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赵氏经络综合锻炼方法
29979100000024

第24章 综合锻炼(15)

7.阳维脉:有17穴,起自足部金门穴,沿下肢外侧上行,经髋关节循斜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之阳白穴,再至项后,与督脉会合,具有维系、联络诸阳经的作用。本脉病变主要表现为发冷、发热或寒热往来等外感症。取金门穴治之。

8.阴维脉:有7穴,自小腿内侧筑宾穴起沿下肢内侧,上行入小腹,循斜肋,上胸膈,夹咽喉,与任脉交于天突、廉泉穴,上至头顶前。本脉维系联络着全身的阴经,与阳维脉等同,调节着人身的气血。其病变主要表现为心痛、胃痛、胸腹病等症。取筑宾穴治之。

二十五、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别出,阳经经别合于本经,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它有三个方面的生理功能:(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2)别络对其他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的内部联系;(3)灌注气血濡养全身。人与自然界的现象是相应的,人体属阴的五脏,亦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方;属阳的六腑,亦应六律,六律分六阴六阳,相合于人体的十二经,以应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和十二经脉,这就是五脏六腑与自然界现象相应的情况。十二经脉在人体内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与人的生存、疾病的形成以及人的健康、疾病的痊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分布特点: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上下正经别出(谓之“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谓之“入”),再浅出体表上行至头、项(谓之“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谓之“合”),由此将十二经别汇合成六组,称为“六合”。其中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胭部分出,入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頞,合于足阳明胃经;手太阳、手少阴经别从腋部分出,入走小肠与心,上出目内眦,合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手厥阴经别各从其正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和心包,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手太阴经别各从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

其主要功能:(1)加强了十二经脉的表里沟通和内外联系,尤其是加强了经脉所络属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2)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从而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的腧穴主治范围。手足三阴经腧穴之所以能治头面、五官疾病,主要是由于其经别合于阳经,上达头面、五官的缘故。例如,太渊、列缺治偏正头痛,太溪、太冲、照海、三阴交可治牙痛、喉病等,均是通过经脉与经别的内在联系而发挥作用的。

二十六、十二经水

人体的十二经脉,外与大地上的十二条河流相合,内则与人的五脏六腑相连。十二条河流,有大小、深浅、广狭和远近的不同;五脏六腑也有上下、大小和容纳饮食多少的差异。经水受纳地面的水而流行于各地;五脏主管神、气、魂、魄等功能活动;六腑受纳水谷,经消化吸收水谷精气,输送布散于全身;经脉受纳血液,营运于周身。

十二经水,古时中国版图上的清、渭、海、湖、汝、渑、淮、漯、江、河、济、漳等十二条河流。

二十七、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所联系的筋肉系统,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外周连属部分。“筋”,是肌肉的总称,《说文解字》解释作“肉之力也”。“力”是“筋也”。段玉裁注说:“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说明筋是能产生力量的肌肉;而“腱”是“筋本”,是筋附着于骨骼的部分。经筋的活动有赖于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全身筋肉按十二经脉分布划分为十二组肌肉群,以手足三阴三阳名之为十二经筋。

1.分布概况

经筋分布于外周,不入脏腑,有“起”、有“结”,数筋结于一处为“聚”,散布成片称“布”。经筋多结于或聚于骨节部位,散于或布于胸腹壁或胸腹腔,有长短、大小、急缓和刚柔之分。十二经筋各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部,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的外行部分相类。阳经之筋分布在肢体外侧,分为手足三阳;阴经之筋分布在肢体内侧,并进入胸腹腔,但不联络脏腑,不像经脉有脏腑络属关系,故经筋的命名只分手足阴阳而不连缀脏腑名称。其中手三阴之筋结于胸膈,手三阳之筋结于头角,足三阳之筋都结于目周围,足三阴之筋结聚于阴器。经筋受经络气血的濡养,只分起、结、聚、布,连属骨节,而无顺逆流注关系。十二经筋的分布部位在四肢、躯干、头部。

