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哈佛领袖气质课:领导无形,管理有道
29833200000020

第20章 管理有道之威信:威尔不怒,亲而敬之(4)

一位名为“我为你狂”的网友说:“我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上班,因为表现好,一年后被提升为部门副经理。当时,部门中只有一个下属和我同岁,剩下的年纪都比我大,有些还是企业的老员工,毫不夸张地说,年龄大到该让我叫“阿姨”的辈分了。有这样的一群下属,让我感到非常头疼。我刚开始做管理工作,为了能有一个好的开始,我就采取了打成一片的管理方式和他们沟通,结果什么效果也没有,管理得一塌糊涂。后来,我越做越感到心力交瘁,半年后,我就主动辞职了。“

与他有相似遭遇的还有一位叫“梅花香”的部门领导:“前段时间,我刚刚被升任为公司培训部的经理,昔日朝夕相处的同事们一下子变成了我的下属。我不想让他们说我升了官就摆架子,所以还是和他们聊天、开玩笑。时间一长,我发现我丝毫不能发挥经理应有的职权,我给他们布置的工作,他们很少及时完成,还经常违反公司的管理制度,我明里暗里地提醒过他们很多次,但他们把我的话当成了耳边风。不仅如此,无论在什么场合,他们从来都是直呼我的名字,让我很没面子。前几天,我的顶头上司找我谈话,说我的她管理有漏洞,如果再不修补,那么,我就要将职位让给有管理能力的人。”

很多将帅认为,自己和下属同属以一个部门,距离近一点有助于和谐彼此关系,可以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亲近下属本身并没与错,但一定要把握距离,没有距离就没有空间感,就很难产生权威。更严重的情况是,如果管理者与异性下属走得过近,就会谣言四起,可能最终连自己辛苦得来的领导位置都会丢掉。

陈金涛是销售部经理,最近,他的部门来了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员工叶蓝。叶蓝很有年轻人的热情和干劲,颇有销售天赋的她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陈金涛非常喜欢这个能干的下属,总是夸她是个销售人才。听了上司的表扬,叶蓝更有干劲了,业绩扶摇直上。她从心底感谢陈金涛的支持和鼓励,把他当成哥哥一样尊敬。

上司欣赏、鼓励下属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在其他同事眼里,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他们认为,男上司如此关照女属下,走得这么近,关系绝对不简单。陈金涛也听说了一些风言风语,但他觉得身正不怕影子斜,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就好,其他事情就交给时间证明。然而,他忘了人言可畏,谣言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一次,叶蓝与客户签合同时,漏掉一项很重要的条款,客户很不满意,就终止了合作,公司由此损失了一大笔钱。为了惩罚叶蓝的疏忽,公司扣了她一个月的奖金。发工资那天,同事们相约下班后一起出去娱乐一下,但叶蓝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陈金涛看见叶蓝满脸愁云,就请她去吃西餐。席间,陈金涛向她传授了一些销售秘籍,叶蓝觉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对以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从饭店出来后,天已经有点黑了,他们突然发现,街对面站着刚刚聚完餐的同事们,正满脸狐疑地看着他俩,还不时地窃窃私语,场面非常尴尬。

几分钟后,陈金涛驾车离去,叶蓝也赶紧打了一辆出租车。第二天公司就谣言四起:陈金涛和叶蓝搞地下情。一时间,公司上下人尽皆知,更有好事者,还告诉了陈金涛的妻子,一场家庭大战随之爆发。公司的高层领导也开始找陈金涛谈话,有的董事甚至认为他是“以权谋私”。这起“地下情”绯闻成了同事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就连刚入职的新员工也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这则“娱乐大事件”。几天后,陈金涛向公司提出辞职,离开了他服务了4年的公司。没多久,叶蓝也因受不了流言蜚语,无奈地离开了公司。

作为将帅,如果不能很好地丈量自己与下属之间的距离,就可能让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之中,甚至危及事业发展。故事中的陈金涛和叶蓝就足以为我们敲响警钟。

一位曾为多家企业公司当过咨询顾问的管理学博士说:“我经常受邀到企业与公司演讲,也看到一些管理者跟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我觉得这是正确的做法。”他表示,如果与下属关系太密切,甚至跟下属打成一片,办起正事来可能有困难。要避免这一点,管理者就要少和下属谈私事,以保持距离。

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下属找领导谈私事,说自己早上要孩子上学,不能准时上班。这个下属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你通融一下,让我可以晚点上班。”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要求,那么,公司就无法正常运作了。

同时,他也表示:“不谈私事不代表摆架子。私事即是家里发生的事都可以谈,这样上司和下属的关系,慢慢转变为朋友,但如果下属把关系混淆,上司处理起公事就会面对难处。这就像在军队一样,如果军官和下属没有距离,那么怎么发号命令,训练时也会有问题。”

