,如果碰到了送葬的,则认为是晦气的,必须想方设法避开,避免丧气沾染到新娘身上。

延伸阅读

迎亲不用轿

中国旧时嫁娶习俗中,汉族大部分使用轿子迎亲,但是一些少数民族却有着自己独特而有趣的迎亲方式。比如,白族娶亲,新郎是骑着高头大马到新娘家迎娶的。娶亲的马要用四匹,其中两匹要用色彩鲜艳的绸子结成绣球挂在马头上面。走在前面的两匹马是“喜神”,不能骑。骑马迎亲有着独特的用意:日后新娘在婆家与婆婆或丈夫发生矛盾时,她就会对婆家人说:“我又不是自己双脚走来的,是你们用高头大马把我接来的”。此言一出,争吵就会停止。再如,永善彝族的新娘是被背到婆家去的。新娘弟弟把姐姐背出交给新娘的迎亲队伍,新郎的弟弟背着新娘返回新郎家,婚礼主场也就由此转移到了男家。新娘在去男家的途中不能双脚着地,中途换人背时,也要站在事先准备好的草席垫子上面。送亲队伍里专门负责拿草席的是新娘的表弟。新娘一定要背到婆家才能幸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