2.主要作用

十二经筋的主要功能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的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灵枢·经脉》说:“筋为刚”;《素问·痿论》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经筋的病候主要表现在肌肉抽动方面,如局部或全身肌肉拘急、抽搐强直,以及弛缓、瘫痪不用等。临床常见的软组织劳损、肌肉风湿痛,以及运动神经疾病所引起的肌肉痉挛或瘫痪等,都属于经筋病范畴。由于经筋还联系耳、眼及胸膈部有关器官,因而可发生耳痛耳鸣、视力不良以及喘息、胃病等内脏症候,古人把筋与肌肉视为一体。

经脉病候治疗多循经取穴,而经筋病候的治疗主要是“以痛为输”,即在患部或压痛处取穴。但因经筋受经脉气血的濡养,受经络的调节,故除局部取穴外,还应按经络循行远道取穴。

二十八、十二皮部

?皮部,是体表皮肤按经络所属分部。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分布部位划分为十二皮部。这是经络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皮肤-络脉-经脉-脏腑各层次的最外部位。《素问·皮部论》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十二皮部,手足上下相合称为六经皮部。体内的疾病,通过经络可反映到皮部;外部的病邪或治疗方法,则可从皮部影响经络及脏腑,因而外部诊察法(外诊法)和外部治疗法(外治法)与皮部关系最大。

1.分布概况

?经脉呈线状分布,络脉呈网状分布,皮部则是面的划分。经脉、经别、络脉、经筋,大体上都是分手足三阴三阳,在体表的皮肤也是按经络来区分。

2.主要作用

(1)反映病症:体内脏腑、经络的病变,通过经络可反映到皮部,如《素问·皮部论》所说: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等。从外部的诊察和施治则可推断和治疗内部的疾病。

(2)疾病传变:外部的病邪,可从皮部影响到经络、脏腑,《素问·皮部论》说: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这样皮-络-经-腑-脏,成为疾病传变的层次。

(3)临床诊疗:皮部通过经络与脏腑联系,构成表里内外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临床上可以通过皮部诊察疾病,而皮肤针、刺络、敷贴等法,也都结合皮部理论运用。

十二皮部在诊断、治疗时手足相通,所谓上下同法。杨上善说:“阳阴之脉有手足,手则为上,足则为下。又手阳明在手为下,在头为上;足阳明在头为上,在足为下。诊色、行针皆同法也。余皆仿。”可知,在诊察或治疗病症时,可将十二皮部合为六经皮部,督脉合于太阳,任脉合于少阴,不另有皮部。六经辨证即以此为基础。六经皮部各有专名,分别以关、阖(害)、枢为首,这在说明六经辨证的机理上有重要意义。

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与之相应,全身的皮肤也就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十二皮部。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由于它居于人体最外层,所以是机体的卫外屏障。

二十九、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具有加强相为表里两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是循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细小的络脉。连属部,包括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

三十、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称为十五络,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腧穴命名。其主要作用是加强阴阳、表里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

具体是:手太阴络脉曰列缺,足太阴络脉曰公孙;手少阴络脉曰通里,足少阴络脉曰大钟;手厥阴络脉曰内关,足厥阴络脉曰蠡沟;手太阳络脉曰支正,足太阳络脉曰飞扬;手阳明络脉曰偏历,足阳明络脉曰丰隆;手少阳络脉曰外关,足少阳络脉曰光明。任脉之络曰鸠尾,?督脉之络曰长强,脾之大络曰大包。

三十一、孙络

孙络:最细小的络脉。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它的作用同浮络一样输布气血,濡养全身。《素问·气穴论》帝曰:“余已知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愿闻孙络溪谷亦有所应乎?”王冰注:“孙络,小络也,谓络之支别者。”(《灵枢经·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章炳麟《官制索隐》:“推迹经脉,尽於孙络。相其阴阳,尝其臭味。其作始至微眇,而终甚钜,为佣众所弗能理者,乃着之於篇。”

三十二、浮络

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其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如《素问·皮部论》:“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男之络也。”《黄帝内经太素》卷九杨上善注:“浮谓大小络见于皮者也。”皮部按经脉分区,各部的浮络即属于邻近的经脉。临床上可根据其部位和色泽的变化用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