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细节全书
2969100000040

第40章 成功领导需要独特的解决问题能力(1)

凡有能力的领导者,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以独特的方法解决。

领导者应冷静思考,判断合理时机

冯景禧1922年出生在中国广州市一个商人家庭,他没有读完中学,16岁到香港卑利船厂学生意,随后又在广州、香港当过货币兑换店的跑腿,还与人合作经营酒楼,从事外汇和黄金买卖。

1948年,他从香港运鱼苗往台湾销售,鱼苗在运输途中死掉;他在台湾买了一批香蕉运回香港,船在从台湾往香港途中遇上风暴,被风吹离了原定航向,大部分香蕉烂掉。一次次的失败使冯景禧冷静了下来,他把他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对问题的思考,进行对头脑的投资。

50年代到60年代,香港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冯景禧与友人开办了新鸿基地产公司,成为香港规模较大的一家地产公司。1967年,香港社会异常动乱,冯景禧曾想移居加拿大,但到加拿大去了一次之后,他又回到了香港,在香港开始了他的第二次飞跃。

1969年,冯景禧创办了新鸿基证券公司。同年在新成立的远东股票交易所得到了一个席位,这个席位使新鸿基证券公司的股票能够上市交易。冯景禧还广泛吸收存款,代理客户财务,投资、买卖证券、外汇和黄金。在股票经纪公司集中大客户服务的时候,新鸿基证券公司却着力于为小户、散户等效劳,为他们买卖股票,集中了小户、散户的资金,使新鸿基证券公司成为香港股票市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甚至足以左右股票价格,业务日益兴旺。

70年代后期,这家创业时只有几名职工的经纪行,一跃而成为上千职工的大公司。现在,新鸿基与美国、法国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伦敦、马尼拉、纽约、北京开设了办事处。

冯景禧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小学徒成长为一个世界级的经济强人,绝对不能说是巧合,而只能说是抓住了机遇。早年的冯景禧历尽了挫折,一次次的失败给他注射了一剂剂“清醒针”,使他由一个单纯的商人转变成为一个冷静的思考者,他从钱与钱的简单交易中退了出来,做一个旁观者,冷静地思考时局,为自己的下一步制定方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失败教会了冯景禧如何去面对风险、如何思考问题。

当然,把握时机只是事物发展的外因,要成功还得靠实现内外结合,正确的经营方式才是实现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果冯景禧不是另辟蹊径,对散户和小户开展业务,而只是一味地对大户开展业务,我们可以想像,他可能陷入恶性竞争而难以自拔,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在把握时机时,重点还要实现经营方式的突破,包子不光要皮好看。

领导者要注意时刻准备

索尼公司是日本第一家推翻日本是赝品制造国形象的公司。从1946年公司创立至今50多年的岁月中,索尼公司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终于跃居日本电子制造业榜首。索尼公司迅速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公司领导者之一盛田昭夫“走马观花”式的市场调查。

盛田昭夫认为,要发展技术,开拓市场,就必须经常出门考察业务,深入了解市场。他还以他本人的经验,说明出门进行业务旅行对发展企业的重要性。1952年,索尼公司另一名领导者井深听说美国人发明了晶体管,十分感兴趣,立即与盛田飞赴美国考察。恰逢美国人以2.5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该项专利,他们当即决定买下。经过几个月的奋战,世界上第一台袖珍晶体管收音机在索尼公司诞生了,由于晶体管体积小,收音机能装进衣袋中,首批200万台被抢购一空,销售额是购买专利所花费用的100倍。

从那以后盛田从未停止国外业务旅行,广泛收集信息,加深对国外市场情况和潜在动态的了解,最大限度地掌握国外市场的变化并作出最快的反应。至1974年止,在20年时间内他飞越太平洋120次,足迹遍及全世界各大城市。他在美国还拥有几处自己的公寓。他说:“我的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国外。纽约市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在日本,盛田也经常乘私人飞机到各大城市考察。

盛田1982年3月在伦敦说:“日本的对外贸易过于一边倒是事实,但是有多少欧洲人到日本去进行业务考察并与日本商人联络呢?少得很。我自己在过去的一年就来西欧4~5次。要了解市场,联络顾客,不然的话他们就会买别家公司的产品。与顾客联系,是销售的最重要方式。”

纵观索尼公司发展壮大的历程,自1949年从美国买到录音机专利,1952年买到美国晶体管专利而发明世界第一台袖珍收音机,到近20年来成为世界录像机系统的开拓者而誉满全球,很大程度上正是索尼公司领导人始终坚持面向世界,深入了解市场动态和需求的结果。

作为一个世界著名大公司的领导者,盛田昭夫将自己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调查研究上,亲自了解市场,联络顾客,确实是难能可贵的。盛田昭夫虽然只是到各处走走看看,但是由于经常性地调查,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就有了比较,也可以获得比较充足的信息和比较完全的资料,从而为索尼不断跟踪最新科技成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长盛不衰,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索尼公司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领导者要打破传统思维,紧跟时代

提起汽车工业,当然不能不提到亨利·福特。回顾福特公司的发展历程和汽车工业的轨迹,不难发现,亨利·福特是一位思想敏锐、与时代同步前进的伟大工业家。

农民出身的亨利·福特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却养成了勤奋好学、勤于思考的好习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深深地刺激了福特,特别是汽车的发明,更令他激动万分。他决心亲自生产并驾驶这种代步的机器,与时代同步前进。

从1888年起,亨利·福特便投身汽车工业。但是前途荆棘密布,他先后创办的底特律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都失败了。这两次失败并未吓退福特,他又第三次创办起了福特汽车公司。

