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
29500900000057

第57章 突出重围进新房——进洞房习俗

在古代婚俗文化之中,诞生了一系列与新娘进洞房相关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不仅随着民族、地域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而且其中有些还体现出了远古婚俗的余韵。

洞房是新婚夫妇度过人生甜蜜婚庆时刻的天地,新郎新娘进入洞房时,也有众多的习俗与之相伴,这些风格各异的进洞房婚俗中,大多都带有祝福和吉祥的色彩。

在进入洞房之时,自宋代开始即兴起新房门楣挂彩缎、绾同心结和牵巾习俗。孟元老说:“新人门额,用彩一段,碎裂其下,横抹挂之,婿入房,即众争扯小片而去,谓之‘利市缴门红’。婿于怀前请新妇出,二家各出彩段,绾一同心,渭之‘牵巾’。男挂于笏,女搭于手,男例行出,面皆相向,至家庙前参拜毕,女复倒行,扶入房讲拜”。进入清代以后,前朝风俗逐渐消失,但牵巾习俗依然存在。在江浙一带,“女初至门,婿迎之,相者授以红绿连理之锦,各持一头,然后人,俗渭之‘同心锦’,又谓之‘合欢梁’,言夫妇自此相通如桥梁也。三日后,命工分做二裤,夫妇各穿其一,谓之‘永谐裤’”。同心结习俗现在在这一地区仍然可以见到,但“永谐裤”习俗则不存在了。在广西一带,还有婚后新娘要做的第一件事即是为新郎缝一条裤子。因“裤”与“富”谐音,民间认为,新郎穿了这条裤子即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有的学者说,这种习俗与永谐裤习俗可能有一点联系。

新娘进洞房的方式

新娘进入洞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新娘自己走进洞房,另一种是被抱进洞房。

大部分地区新娘是由新郎抱进洞房的,拜过天地后,新郎就会将新娘抱起,在一片欢笑打闹声中迅速进入洞房。也有些地方新娘是由其舅舅送进洞房的。在浙江开化一带,当新娘的舅舅送新娘进入洞房时,新郎要跪在洞房的门口,舅舅要用彩笔为新郎画个大花脸,边画边说吉祥话,当说到“子孙满堂”时才停下笔,接着扶起新郎,将一根彩绸的两端分别递到一对新人手中,并送新娘进入洞房。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新郎是与新娘一起进洞房的,但在海南琼崖一带,新郎却早早地溜进洞房,且要手持扇子站立在一把椅子上等候新娘进洞房,婆将新娘背进洞房之际,新郎还要用扇子在新娘的头上敲一下。意为告诫和警示新娘,婚后要服从丈夫的管束,不可以任性妄为。

有些地方还盛行着一对新人互相争着抢先进入洞房的习俗,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母权制与父权制曾经激烈斗争过后的一种残余风俗。宜昌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拜堂后,新婚夫妇谁能先进入洞房就证明谁勤劳,婚后就应该谁来当家。因此,当主持婚礼之人喊出诸如“鸣炮奏乐,新郎新娘进入洞房”一类的话时,等不到鼓乐奏起,鞭炮鸣放,新郎新娘就会争先恐后地冲进洞房。

进入洞房,新人如何落座,同样有很多习俗和讲究,占床习俗则是其中之一。有些地方,人们认为谁先坐在婚床上谁将于日后说了算,有的地方则相反,如在苏州一带,民俗即认为“谁先坐下,谁在婚后将受欺负”。因此,当一对新人进入洞房后,两人互相推让,谁也不愿意先坐到婚床上去。如果时间拖得太久了,在亲友的催促下,新郎会做出让步而率先坐到婚床上。

延伸阅读

关于“进洞房”占床风俗

湘西一些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进洞房的占床风俗,在“对歌闹夜”之后举行。太阳升起之际,为庆祝一对男女幸福结合而狂欢了一夜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观看新娘挑水。当一担清水挑回,在人们的心目中,新娘就是男家人了。早饭后,男家老幼回避,新郎与新娘即举行占床仪式:以门槛为起跑线,以洞房中的婚床为终点,新郎新娘一同起跑,看谁先坐到床上。据说,谁先坐到床上,今后这个家就由谁来管理。在有些地区,则以其他风俗来表示新郎与新娘婚后在家庭中权力的大小。在琼中县一带,在洞房里点有一盏灯,在灯的前面一前一后放有两把小椅子。新郎新娘进洞房时,要看谁先坐在前面的那把椅子上,可以挡住后面的身影。传统观念认为,被身影遮住者即意味着婚后顺从。新娘怕以后被新郎欺负,常常拼命抢着坐前面的那把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