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舞于庭
孔子谓②季氏③,“八佾④舞于庭,是可忍⑤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
①八佾篇:《八佾篇》对礼乐的实质和实践作了阐述,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作了严肃的批判,对《诗经》的内容作了具体而概括的评价。
②谓:谈论,评价。
③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④八佾:佾,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人。
⑤忍:忍心,狠心。
“心得”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起舞,这样的事都可以狠心地做出来,还有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地做出来呢?”
“故事链接”
春秋末期,鲁国新兴的贵族季孙氏,家族在朝中势力很大,操纵着朝政,根本不把国君放在眼里。季孙氏曾打败鲁昭公,迫使他逃往齐国。后来的鲁哀公和鲁悼公则几乎变成了傀儡。
鲁昭公执政时,季孙氏最为放肆,他不仅不把国君放在眼里,还自比天子,在家庙中设置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八佾”(六十四人组成)的大型舞乐队。按规定,他只能使用“四佾”(三十二人组成)的舞乐队。孔子知道这一情况后,认为季孙氏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周礼,于是在谈到季孙氏时,说道:“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表达了自己的愤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