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艺考金钥匙
30023200000014

第14章 影视理论与影视评论(7)

用柳枝烧制出的炭条叫做朽。九朽是指起稿多次,才可以罢手以定稿,说明稿子是一幅画的关键。起稿子要经过多次修改,木炭条最便于更改,不满意处一样就掉了。如系工笔画,一般是用铅笔作稿子,然后用薄的宣纸或绢蒙在稿子上面,或用拷贝箱过下来再落墨着色。

自制拷贝箱并不困难,用一个大镜框嵌上玻璃,两边固定在一定高度上,下面再安装一只灯管或灯泡就行了。

中国画因为是铺在桌面上起稿的,起稿中构图的安排常常要经常挂起来一再审视,一时考虑不成熟的,还可挂在墙上观察琢磨,到有了完美的想法时再继续完成。

四、电视画面构图的主要特点:

1、动态性:随着被摄对象的运动和摄像机的运动,画面的构图结构和情节重点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及画面形象的透视关系也随之变换。电视画面构图的动态性对摄像人员在运动中进行随机构图和画面取材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时限性:电视画面的时间长度不同,所负载和传达的信息量的多寡也不同,观众只能一次过地收看和接受画面信息,这种表现上的时间长度成为观众收看时的限制性。因此,画面构图和表现的时限性要求电视画面的构图必须简洁、集中而明确,它不能像美术作品和照片那样可供观赏者长期停看。

3、多视点:与绘画和照片不同,电视画面构图不是只在某一个视点上进行表现,而是可以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变化视点、角度和景别,对同一被摄主体进行连续、多视点、多角度的拍摄。随着视点的不断变化,被摄主体的画面形象和画面范围也在不断变换,画面构图的形式结构及组合关系也要相应改变,这就使得观众获得了更多的信息量和更丰富的视觉感受。

4、画幅的固定性和构图处理的现场一次性:电视画面的画幅是固定的,不能像图片那样在事后进行剪裁和修饰;拍摄只能在现场的镜头前一次完成,虽然拍摄可以进行安排和组织(如电视剧、音乐电视等),但拍摄完成后的电视画面的构图关系及画面结构不能像图片那样进行后期加工。

5、构图结构的整体性:电视节目的完整内容通常是由几个乃至几十、上百个画面来共同完成的,某一电视画面所传达的内容往往从上一个画面延续而来,或向下一个画面发展下去,因此,单个电视画面的构图可能并不完整,但在一系列画面组接之后会形成构图结构的整体性和传情达意的规律性。对电视画面而言,一系列镜头的整体结构和组合关系会对单个镜头的构图产生特定的要求,单个镜头构图的不规则、不完整会在整体构图结构中得到解释和说明。这一点也为摄像人员构图表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具有绘画和照片所难以比拟的优势。

构图作为一个创作环节,是一种即兴性、个人化的工作,很难界定出具体化的、一成不变的原则和模式。由于摄像人员业务能力、鉴赏水平及个人素质的不同,画面构图也将反映出各自不同的创作风格和主创意图。但是,构图的根本目的是使主题和内容获得尽可能完美的形象结构和画面造型效果。构图是使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形象化、可视化的过程,归根结蒂是要依靠一系列造型手段并通过摄像机的取景框以构成画面造型上的表现形式。不论构图形式怎样变幻多姿,有一些基本的构图要求和正确的造型观念是我们必须了解和理解的。

五、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

1、画面要简洁:当我们扛起摄像机面对大千世界时,会发现被摄对象并不自然成画,它必须要求我们用取景框进行选择、提炼以至抽象、概括,才能从自然的、零乱的物像中"提取"出一个优美动人的画面来。可以说,电视画面的构图,既需要摄像人员一方面牢牢地盯住主体,另一方面也要尽量避开妨碍主体的多余形象。如果画面中景物庞杂、零乱无序,就无法做到构图的简洁明快。这方面照片摄影的"减法规则"是很好的借鉴。与照片一样,电视画面也必须通过构图作出一定的艺术选择,用取景框"给原来没有界限的自然划出界限"(莱辛《汉堡剧评》第70篇),删繁就简,是获取优美画面构图的第一步。

