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之后,“京瓷”股票一路上扬,AVX公司的股东获利丰厚,他们的喜悦之情感染了公司员工。一般而言,被收购企业的员工对收购方总是抱有抵触和不满的情绪,但AVX的员工们却因为“京瓷”接连表现出的高姿态,从一开始就能友好交流,而且很自然地接受了“京瓷”的经营哲学。收购后的AVX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不到五年,在纽约证交所再次上市。
在再上市的过程中,“京瓷”通过出售股票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稻盛和夫的利他之心贯穿在他经营始终,遍及每一个角落。他认为“利他之心”是一颗正确的心。所以,在“盛和塾”里,塾生们之间,不管是谁,在平时的谈话之中,经常会使用“利他之心”这个词。
稻盛和夫认为,如果经营者把利他之心、关爱之心、慈悲之心放在经营的核心位置,虽然遇到萧条,工作量减少,不再需要派遣工,但就在这种时候,正式工包括总经理到普通员工,大家都从自己每个月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将派遣工留下来。一旦经济恢复景气,比如一年后萧条过去,那时派遣工会说“公司真好”,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工作。
1973年发生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从第二年,也就是1974年开始,经济急剧恶化,以“京瓷”为例,1974年1月份的客户订单是27.5亿日元,仅仅过了6个月,也就是1974年7月,订单减少至2.7亿日元。工作量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九成员工无活可干。
那是稻盛和夫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经济危机,遇到这么大的困难该怎么办?稻盛和夫在烦恼之余,把员工召集起来,讲了下面这段话:“可做的产品减少到了十分之一,如果再有这么多人一起干,效率就会低下。因此,十分之一的活让十分之一的人来干,剩下的人一起打扫工厂吧。”
于是,员工们轮流上班,不上班的人清扫工厂,修理庭园,整理花坛,整修运动场,这样的工作持续了几个月,公司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到了11月,稻盛和夫再一次召集了干部员工,宣布从总经理一直到底层的系长,所有的管理职位干部全部实施减薪,稻盛和夫自己减薪30%,最少的减7%,但必须确保就业,决不辞退一名员工。但是第二年4月的“春斗”又迫在眉睫,然而企业没有订单、没有工作可做。在这种情势下,稻盛和夫向“京瓷”工会提出了冻结加薪的请求:“能否暂缓考虑明年4月份加薪的要求。”
1975年稻盛和夫向各位工会委员发出了一份有关工资问题的信函:
“各位同人,大家辛苦了。最近我们公司的订单大幅下降,但大家仍然在各自的岗位上拼命努力,对此我表示衷心地感谢。在这种状况下,我席不暇暖,奔走在海外客户之间,但我一刻也没有忘记你们。我切身体验海外市场,从世界的角度来观察日本,来注视我们“京瓷”公司,并经常思考相关问题。一有机会,我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在下次的劳资协议会上请允许我再向大家做具体的解释。”
当时的工会委员们认真讨论后接受了稻盛和夫的要求。
1975年4月,其他公司屋顶上都树起红旗,爆发了劳动争议,工会都提出了增加工资的要求,唯有“京瓷”工会没有提出加薪的要求。
冻结加薪的那年7月,经济开始恢复,公司业绩也稳步提高。就在当年夏季奖金发放时,在工会提出的要求之上,稻盛和夫再追加上一个月,支付给每位员工相当于3.1个月工资的奖金。另外到1976年3月,稻盛和夫又决定另外支付一个月的临时奖金。同时,1976年加薪时,稻盛和夫宣布将前一年冻结的部分也加进去,给员工加薪两年的22%。其间,1975年9月,“京瓷”的股价高达2990日元。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要经常思考“作为人,何谓正确”,在作出决策的时候,要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动机至善、私心了无”?作为一个人是不是应该这样做?满腹私心,以满足一己私利来思考问题、决定行动,一定会给员工带来伤害,对社会造成危害,最终对自己也不利。要将“动机至善、私心了无”作为判断的标准,必须这样去经营企业。
以心为本
“以心为本”是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中的核心概念。稻盛和夫以心为本的经营就是围绕着怎样在企业内建立一种牢固的、相互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么一个中心点进行的。
京瓷公司是从一个街道小工厂起步的。当时,它所拥有的只是仅有的一点点技术和相互信赖的28名员工。白手起家的稻盛和夫认识到,虽然没有比人心更易变、更不可靠的东西,但是一旦建立起牢固的信赖关系,那么也没有比人心更加可靠的东西。因此,他决定“以心为本”来经营公司。
为了建立与员工的信赖关系,稻盛和夫认为经营必须“透明”。也就是说,现在有多少订单,与计划相比落后多少:利润是多少,这些利润是如何使用的;现在公司的处境怎样等,这些问题不仅仅要向干部,而且要向基层员工公开。
稻盛和夫还强调,以心经营,关键是领导人必须以身作则,带头保持光明正大的工作作风,决不能允许经营高层挪用公款和用公款随意招待。
