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凸起无碍
部分人在购买西红柿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西红柿顶部长着桃子似的凸起,那是点过激素的标志。
青菜越绿越好
绿色蔬菜营养所含的维生素较为丰富,这已经是常识了。于是,许多人在购买青菜时,都喜欢拣那些最绿的挑。但事实上,青菜太绿,甚至绿得都发黑,那肯定是化肥过量。
没根的豆芽好
有些人在挑选豆芽时,喜欢选没根的,认为看起来比较干净舒服,而且清洗起来比较容易。但实际上,绿豆芽光溜溜,不长须根,是因为施过尿素,这样的豆芽食用过多,容易致癌,害处不小。
带虫菜很安全
有人对带虫眼菜情有独钟,认为有虫眼表明没施过农药,这其实并不保险,因为菜农情况各不相同,有的菜农见菜有虫了,可能提早拔菜,有的则可用重药施治。
越重的西瓜越好
很多人都认为,个头差不多的西瓜,拎着越重水分越高。但事实上,成熟度越高的西瓜,其份量就越轻。一般同样大小的西瓜,以轻者为好,过重者则是生瓜。
敲起来声音大的西瓜好
部分人在购买西瓜时,以为敲起来声音响亮的瓜才是熟瓜。实际上,将西瓜托在手中,用手指轻轻弹拍,发出“咚、咚”的清脆声,托瓜的手感觉有些颤动,是熟瓜;发出“突、突”声,是成熟度比较高的反映;发出“噗、噗”声,是过熟的瓜;发出“嗒、嗒”声的是生瓜。
颜色越红的猪肉越好
认为猪肉的颜色越深越好的看法是错误的。健康肉猪的瘦肉呈鲜红色,纹路清晰,水分较多,而那些呈深红色,纹路粗乱,水分较少的肉,很有可能是母猪肉。
肉上有章的一定安全
市场上,常看到生肉上盖有不同的章,这是肉类的检疫标识。很多人认为肉上盖了章就是放心肉。不过得先分清不同章的含义,一般说来:
1.“X”形章是销毁章,盖此章的肉禁止出售和食用。
2.三角形章是“高温章”,这类肉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高温处理后才能出售。
3.长方形章是“食用油章”,说明这种肉不能直接出售和食用,必须炼成油后才能出售。
4.椭圆形章,是“工艺油”章,此肉不能出售和食用,只能炼为工业用油。
5.圆形章是合格的印章,章内标有某某定点屠宰厂、序号和年、月、日,它是经过兽医部门生猪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及屠宰厂肉品品质检验合格后,才盖上的圆形章。盖有这种印章的肉是“放心肉”,才可出售,才能放心食用。
茶叶越新鲜越有营养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最新鲜的茶叶其营养成分不一定最好。所谓“新茶”,是指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这些茶叶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有些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如多酚类物质、醇类物质、醛类物质,还没有被完全氧化。
如果长时间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舒服的反应。太新鲜的茶叶对病人来说更不好,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或者有慢性胃溃疡的老年患者,更不适合喝新茶。新茶会刺激他们的胃黏膜,产生肠胃不适,甚至会加重病情。
蔬菜越新鲜越有营养
很多人都喜欢购买鲜嫩油绿的新鲜蔬菜,回家后趁着新鲜立即烹调食用,以为这样营养价值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美国缅因州大学的食品学教授洛德·勃什维尔发现:西红柿、马铃薯和菜花经过一周的存放后,它们所含有的维生素C有所下降;而甘蓝、甜瓜、青椒和菠菜存放一周后,其维生素C的含量基本无变化。经过冷藏保存的卷心菜甚至比新鲜卷心菜含有更丰富的维生素C。
另外,现在化肥被大量使用,特别是为防治病虫害,经常施用各种农药,有时甚至在采摘的前一两天还往蔬菜上喷洒农药,如果买回来马上吃就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刚买回来的蔬菜最好略做存放,使残留的有害物质逐渐分解后再吃,对于那些容易衰败的蔬菜,也应多清洗几次再食用。