2、主体要突出:画面所要表现的主体对象是否突出,是衡量构图的主要标准之一。构图造型的功夫怎么样,关键要看主体表现得如何。作为小屏幕,一次过的电视画面,必须正确处理好主体、陪体及环境等的关系,做到主次分明、相互照应、轮廓清晰、条理和层次井然有序。否则,所拍摄的画面就会主次不辨、不知所云、杂乱无章。要做到画面主体的突出和鲜明,构图时可以把主体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的位置上,占据一定的面积,还要协调配置主体与陪体的相互关系等,这些问题在后面的章节中将会详细论述。

3、立意要明确:构图是为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创造结构形式的过程,想出色地"构图",必须深刻地"构思"。也就是说,每个镜头所要传达、表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内涵必须是非常明确而集中的,切忌模棱两可,而应以鲜明的构图形式反映出凝练的主题和立意。

4、画面应具有表现力和造型美感:我们常说构图要"美",要想真正构画出"美"的画面,必须根据所拍摄内容的要求和现实条件的可能性,通过画面的空间配置、光线的运用、拍摄角度的选择,以及调动影调、色彩、线形等造型元素,创造出丰富多彩、优美生动的构图形式。这种画面构图的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需要摄像人员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以使全面、扎实的技术功底与画面构图的造型意识结合起来,从而拍摄出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优美画面,使得画面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和视觉感染力。

5、在处理运动构图时的两种情况:如果是没有人物的画面,作环境介绍和背景交待时,不论是起幅还是落幅,都应找出能够表现环境特色的主要对象作为构图的依据;如果是有人物(或其它运动主体)的画面,则应以人物为画面构图和画面运动的依据,摄像机的运动或者是跟随人物运动,或者是作出复杂的场面调度,等等,都应根据内容或环境的特色,抓住主要因素的变化来变化构图。在运动构图中,自始至终要注意运动方向、运动速度和运动节奏等因素的起伏变化。基本的一点是运动构图必须有其合理、充分的运动依据,那种仅仅为了炫耀摄像技巧而"硬"做出的运动构图,非但不能达到创作意图,反而只能引起观众的厌恶和不满。

应该说,电视画面的构图是贯穿于电视摄像工作的始终,有人说它开始于开机拍摄之前,结束于关机停拍之后。当所要拍摄的主题和内容确定之后,不论是要拍一条新闻还是要拍摄一集电视剧,摄像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选择、组织和找寻到最佳的画面结构方式,并且要在拍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创作兴奋和随时发现的创作敏感,以使自己的画面构图得到不断的改善和创新。此外,在借鉴绘画、摄影等构图原理和构图技法的基础上,结合电视画面构图的自身特点加以灵活地运用,对于每个投身到电视摄像工作的初学者来说,有着触类旁通、提高艺术鉴赏水平等诸多稗益。

六、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

在电视画面的构图中,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元素是我们构成视觉形象的"原材料",通过对这些造型元素的综合运用以完成构思的实现、立意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等。

(一)光线

光线是电视画面构图的基础和灵魂。没有了光线,电视构图无从谈起;光线不理想,画面的构图也会成为"无米之炊";光线一旦发生了变化,画面的构图效果和艺术氛围也会发生改变。总之,电视构图,"光线先行",光线的选择是决定电视摄像和画面构图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色彩

如果说光线赋予电视画面以生命,那么,色彩就给电视画面注入了情感。作为电视画面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色彩在构图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画面形象的色彩设计、提炼和选择搭配,能够形成一定的色彩基调,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渲染、烘托出主题和内容所需要的情绪基调和特定氛围。我们处身其间的自然界就是五颜六色的,摄像人员除了从技术角度将被摄对象的真实色彩加以准确还原之外,还应该通过画面框架的界域创造出和谐均衡的色彩构图,发挥出色彩在强化视觉冲击、传递思想感情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色彩的基础知识

(1)色彩的三要素

包括色调、色度和亮度

色调是画面通过画面组织配置形成的色彩倾向,是一组色彩关系所形成的整体特征。镜头、场景以及整部影片都有其色调、按色相分,色调可以分为蓝色调、黄色调、绿色调等。按色性分,可分为暖色调、冷色调和中间色调。色饱和度是指彩色的深浅程度,即色的浓度。亮度是只彩色的光明程度。

(2)色彩的心理

不同的颜色作用域人眼会使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联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感

2、距离感

3、大小感

4、轻重感

色彩的象征意义

色彩的象征指的是用一定的色来隐喻某种理性的或观念的含义。

"色彩的感觉在一般美感中是最大众化的形式。"----马克思

色彩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灵、左右人们的情绪,引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红色经常同太阳、火焰、鲜血等联系在一起,象征热烈、温暖、喜庆、欢乐、勇敢等,使人产生兴奋昂扬之情。绿色经常同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等联系在一起,象征生命、青春、和平、希望等,给人宁静的感觉。

