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台湾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
29501400000034

第34章 我工作,所以我存在

78岁的张忠谋恐怕从没有想到,创始人回归的故事有朝一日竟然也会在他和台积电身上发生。

2008年,金融危机给台湾芯片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对台积电来说,这更无疑是产业增长困境的“放大器”。因此我们看到,2009年6月,张忠谋以78岁高龄重新担任公司CEO,同时兼任现有的董事长职位。

可以说,缓解投资人的压力,提升业绩,是白发如雪的张忠谋重新披披挂上阵的主要原因。但以78岁的高龄杀个“回马枪”,不能不让旁观者们看得揪心。对此,张忠谋却看得很轻松。

许多时候,这位享誉国际、律己极严的企业家总是透着几分神秘感。但是,谈到个人的工作价值与工作观,他却一反往日的态度,会像一个温柔敦厚的慈父,跟你侃侃而谈。

你为什么工作?工作对你的意义是什么?一般人回答这个问题,恐怕都逃不出“养家糊口”、“自我价值实现”等说辞。但是,张忠谋却说:“对我个人来讲,工作就是人生。我的人生的意义就是工作,也许你会问:人总要退休,退休以后,难道人生就没有意义吗?也不会,因为退休,只是表示一个工作的改变,不一定是赚钱的工作。我认为工作的定义是花脑力、体力、精力的一种活动,它是有目的的,有近期的目的,也有长期的目的,这就是工作,不一定有报酬。”

哲学家笛卡儿说过一句话:“我思故我在”。套在张忠谋身上,就是:“我工作,所以我存在。”那么,这位老人究竟怎样透过工作得到自我实现的呢,他究竟得到了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恐怕还要从张忠谋的早年经历谈起。许多人小时候就是玩耍,度过快乐的童年。但是,张忠谋似乎没有这个幸运,他的幼年是在躲避战乱中度过的,频繁的辗转迁徙生活带给他的没有快乐。因此,张忠谋很早就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人一生下来就要勤奋的做事,而不是随随便便的游山玩水,那样没有目的,不符合自己的工作定义。

或许,这样的生活过于残酷,张忠谋却乐此不疲,从中感受到了乐趣。由此也不难理解,像他这样对工作倾注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成功的几率自然会大大增加。看来,成功没有捷径,与其厌恶无休止的工作和付出,不如真心去做,迟早积累经验和才干,也让成就来得更早些。

“喜欢做,才能持久”,这是张忠谋的心得。在他看来,勤奋并不表示你一定喜欢那个工作,不是每时每刻都在享受,或是真的喜欢那个工作,但你还是会继续做下去,这就是勤奋。显然,他追求的是喜欢和快乐。

“假如你不喜欢这个工作,就会不能持久,至少要做大致喜欢的工作。我一生以来的工作,有七成以上的时间是喜欢的,有三成时间是不太喜欢。这样的比例,使我可以持久的勤奋工作。”

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张忠谋能够留给后来者的经验有很多。下面,我们就归纳整理一下,帮助更多的人带着快乐去工作、去生活。

(1)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我一个人工作一生之后,也许对社会会有很微小但正面的影响,但重要的是源自内在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尽管自己对社会的影响微不足道,但是满足感和成就感可以维持、鼓励你自己不断工作下去。”

(2)别给自己设定太多牢笼

“一个人要对整体的生涯有规划,但是不要有细部的规划,尤其是名利方面的细部规划,那对人是有害的。什么是细部规划?就是:我在三十岁以前要达到什么样的薪水水准?要赚到多少财富?或是说我在三十岁以前是否要做到副总?四十岁以前我要怎么样?五十岁我就有足够的财富退休。”

(3)尽量让自己看开一些东西

“我建议那些没有办法面对、看得开的人,去读读圣经旧约的传道书第十一节: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能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因为‘时间’与‘机会’。”

(4)正确看待金钱、权力与荣耀

“我并不拒绝这些东西,可是我的工作,并不以追求这些为目标。我并不轻视金钱、权力、荣耀,我也不把它们看得很重。老实说,荣耀也是过眼云烟,鼓掌很快就会停止,这种情形,我看得很多。金钱可以满足一个人达到相当舒适的生活水准,我觉得到这个水平以上,金钱就不重要了。”

