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一代名帅名将兵法——毛泽东兵法
30061400000012

第12章 纵横疆场 以奇制胜(8)

14日,毛泽东对于第一阶段的作战又作具体布置说:担任打援任务的部队,应放在援敌的侧面,即位于徐州的北面、西北面、南面,造成围攻徐州的态势,使徐州之敌"第一个感觉是我军似乎有意夺取徐州,而不能确切断定我军并非夺取徐州,而是歼灭黄兵团。等到我军对黄兵团攻歼紧急而决定增援时,又发现如不解除南北两侧威胁,则很难赴援。这样就给我军以必要的时间歼灭黄兵团。"正像辽沈战役毛泽东把首战矛头始终指向锦州一样,毛泽东在淮海战场把首战矛头始终指向了黄百韬。通过打击歼灭黄百韬,调动和牵制敌人,把握淮海战场的主动权。同时,毛泽东的作战指导明确而坚定,具体而周密,使得前线指挥员能够迅速作出连续作战的反应。

10月22日,中原野战军主力占领郑州。24日,国民党开封守敌东撤,我中原野战军乘势继续东进。

11月1日,毛泽东根据粟裕的建议,决定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中原、华东两军联合作战,并统一指挥淮海战役。16日又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临机处置一切,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这样就使得淮海战役的指挥力量、组织力量、军事力量大为加强,为扩大淮海战役的规模,聚歼刘峙集团于长江以北创造了条件。毛泽东兴奋地说":两个野战军联合在一起,就不是增加一倍力量,而是增加好几倍的力量。"毛泽东对于自己的将领们怀有充分的信心与自豪。他在10月10日的《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中说":一九四五年四月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中央委员会和全党领导骨干,表现了比较抗日时期更为良好的团结。这种团结,使得我党能够应付日本投降以后整三年内国际国内所发生的许多重大事变,并在这些事变中使中国革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摧毁了美帝国主义在中国广大人民中的政治影响,抵抗了国民党的再一次叛变,打退了它的军事进攻,使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到了进攻。"此时,参加淮海战役的人民解放军共约60万人,虽然在数量上仍少于国民党军,但上下思想统一,指挥统一,士气旺盛,华东、华北两解放区连成一片,人力、物力、财力、运输力都有了基本保障。人民解放军箭在弦上,具备了歼灭刘峙集团的必要条件。

11月6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锋芒首先指向黄百韬兵团。

黄百韬兵团位于徐州、连云港之间的新安镇,是徐州敌人的右翼劲旅。歼灭该兵团就能切断徐蚌线,孤立徐州,并可吸引徐州之敌前来支援,以便在运动中歼其一部,形成包围徐州,兵临江淮之势。

我华东野战军分三路南下,向黄百韬兵团发起攻击。8日,敌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我党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率部2.3万余人在贾汪、台儿庄地区起义,为我军迅速切断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刘峙在得悉我军多路向徐州前进及何、张起义后,十分惊慌,令第七兵团(即黄百韬兵团)迅速向徐州撤退,同第二(邱清泉)兵团、第十三(李弥)兵团靠拢。

黄百韬率军仓皇西逃,企图靠拢徐州,逃到运河西岸遭解放军迎头堵击。11日,黄百韬兵团被包围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战至22日,全军覆灭,被歼约10万人,黄百韬被击毙。

黄兵团被围后,蒋介石命令徐州"剿总"以其主力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共5个军,在飞机20架、坦克100余辆,重炮100余门的掩护下,向东增援黄兵团。解放军以八个纵队在徐州东侧顽强抗击邱李兵团(我军采取了打援部队多于围攻部队的打法),邱李兵团虽然付出了万余人的重大代价,但仍被阻于离碾庄地区50余华里的地带。

蒋介石眼看着黄百韬全军覆没,无可奈何,只有哀叹。

他在11月25日给刘峙、杜聿明的电报中说":查此次徐州会战,我东进各兵团行动迟缓,未能彻底奉行命令,致陷友军于覆灭,实有失军人武德"。"此次作战共消耗各种炮弹12万余发,而我军每日进展尚不及一公里。如此消耗浪费,不计成效,亦我革命军人之奇耻大辱"。

而毛泽东在歼灭了黄百韬兵团以后决不手软,立即着手将战争向纵深推进。他于11月28日指示总前委:假如在今后数日内能完全解决黄维兵团,并能包围和歼灭蚌埠以北李延年、刘汝明诸部,则整个淮海战役就起了决定性的变化。这样,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就是解决徐蚌两处之敌,以主力取徐州,直迫长江。此时,黄百韬兵团被歼,徐州守敌惊恐万状,迅速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紧缩于徐州。增援徐州的黄维兵团已进入中原野战军的"口袋",被包围在宿县西南双堆集地区。

