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细节全书
2969100000020

第20章 领导者要有处理“特别”关系的策略(1)

领导的下属决不可能个个都讨领导喜欢,也决非每个下属都满意领导的决策、措施及领导风格。认真研究、分析难缠下属的类型及特点,有助于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和谐交往,从而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正确对待“难缠的下属”

第一种为自私自利型。这种类型的下属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别人。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往往因自私自利而损害别人,制造是非,稍有不如意,则怀恨在心,视他人为对头。

第二种为争胜逞强型。这种类型的下属狂傲自负,自我表现的欲望很强,喜欢证明自己比领导有才能,经常会轻视领导,讥讽领导,设置让领导下不了台的场面。其目的是想炫耀自己高人一筹,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第三种为性情暴躁型。这种类型的下属性情偏执,干事常出差错,对别人的合理建议总认为是批评,不虚心接受善意的规劝和指点,好冲动,稍有不如意就会发火。一般修养较差,蛮横无理。办事大多没有章法,喜欢胡乱应付了事。虽然虚荣心强,但讲信用。

第四种为自我防卫型。这种类型的下属精神脆弱、敏感、疑心重,最怕领导对他有不好的看法。常常看领导的眼色行事,自主意识不强;处理事务时,谨小慎微,越怕出错越出错。

领导遇上这四种类型的难缠下属就要视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对策。

1.对待自私自利型下属

满足其合理要求,让他认识到领导决没有为难他,该办的事都竭力办了。这需要领导循循善诱,不断开导,讲清道理,让他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拒绝其不合理要求。领导者可借题发挥委婉摆出各种困难来拒绝,或者拿出“原则”这张王牌给以拒绝,让他不存非分之想,切忌拖延轻诺。

办事公开。把工作计划、措施、分配方案等公之于众,让下属监督,充分利用制度管人,让制度去约束这种人。这样可避免他没完没了的纠缠。

对这种下属,作为领导应尽量在各方面做到仁至义尽,还可以带动他关心别人,从自私自利的狭小天地中走出来,不断陶冶情操。

2.对待逞强好胜型下属

领导遇上这种下属不必动怒,应把度量放大些,表现出宽广的胸怀,静静地倾听他们的心声,不能采用压制的方法对待。这种下属是越压越不服,反而会加深矛盾。

面对这种下属,领导不要因他的狂傲自负而显出自卑,应该泰然处之,做一个心里有数的领导。但确属领导的不是,领导应坦然承认,予以纠正、弥补,让领导的谦虚感动下属,让下属受到启迪。

领导应认真分析、研究这种下属的真正用意。如果下属是怀才不遇,那么作为领导,就应为之创造条件,让他的才能有施展的地方。可多安排些强度高、超负荷的工作给他去做,他的傲慢就会在工作中淡化。如果是那种爱吹毛求疵又无能的下属,就严肃地点破他,甚至可进行必要的批评,让他改变作风,尽心尽力地工作,心态平和地待人处世。

3.对待性情暴躁型下属

不要忘记随时赞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通过赞扬会使这种下属的虚荣心得到满足,自大、过激的成分会慢慢地减少,便于开展工作,促进交往。

领导不要讥讽、挖苦这类下属,否则会引起“战火”。对其不良行为和缺点不宜直接否定,可委婉、幽默地谈出来,这样下属易接受,又会慢慢地吸取教训。

对这种下属,领导应多关心他、帮助他,既讲原则,又注重感情,让他从心底里敬佩领导,视领导为知己,忠于职守。

4.对待自我防卫型下属

领导要尊重他的自尊心。在谈话时要慎重,谈话中不要随便夹杂有轻视他的才干之词,对他的努力和成绩多肯定,少否定;否则,就会伤害他的自尊心,从而产生灰心失意的情绪。领导与这种下属相处,更要显得和蔼可亲,保持平静的气氛。

与这种下属在一起,领导不要轻易议论别人,指责别人。如果这样,他会认为领导也会在背后当着别人的面指责他,此心理一增强,会在与领导的交往上设下“安全带”。这样对开展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发展都不利。

当这种下属有困难时,领导应多帮助,少提建议。如果领导老是提建议,下属就会产生一种压迫感,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如何应付年长下属的三个要点

应付比自己年长的下属时,应该注意下列三个要点:

1.最重要的是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本身的观念

领导者绝不能有如下的观念:

“我真不愿意跟他一起工作。”

“最好设法把他调到其他部门。”

2.坦诚相对

直截了当地向年长下属表示:

“在工作上我们不能夹杂任何私情。我以领导者的立场贯彻我的原则,请你也以下属的立场,跟我好好配合。”

领导者这种毅然决然的态度,极为重要。

不妨为这件事与下属坦率交谈。就下属而言,他当然也知道在工作上不能夹杂任何私情,但是心中却对这个年纪比自己小的上司,有一种“沟”。

因此,把双方的关系说开,有助于化解这种“生涩的关系”。

领导者可以诚意十足地告诉他:

“上班时间,我们不要顾虑年龄的问题,在各自岗位上全力工作,但是,下了班我们就以对等的同志来往。”

3.领导者要有真正的实力

领导者如果在新进职员之中发现特殊的人才例如,拥有发明专利者、精通数国语言者,必定对他刮目相看。

同理,作为领导者本身如果拥有某种特殊技能,年长的下属就不得不承认:

“在那方面,我实在是望尘莫及。”

领导者拥有这种实力,下属就容易信服,管理上就不至于出现什么麻烦。

从上面的分析,你应该知道自己该如何处理你面临的问题了。

你对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是不是有明确的意识?上司就是上司,下属就是下属,职责各异,各忠职守,绝不能因下属比你年长,就对他有所顾忌。

“我知道这个道理,可是,每次看到他,我就不得不让他三分……”

你是不是如此“胆怯”芽不敢站在上司的立场,把年长的下属视如一般的下属?

