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雍正,诛杀年羹尧,平定青海,安定西藏。清朝开拓疆土的事业,到这一代基本中止;
6、乾隆,进行了十次边疆战事,但大多是用于平定治理不良而产生的事端,即主要是安疆而没有拓土,不过尚能保持安定;
7、嘉庆,处死和绅,收缴到相当于清政府十一年收入的资产,英国人强占澳门,开始输入鸦片,中英关系恶化,白莲教起义,开始失去对领土的控制权;
8、道光,边疆叛乱,民变四起,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人强占香港,英、美、法到上海开辟租界;
9、咸丰,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大半中国,虽然最终被剿灭,但汉人开始掌握清朝军政大权,动摇统治根基。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在中国掠夺更多权益,被迫将四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俄国;
10、同治,汉人的权力更加强大,日本试图侵占台湾,慈禧开始垂帘听政,改变了大清祖制;
11、光绪,中法战争,被迫承认法国是越南的保护国,中日甲午战争,失去台湾和2.3亿两白银,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为平息列强愤怒,被迫赔偿4.5亿两白银,诛杀大批主战的王公贵族和大臣,大清国奄奄一息;
12、宣统,辛亥革命,大清王朝被完全打到底线,寿终正寝。
六、中西方管理文化的差异
西方文明追求卓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它的个人主义,形成的是独立的人。
对西方人而言,个人就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它不讲究宗法伦理、等级关系,而注重的是平等基础上的契约,这种契约精神在国家层面体现为法治社会,在企业层面则是规范管理、制度管理,追求制度效力。
这种制度建立在尊重个人权利上,即承认人都是自私的,人的行为都受理性支配,企业是按照这种精神所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它的管理模型是强调规则、秩序和逻辑,以制度为主题,以防范为特征。
比尔盖茨说:“人才是微软最宝贵的资源。若就代表公司的意见而言,我可以说公司真正相信知识产权保障、自由贸易和自由移民,以便我们可以从世界每个角落网罗到最优秀的人才。”
杰克韦尔奇说:“什么是甲级人才呢?对领导者而言,甲级人才就是对未来发展能够构造出一幅美好蓝图,而且能够将这幅蓝图清楚地向团队阐述的人。这种阐述必须非常详尽有力,直到它也成为团队所有成员奋斗的目标为止。”
中国人不愿承认个人主义,并将它妖魔化为“自私自利”。但实际上个人主义强调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因此必须考虑其他人的权利,与“自私自利”有天壤之别。但提倡个人主义,就无法竞底,因此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而所谓的集体主义,就是集体服从上级,这个上级自然就是竞底者。
而中国的竞底企业家们,虽然表面上也喜欢管理的科学主义,但他们更愿意相信,人是可塑的(所以可以被无休止地压向底线)。比起物质奖惩制度,他们更愿意强调思想教育的作用,进行强硬的精神竞底;也希望用面子、情感等人际关系方面的力量,来对被竞底者实行软性的、却是无所不在的控制。
他们出于竞底的需要,往往过于强调集体利益,压抑个人主义,重视地位等级、尊卑次序,缺乏平等观念。
同样也是为了竞底的需要,他们过于保护“自己人”的利益,而牺牲广大被竞底者的利益。所谓“自己人”,主要是自己的亲人、密友、自己的小圈子或经过长期考验的忠诚下属。
国际上普遍认为,亚洲人比西方人守纪律,而其中中国人更甚。因此,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常常被视为较理想的制造基地。因为有纪律的员工生产的产品通常质量较佳,产量较高。
中国人当然是守纪律的,因为他们是从刚刚出现自我意识的两至三岁起,就开始训练“要听话”,怎么可能不守纪律呢?
同时,中国人如果不守纪律,将面临严重后果,他们怎么敢不守纪律呢?
但这种盲目的守纪律,到底是一种美德呢?还是一种劣根性?
案例:华为员工自律宣誓的虚伪性
2007年9月,华为召开宣誓大会,EMT成员面对200多名中高级干部集体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们必须廉洁正气、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带领公司冲过未来生存上暗礁险滩,我们绝不允许‘上梁不正下梁歪’,决不允许‘堡垒从内部攻破’”
之后,9名EMT成员都分别再次宣誓。其中,总裁任正非的誓词更能表示这次宣誓的目的:“我郑重承诺,在任期间绝不贪腐,决不允许亲属与公司发生任何形式的关联交易,绝不在公司的重大决策中掺杂自私的动机…”
EMT是华为最高执行管理团队的缩写,由9位创业元老或核心部门的重臣组成,都手握大量的华为内部股,华为的利益自然与他们密切相关,因此这种宣誓做秀的成分大于实际意义:
1、他们都腰缠万贯,每年可以从内部股中获得巨大收益,根本不必贪腐一点小钱;
2、他们很清楚高层的贪腐会破坏华为的风气,从而动摇自己长久赚大钱的根基;
3、贪腐可能会使自己被逐出EMT,在华为被打入冷宫,因此有巨大的风险。
对华为数万名基层员工来说,他们的收入远没有EMT成员高,家底也没有他们厚,捞点小钱所冒的风险也比他们小得多,因此他们贪腐的现实可能性远远大过EMT。EMT的宣誓能降低这种现实可能性吗?希望不大。
在EMT宣誓之后,华为的各级部门都进行了类似的宣誓。比起费时费力的学习讨论、检查学习心得,这种宣誓倒是节省时间和金钱成本,但实在只有形式意义。
因为华为内部宣传的是一套,外部竞争中做的,又完全是另一套,华为在市场上无所不用其极的竞底手段,既大大污染了整个行业的风气,也大大污染了内部员工的心灵,这是靠无聊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假模假样的宣誓无法改变的:
据外电报道,古巴通信设备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的两位公子,接受华为资助在中国读书,毕业后安排在华为总部工作,后又调入华为古巴代表处,该总经理因受贿被开除公职、投入监狱;华为驻古巴代表因长期行贿古巴政府官员被驱逐出境,华为被处以250万美元罚款,合同被停止执行。
与华为类似,中兴也被菲律宾政府暂时终止了价值3.29亿美元的全国宽带网合同,同样是中兴涉嫌行贿,这说明使用竞底招数的,远不止华为一家。
一方面,华为大肆以促人贪腐、诱人贪腐的手段,全力以赴地争取订单;另一方面,华为对内部员工可能的贪腐严防紧打,这种企业文化确实饱含了导致人格分裂的竞底色彩。但华为却不得不如此,因为如果不促人贪腐,它就可能拿不到订单,市场竞争力就将下降;而如果容忍内部员工贪腐,它的竞争力也同样将下降。
二难的囚徒困境!