12月1日,杜聿明率邱李孙三兵团共27万人马弃守徐州,向西南逃跑,并企图侧击我军,解黄维兵团之围共同南下。刘峙则率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退至蚌埠,另组指挥所。我华东野战军经三天猛烈追击,于12月4日将杜聿明部三个兵团全部合围在河南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在此大好形势之下,毛泽东分析敌情,为加速战役进程,决心采取集中兵力歼灭黄维兵团,围住杜聿明,阻止李延年的方针。总前委的刘伯承把这一方针形象地比喻为"吃一个(黄维),挟一个(围困杜聿明),看一个(阻止李延年、刘汝明)"。

根据毛泽东的方针,解放军于12月6日至15日,对黄维兵团发起总攻,黄调动4个主力师企图向南突围,敌师长廖运周率部5千多人战场起义。15日,黄维兵团10万余人全部就歼,生俘兵团司令官黄维、副司令官吴绍周,彻底孤立了杜聿明集团。

黄维兵团被歼后,杜聿明集团2个兵团8个军被合围在以陈官庄为中心南北5公里,东西10公里的狭小地区内,全军覆没已成定局。

这时,毛泽东却下令继续挟着杜聿明,不急于吃之。12月16日,即在黄维被吃了的第二天,毛泽东致电粟裕指示:"黄维被歼,李延年全军退守淮河南岸。我包围杜聿明各部可以十天左右时间休息调整,并集中华野全力,然后发起攻击。"在围困杜聿明期间",向杜邱李连续不断地进行政治攻势,除部队所做者外,请你们起草口语广播词,每三五天一次,依据战场具体情况变更其内容"。

为什么还要挟住杜聿明呢?因为当时平津战役已经展开,为了稳住平津之敌,防止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敌军南撤,所以,对杜聿明集团暂时不打,待我军将平津之敌完全分割包围之后,再吃杜聿明。

12月17日,被解放军层层围困的杜聿明听到了毛泽东的声音,这就是毛泽东亲自起草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在这篇广播稿中,毛泽东将杜聿明的苦衷描述得惟妙惟肖:"你们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黄维兵团已在十五日晚全军覆没,李延年兵团已掉头南逃,你们想和他们靠拢是没有希望了。你们想突围吗?四面八方都是解放军,怎么突得出去呢?""十几天来,在我们的层层包围和重重打击之下,你们的阵地大大地缩小了。你们只有那么一点地方,横直不过十几华里,这样多人挤在一起,我们一颗炮弹,就能打死你们一堆人。你们的伤兵和随军家属,跟着你们叫苦连天。你们的兵士和很多干部,大家很不想打了。你们当副总司令的,当兵团司令的,当军长师长团长的,应当体惜你们的部下和家属的心情,爱惜他们的生命,早一点替他们找一条生路,别再叫他们作无谓的牺牲了。"毛泽东的"四面楚歌"战法收到了巨大效果。20天内,从杜聿明内部跑出来投诚者达1.4万人,约等于两个师的兵力,平均每天700余人。杜聿明后来说,解放军的攻心战术,"弄得国民党军内部上下狐疑,惶恐不安"。刘峙也深有体会地说:"其在作战上之利益,等于无形中增加了十万兵力。"杜聿明拒绝投降。1949年1月6日至10日,华东与中原野战军密切配合,发动总攻,全歼杜聿明集团16万余人,活捉杜聿明,击毙邱清泉。

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在整个战役过程中,蒋介石共出动驱逐机和轰炸机1340多架次,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并骚扰、破坏我后方运输线;出动运输机120多架次,输送人员并空投作战物资。其间,轰炸机还利用南京、北平等地的机场,对我实行"穿梭轰炸",但均因"指挥不统一,与陆军协同未臻密切,致未能尽量发挥效能。"淮海战役历时66天,歼敌55.5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使国民党的首都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下,蒋介石国民党的统治陷入了土崩瓦解的境地。

九、最后的一击---天津方式,北平方式,绥远方式毛泽东在他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总结了平津战役的作战经验,把它归纳为天津方式、北平方式、绥远方式三种战法,并且要用这些方式来解决残余的国民党军队。

他说":辽沈、淮海、平津三战役以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被消灭。国民党的作战部队仅仅剩下一百多万人,分布在新疆到台湾的广大地区内和漫长的战线上。今后解决这一百多万国民党军队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绥远三种。"所谓天津方式,即是"用战斗去解决敌人"。所谓北平方式,即是"迫使敌军用和平方法,迅速地彻底地按照人民解放军的制度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对于反革命遗迹的迅速扫除和反革命政治影响的迅速肃清,比较用战争方法解决问题是要差一些的。但是,这种方法是在敌军主力被消灭以后必然地要出现的,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于我军于人民有利的,即是可以避免伤亡和破坏"。