“创富经”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

身为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台湾科技产业的中枢神经。对于工作,他似乎比别人有更多的热情,他甚至说过“工作到死为止”。

不过,张忠谋对工作的热爱不是工作狂的压迫,也不是金钱驱动的结果,工作对他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想清楚了这一点,张忠谋才做得井井有条,虽然繁忙却没有苦楚,这才是正确的工作观。

显然,一个人只有想清楚了工作与生活的正确关系,才能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既从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又能在生活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

在这里,我们坚决反对卖命工作而不懂得休息和放松的做事方法。因为,那样只会摧毁了自己的健康,到头来得不偿失。

一个在外企打工的职业经理人,不但学到了很多西方的管理方式,而且理念上的东西也受益终身。而他最看重的理念是,工作是为了生活,要愉快地生活,有效率地工作。

他这样描述中外两类人的工作观:“自己和外国星级酒店的老总在一起时,大家会说说有什么业余生活,外国人说看话剧、听歌剧、看博览会等等;中国人则说工作、工作,还是工作。”

他也一直试图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以享受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乐趣。比如,他每年都会去度假。但当他去外地和当地的领导会谈时,早上飞机到,中午见了面,下午就飞走了。当地的领导很诧异,因为来到此地的人都会预留1到2天的时间来参观美景,他却认为“工作就是工作。”

还有,万科王石登珠穆朗玛峰的体验,也能带给我们很多启发。虽然他在出发时携带大量的物资,但是登顶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减轻负荷,最终只有一个氧气瓶和他登上峰顶。登山如此,漫长的人生又何尝不是。

懂得休息的人才会工作,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回家之前,就把一切的工作、职位全扔掉。

§§第四章“红顶商人”辜振甫——生逢乱世的台湾“经济外交”大臣

辜振甫出身豪门,父亲辜显荣打下基础的辜家曾为台湾五大家族之一,历经清代、日治时期、战后国民政府三个时期都有良好的政商关系。身为思想家严复的长孙女婿,蒋介石的日语翻译,辜振甫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奠定了自己在台湾工商界的领袖地位,是岛内拥有头衔最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

辜振甫政商关系微妙,被喻为早年鹿港红顶商人,曾因台湾独立的立场坐过牢。后来,他担任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总统府资政等要职,为两岸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台湾商界这样评价辜振甫:“他热爱着祖国,担起了台湾企业家的政治使命,以其高超的艺术通过为两岸和平发展做出了一个商人能做到的一切。”

◇档案

中文名:辜振甫

出生地:中国台湾

生卒年月:1917年1月6日—2005年1月3日

毕业院校:国立台湾大学

主要成就:台湾实业家、世界富豪、政商大佬

◇年谱

1917年1月6日,出生在台湾一个显赫的豪门富家。

1937年,继承了父亲辜显荣留下的大批土地。

1940年前后,又分别继承了台洋渔业、中部渔业、大和兴业、大和拓殖等产业。

1940年,毕业于台北帝国大学(今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

1956年,被台湾当局委派为出席国际劳资会议的资方代表。

1961年—1994年,任工商协进会理事长,奠定了在台湾工商界的领袖地位。

1962年—1964年,任台湾证券交易所董事长。

1964年,台“国防研究院”第六期结业。

1968年—1970年,任亚洲太平洋商工总会理事长。

1973年,任台湾水泥公司董事长。

1975年,获韩国高丽大学荣誉经济学博士学位。

1976年,辜振甫设立台湾经济研究所。

1981年—1987年,任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

1985年,任“行政院”经济改革委员会总召集人。

1990年—1992年,任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主席。

1990年11月,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当选海基会董事长。

1992年5月,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荣誉法学博士。

同年八月,当选世界管理理事会下属学术机构国际管理学院院士。

1993年4月27日,代表台湾海基会在新加坡参加“汪辜会谈”。

1995年—1997年,出席APEC领袖会议。

1973年—2003年,任台湾水泥公司董事长。

1990年,荣登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的全球181个资产超过十亿美元的富豪榜。

1998年,列台湾百大富豪第1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