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清华的9种性格
29708700000021

第21章 北大清华的第六种性格:忠诚守信,敢于担当(1)

想要成为一个强者,就必须拥有“忠诚守信,敢于担当”的处世原则。看看蔡元培、王国维,这些北大清华历史上的知名学者,他们无论对待什么人、什么事,都能做到忠诚和勇于担当。正是这种态度,使后来的北大清华学子充满了让人佩服的处世原则。

1.承诺过,就要信守

人无信不立。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在就职仪式上说道:“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就任后的第二年亦强调:“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与此同时,蔡元培决定整顿北大的教师队伍。在他看来,一所大学学术水平的标志就在于教师群体的学术水平,而以往北大的很多教授,很多教师名不副实。然而,关于蔡元培的决定,绝大多数人冷眼相待。因为当时的北大,有不少教职人员都是通过各种关系进来的,尽管他们学术能力不高,但靠山很硬,蔡元培敢拿他们开刀吗?

当时的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看法:“蔡元培一定会食言的!”然而,蔡元培接下来的行动,对于所有麻木不仁的人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一方面,他邀请学有所成、富有声誉的专家学者来北京大学任教,一方面辞掉一些不称职的中外教师。对于那些即使富有学术声誉,但私生活糜烂,甚至诱引学生与之堕落的教师,也坚决解聘。

经过此番整顿,北大教师队伍明显表现出平均年龄小、富有学术活力的特点。根据1918年统计,217个教员中,90个教授,教授平均年龄三十来岁,对其中76人的统计显示,50岁以上6人,35岁以下43人,像胡适、刘半农等被聘为教授时仅二十六七岁。

蔡元培的言出必行,让全校所有师生大加赞赏与钦佩。蔡元培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塑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北京大学,而他也成为北大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校长之一。

信守承诺,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渴望诚信,也希望能够通过诚信来展示自己的个人品牌。但诚信却不一定人人都有,它是需要人们在生活中,从自己的言行举止里,一点一滴建立的。

大仲马说过:“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建立一个诚信的形象,这才是立身于世的根本。的确,诚实坦率的品德,无论在职场上,还是在创业的路上,都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言行一致,重承诺,守信用,这样的话,以后做事就会产生一个正向的循环,别人的评价会让没有和你共过事的人也知道你。

“言忠信而行正道者,必为天下人所心悦诚服。”一个人讲诚信,自然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你在第一时间获得对方的认同。所以,不要羡慕别人为什么总是能够得到别人的青睐,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人家用诚信打响了品牌,赢得了所有人的信任。诚信不分大小,有人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他说,在一个人面前守信一次,对方就会把你的诚实说给10个人听;在这10个人面前你守信第二次,这10个人就会把你的诚实说给100个人听……这样口口相传,终有一天你就会变成诚信的代名词,因为有了诚信的口碑,只要别人有了需要,首先会想起诚信的你,这就是你的无形资产。

2008年,在深圳的一次商品交易会上,外商皮特手拿一件长毛绒玩具小狗样品,要找厂家复制。他问一家知名企业的推销员:“什么时候能够交货?”

推销员觉得这笔生意利润不大,便随口回答:“最少需要一个月时间。”外商立即拿回样品,十分遗憾地说:“来不及了,我明天就要离开深圳。”

这时,一直在旁边观察情况的一家小玩具厂的周厂长走到外商面前,向他做了简单介绍后说:“这笔生意就由我们玩具厂来做吧,明天上午10点,我保证拿出复制样品来。”

皮特有些怀疑:“你们一家小规模工厂,人员、技术都稀缺,明天上午交出复制样品,这怎么可能?”

这时候,周厂长胸有成竹地说:“请相信我,明天上午准时交货。”外商仍然十分疑惑,但由于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就答应了。

周厂长回到住处,便和助手们忙了起来。经过一个通宵的紧张工作,第二天上午10点,周厂长准时带着5件复制样品出现在皮特面前。皮特细看过样品后,高兴地说:“样品质量很好,更重要的是你们如此守信用,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这件工作。”

周厂长的信守承诺,让皮特很感动,当场就向该玩具厂订购了10万件玩具小狗。在以后的几年中,皮特又向该厂购买了许多玩具,成了该厂的一个大客户。

重诺守信是经营者最好的品德。在商场上,许多若隐若现的小事,都在考验着经营者,只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处世观,就能最终领略成功的真谛。信用度高了,人们才会相信你,和你有来往,才能做成生意。不过,企业的信用度得靠信得过的产品质量、优良的服务态度来实现,而非几句响亮的广告词、几次优惠大酬宾便可做到,人的信用也是如此。

相反地,有些人随随便便地向别人开“空头支票”,临到头来又不兑现,相信他们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会成功。朝三暮四式的狡诈,最终必然失信于人。失信于人,不仅显示其人格卑贱、品行不端,而且是一种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顾短暂、不顾长远的愚蠢行为,无论做什么生意也终将一事无成。

那么,我们该如何为自己建立起信守承诺的形象,让他人在第一时间对自己或者自己的企业留下好感呢?