所谓绥远方式",是有意地保存一部分国民党军队,让它原封不动,或者大体上不动,就是说向这一部分军队作暂时的让步,以利于争取这部分军队在政治上站在我们方面,或者保持中立,以便我们集中力量首先解决国民党残余力量中的主要部分,在一个相当的时间之后(例如在几个月,半年,或者一年之后),再去按照人民解放军制度将这部分军队改编为人民解放军。"这三种方式正是从平津战役及其以后的解决绥远问题中产生出来的。

当淮海战役鏖战正酣之际,毛泽东就不失时机地运筹与指挥了平津战役。平津战役是在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的具体指挥下,由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共同进行的。人民解放军的参战部队总计达到了100万人,对手为傅作义集团,共60余万人。

对于坐镇河北西柏坡村指挥决战的毛泽东来说,傅作义是离得最近的敌人。大决战期间,他们曾经有过一次有趣的直接交锋。

1948年秋,辽沈战役已经打响。就在国民党军队在东北战场节节告败的时刻,华北"剿总"司令官傅作义率步骑5个师、外加400辆汽车的快速部队,从北平、保定南进,佯装增援被共军围困于太原的阎锡山,企图偷袭中共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所在地西柏坡。

周恩来说过":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蒋介石对这个"农村指挥所"恨之入骨,就像当年进攻延安一样,做梦也想捣毁它。他与傅作义商议了偷袭方案。1948年10月下旬,他们认为机会来了,因为当时共军在西柏坡附近的兵力很少,如果偷袭成功,可以刺激人心,冲淡东北惨败的阴影,用傅作义的话讲,就是"从危机中找转机"。

从北平到石家庄一带,我军确无主力部队,敌我力量悬殊,情况十分危急。周恩来指挥中央机关和后勤部门做好了转移准备,并调集正规军、地方部队协同民工破坏铁路公路,阻滞国民党部队的行动。

与此同时,毛泽东采取了政治攻势,唱起了"空城计"。他指示新华社于10月25日、27日连续发表消息,把傅作义偷袭石家庄的阴谋揭露无遗,并号召解放区军民配合解放军歼灭敢于冒险的敌军。

傅作义听了新华社的电讯后,立即与左右研究是否还搞这次"掏心战"。他们反复猜测,共产党是否在搞"空城计"?是否"缓兵待援"?最后,傅还是下决心继续按原计划进军。

10月31日,毛泽东亲自为新华社撰写了一篇述评。他嘲笑了蒋介石在东北战场的失败,揭露了傅作义部企图偷袭的阴谋,并警告说",现在北平是这样的空虚,通州也空了,平绥也只稀稀拉拉的几个兵了。总之,整个蒋介石的北方战线,整个傅作义系统,大概只有几个月就要完蛋了。"述评揭了傅作义的短,字里行间犹如暗伏雄兵百万。内心空虚的傅作义立即像《空城计》中的司马懿一样退了兵,折回保定,不久又退回到北平。从此,毛泽东一纸书吓退傅作义的大军,被人们传为美谈。

这段插曲可以窥见,大战将至,双方统帅人物的心理状态:一方心虚胆战,疑神疑鬼;另一方则胜券在握,谈笑自若。

胜败之势已有先兆。

此时的傅作义集团尚处在东北"剿总"与徐州"剿总"之间,南北两面都有屏障,兵力也较华北野战军占优势,日子比较好过。然而,好景不长,时隔一个多月,形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辽沈、淮海两大战役撤除了他的南北屏障,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改变了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傅作义犹如"惊弓之鸟",龟缩在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一线上。

辽沈战役结束和淮海战役发起后,毛泽东就分析了傅作义集团的几种可能动向:一是固守平、津;二是放弃平、津,蒋系南撤南京一带,傅系西撤绥远;三是蒋、傅两系均撤至南京一带。

当时在华北战场的国民党军共42个师(旅),其中属傅作义系统的17个师(旅),蒋介石系统的为25个师(旅)。敌人的动向确如毛泽东所料,1948年11月初,蒋介石曾召傅作义到南京磋商,希望傅率部南撤。傅作义对蒋介石颇怀戒心,害怕被兼并,不愿南撤,却准备在平、津危急时向绥远老巢西撤。

针对华北敌军的基本动向,毛泽东作出的第一个决策是稳住平、津之敌。

11月9日,毛泽东下令杨成武兵团停止攻归绥",待东北我军南下攻平津时再攻归绥。"16日,致电林彪,指出,为阻止傅作义部向绥远撤退,或从海上撤退,要求"你们主力早日入关,包围津沽、唐山,在包围姿态下进行休整,则敌无从从海上逃跑"。同一日,毛泽东又命令华北野战军停止攻太原。后来又命令淮海战场对杜聿明围而不打。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稳住傅作义,不使其过早下西撤或南撤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