新鲜野菜营养高
不少人到景区游览时爱食用天然的新鲜野菜,以为野菜天然有营养。其实,现在不少天然野菜大多生长在垃圾堆或者被污染的河道附近,这种野菜很难清洗干净。如果食用了有污染的野菜,反而对身体有害。
鲜黄花菜可以吃
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它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二秋水仙碱,含有剧毒,会对肠胃及呼吸系统产生强烈的刺激。一旦食用过多,会出现中毒反应,表现为嗓子发干、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有烧灼感,严重的可产生血便、血尿或尿闭等症状。
鲜木耳可以吃
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光感物质,人食用后,会随血液循环分布到人体表皮细胞中,受太阳照射后,会引发日光性皮炎。这种有毒光感物质还易被咽喉黏膜吸收,导致咽喉水肿。
鲜海蜇可以吃
海蜇含有五羟色胺、组织胺等各种毒胺及毒物肽蛋白。人食后易引起腹痛、呕吐等中毒症状。因此,鲜海蜇不宜食用,必须经盐、白矾反复浸渍处理,脱去水和毒性黏蛋白后,方可食用。
咸菜越新鲜越好
不少人认为咸菜腌制的时间越短,其对人体的伤害就越小,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新鲜蔬菜都含有一定量的无毒的硝酸盐,在盐腌过程中,它会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一般情况下,盐腌4小时后亚硝酸盐开始明显增加,14~20天达到高峰,此后又逐渐下降。因此,要么吃4小时内的咸菜,否则宜吃腌30天以上的。亚硝酸盐可引起青紫等缺氧症状,还会与食品中的仲胺结合形成致癌的亚硝胺。
新灌桶装水更好喝
不论是蒸馏水、矿泉水还是其他纯净水,在装桶前大多要用臭氧做最后的消毒处理。因此,在刚灌装好的桶装水里都会含有较高浓度的臭氧。臭氧对人体健康有害,如果你趁新鲜喝,无疑会把毒物一起摄入。
根据规定,生产的桶装水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而这个过程需48小时,因此喝按规范检验出厂的桶装水才是安全的。
果园里的水果营养好
果实成熟的时候,不少果园搞游园随便吃的活动,不少人认为新鲜的水果吃起来更惬意更有营养。其实,现在果园里的任何水果都免不了喷洒农药,也会有些病虫害,如果不加清洗、消毒或削皮,从树枝上摘下来就放在嘴里嚼,危害性是相当大的。
果冻颜色鲜艳好
果冻如果颜色十分鲜艳,很有可能是加入合成色素造成的。要是长时间食用添加香精色素的果冻,一些带有毒素的物质很容易在人体内积蓄,妨碍新陈代谢,影响体力智力发育,严重者还可能破坏胃黏膜屏障而导致胃炎。
买酱腌菜不看防腐剂含量
酱腌菜在制作过程中就会添加一定量的防腐剂,以防止其变质。但在这一环节也常常会存在问题,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大多是苯甲酸和山梨酸等食品添加剂超标。所以购买时应选择信誉、质量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产品。
买葡萄酒只重价不重质
不少人在买东西时只注重低价,而忽略了食品的质量。其实,那些价廉的食品未必物美,很可能是劣质产品。像目前市面上的部分葡萄酒,许多人看到便宜就买。但实际上,这些酒中葡萄原汁的含量很低,甚至根本就不含有原汁成分,只是用色素和甜味剂等原料勾兑的。这种葡萄酒不仅口感差、味不纯,而且食用后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那些便秘或胃液分泌异常的人,这类葡萄酒的危害更大。
买食用油不看包装
许多人认为对食用油已经太熟悉了,因为购买时不看包装。其实,在食品包装上经常会有一些重要的提示信息,千万不能忽略。比如说,酱油就有“佐餐酱油”和“烹调酱油”的区别,一般在酱油的包装袋上都有标注。只有“佐餐酱油”才能直接食用,用于凉拌、生蘸等;而“烹调酱油”一般未经灭菌处理,直接用来食用可能会引起疾病。
茶叶受潮霉仍旧食用
