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跟深圳人学创业·创新·敬业(套装共3册)
29912200000048

第48章 深圳人的创新文化(2)

(2)引进—学习—模仿—创造。外贸经济开始向生产型科技型企业转化。

深圳从贸易、来料加工为主到创办自主生产企业,经历了一个引进、学习、模仿、创新的过程,慢慢才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在这方面,深圳市政府功不可没。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全国已经轰轰烈烈学习深圳,形成了全方位改革开放格局的时候,深圳已经开始了依靠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一年一度已经连续举办了多年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荔枝节”,改成了“高交会”,当时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面对来世界各国的外商,热闹非凡的交易场面,人们开始明白了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良苦用心。这个盛会不仅为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营造了浓浓的氛围,而且,打造了一个展示平台,搭建了一个交易平台,人们感受到技术的价值,尝到技术的甜头,增强了创新的信心。

(3)技术创新催生了深圳的高科技经济时代来临。

面对特区政策优势弱化与“四个难以为继”的两大制约关口,深圳的决策者们意识到,要确保特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自创新优势,靠创新求发展。依靠自主创新要打造新优势、要创造新资源、要拓展新空间,通过自主创新突破约束瓶颈,建立自主创新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模式。

几年的时间证明,深圳的这条路走对了,整个深圳的产业结构犹如脱胎换骨,呈现了崭新的发展姿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成为第一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城市实力持续增强,随着“腾笼换鸟”集约经营,为深圳新一轮发展创造了更大发展空间。用深圳人自己的话说,当年让我们“杀出了一条血路”,现在我们自己又“闯出了一条新路”。

5.创意与实践观念

深圳是一个充满创意的城市。在这个人口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中国最年轻的移民城市,鼓励开创、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的城市环境,让这里的年轻人激情四溢,创新不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在这里多元文化相互碰撞,多种思想互相融合,人们灵感丰富,想像力超越,各种创意火花潮起云涌,催生了动漫、网络游戏、创意设计、数字视听,影视作品等优势产业快速成长。深圳蓬勃发展的创意产业,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使深圳成为一块被世人看好的创意产业发展的沃土。创意产业,正成为活力深圳的一张精美新名片,成为深圳下一轮经济发展的亮点。

三、“创新文化”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深圳人不善空谈,脚踏实地,擅长实干,只关注所做之事,总是将创意付诸实践,争取成功,而不愿在繁琐的人际关系中周旋,更不愿意在对人的是非议论中耗费时间。在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深圳,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正常的,不足为奇。人们对失败者总是给予宽容和谅解,这对推动创新、创业起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目前,深圳个人发明创造者群体已有上万人之众,每年取得的发明专利超过2万件,数量居全国各城市第一。这是个人价值的充分体现,也是深圳创新成果的重要标志。

1.软资源与硬环境

深圳创新文化虽然是“软资源”,塑造的是软环境,但是她打造的却是自主创新的“硬实力”,催生出的是经济发展的“硬效益”。

没有创新文化就没有创新环境,文化也是生产力,没有先进的文化就不可能有高技术。文化是发展经济,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变量要素之一,文化创造越发展,经济就越大步跨越,从而不断地改革其社会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

为什么一个最初主要以加工为生计的特区,能变成了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先进城市?原因很多,但最为重要的是深圳人的创新勇气和创新精神。在深圳,创新关系企业的存亡、个人的荣辱,不用谁强迫命令,而是企业和个人自发自愿地去创去干,敢于冒险、勇于创新,正是这种创新文化发挥的巨大魅力。

2.创新文化孕育了创新的因子

创新需要人才,而且需要思维特别活跃、智商特别高的人才。人是一定环境的产物,环境能使人聪明才智得到释放,适宜的环境能使人的智商放大若干倍,让自己都不敢相信,而且,对人才有极大吸引力,凝集力。那么多有头脑、有才华、有作为的人才,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聚集到深圳,为什么?因为深圳除了有一个可以干事创业的平台,还有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有一种活跃自由的文化氛围。

