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市场1996年被国内贸易局确认为“国家级中心批发市场”,被农业部确认为“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荣获20多项国家级殊荣。
(2)创新模式
一是“企业办市场、企业管市场”成功经验被誉为“布吉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以重视和推广。
二是建立“批发市场+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模式,直接或间接地引导了上百万亩果菜基地的生产,带动了一、二百万农户进入市场分享第二、第三产业利润,同时还带动了加工、运输、仓储、餐饮、劳务、信息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真正实现了“建一座市场、活一片产业、富八方群众”的目标。
三是管理创新,实现“多功能一体化”的高品质服务。市场是集现货交易、直销展销、包装加工、连锁配送、运输仓储、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功能齐全、万商云集的批发市场。同时,市场以顾客需求为第一,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顾客提供交易、结算、加工、仓储、运输、通讯、信息、金融、住宿、餐饮及娱乐等全方位服务。
(4)深圳会展模式创新
(1)创意的背景
谈起深圳会展业,人们就会想到气势磅礴的深圳会展中心,名扬海内外的高交会、文博会。
会展,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展示的不只是产品与服务,还有城市风貌与企业形象。会展,还被称作“火车头”产业,以1∶9的规模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用寸土寸金形容深圳展场的租金价格一点也不为过。参展商为一个9平方米的标准展位支出六七千元甚至上万元,是很正常的事。面对如此金贵的展场,办展方仍然慷慨解囊,不断扩租展位。截至目前,全市面积超2万平方米以上,展会展出总面积达161.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51万平方米,增长率50%。
深圳会展相关产值年逾40亿元。2007年全年在深圳会展中心和华南城国际会展中心共举办各种商贸展览达80多场,总展览面积达180万平方米,比2006年增长21%。其中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73场,全年总展览面积达170万平方米。品牌展会逐年增多,近几年,深圳已培育了多个中国品牌、国际品牌展览会。如今,一批名闻海内外的品牌展会如高交会、文博会、采购大会、服装展、家具展、钟表展、珠宝展、光博会等等,已经成为深圳的一道风景线。
(2)深圳会展业创新模式
a.根据本地的行业优势举办展会。
电子产业、服装产业、礼品产业、光电产业、安防产业等都是深圳的优势产业,就地办展会,拓展外地市场。
b.根据深圳的市场需求举办展会,让外地厂商来参展,给深圳企业供给原材料与配套,寻求与深圳市场的对接。
c.根据未来发展主导趋势举办展会,打造主导行业,深圳第一届高交会成功举办,把深圳高科技发展主题提升到了战略高度。
d.根据城市弱势举办展会。深圳的文化产业原来是弱势,根据这一背景,策划了文博会,一举成功,不仅打造了创意产业的航母,同时提高了城市品位与形象,推动了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e.根据行业规模打造行业区域中心举办展会。
为打造深圳金融中心的地位,策划举办了金融博览会、深圳采购大会等等,把深圳区域中心的地位得到提升。
(3)瞄准国际市场提升展会水平
“中国公共安全产品国际博览会”被业内誉为“一个传奇”、“最能代表20多年深圳形象的深圳名片之一”。它的发展轨迹堪称深圳品牌展会成长的缩影。“安博会”负责人杨先生认为,办展理念与实践快人一步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2003年开始新的思路:一年一个新变化,一年一个新台阶。2003年实现“规模化”;2004年实现“市场化”;2005年实现“品牌化”;2006年实现“精品化”;2007年实现“国际化”,2007年来自2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企业参会。已经成为安防业的国际盛会。