与前两次创业不同,这次亨利·福特更加重视对人才的使用和现代化生产方式的采用以及管理体制的完善建立。

亨利·福特找到了詹姆斯·库兹恩斯这位专家担任公司的经理,并且在他的辅佐下,亨利·福特作出了三个载入史册的决策。

首先是进行市场预测。通过市场预测,亨利认识到,只有廉价才能多销。当时的汽车价格都很高,虽然利润也很大,但无法打入工薪阶层和农民家庭。亨利·福特由此出发主持制订了车身轻、功率大且可靠、廉价的T型汽车的制造计划。

其次,采取流水作业法。因为要廉价,必须像军事工业生产那样流水作业大量生产。为此,在库兹恩斯的举荐下,亨利·福特请来了有“机械化天才”之称的沃尔特·弗兰德斯和另外两位设计师,在1913年建成了几经改造的装配线——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生产线,使生产效率大为提高,由过去28分钟生产一辆提高到9分钟生产一辆的水平。此后,T型车就由这条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再次,建立销售网。到1912年,已有上千家商行从事销售福特汽车的工作。这使得刚刚诞生不久的廉价耐用的黑色T型汽车能够冲向全世界。

此外,亨利·福特还在以他作为现代企业家的魄力和勇气建立起富有效率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同时,率先实行每日9小时工作制,使工作时间缩短了一小时,并采取了一些开明政策,诸如提高工资为5美元一天,以及雇用残疾人和犯过罪的人。这些非但没有产生负作用,反而激发了工人的积极性,缓和了劳资关系,使制造成本降低,销售利润大幅上升,更重要的是使公司安然度过了1931年至1993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亨利·福特在福特汽车公司的革新导致了世界汽车工业的一场革命。此后,世界汽车工业飞速发展。虽然亨利·福特在其晚年也犯了固步自封、独断专行的错误,使福特汽车公司一度走了下坡路,被通用公司追了上去,最后亨利·福特不得不让位于他的孙子,但是,亨利·福特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和魄力是不容抹煞的。从另一个角度讲,亨利·福特的被迫退位也说明了企业家必须保持一个与时代同步的思想的重要性。

历史是残酷无情的,谁不适合时代,谁就将被残酷地淘汰出局。福特一世如此,其他所有的领导人亦是如此,固步自封的结果,就只有落后。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个传统的打破者,只有冲破老的思想,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

领导者应善于成人所不成

乔治·索罗斯不仅是一个投资家,还是一位大慈善家。他不光是只为了赚钱,还会把赚来的钱及时地回馈社会。

1984年以来,他在20多个国家设立了35种基金,以支持所在国的开发和建设。

乔治·索罗斯一旦发觉自己有错误,绝不会固执己见,将错就错,而是刻不容缓地改变自己的运作方向。对于自己的成功,这位颇具大将风范的了不起的投资家说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自以为是成功的,那将会丧失使你成功的过程。一个人必须愿意承认错误,接受痛苦。如果犯了错误不承认,不愿意接受痛苦,甚至不再感到错误的痛苦,那么你会再犯错误,就会失去赢的优势。”

从乔治·索罗斯的投资生涯中,我们看到这位世界投资界的英雄,实际上是一位现代实用主义投资家。他用一种最适合自己气质和志趣的方式来投资,而且对于投资对象的价值,比对投资的时机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一名现代实用主义投资家,乔治·索罗斯没有什么执著的理论,不信奉任何清规戒律,也不拘于哪一种固定的操作模式。股票也好,债券也好,货币也好,期货也好,都不过是赚钱的工具而已。

在投资日趋专业化的今天,真正的理财家和投资家当发现一种方法被人使用过很久再没有什么先发制人的优势时,就会换用一种新的方法。即使使用同样的方法,也需要善于把握时机。有时跳进市场,有时跳出市场,绝不固守一隅。

当某些成功的投资者将致富的经验总结为某种投资方法而被人奉为圭臬时,以乔治·索罗斯为代表的现代实用主义投资家们,又随着环境的变化,敏捷地改变了自己的投资方法和投资理念。他们总是走在市场的前面,走在一般投资者的前面。

领导者不但是一个时机的把握者,更是一个时机的创造者,紧靠市场,把握时机,能使自己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如果瞅准机会,超越市场,则会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市场上的黑马,带动市场运转,成为市场的领导。但要超越市场,最基本的还是要把握时机,要积累经验。相机跳跃,必须找一个良好的跳板,如果跳板是朽木所雕,那可能飞跃不成,反遭市场吞没。

因此作为一个创造型的领导者,要不断推陈出新,审时度势,果断出击,找准市场空白点,为人所不为,成人所不成。

领导者应当机立断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语出《史记·春申君列传》。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代,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任职期间,有人劝他及早把一个实力派人物李园除掉。黄歇犹豫不决,迟迟没有接受劝告,后来被李园派来的刺客杀死。

虽然这种封建士大夫之间的争权夺利毫无可取之处,但《史记》通过这个故事揭示的遇事“当断不断”、犹豫不决、贻误战机、“反受其乱”的道理,对今天的领导者仍有重要的启示。

美国有一家著名的管理公司——麦克金赛,曾经对管理有成效的37家公司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获得成功有8个条件,其中一条就是行动要果断,办事要有魄力。如果领导者犹豫不决,模棱两可,就无法动员部下。只有自己坚定,才能使部下充满信心;只有自己充满必胜的信念,部下才可能和你共同去奋斗。

但是,要记住,果断决不是草率,更不是鲁莽。草率和鲁莽是愚昧无知和粗心大意的伴生物,而果断则是对信息做了充分加工,作出十分迅速准确的反应,是“短、平、快”式的深思熟虑,草率和鲁莽与果断是截然不同,格格不入的。

领导者应敢作敢为

被称为美国的英雄人物的李·艾柯卡,就是一位敢于果断决策、敢于承担风险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