创新需要创新氛围与环境。人才有一种“聚集效应”,思想只有经过碰撞才会迸发火花,创新、创意只有适宜的环境才产生灵感。为了凝聚创新人才,深圳市创办各种各样的“创新科技沙龙”,定期举办创新人才交流见面会,邀请到会的都是些博士、企业家、专家等。他们在不拘一格的接触交流中寻求找到了灵感、寻求商机,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创新交流的平台。

创新文化孕育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又成为创新的源泉。深圳盛放的创新之花之所以争奇斗艳,受益于他们注重以创新文化熏陶人,以创新精神鞭策人,以创新成就激励人,以创新灵魂塑造人,最终见证的是创新成就。

3.创新成果与创新文化

创新成果提升创新文化的品味与内涵;反过来,创新文化又促进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

深圳自主创新历程走过“萌芽、初创、狂热、冷静,成熟”的过程,从开始的政策创新到后来的管理创新,再到现在高科技创新,深圳已经有过多的收获与惊喜,深圳走过的自主创新之路,已经由过去的简单模仿到现在的自己发明,由过去的小打小闹,到现在亮相国际舞台,一步一个台阶,已经上升到国际水平。

四、深圳创新文化形成的客观条件

1.创新观念孕育创新冲动

创新的动力源于特区创新观念的勇气和魄力,没有这种动力就不可能有创新行动。

创新,是深圳创新文化的核心,已成为深圳全体市民共同的价值取向。

在观念上,深圳人先后发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呐喊。这些领先的价值观念,曾经响誉世界,是深圳创新最重要的源泉。从1987年提出“开拓、创新、献身”的特区精神,到最近深圳市提出的“五崇尚、五富于”,(即:崇尚以人为本、以人为上,富于关怀互助、尊重尊严;崇尚自强不息、竞争向上,富于宽容和谐、友爱仁义;崇尚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富于活力动感、创新创造;崇尚知礼守法、真诚向善,富于内省自律、诚信无欺;崇尚追求文明、坚持真理,富于科学理性、严谨务实。)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使创新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形成了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风尚。

“创新”一直是深圳精神最关键的一个要素之一。在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敢为天下先和“敢闯、敢试、敢冒”的特区精神,曾影响了一代人的价值观,成就了多少人的人生梦想,开放、多元、包容的移民文化,使整个城市始终涌动着创新的冲动和活力。积极参与创新的活动,创新机制,创新环境产生了巨大吸引力,吸引一个个大集团、大科研机构纷纷落户深圳。

2.市场化激发创新欲望

深圳的创新活动,遵循市场法则,服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遵循市场规律、参与着市场竞争。

市场是创新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的目的和归宿。深圳人完全融入到市场化氛围之中,个人不进步就无法在职场上立足,企业不创新就难以在市场上生存,政府不改革则无法与市场化同步。因此,关注市场成为深圳创新者的一种本能,成为创新资源得组合,闲置资源得以盘活,融入创新链的重要环节。市场是深圳企业的生存平台,创新成为企业生存的方式,企业完全根据市场的需求,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研发产品,生产创新产品。

3.追求卓越成为创新的目标和动力

深圳的企业家比较低调,不爱张扬,往往大力宣传企业,却很少宣扬个人。深圳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以广揽国际人才为目标、市场国际化为重点、资本国际化为依托,无论规模大小,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大多将企业发展目标瞄准全球行业发展的最前沿和最高端。目前,华为的产品在世界电信领域的影响力巨大,已经服务于全球电信运营商50强中的28家,在核心网、光网络、宽带产品、路由器运营、短消息、彩铃服务等领域的经营业绩均居全球排名前三位,不仅为企业赢得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为国家、为民族赢得了荣誉。“脚踏实地、追求卓越”成为深圳企业自主创新的座右铭,所以才有如此骄人的业绩。

