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经营是指企业与当地投资者合伙组建公司,共同经营,共同分享股权和管理权,共同承担风险。它的优点是:企业可以利用合作伙伴的专门技能和当地的分销网络;有利于获得当地市场的信息,以对市场的变化做出灵活的反应;当地政府容易接受和欢迎这种模式。缺点是:合作双方会就投资决策、市场营销和财务控制等问题发生争端,不利于跨国公司执行统一协调战略。
独资经营是指企业独资到目标国家去投资建厂进行产销活动。科特勒认为,只要外国市场足够大,企业在该国建立生产设施就有优势。独资经营的好处是:企业可以完全控制销售和管理,经营利益完全归自己分配;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营销策略、创造营销优势;企业可以降低在目标国家的产品成本,降低产品价格,增加利润。缺点有:投入资金的规模较大,遭遇政治与经济风险的可能性较大。
上述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弊端,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之一。
科特勒认为,企业进入国际商场后,为了适应当地市场的状况,有必要对营销组合的规模进行调整。因为企业只有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后,才能成功地开拓国际市场。通常企业采用的营销策略有以下几种:
产品直接延伸策略,指用现有产品直接满足国际市场需要,无须做较大的改变。采用该策略的产品通常是本国的名牌产品,有传统特色,投入国际市场后可以发挥品牌扩散效应。目前,名烟名酒、时装、电子产品、汽车、传统食品等生产企业使用该策略的较多。
产品创新策略,指针对某一目标市场消费者需要多样化、人性化、个性化的大趋势,设计出“标新立异”的产品。该策略可以更好地满足目标市场顾客的高要求。不过企业为此也必须承担更多的产品研发费用,增加生产设施的投资,随之产品的价格、促销费用也会相应增加。
提高产品档次、创立名牌,增加附加值策略。国际市场营销的产品数量与收入不是等比变化的,原因是很多发达国家偏爱档次高、功能全的名牌产品,如果企业的产品不能达到这个标准,那么即使投入更多数量的产品,所得的利润也是很少的。所以那些产品不过硬的企业,如果想进入国际市场,可以采用该策略,继而获得更多的营销收入和利润。
提高产品的适应性。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要不要做出改变,或者说做出多大程度的改变,这是企业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当然,企业可以不对产品做出改变就能进入国际市场,这是最理想的,但具备这种条件的产品并不多。多数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都是要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目标市场,才能增加竞争力。
科特勒认为,跨公司在国际市场上推销产品还必须要处理好价格问题。
通常,影响国际市场产品定价的因素有:定价的目标、成本以及各国政府对价格的管制。企业必须对这三种影响因素做出深入地分析,才能更好地处理好价格问题。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制定产品国际营销价格时有以下几种选择:
全球统一定价。例如,可口可乐就是采用这一定价策略。该策略最大的好处是简便易行,便于答对各国海关的询问,很少会惹麻烦。当然也会防止中间商利用地区差价,牟取不正当利益。而它的弊端就是,统一的价格在经济水平不高的国家就是高价,这会成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时的障碍。
相反,统一的价格在富国就是低价,而且未必会有利于企业的形象。
根据各国的成本定价。这也是一种可行并且简单的定价方式。它的缺点是在成本较高的国家,可能导致企业失去市场,而且还有一般成本加减定界固有的缺点。
根据各国市场的需求或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定价。这种做法突出了需求的导向,同时也考虑了竞争因素,能够针对各国具体情况制定使总收入达到最优的价格。而它的弊端是,各国之间实际成本存在很大的差异。
从理论上说,根据国际市场定价是最科学的,因为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到定价。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各国往来越来越密切,又要求企业在国际营销中采取统一价格。结果通常是企业两方面都要考虑,尽力使之协调,让价格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尽量接近。
企业在对产品定价后,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制定相应的营销渠道。一般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企业必须了解营销组织结构及行为方式。如果以大型零售商店为主导地位、以短而宽为特色的美国企业在进入日本时,就很不习惯其层次多而复杂的渠道结构。
其次,企业必须了解消费者的地理分布和购买行为的特点。一般人们的购买行为受到其所处地方的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通常,超级市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十分受欢迎,因为欧美经济发达,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汽车,而且家中有冷藏设备,这让他们可以一次性购买大量商品,能节约不少的购物时间。相反,在经济落后的地区,人们喜欢每天出去购物,而且每次购物的数量很少,限制在手提或能用自行车载回家的重量。而且他们家中的冷藏设备的空间也不大,无法容纳过多的食物保鲜。
再次,企业应该构筑分销系统。企业在完成这部分工作时,一般要首先考虑使用进入国现成的渠道,这样既能节约成本,又可以降低风险。特别是在分销体系十分发达的国家,选择中间商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能否为企业完成分销任务。而当渠道已经现成的或是已经被对手占去的时候,企业就不得不建新的渠道,不过这通常是在对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评价很好的时候,企业才会采用。
最后,企业评价。企业一旦将分销系统建立后,还要对其运行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有:渠道的覆盖面是否达到了企业的全部目标市场;渠道费用,包括开发费用和日常经营费用,它们直接关系到分销阶段的加价和企业赢利水平;渠道控制情况,中间商是否认真执行企业的营销政策,及时反映市场变化趋势;经营效果,考察渠道成员是否实现了预期的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等营销目标。