茶叶一旦发生霉变后,黄曲霉毒素会增高,切勿食用。还要把茶叶与药品等化学制剂分开来保存,否则可能串味儿。
酱油越新鲜越好
一般来说,豆粕、小麦在发酵过程中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给酱油带来了鲜味。很多消费者认为酱油越鲜越好,于是一些生产厂家为迎合大众的口味,在酱油配兑时添加水解蛋白质、谷氨酸、核苷酸等,虽然可以增鲜,但对人体健康不利,应多加小心。
酱油颜色越深越好
由于传统的饮食习惯,有些人认为酱油颜色越深越好,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酱油颜色是由酱油中“焦糖”来决定的,酱油颜色越深,意味着营养物质氨基酸及糖类的消耗越多,颜色深到一定程度,酱油中的营养成分也就所剩无几了。
酱油价格越高越好
很多消费者购物时喜欢根据价格高低判定其质量优劣,其实并不尽然。专家认为,优质酱油澄清、无沉淀,色泽呈红褐色,比较黏稠,细闻有酱香味。现在市场上酱油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之分,国家也有明确规定,在酱油的外包装上必须标明质量等级和氨基酸含量。不少人在选购酱油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而去追求包装精美、价格偏高的酱油,这无疑是很不明智的。
牛奶消毒灭菌温度越高越安全
目前,市面上的牛奶主要分超高温灭菌奶和巴氏消毒奶两大类。前者是采用135~152℃的高温将牛奶中的细菌全部杀死;后者是在62~75℃条件下将牛奶中的有害微生物杀死,而将牛奶中对人体有利的细菌保留下来。
有人认为超高温灭菌奶更安全,其实不然。因为,牛奶的营养成分在高温下会遭到破坏,其中的乳糖在高温下甚至会焦化,所以超高温灭菌奶并非是最好的选择。巴氏消毒法不会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且灭菌率可达97.3~99.9%,只要将牛奶置于4~8℃的温度下,所残存的少量细菌会被有效抑制,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目前市面上的奶粉都采用超高温灭菌加工而成,液态的超高温灭菌奶都采用纸盒包装,而巴氏消毒奶均为液态奶,多采用瓶装,不过现在上也出现了纸盒包装的巴氏消毒奶。
牛奶含钙量越高越有营养
“高钙”只是一些厂家寻找的卖点,其实本身的含钙量差别并不大。目前我们国家对于牛奶添加钙的问题,没有具体的限度。实际上,钙含量十分丰富的牛奶,并无十分的必要再去添钙。每100毫升牛奶中的含钙量约为100毫克,并且由于是有机钙,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易消化吸收,吸收率高达70%。
人为添加的化学钙,人体对其吸收率一般只有30%~40%,此外,化学钙容易在人体当中造成沉积,形成肾结石。十来岁的小孩得了肾结石,就跟过分吸收化学钙沉积在里面有关。
“牛初乳”营养价值高
近几年,“牛初乳”被广告炒作得很热乎,不少人都觉得它是个好东西。但有关专家认为:人不宜饮用“牛初乳”。
有专家分析说:母牛分娩后5~7天内分泌的奶叫初乳。牛初乳的成分相当复杂,人是不能直接食用的,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只有未滥用过抗生素、激素的健康状况非常良好的而且产犊在三次以上的奶牛产的初乳,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人才能食用。
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拿出来牛初乳能提高人的智力这方面的科学论证,更没有实验数据。
脱脂牛奶利减肥
很多人担心喝了牛奶会长胖,因此总是选择脱脂牛奶。其实,牛奶当中所含的脂肪不可能直接转化为人体脂肪,天然牛奶自身所含的脂肪比例并不高。所以,认为喝了牛奶会长胖是一种误解。脱脂牛奶营养成分大为减少,也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奶粉味道香浓就好
奶粉原本淡香、无特殊气味。由于中国人饮食讲究色、香、味,因此生产商就有意识地在奶粉中添加一些香兰素、奶香精等芳香物质,使其冲饮时香气扑鼻,增强人的食欲。但芳香物质仅能改变奶粉的口感,并不能增加奶粉的营养。所以,奶粉不能仅以味道是否香浓来论其好坏。