1989年首届安博会举办时,是在一个酒店举行的,参展企业才20多家,展位只有40多个,经过10多年发展,如今令人刮目相看,2007年,安博会面积达7万平方米,成为全球同类展会面积最大的展览会。深圳的安防产品加工、贸易、工程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比较扎实的基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安防产业链。原来二年一届,发展到2003年的一年一届。
2007年的“安博会”来自20多个国家与地区参加,参展企业1600多家,展位2600多个,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安防产品专业展会。10多年的时间规模扩张了60多倍!目前,深圳的安防企业已达3000余家,全国70%的安防产品出口都是由深圳周边地区企业完成,产值占全国安防产业的近一半产值。
(4)产业化管理模式
深圳的展会已经形成了产业链,有一整套“展馆管理——展览主办公司——装修工程公司——服务公司”的会展操作模式,不仅繁荣了市场文化,还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a.创意产业初见端倪。创新类会展大量涌现,特别是文化展不断丰富起来,如文博会、动漫展、设计展等。
b.政府支持力度加大,不仅建成了深圳会展中心,而且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上都有新进展,2007年斥资数千万元建立起会展业发展基金,扶持成立会展行业专家库。这在国内属于首创。
c.本地办展与外地办展结合。近年来,来深圳办展的机构不断增多,有的来自香港、广州、北京,来自外国的越来越多。
(5)主题文化公园——深圳旅游商业新模式
开发模式:
资本运营+地产+品牌扩张,形成以商业功能为核心,娱乐休闲和文化设施为配套,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项目。
开拓之经典——华侨城(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民俗村、欢乐谷)。
创新模式的要点:
a.一脚踏遍“锦绣中华”,走遍大江南北,欣赏祖国锦山秀水;两脚踏遍“世界之窗”,饱览世界风光。
微缩中国的名胜古迹,世界的名山大川,几个小时让你浏览无余,不仅对这些景观有亲临的感觉,而且,增加了许多地理知识、经济知识,使自己情操受到了良好的陶冶!
b.走进欢乐谷,玩遍新奇世界。
欢乐谷是新一代大型现代主题乐园。聚声、光、电高科技手段于一身,打造了一个供孩子猎奇的主题乐园。
园内共有西班牙广场、魔幻城堡、冒险山、欢乐时光等100多个主题项目,设计了世界或亚洲独有项目,如“激流勇进”、“雪山飞龙”、四维影院、高架观光游览列车等。这些都是国际一流水平、国内第一条的项目。公园一建成,就异常火爆,吸引了无数孩子与老人流连忘返。
项目背景:
1985年深圳市政府给华侨城4.8平方公里地让华侨城开发,时任开发华侨城的香港中旅集团总经理马志民很困惑,这么多地干什么?受“台湾小人国”的启示,眼前一亮,就搞微缩景观,就是现在锦绣的中华。如今知道深圳的,没有不知道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的,世界之窗是深圳的一张名片,闻名遐迩。
10多年来,仅华侨城四大主题公园就接待了中外游客6000多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利润12亿元。
华侨城在中国的主题公园的开发上创造了奇迹,有三大创新:
一是创意先行,突出主题。
1989年11月12日,锦绣中华建成迎客,宾客似云,开业仅102天,景区就迎来了第100万个游客;一年半后,8000万元的投资全部收回。
它是中国第一座微缩景区。不仅成为深圳旅游业发展新的纪元,同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它的成功迅速转化为连锁效应,继而又修建中华民俗村。民俗村在设计上大胆创新,改进了“锦绣中华”模型小的不足,将少数民族的民居、民俗引入园内,不仅设计大气,而且内容丰富,结果一开园,就引起轰动。结果公园迎来第100万名游客只用了82天,收回全部1.1亿元投资则用了16个月。
此时,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如火如荼,内地来深圳考察学习的人如潮水,到了深圳除了学习改革开放经验外,就是参观深圳的市容市貌,一张引人注目的品牌就是深圳的“人造景观”,参观锦绣中华与民俗村已成为到深圳的重要行程。