4.国际视野为创新文化提供了灵感和思路

深圳的对外开放,不单引进了大规模的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还为深圳提供了改革创新的国际视野,扩大了深圳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随着一批批前来深圳投资的港澳台以及外国企业落脚,连连不断地将国际先进的创新理念和经验带到深圳,给深圳注入了新鲜的空气。深圳毗邻香港,区位独特,对深圳的影响更是直接。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中西文化汇聚,有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具备完善创新体系,为深圳创新发展拓宽了思路,提供了科技学习借鉴的经验。由于深港两地的交流与融合,使深圳人有了进入国际视野的途径,登陆世界舞台的桥头堡。有了自主创新近距离的参照物与坐标。深圳人做事总是对照香港,盯着国际目标,追赶世界水平,站在国际角度找坐标,依照国际标准定方案,用国际手段来实施。这就是为什么深圳每年要创造多少世界第一与全国第一的原因。

5.“移民文化”造就城市创新基因

深圳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其特点是人口流动性大,且人口年轻化。近年来,以青年白领人才为代表的创意阶层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由于深圳五湖四海的人口结构,使深圳人没有狭隘的地方排外心态,具有很强的文化适应能力,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此外,深圳是一座现代花园城市,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注重环保,对创新型人才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各种创新能人向这里集聚,形成了“聚宝盆”、“黄金台”效应。

(1)“移民文化”与时俱进

20世纪80年代,深圳人把自己的城市精神概括为“开拓、创新、献身”,集中反映了特区建设初期人们敢闯敢试、艰苦奋斗、勇于牺牲的精神风貌。

20世纪90年代,深圳人把自己的城市精神扩充为“开拓、创新、团结、奉献”,在价值观上教育和要求人们讲团结、讲奉献,不能只顾个人、只讲索取,促进了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引导了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形成。进入21世纪,深圳该如何定义自己的城市精神?

那就是自主创新精神。

(2)“创新精神”是深圳文化的核心

在深圳,无论是繁荣的街道,还是偏远的社区,现代化的气息无处不在,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前十年,即使是农村,家家户户拥有车都不足为奇。内地繁华往往是街道上人山人海,而在深圳却是变为车水马龙。许多人对深圳人羡慕,不仅是羡慕深圳人的富裕,而且钦佩他们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他们还具有虚怀若谷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时刻在为自己充电,包括高学历的硕士、博士。知识+奋斗=金钱,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过去讲深圳效率,现在讲深圳创新。深圳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之所以有自己的特色,就在于深圳一直致力探索建立富于时代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

2005年9月,温家宝总理考察深圳对经济特区未来发展更是明确要求,“经济特区应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优先战略”。“要以特别能创新的精神风貌和特别优良的创新环境,将经济特区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基地和国家创新型地区。”

作为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的深圳,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这些创新聚集群体,蕴涵着巨大的创造力与创新力。强烈的创新精神、浓郁的创新氛围和先进的创新制度,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深圳创新文化,让这些年轻人放开手脚,驰骋在科技创新的疆场,这些先进的文化观念,使深圳人敢于进取、拼搏,能够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各种新事物,以进取的精神挑战各种困难,不仅创造了许多震撼全国的第一,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且成功地创建了创新型城市模式,为创建创新型国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深圳创新精神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五、深圳创新文化催生着深圳文化产业发展

前些年,还有很多人为深圳是文化荒漠争论不休,今天深圳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举世瞩目的成就让这种争论尘埃落定。

今天,深圳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两城一都一基地”。即钢琴之城、图书馆之城、设计之都和动漫基地的格局。目前全市已提前实现每1.5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的目标,全市钢琴拥有量不低于10万台。设计大军占据全国三分之二,动漫产业影响巨大。

每年12月,深圳都要鼓励文化团体、市民个人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意活动。读书月,深圳已坚持了九届。2006年,深圳市民评选出10大文化品牌:

一、文博会;二、读书月;三、市民文化大讲堂;四、外来青工文化节;五、科普教育周;六、百万市民学英语

深圳确立了“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市政府颁发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在创新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等方面提出18条具体措施和规定,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发展资金,第一个规划期内就安排3亿元,并规划与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园等。并成功举办“文博会”,打造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平台。

创意产业率先在深圳登台,引领我国创意产业的新时尚,必将还给世人一个硕果累累,金光灿烂的明天。

深圳,不会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