1).不要轻易许诺

在生活或者商务交际中我们想要规避这一点,即不要轻易向别人许诺,一旦许下诺言就一定要实现。比如你和同事说:“明天我请你吃饭!”结果第二天你忘得无影无踪,次数多了,大家也就不把你的话当真了,时间长了,你的“坏”形象自然在同事间形成了,这样自然没有人再喜欢你。

所以,在我们许诺之前,一定要考虑好了再说,对于那些实现起来有难度的事情,一定不要轻易说大话。还有推卸责任也是大忌,很多人在诺言无法实现时,总会这样抱怨:“这件事的难度太大了,我做不了。”尽管话说得简单,可是这依旧会让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2).说到就要做到,做人之根本

生活中,人们常常为自己制定这样或那样的奋斗目标,但是在实现的过程中总能找到很多的理由来搪塞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使自己虚度光阴,长此以往,你会彻底放弃奋斗的斗志,阻碍成功!做人要有原则,说到做到就是做人最根本的原则,想在别人的心中留下好感,那么前提就是“说到就要做到”,不“忽悠”别人。如果你答应了别人的事情没有办到,往往会伤害到你们之间的感情。

例如,你答应女朋友周末带她去看电影,结果到了周末你却一声不响地和朋友出去喝酒了,第二天女朋友一定不会高兴。这个时候,如果女朋友向你发火,你也只能受着。如果你的脾气不好,说一句:“不就忘记了吗?”那么,接下来的场景便不可想象了。

常言说得好:“人无信不立”,尤其对于如今这个现代化的经济社会,这句话的含金量更加得到提高。一个守信的人,势必会受到极大的欢迎。在生活中,我们也总是喜欢和那些诚实守信的人结交朋友,对于背信弃义的,则敬而远之。某知名总裁,对诚信更是有着这样明确的论断:“没有人是傻瓜,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不讲信用,生意永远都做不长。就算是一件小事,但如果造成恶劣影响的话,那就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了,因此绝不能含糊!”

由此可见,信守承诺不仅是一个人高尚道德品质和情操的体现,它更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的立身之本,它会给一个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想要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想要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取得骄人的成绩,那么就要建立起诚实守信的形象。

2.三分能力,七分忠诚

缺失了忠诚,就会缺少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一个公司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要有优秀的人才。如果这些优秀的人才对公司不忠诚,那么老板又怎会重用他们?

公司需要有能力的员工,但更需要的是忠诚与能力兼备的员工。甚至在很多老板的眼里,忠诚胜于能力。只有一个对公司忠诚的员工,才能够得到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相反,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忠诚,哪怕他再有才能,但他不愿意为企业付出,又怎么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我们经常在公司里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总会看到一些能力很强的员工,他们奋斗了很多年,却迟迟不能加薪升职。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得不到老板的重视呢?其实只要细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员工虽然能力强,但是他们要不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要不就是想用公司作为跳板,要不就是没有足够的责任意识。说到底,他们就是缺乏忠诚。

所以,在职场拼搏的朋友们,要想得到加薪或者升职的机会,就不要总是把眼睛放在“能力”二字之上,更不要天真地认为只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如果你缺乏忠诚,你再有能力,也不是企业需要的。培养自我忠诚度,这也是找到好工作的关键所在。

如果把一家企业比作一个同心圆,那么圆心就是领导,圆心周围就是那些忠诚于企业、忠诚于领导、忠诚于职业的人。你的忠诚度越高,就会离领导越近,这跟一个人在公司的能力或职位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很多能力出众的员工或者高层管理者天天和领导打交道,却未必得到领导的信任,这就是因为忠诚度不够的原因。

所以说,尚且年轻的你想要获得稳定的职业和稳定的回报,就要成为忠诚的人。缺乏忠诚,一个人的能力就不可能全部发挥出来,而且一个对企业不忠诚的员工,其能力越强,对企业的危害性可能就越大。要知道,公司是老板的心血,他怎么会把一个不忠诚的员工放在最重要的岗位上?