在这样一种企业文化的背景下,华为即使进入通信制造业前三强,对整个行业又有多大益处呢?
案例:任正非的集体主义,与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
竞底组织大多喜欢以集体主义的旗号,打压个人意志。作为一个21世纪的老板,任正非没有不明智地直接反对个人主义。对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他是这样论述的:
“华为公司容许个人主义的存在,但必须融入集体主义之中。”
任正非这段话的荒谬就在于:既然必须融入集体主义之中,那又何来个人主义?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一度只生产黑色的T型车,老福特当时很牛地对大众说:你可以买任何颜色的汽车,只要你选的颜色是黑的。
对任正非的这段高论,我们很容易在墨索里尼1934年出版的《法西斯主义的信条》中,找到类似的阐述:
“与个人主义相反,法西斯主义者是为国家着想的,而且在他与国家保持一致的范围内也是有利于个人的……法西斯主义有利于自由,能成为现实的唯一自由,国家的自由,国家中个人的自由。”
墨索里尼所鼓吹的“法西斯主义下的个人自由”,与任正非所提倡的“集体主义之中的个人主义”实际上如出一辙,只是他的思路比任正非更清晰。
强调“集体之中的个体”,最终会演变成“只有集体,没有个体”,而所谓的“集体意志”,实际上就是老板意志。
如果说法西斯主义是社会形态的底线,那么任正非倡导的集体主义,就是一种离底线不远的状态。如果任正非的观念在社会上推而广之,那么“文革”的梦魇就可能重演。
一个正常的社会滑向法西斯主义,并没有善良的人们所想象的那么遥远。
社会学教授孙立平曾写道:1929年西方发生大萧条,有人进行过统计,到1933年10月,法西斯运动遍及世界上23个国家,半年后增至30个国家。得过诺贝尔奖金、拥有34个名誉学位、当了30年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巴特勒博士对学生们说:极权主义制度培养出来的人,“比民选制度培养出来的人更聪明,更坚强,更勇敢”。堪萨斯州州长兰登声称:“宁可让独裁者用铁腕统治,也不能让国家瘫痪下来。”一个共和党参议员甚至说:“如果美国什么时候会需要一个墨索里尼的话,那就是今天了。”而路易斯安那州州长朗格则在用实际行动建立独裁统治,取消州议会选举,州法院取消对制裁“侵犯公民自由”的宪法保证。
法西斯主义无疑成为当时美国一个现实的选项。当时就有人说,罗斯福如果想搞独裁,易如反掌。“罗斯福初任总统的百日之中,国会自觉自愿授予总统的权力是何等庞大,何等空前,何等的凌驾一切啊。就是德国国会给希特勒的权力,也不过如此。”即使作为反对党的共和党,也几乎心甘情愿地打算将等同于独裁者的大权,奉送给罗斯福。
因为绝大多数人认为:独裁有利于美国!法西斯主义能振兴美国!
但美国到底有深厚的民主基础,罗斯福最终通过竞优的新政,站稳了脚跟,避免了美国法西斯化。
2008年全球发生金融海啸,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国家相当热卖,也同样反映部分人心中对强权、国家干预的渴望。
因此,如果让任正非所宣扬的“集体主义”横行于世,必然使中国人生活在法西斯主义的底线边缘,这是我们对华为文化必须认真反思的原因之一。
在这一章结尾,我们总结如下:
对竞底企业而言,最需要的只是考绩文化,考绩目标可以涵盖员工的业绩、态度、纪律等诸方面,将需要考核的各项指标仔细量化,形成复杂的加权体系,再将最后的考绩结果与员工的收入和职位密切挂钩,组成一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制度”网,竞底就可以有效地展开了。
而对员工来说,最有效的文化莫过于按时发工资,不随意克扣薪水,不随意以安全感对他们进行威胁。
由于长时间被竞底,在竞底组织中广泛流行员工们麻木不仁、玩世不恭,这使得竞底组织的文化日趋虚伪。比如企业推行“以人为本”,员工们明明知道企业的决策者“以订单为本,以利润为本,就是不以人为本”,但只要企业能按时,甚至偶尔拖延两个月发工资,他就会假装企业真的是“以人为本”,自己只要有一天是企业的员工,就有义务对这些文化和口号,做无伤大雅的随声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