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引领青少年的100个世界文明故事
29503300000057

第57章 罗丹给雨果雕像

雨果的好朋友马拉美,把初出茅庐的罗丹介绍给已经是80岁的德高望重的雨果时,罗丹立即被雨果的面容所迷住了。罗丹极想为雨果塑像,然而,他惴惴不安的神态,使雨果感到反感。

雨果冷淡地拒绝了他:“对不起,你塑的那个《约翰》只是个农夫,可我是一个作家。”

罗丹发誓这一辈子决不再和雨果打任何交道。

一年过去了。这一年,罗丹的雕塑艺术更加成熟了,他正在全力以赴地雕塑那尊传世之作《地狱之门》。马拉美又来找他了。他这次是受一位得了癌症的德鲁埃女士的委托,请求罗丹帮她雕塑一尊雨果每天在病床边探视她时的头像。

“这样我就会感到每一个白天和黑夜,雨果都和我生活在一起了。”德鲁埃女士喘着气,悲哀地说着。看着白发苍苍、奄奄一息的德鲁埃女士,罗丹被感动了,同意帮她塑雨果的头像。

这是罗丹自开始搞雕塑创作以来所接受的最难创作的头像。因为他只能用铜版雕刻去画出雨果头像的草图,却不能用手去触摸他的雕塑对象,从而不能准确地核实出他的骨骼结构。终于,罗丹经过了一个月的努力,用胶泥塑成了两个粗糙的雨果头像。

德鲁埃女士身体迅速地垮下采了,但雕像还没塑好。罗丹尽可能地安慰着德鲁埃女士:“坚持住!几个星期……不,只要十天就够了……”

“十天……啊,谢谢你!先生,抓紧工作吧,我能坚持到那一天的……”德鲁埃女士困乏无力地笑着,没过多少时间就晕过去了。

德鲁埃女士终于没有等到铜像完成的那一天。在德鲁埃女士谢世不久,罗丹在他自己的创作室做了最后的努力之后,这尊雨果的头像终于如愿以偿地完成了。

这是德鲁埃女士终生崇拜的偶像,这也是罗丹心目中的雨果!含蓄、威壮、执著,充满着一种男子汉的勇敢和豁达的精神,表示着一种永远不甘落后,一种对人类崇高的品格坚信不渝,一种热爱生命、渴望生活的精神,这种生命的精神在整个人类的身上都始终存在着。

雨果的这种精神完全渗入了罗丹的这尊雕像,以至于使后人把这尊头像当成了雨果的精神和信仰的象征和继续。

罗丹,法国雕塑家。他14岁随勒考克学画,后随巴里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一贝勒斯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5年。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琪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官学派的抨击。包含着186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