黄色经常同黄金、金色的阳光。进球的景象等联系在一起,象征富贵、权势、至高无上等。蓝色经常同蓝天、大海、湖泊等联系在一起,给人一种平和之感。白色给人高雅、纯洁、明快之感。黑色给人以神秘、忧郁、昏暗、恐怖之感。

色彩的象征意义也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语境下,其象征意义是可以变化的,比如,有时黄色也可以象征希望。

色彩的艺术功能还原功能

刻画人物

营造艺术氛围

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意图

(三)影调

影调是指画面中的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层次和明暗关系。影调是电视画面构成可视形象的基本元素,是处理画面造型、构图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反映创作意图的重要手段。

我们所拍摄和看到的电视画面,由于画内不同景物之间的亮暗对比和反差,会表现出一定的明暗区别和影调层次。比如说,画面中最亮的部分与最暗的部分会形成强反差,而这两者之间的过渡层次就显得柔和一些。我们将电视画面的影调形式分为:

1、从画面明暗分布的倾向看,有亮调、暗调、中间调;

2、从画面明暗对比(反差)的倾向看,有硬调、软调、中间调;

3、此外,影响到画面影调的因素还有:线条

(四)线条

线条是指画面形象(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分界线和形象之间的连接线。生活中的客观实体均有其外在的形式--线条,反映到电视画面中,同样会表现为由视觉所感知的景物轮廓线、相类似的景物的连线等,比如地平线、道路的轨迹、排成一行的树木的连线等。

线条是构成电视画面结构形式的基本视觉元素之一,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将其作出如下区分:

(1)根据线条所在位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外部线条和内部线条。

外部线条是指画面形象的轮廓线,即个体或群体对象的外缘边界线,是某一对象与其他对象、主体对象与背景的分界线。各个物体的外形轮廓线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物体,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去看,也会有不同的轮廓线。摄像人员在构图和拍摄过程中应选择出该对象最具个性特点或最富视觉表现力的轮廓形状。内部线条则是指被摄对象轮廓线范围以内的线条,是其表面特征之一。比如,建筑物的细部结构线、人物衣饰的褶皱、木材的表面纹理等。内部线条也有一定的形式意义。

(2)根据形式的不同,可将线条分为直线、曲线两大类。

在几何学上,直线是指一个点沿某一固定的方向移动所形成的轨迹。直线又可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三种基本形式。水平线易产生宽阔之感,在拍摄大地、海洋、湖泊、草原等时,常以水平线作为构图的主线条。垂直线易传达高耸、刚直之感,拍摄林立的楼群、挺拔的树木、油田的钻塔等景物时,常以垂直线来作构图的主导线条。斜线是画面中既不水平又非垂直的直线,最具典型性的就是屏幕画框的两条对角线,斜线易产生动感和纵深感,当构图以斜线作为主导线条时,画面会显得活跃或动荡不安等。比如拍摄车水马龙的交通要道、整装待发的部队阵列等常以斜线条来构图。曲线则指一个点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并发生变向后所形成的轨迹。曲线具有流动感、韵律感与和谐感,当构图的主线条为曲线时会使画面表现出生动活泼、起伏舒展的美感。常见的曲线有圆形线条、S形线条、弧形(C形)线条等。

此外,电视画面构图中的线条还可有实、虚之分。所谓实线条,即是画面形象所表现出的具体可见的线条,如景物的轮廓。河川、路轨等一切有可视轨迹的线。而虚线条则是指画面形象中并不实有的线条,是靠观众的想象和联想来"补足"和完成的,诸如相类似的景物间的虚拟连线,人物视线方向、运动趋势及运动轨迹的虚拟之线等。实线条在构图中的作用并不难理解,虚线条在构图中的运用则要复杂一些。比如,我们可以用两个谈话者之间的水平视线作为构图的主线条,这条虚拟的人物交流线在画面中并不可见。再比如,画面中的人物从屏幕左下角入画,向右上角走去,其运动轨迹实质上就是一条对角钱并而这一斜线条也是要靠观众的视觉本能去感知和自动补足的,在面面中是并不存在的。虚线条虽然是虚拟的,但却在电视画面构图中有着非常实际的作用,往往影响到机位设置、人物调度等,需要我们不断地加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