奶粉速溶度高就好
奶粉速溶度高省却了许多麻烦,但这并不代表奶粉有更好的营养成分,尤其是配方奶粉。因为配方奶粉是奶粉、乳清粉、奶油粉、微量元素等诸多原料混合而成的。这些原料的质地、多寡、配比才是决定奶粉质量的关键因素。
奶粉价格贵就好
不少人在选择奶粉,都片面追求高价,以为贵的就一定是好的,其实不然。奶粉的成本具体可分为三类。以450克铝箔复合袋装配方奶粉为例,一类是全部采用国产原料,成本在6~9元之间;另一类是部分采用国产原料,部分采用进口原料,成本在9~12元之间;还有一类是全部采用进口原料或进口成品,成本在12~16元之间。这个成本核算已经考虑到一些所谓高档奶粉添加核苷酸、DHA、ARA、免疫球蛋白等因素。所以,各式奶粉的零售价在13~35元之间较为合理。有的罐装精装奶粉零售价高达两三百元。多数消费者对奶粉成本并不知底,以为价高的东西就好。实质上,超高价奶粉营养成分和标准价奶粉没有太大区别。
天然食品对健康更有好处
尽管在商店里购买的那些未经加工的天然食品可能会是安全的,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很多维生素补给品、矿物质补给品和中草药补品虽然都被标明是“纯天然食品”,但它们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却不一定符合规范,因此也就不能保证是安全的或有效的。
长期食用含人工添加剂的食品不安全
一般来说,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的和化学合成两大类。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按用途,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大同小异,差异主要是分类多少的不同,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22类。在现实生活的食品生产过程中,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添加剂,起到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增强食品感官性状或提高食品质量的作用。
所以,长期食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准的含人工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应该是安全的。
食品中添加防腐剂有害健康
其实市场上所有加工的食品,为了防止微生物的侵袭,必须经过防腐处理,不过是除菌、灭菌、防菌,抑菌不同的手段而已。化学防腐剂按标准使用是安全的,我国规定的限量标准比国际标准要严格得多,可以放心。
保健食品能治病
目前一些保健食品故意混淆保健食品与药品的界限,明示或暗示有治疗作用。其实,无论是多么好的保健食品也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无论是保健食品还是药品,消费者要看清批准文号。
如果是“食健字”,而相应广告和产品说明书上又有治疗的疗效,那么可以肯定消费者购买的是保健食品,且宣传有虚假成分。
不要盲目相信产品的广告宣传,凡是广告宣传声称自己的保健食品有治疗作用或治疗效果,都是不真实的,也是违反有关法规规定的。
追求打折不注意保质期
很多人在购买食品时不仅不看所购买食品的保质日期,还购买临近失效的降价促销食品,忽略了这些食品打折的原因是因为临近失效期。
食品颜色越新鲜越好
现在很多消费者认为:在购买食品时颜色越鲜艳越好。如,馒头越白越好,银耳越白越好,黑木耳越黑越好,白瓜子越白越鲜亮越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目前,面粉生产厂家普遍使用一种叫氧化苯甲酰的增白剂,使面粉有显著的增白效果,但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而银耳和白瓜子颜色过白往往是用硫磺熏过的,对人体损害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