有一位“海归”在美国读完博士回到上海找工作。这样优秀的人才,应该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然而,他的经历却恰恰相反,不仅被多家企业拒绝,而且还成了这些企业永不录用的对象。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位博士毕业后,在一家研究所跟几位研究人员一起研发了一项重要技术。由于自己觉得待遇太差,就带着那项技术的资料跳槽到了一家公司做了副总。不到两年,他又带着公司的机密跳槽到了更大的公司。在短短的五年时间,他先后背叛了不下五家公司,上海的好几家大公司都知道他的品行,不再用他。

直到最后,这位博士才发现,自己能力这么强,却没有一家公司敢接受他。他现在才明白,最受打击的不是那些公司,而是他自己。因为他被贴上了“不忠诚”的标签,就连身边的朋友也开始逐渐远离他!

一个对企业不够忠诚的员工,不可能把工作完成得很完美;一个对企业不够忠诚的员工,不可能时刻把企业的发展和前途放在心上;一个对企业不够忠诚的员工,才华会无用武之地;一个对企业不够忠诚的员工,时刻会给企业带来麻烦……这样的人,即便是天才,迟早也会被“扫地出门”。能力再强,你也需要一个平台才能展现。想要让这个平台接受你,你就必须有一颗忠诚的心。缺少了忠诚,谁也不会注意你的能力,正如那个郁郁不得志的海归博士。

年轻的我们,不要总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忽视了对企业的忠诚。只有对企业表现出忠诚,才能有被雇佣的资格,才有被器重的根基,才有在企业立足的根本。否则,就算你是天生奇才,也免不了被拒之门外的尴尬。

3.让责任成为习惯

责任胜于能力。

王国维是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作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王国维可谓桃李满天下,其弟子遍布几代中国史学界,与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一起被称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

王国维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都与他的“责任心”息息相关。

1925年,王国维被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课程。在讲课之时,王国维在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之时,通常坦言自己不懂这个问题。

语言学家王力当年也是王国维的学生,他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上的第一堂课,是听王国维讲《诗经》。王国维的这节《诗经》课,讲得很朴实,见解又很精辟新颖,是王力听过的最为精彩的一堂课,感觉受益匪浅。

然而,王力对老师也有很多疑惑。在他看来,老师就是解答问题的,但是王国维却在碰到某些问题时,只说“这个我不懂”就一句带了过去,但是课后有学生问及那些“不懂”的地方,他都能说出自己的一番见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后来,王力才领悟到,其实,王国维先生说的“不懂”并非真的不懂,他之所以在课堂说“不懂”,就是出于治学的谨慎,他认为他的见解尚未十分成熟,不宜做结论。不懂装懂,并瞎说一番反而害了学生,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样的老师是不可能得到学生的爱戴的。

理解到王国维这种负责人的态度,王力和其他同学,无不对王国维先生更加敬佩了。

“不懂就别说”是王国维的一个做人原则,这不仅关系着教育问题,也关乎着自己的形象。王国维正是用自己这种负责任的治学态度,使自己成为了一个受人爱戴的导师,并成为了人人敬佩的国学大师。也许在王国维先生的心中:责任是高于一切的!

“责任胜于能力”,这是职场中很流行的一句话。每个领导都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样的员工,这些员工或许能力不是很出众,但只要拥有足够的责任心,那么就能取得进步。因为只有责任心很强的人,才能保持足够精力投入工作;只有责任心强,才不会受工作中简单、枯燥、平淡等因素的困扰,才能沉下心来做事。这就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在职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有责任意识。

所以,当我们接到一个任务之时,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你具备完成这个任务的能力。但实际上,具备这个能力的人肯定不止你一个。既然老板把这件任务交给了你,那就说明在老板的心中,你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具有责任心的人,因此才可以放心地让你去做。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责任心有时候会左右一个人的发展。

所以,作为一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人,你可以没有背景、没有经验,但要想离成功更近,那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旦因为不负责任,被别人贴上“无法信任”的标签,那么这就得不偿失了。

英国记者琼斯去日本东京旅行的时候,准备买一台唱机寄回伦敦送给自己的外婆。于是她走进了克拉克百货公司。销售员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她,然后彬彬有礼、笑容可掬地给她拿了一台尚未启封的机子,她满意地将机子拿回了住处。

然而,当她回到住处准备试用机子的时候,却发现包装盒内的机子缺少内件,唱机根本没有办法使用。琼斯顿时怒火中烧,并带着怒意写了一篇新闻稿,名字就叫“笑脸背后的真面目”。她准备明天一早就去找百货公司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