“世界之窗”1994年建成的,当年接待游客数大大超过了前两个景区,其中境外游客更占了20%以上。后来居上的“世界之窗”成了深圳旅游窗口。“欢乐谷”于1998年底建成,其效果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此时,形成了完整的深圳主题公园旅游新模式。
二是创建新模式,引领新时尚。
华侨城以文化为主题。创新经营模式,探索旅游文化与经营结合的模式:
第一,景观创意组合,满足人们同一时间观赏多种景物的需要。
第二,民俗与演出结合,创造了晚上大型文艺演出内容,延续了白天的旅游,提高了夜间旅游的内涵,创建了夜间民俗村的动态演艺旅游模式。
推出的啤酒节、音乐节、狂欢节等庆典性节庆活动,使华侨城的主题节庆成为国内参与性最强、内涵最丰富、体系最完善的参与性旅游目的地。
第三,高科技与旅游结合。欢乐谷的互动体验旅游模式,华侨城的主题公园积极导入高科技支撑的现代游乐设施,为游客打造全新娱乐体验和虚拟现实体验的互动旅游平台。
第四,社区生活与休闲融合,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华侨城“社区又是景区”已成为深圳高品质社区的象征,踏进华侨城,设施功能齐全,鸟语花香,柳浪闻莺,不仅感受到华侨城高尚社区生活,而且使游客感悟深圳人现代生活品质,就象生活在花园一样美好。由于环境生态好,华侨城房价高于深圳其他地方,53%的绿化率,到处是绿的天地、花的海洋、美的世界,闹中有静,繁而不乱,小桥流水,道路曲径通幽,让游客感觉不知在社区还是在花园。
第六,资本与运作结合,形成良性互动。华侨城通过吸引外资与企业上市解决了开发的资金。然后,通过吸引人才技术,启动了华侨城的旅游业。再是资产置换阶段。2000年实现华控公司与房地产公司的资产置换,使旅游业获得了产业体系的业绩支撑。通过股权分置,利用“送股+认股权证+激励”的组合方式,华控实现了股份全流通。强大的资本支持,为华侨城旅游业做强做大提供了强有力保证。
b.商业与文化结合,打造新型休闲商业新模式
在深圳南山有一个航母级商业项目——保利文化广场。这个项目,突破传统商业模式,是一个以文化营销为主导的全新的商业经营模式,为繁忙的都市人提供一个彻底放松休闲消费的空间。从引进“博物馆”到打造“国家甲级剧院”,从“国际影城”的塑造到“整体商业中心”的规划,保利文化广场把保利集团旗下诸多产业链与文化产业链有机组合起来。
自2004年起,经过几年的潜心雕琢,一个占地约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集剧院、影院、商业、餐饮、文化、艺术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标志性商业航母——保利文化广场轮廓初显,它以文化为经营主线,以文化主题为商业运作模式,整合保利集团资源,组建保利剧院、保利影院、保利博物馆、酒吧街、美食街等文化硬件,营造包括影视文化、美食文化、城市休闲文化、时尚购物文化、科技娱乐文化及艺术文化等六大主题文化在内的“文化”体验空间。
模式的创新点:
用主题式运营,规避商业开发走向同质化的倾向,用休闲思维将被动消费转换成主动消费。
特点:
第一,生活需求多样化。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需求多元化,突出品位、个性,追求新奇成消费趋势。生活方式改变了,购物成了这种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人们对消费的需求不单停留在满足其物质需求或者部分精神需求上,消费者更需要一种引导其消费方式的新商业模式。
第二,商业开发立体化。今天消费者不仅要买到商品,还要商品的品牌、购物的服务、购物过程的快乐、购物环境给人的愉悦。对购物环境的要求更是多层面的,建筑的美观、通道的方便、气温的高低、灯光的明暗、背景音乐的怡人等都成了购物过程的一部分。而且购物的过程也更多地变成休闲的过程,不仅要买东西,还要有娱乐、饮食、运动和知识教育等。
第三,商业模式突破。最早的“百货业态”商业,从满足消费主体最基本的购买需求入手,仅仅是一个购物的场所;中期的“自选商场”(超级市场)满足多种消费需求。“连锁经营”,服务优质化、专业化发展。
现代大型购物中心将购物与休闲结合,上升到一种生活体验,满足一种精神需求,这一模式开始将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向满足其精神需求转换。
第四,文化营销引导主动消费。用文化刺激客户主动消费,这就是保利文化广场的创新点之一。商业与文化的融合,对吸引消费者到来、增加消费者的滞留时间、兴奋消费者的情绪以及融洽消费者的感情方面,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