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要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起攻击,要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使我方的进攻出于敌方的意料。凡此种种,都是军事家们用兵取胜之道,这些都只能因时因地因人灵活运用,它是无法事先传授的。
始计篇 孙子兵法的战略总论
鳌拜
康熙帝
始计篇 孙子兵法的战略总论
在《孟子·公孙丑下》里面说道:“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势”是敌对双方竞争的根本,也是任何一方获胜的关键。于是,谋势也就成了一门高深且不可不知的学问。
从客观上看,力量是固定的,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势的改变,让自己的力量得到完美的协调、平衡和最有效的发挥;同时,也可以通过势的改变,打破对手的协调和平衡,制约其行动自由,限制其力量的发挥。
势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将它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它才会有许多特定的内容,比如兵法中常说的形势、态势、权势、火势、地势、气势等等。唐朝著名兵家李靖曾指出:“兵有三势,将轻敌,士乐战,志励青云,气等飘然,谓之气势。关山狭路,羊肠狗门,一夫守之,千人不过,谓之地势。因敌怠慢,劳役饥渴,前营未合,后军半济,谓之因势。”这说明高昂的士气、险峻易守的地形等,都是良好的战势,其中都蕴含了一种能够制胜的力量。所以,历代兵家都认为,只有在战场上具备了有利态势,才可以收到用力少而获利多的效果。
无论何种场合的竞技,谁都希望自己能以最小的代价去争取最大的胜利。所谓“棋胜先手,势在占位”,从势的方面来看,就要求我们不仅首先要在战前创造出有效御敌的条件,而且由于客观条件在不断变化,我们还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因敌而变,先于敌人创造克敌制胜的态势,这样才能始终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对于一个善于谋势的竞技者而言,势是无处不在的。
借时造势、借事造势常常是借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辩论中以对方所讲的道理或所用的方法来还击他,能产生有力的反驳和揭露的作用。运用借时造势、借事造势之法,要“借”得自然,即借言事物和真正表达的事理具有合理性。
当对方提出的问题是一个难以驳倒的事实,而且既无法反驳,又不能逃避时,可借用对方提供的话题换一个角度来陈述己见,从而突出自己的优势和攻击对手的弱点,最终战胜对方。
在竞选国会议员时,约翰·艾伦与陶克遭遇。陶克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北军将领,战功卓著,并担任过数届国会议员,而艾伦则是一名出身士卒、默默无闻的人。在竞选演说时,陶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他说: “诸位亲爱的同胞们记得,17年前的昨夜,我曾带兵在山上与敌人进行过血战,在山上的树丛中露宿了一夜。如果诸位没有忘记那次艰苦卓绝的战斗,诸位在投票时,请不要忘记吃尽苦头为国家带来和平的人。”
选民们被打动了,他们高呼:“我们要陶克!”陶克将军仿佛胜利在望。就在此时,艾伦登场了。他说:“女士们,先生们,陶克将军没说错,他的确在那场战斗中立了战功。但当时,我是他手下的一员小兵,代他出生入死,冲锋陷阵。当他在树丛中安睡时,是我携带武器整夜保护他。诸位如果同情陶克将军,当然应该选举他。反之,如果同情我,我可以对于诸位的信任当之无愧!”