企业布置好渠道后,需要解决的就是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促销。科特勒认为,国际市场上的促销方式同国内市场一样,无外乎广告、公共关系、营业推广和人员推销等策略。
国际广告策略。企业主要有两种选择:一是标准化;二是差异化。而企业选择的实质就是不同的国家的广告业务能有多大的变化范围。
国际营业推广策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采取营业推广手段,应该注意一些国别差异,比如,一些国家禁止赠品进入,一些国家对零售的折扣数量加以限制,还有一些国家规定营业推广活动必须获得许可。这些都是企业要注意的方面。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必须与当地环境相适应,才能使企业的营业推广更富创造性,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更大的经济价值。
国际公关策略。国际公关关系是指企业为了取得社会、公众的信赖和了解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是塑造企业形象的艺术。公共关系包括:当地政府、商会、知识界、社会组织、公共舆论、公司的雇员和股东。企业必须协调好公共关系,才会顺利进行产品营销。
国际人员推销策略。人员推销是企业的营销人员安全直接与客户或潜在客户接触、洽谈、宣传产品以达到产品推销目的的活动。常见的国际市场推销人员推销的常见类型有:派出推销人员推销;国外常设的推销人员推销;利用国际市场的代理商和经销商进行推销。科特勒认为,人员推销战术必须改变,因为每个国家的人对推销方式的接受习惯不同。比如说,亚洲人喜欢间接婉转的推销方式,而美国人却喜欢直截了当的推销方式。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任何企业都将面临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有效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市场营销活动的问题。国际营销已然成为企业一项必备的能力,它对企业更好地面对全球竞争,将是非常重要的。
制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
在多种营销工具中,价格是唯一能产生收入的因素。企业必须系统地理解价格,以便可以更好地设置、调整和改进价格。因为价格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科特勒建议企业应该在定价之前对营销的总战略做出决策,而后制定相应的价格,以获取利润。
虽然影响企业定价的因素众多,但核心主要有企业的营销目标和成本。
营销目标。因为企业所处的阶段不同,面临的现实状况就不同,因而制定的营销目标也不同。如果企业将维持生存作为主要目标,那么企业就不允许有存货,那么就要制定较低的价格;如果企业将现期利润最大化作为营销目标,那么企业就必须估计自己的需求和成本,并据此制定一种较高价格,使之能产生最大的当期利润;如果企业将市场份额领导作为主要目标,那是因为企业确信可以赢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后将享有最低的成本和最好的长期利润。所以企业可以制定较低的价格占有率先地位;如果企业将成为产品质量领导作为目标,那么企业可以考虑在生产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产品质量最优化的指导思想,因此企业必须要制定较高的价格来补偿企业为此投入的各种成本。
成本。成本是产品定价的底线。从长期看,任何产品的价格都应该高于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这样在生产经营中的耗费才能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企业才会获得利润,其经营活动才会继续。科特勒指出,很多企业都在向降低成本奋斗,主要是因为减低成本可以取得高销量和利润额。他也介绍了两种形式的成本。首先是固定成本。在某一段时期内,不会随着产品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费用支出,如设备和产房的折旧费、员工工资等。这些支出通常在企业没有生产产品时也需要支出,而产品增加时,这部分支出也没有明显增加。其次是变动资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随着产品产量变动而变动的开支,如计件工资、原材料费用等。
通常情况下,在一段时间中,变动总量增长的速度与产量增长速度基本是同比例的。总之,如果计算成本总量,应该是算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总和。科特勒提醒企业,对待成本问题一定要审慎行事,过高的成本会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企业的产品定价除了受到营销目标和生产成本的影响,还要随着不同市场类型发生变化。科特勒针对4种不同的市场类型提出了不同的定价策略。
完全竞争市场。在这种市场中,企业面临的同类企业非常多,而哪个企业都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影响现行定价,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品销量的增减对整个市场的影响都不大。通常企业进入或退出这类的市场比较容易。与此同时,在这类市场中,企业基本无法控制自己产品的售价,产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企业只能被动接受。科特勒建议,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需要对营销工作投入过多的时间。
寡头市场。这类市场上只有几家销售商,他们所生产和销售的某种产品占这种产品总产量或销售总量的绝大部分比重。他们之间的竞争属于寡头竞争。科特勒指出,在这种市场中,任何一个寡头企业若马上调价,立刻会对其他竞争对手的定价政策产生影响,因而任何一个寡头企业在作决策时必须密切注意其他寡头企业。
完全垄断市场。在这类市场情况下,一个行业只有一个销售商,完全可以控制该产品的市场。由于这种市场不存在竞争,所以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制定产品的价格,从而取得超额利润。但科特勒仍提醒企业,即便企业可以任意定价,也不要让过高的价格侵犯客户的利益,因为往往客户的利益遭到损害时,政府会出面干预。
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是一种不完全的竞争。在这种市场上有很多卖主和买主,但各个卖主提供的产品有差异,或购买者在心理上认为它们有差异,其需求曲线不是水平的,因此各个卖主对其产品有相当的垄断性,可以控制其产品的价格。这也就是说,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卖主不是消极的价格接受者,而是强有力的价格决定者。科特勒提醒在这种市场中的企业,要努力开发不同的产品,以便适应不同细分市场的需要。
企业既然已经知道了影响定价的因素,那企业如何选择适当的定价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