如果发生了此类事情,那必然会招致员工的反感,道德的崩溃就像野火一样,转瞬间就会蔓延到整个组织,甚至动摇整个企业的根基。
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稻盛和夫在京瓷颁布了“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润”、“贯彻公平竞争的精神”、“注重公私分明”等条文。作为经营者,稻盛和夫严格遵守着这些条文,而且努力让全体员工共同遵循。
稻盛和夫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人又是很脆弱的,很容易败给自身的私欲,败给周围的环境,追求虚荣,不知不觉中若无其事地干起违背人道的勾当,这也是事实。正因为如此,稻盛和夫反复强调,人在感觉迷惑的时候,需要一个判断的基准。特别对于雇用很多员工、肩负重任的经营者来说,必须抱有以高度伦理观为基础的经营哲学,在严格律己的同时,教育员工接受并共同实践这种哲学。如果经营者不是以心经营,企业只会片面追求利润的增加,在经营中只会片面追求合理性和效率。同时,企业内会逐渐酿成一种“只要赚钱就行”的坏风气,就会出现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赚钱的员工和干部。
所以,为使组织正确地发挥职能,以心经营的理念是最为重要的。“京瓷”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京瓷”一直在遵循以心经营的原则,而且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包括稻盛和夫在内的所有员工都真挚地、一丝不苟地、不断地实践这种哲学。
企业经营者只要秉承着以心经营的原则,为了公司的发展,每个人都会竭尽全力,努力工作;员工们相互信任,不图私利。这样,即使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但依靠着这些坚实而又紧密相连的心性基础,依靠着这一简单执着的经营理念,也会最终渡过难关。
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人生方程式,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便是: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稻盛和夫认为“思维方式”对人生以及工作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他把思维方式通俗地解释为:人的心态与生活态度。如果人的心态和生活态度出了问题,热情越高、能力越强,显然破坏力就会越大。
作为一名杰出的企业领袖,稻盛和夫很少谈论治企的技巧和谋术,而他的唯一心得就是“正向”的思维方式。即:“想法积极,有建设性,具有合作精神,能以感谢的心与大家同心协力一齐前进,开朗而坚定,与人为善,关怀他人,有颗柔软的心,愿意付出努力,知足,不为己利,亦不贪求等。”
1997年,稻盛和夫身患胃癌,手术仅两个月后,他皈依佛门,以俗家弟子的身份到寺庙修行,拖着大病未愈的身体,到每家每户门口诵经请求布施。正是由于他的平常之心,使他在有生之年缔造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本来都是普通人,而很少有人能做回一个真正的普通人。特别是在通达显贵、人生得意之时,有多少人还能坚守那份平和的心态?
至于热情,稻盛和夫的身上似乎无时无刻都在释放着一种热情。稻盛和夫也指出:热爱是点燃工作激情的火把。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去做就能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会产生向下一个目标挑战的积极性。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沉醉于自己所做事情的人。
稻盛和夫不属于聪明人,初中、高中、大学考试常常不及格。他原本想当个医生,可是却只能在一个陶瓷厂找到一份工作。工厂濒临倒闭发不出工资,员工士气低落,常常以罢工来宣泄不满。跟稻盛和夫一起去的4个大学生全辞职了,稻盛和夫却认为这是个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干不成事,在别的环境中一定也会一事无成。于是他吃住在实验室。不断地想,不断地去思考,一次又一次地在头脑中模拟推演,那些开始只出现在梦境里的东西逐渐清晰,最后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消失,难以想象的事情发生了:
既无知识和技巧,又缺乏经验和设备的稻盛和夫,却搞出了世界领先的发明,给快要倒闭的工厂带来了生机。
对于能力,稻盛和夫说,有的人头脑聪明可以得90分,但他炫耀自己的能力骄傲自满懈怠努力,只发挥了30分的热情,那么乘积只有2700分。
另一方面,中等智力水平的人只有60分能力,而通过努力来弥补,以超过90分的热情投入工作,结果乘积是5400分。所以,管理源于热情,源于一种积极的心态。
稻盛和夫人生方程式中的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之间用的是乘号,而不是加号。稻盛和夫之所以用乘号,而不用加号,因为相加少一项还有积分,但如果相乘,少一项可能就完全没有积分了。而且三个要素中,思维方式还可能是负数,只要思维方式错了,越有激情,越有能力,造成的损失也就越惨重。
所以,稻盛和夫的人生方式,不仅是经营企业的成功方式,更是我们每个人人生道路上的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