对上述有所反省之后,你要胸有成竹地对他说:

“我站在管理者的立场,认为应该以坚决的态度待你,这个态度就是:虽然你比我年长,我还是把你看成与其他下属一般无二……”

将适当的工作分配给年长的下属,要注意到分配给他的工作必须是既满足他的自尊心,又活用了其能力的工作。

一旦离开了工作下班后,对年长的人要敬重如宾。

“说服”是化解冲突的良好途径

在生活与工作中,人们不可能具有同样的想法。在推广新战略,引入新方法、新技术的领导的工作空间中,种种不一致演变为激烈的辩论或冲突是在所难免的,领导不可能“天天碰到笑脸”,故而也不可能“天天都有好心情”。

在领导的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意见分歧,经常遇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人。怀有分歧、心存反对的人无非就是在方向选择和对利益的认识上有所不同。尽管分歧乃至对立会使人们的关系变得紧张,但黄金准则在这时能帮上忙。就是,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一个持不同意见的你,你就应该如何去对待那些持不同意见的别人。

就此而言,当你不同意他人的观点和看法时,或面对那些与你存在分歧甚至对立的人时,站起来与他针锋相对地争论一番并非上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即使是那些无关痛痒的事,如果较起真儿来,都会导致针锋相对的激烈场面。在争论中一方都试图压倒对方,但这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相反却会伤了彼此的和气,严重的还会破坏彼此的关系。

当我们面对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时,一种自然的心理反应就是,试图通过争论赢得对方。之所以会有这种反应,是因为面对这种不同意见,自己感到受到了一种威胁与伤害,自尊乃至尊严也被冒犯。我们会变得激动、声高、言辞偏激、好斗、尖刻。如果将这种情绪化的反应扔给对方且对方一报还一报,一场恶战势不可免。如果你不愿看到这种火药味十足的激烈场面,那么还是不要挑起异常争论为好。

在试图说服那些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时,我们不是把他们当作对手或敌人,而是当作平等的伙伴,不是为了让他们言听计从,而是为了让他们接受那些对他们有益却因为种种原因还没能理解的东西。

不考虑对方利益且又盲目地投入争论的人,会被一种焦躁心理所控制,大有一种过了今天不管明天的偏激心态,但明天总会到来,但那时又该如何呢?

说服,或真正的说服力就是形成被说服者的内在服从效应。它与借助权力的威胁不同之处在于,说服者认为他与被说服者是平等的,被说服者有具有某种观点、看法、态度及采取某种行为方式的自由。与交换、魅力所形成的确认式服从不同,在形成内在式服从的过程中,说服者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魅力或利益上的吸引力,被说服者之所以服从并不是因为说服者的缘故,说服者提供的信息才真正具有价值,起到修正或者改变被说服者的感知方式、理解及解释方式的作用,从而使内在化服从者最终对身边的事物采取了一种新的反应及行为方式。

设计说服任务的三条原则

做领导就是要:设定方向,团结员工,密切合作,鼓舞士气。这意味着最终在员工的内心建立起对于组织的理想、远景及由此而来的目标、计划、规章、制度的内在化服从。领导方式也就将由注重权力干预转向注重开放沟通。说服人们建立起奉献的工作态度,对于下属员工之间的冲突进行仲裁调解,以及培养人们对其他人的一种平等的合作伙伴的态度,纠正他们在人际交往上的行为技巧,这都意味着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于领导过程中的说服过程。

因此,说服就是一项领导者的工作任务,这种任务的提出及设计应注意:

1.针对性

应针对不同的人来明确任务,确定他们在近期内应实现何种转变,说服他们到底应该做什么及怎么做。如果企业家不为他们树立一个他们认为可以实现的目标,对方就会谈不拢,充其量也只能使他们消极服从。同时还应认识到,任何具有持久效果的转变都是渐进的,想使你的说服工作一蹴而就只会降低你的说服力,而“别人能,为什么你不能”的态度则会使说服者仅有的一点说服力荡然无存。因为,一个只会苛求于人而不理解人的人,人们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好领导。

2.系统性

说服人们最终具有奉献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只有基于企业家本人已被说服,认为人之产生奉献精神必须有一定的环境条件。向别人索要一种奉献精神,对企业家没有任何帮助。

3.关联性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除了领导能影响员工外,员工们彼此也在相互影响。每一个人内在而隐秘的服从模式是复杂的,应认识到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更多的人,每一个人的头脑都与他接触到的不同的人享有某些共同观念,这种领导可能根本无从知晓的交互影响局面,既可能强化领导的说服力,也可能钝化、弱化领导的说服力。要对有待说服的对象有更多的了解,要创造服从效应,必须要善于利用这种关联效应。

在如上原则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说服计划,就有可能一步一步地实现说服的目的。循序渐进的说服工作意味着使说服贯穿于领导及交往过程之中,把握一切时机,去影响接受者的态度。

明确对方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