艾伦的一席话从容不迫,有理有力,寥寥数语便扭转乾坤,转败为胜。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艾伦绕开南北战争,等于默认了陶克的功勋,如果正面否定陶克的功绩,违背事实,会引起听众的反感,而艾伦却巧妙地借用了陶克的话题,你谈南北战争,我也谈南北战争,而且把将领在战争中常常拥有的特殊待遇和普通士兵的出生入死、艰苦卓绝作对比,几句话便使陶克失去优势,令听众口服心服。
借时造势、借事造势的手段实质是迂回攻击,不搞兵临城下,正面压迫。使用借时造势、借事造势法劝谏的妙处,全因能在劝谏与纳谏之间临时开辟一个缓冲地带,使得许多尖刻的意见或建议按照一种渐进的方式顺利向前推进,不知不觉地占领对方阵地。
使用借时造势、借事造势方法,首先要注意借题技巧。信手拈来,没有矫揉造作、故弄玄虚的嫌疑。所借之题一定与进谏的主题有所联系,使之在展开的过程中有发挥的余地。所借之题与主题没联系,硬扯到一块,“发挥”的本领施展不开,劝谏的目的就无法达到。其次要注意发挥技巧。所借题中包含的理一定要阐发清楚、充分。
势作为一种趋向,在情况发生变化之前,只是具有可能性。这种趋向的强弱往往是互变的,即强势可能变弱,弱势能够变强。针对不同的势,应掌握“应”的时机。对于顺势,宜应在势强之时,所谓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因势利导,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战例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
当时鲁国执政的是鲁庄公,他闻报齐军大举来攻,决定动员全国的力量,同齐军一决胜负。就在鲁庄公准备发兵应战之时,鲁国有一位名叫曹刿的人认为当政者庸碌无能,未能远谋。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遭受齐国军队的蹂躏,因而入见庄公,要求参与战事。曹刿询问庄公依靠什么同齐国作战。鲁庄公说,对于衣物食品之类的东西,总是要分赐给臣下,不敢独自享用。曹刿指出,这样做不过是小恩小惠,不能施及全国,民众是不会出力作战的。鲁庄公又说,自己对神明是很虔敬的,祭祀天地神明的祭品从不敢虚报,很守信用。但曹刿认为,对神守点小信,未必能感动神明,神也是不会降福的。鲁庄公想了一下又补充道,自己对待民间的大小狱讼,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是必定准情度理地予以处理。曹刿这时才说,这倒是尽到了君主的责任,为老百姓办了好事,具备了同齐国决一胜负的基本条件了。为此,他请求随同鲁庄公奔赴战场,鲁庄公允诺了他的这一请求,让他和自己同乘一车前往长勺。
此时,齐军仗着兵强马壮,侵入鲁境。鲁庄公命令大军暂时避开齐军锋芒,撤退到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长勺(今山东曲阜北郊)。齐国由于之前干时战争的胜利,鲍叔牙以下将士都轻视鲁军,认为他们不堪一击,于是发起声势汹涌的攻击。鲁庄公见齐军攻击鲁军阵地,就要擂鼓下达应战的命令。曹刿劝阻说:“齐兵势锐,我军出击正合敌人心愿,胜利没有把握,‘宜静以待’,不能出击。”庄公遂饬令鲁军固守阵地,只令弓箭兵射击,以稳住阵势。齐军没有厮杀的对手,又冲不进鲁军阵地,反而受到鲁军弓弩猛射而无法前进,只得向后撤退。经过稍事休整,鲍叔牙又下令展开第二次攻击,曹刿劝庄公仍然不要出击,继续固守阵地。齐军攻势虽猛,但仍攻不进阵内,士气不免疲惫,再退回到原阵地。
齐军两次进攻,鲁军都没有应战,鲍叔牙和齐军将领都认为鲁军怯于应战,决定再次发动进攻。于是齐军声势浩大的第三次进攻,迅即出现于鲁军面前。曹刿看到这次齐军来势虽猛,但势头没有上两次大,认为出击时机已到,立即向庄公提出反击齐军的建议。庄公亲自擂起战鼓,发出攻击命令。鲁军将士闻令,士气高昂,奋勇出击,争先恐后,锐不可当,把齐军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纷纷败退,鲁军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鲁军战胜,庄公传令追击。曹刿认为齐乃大国,兵力素强,不容易判定是否真正失败,很可能另有埋伏,阻止庄公下达追击令。他登轼而望,见齐军旗鼓杂乱,兵器倒曳,又下车观察到齐军战车的车辙十分混乱,判定齐军是真正溃败时,才向庄公提出大胆追击的建议。庄公令下,鲁军猛打猛追,给齐军以沉重打击,俘获大量甲兵和辎重,把齐军赶出国境,洗涤干时之战所蒙受的耻辱,国势为之一振。
⊙原文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孙子兵法·始计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