职场中,上司与下属的距离太近,关系太密切,弊多于利。所以,将帅们有必要刻意与下属拉开一定距离。

事实上,上司与下属的交往,保持距离才有美感。与下属相处时,上司需要在远近距离之间找到“黄金分割点”。距离太远时,将帅要自省,是否能看见自己和下属的交集;距离太近时,将帅要警觉,看看自己是否踩到了上下级之间的那条线。这样,你就可以与下属保持安全的距离,美感也会随之产生了。

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有规有矩才成方圆

任何一家企业或者团队,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基于员工的整体利益和管理的规范化,可以说,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最初,制度是为了规范和约束员工的行为,时间一长,就会变成员工的习惯和自觉行动。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我们在社会中生存与活动的准绳,我们总是要在规与矩组成的范围中活动。只有遵守规矩,我们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社会才会不断进步。职场中的管理工作同样离不开规矩,同时也离不开管理者的有效执行。

剑桥大学曾有一位着名的校长,非常善于管理,培养出了很多出色的学生。有人问他:“您为何能把学校经营得这样好?有什么秘诀吗?”这位校长笑了笑,说道:“因为我总是用‘一条鞭子’惩治那些不听话、不上进的学生,并且奖罚严明。如果给我一把手枪,我能把学校管理得更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案例中这位校长所说的“一条鞭子”就是能够严格合理的学校制度。其实,学校也好,公司也罢,从管理的角度讲,身居要职的管理者都需要这样“一条鞭子”,用以“鞭笞”手下人。

毋庸置疑,规章制度是实现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包括职位说明、工作职责、考核、升职、晋升、奖金、罚金等各项制度,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更好的管理标准。

着名企业家冯仑认为,制度无非就是根据大量经常发生的事情统合起来,采取一个标准化的行为模式,用此来训练员工,最后让他们对制度负责,不再对个人负责。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中,建立制度不难,但是,坚持执行制度却很难,而使制度强化为制度文明更是难上加难。

要想让制度发挥它应有的效力,管理者就要有很强的制度执行力。但是,很多管理者只能做到有法可依,却无法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以致员工工作散漫,迟到早退,毫无纪律性可言。那么,将帅们应该如何做,才能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打造一支铁军部队呢?

1.执行制度要公平

在团队及企业的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谁都没有特权。引用一句古语,就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有的管理者在执行制度时却看人下菜碟。对于一些业绩出色,工作能力优秀的员工,即便他们违反了制度,管理者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当一些能力平庸,不招领导喜欢的员工触犯了管理条例时,领导就严格执行制度,甚至会加倍惩罚。这种不公平的执行方法最终只会引起民愤,削弱公司的凝聚力。所以,为将帅者要将制度的天平摆正,无论是谁,一旦违反制度,就依法办事,严惩不贷。

2.特殊情况不“特殊”

有些管理者不知道是出于心软,还是退缩,在处理问题时,常常会允许特殊情况的发生,举个例子:某员工上班途中被楼上的一盆水浇湿了衣服,只好回家换衣服,结果迟到。领导考虑到其情况特殊,就没有执行迟到扣20元的制度。

可能在这位员工看来,领导对他网开一面,很是感激。可是作为管理者要知道,这种对人不对事的处理方法,其实是在纵容那些制度观念差的员工,是在鼓励他们去为自己破坏制度找理由,找借口。久而久之,制度观念差的员工会成为“借口制造王”,明目张胆地不遵守制度却不受惩罚,而那些制度观念强的员工会因此而心里不平衡,也纷纷加入前者的行列,公司的制度形同虚设。

有一家服装公司的销售主管为了提高部门业绩,制定了一个对销售人员业绩考核的制度:当月能完成任务且排名前3名的销售人员,给予他们3000元的奖励;不能完成销售任务且排名在倒数前3名的销售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并处罚3000元。但这个制度最终的执行结果是:奖金到位了,罚金却一分没有收到。

当然,销售主管并不是没有提过,而是月底他提出向未完成任务的销售人员收取罚金时,三个人各有借口:甲说:“我的客户这个月做胃切除手术,现在还在住院,没时间办货款。”乙说:“我媳妇这个月生孩子,我忙前忙后地累了半个多月,现在还要帮忙伺候月子,要完成那么多销售额,实在太困难了!”丙说:“我才来公司三个多月,手上积攒的那些客户都在上个月大促销中用完了,一个月的时间,我很难找到能帮我完成销售额的客户。”

听完这些理由,销售主管觉得他们的情况都很特殊,就免除了他们的罚金。有了第一次特例,以后每个月的销售制度刚出台,能力差的员工不想着怎样努力完成销售额,而是现在第一时间找好不能完成任务的理由,他们觉得,反正主管会赦免有特殊情况的员工,何必那么辛苦地去跑业务。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规章制度是对全体员工负责,是面上的制度,而不是点上的制度,如果考虑到所有点上的问题,那么,这样的规章制度等于摆设。所以,一个合格的将帅,应该对全员负责,而不是对个人负责,不能因为特殊情况而将管理制度推翻。

身为将帅,在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时刻审视制度。当某些消极的制度阻碍了公司或部门的发展时,改善制度就成为一件必然的事情。制度是为了实现好的管理;在一定条件下修改制度,则是为了增强管理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