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伟大的励志书
3008400000009

第9章 感情用事要不得(4)

在青春的道路上,遭遇到一定的人际关系挫折是非常正常的。不要说普通人,即使是满腹经纶的大学者也会弄不清它的奥秘,陷入到它的泥潭之中,从而对自己的一生造成致命的打击。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位着名的学者王国维。他在青年时期曾多次依靠罗振玉的资助、提携而求学、谋职。在维新变法时,他曾一度持赞成的态度。留学日本后,他又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对心理学、伦理学、美学、哲学都广有涉猎,更是深受叔本华思想的影响,按理说,他的世界观的核心应是资产阶级思想占据主流地位。但是,由于“恩人”罗振玉是坚定的“保皇派”,在辛亥革命胜利时,王国维跟着他到日本流亡,成为有名的清朝“遗老”。而后归国,他又在清废帝溥仪的伪朝廷里任“南书房行走”之职务,在政治上十分保守。但王国维在治学中却勇于探索,在多门学科,如美学、考古、金石、史学等领域都颇有建树。世界观核心中的资产阶级思想、叔本华的哲学影响和学术上的创新,与他政治上的保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尖锐的冲突。后人研究和分析认为,到后期,他实际上已经清楚认识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与自己实际采取的追求方式是南辕北辙,从而否定了这种追求;看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是违反历史规律的,从而否定了大半辈子的生活道路,于是产生深刻的精神危机,欲罢不能,欲坚持又已失去自信。紧接着,对他产生致命一击的是罗振玉也不满意他而与他绝交的刺激。他最终只能自投昆明湖去寻求解脱。

无独有偶,中国现代史上还有一位着名的文人陈布雷。他才气十足,当年曾热情投身国民革命,为之摇旗呐喊、宣传鼓动,那时的他充满了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就在那时,他结识了蒋介石。后来,他得到蒋介石的重用,成为他的御用文人。但是,在随后的岁月里,蒋介石的卖国行径逐渐暴露出来,使陈布雷逐渐对他产生失望,进而对整个国民党失望,对国家、政治和社会失望,以至到最后,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乃至自己人格价值进行了彻底的怀疑与否定。深刻的矛盾心理导致精神危机,他也选择了自杀身亡。

从这两位知识分子的命运来看,人际关系上的成功与失败很可能会影响到自己事业的前途、命运。试想,如果王国维的恩人不是罗振玉,如果识别出陈布雷这匹千里马的伯乐不是蒋介石,王国维和陈布雷的人生又该是怎样的?从他们的惨痛命运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的最终评判标准是看它的存在是否有利于你事业理想的实现。整天朋友绕身,歌舞不断,并非就说明你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酒肉朋友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在关键时刻,谁能为你挺身而出、拔刀相助呢?王国维在早期个人困难之时确实接受了罗振玉不少的好处,可就是这些所谓的好处最后把他逼进了昆明湖;如果没有蒋介石的慧眼,在我们今天的历史书上可能找不到陈布雷的英名,但成也老蒋,败也老蒋,对于这份恩情今天的人又该如何评价呢?我想这只能是失败的人际关系的一种形式而已。

类似的情况还存在于鲁迅、周作人和胡适的关系中。在“五四”时期,鲁迅、周作人和胡适都是“五四”新文学的勇猛斗士,在反对封建主义思想、反对旧文学的桎梏这一点上,他们有着完全相同的观点和立场,因而他们并肩作战,拥有许多共同的语言,这其中自然不乏珍贵的友情。然而,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以资产阶级思想来批判封建主义思想的胡适首先妥协、退让了,在人民革命与维护旧制度这两者中选择了后者,他害怕无产阶级革命,向封建营垒投降;周作人则在日本侵华时当了汉奸;只有鲁迅在战争的洗礼中,骨头越发硬了,在思想上完成了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昔日的兄弟与朋友就难免要用笔杆子进行思想交锋和理论论战。他们之间从相互信任到不信任,到对立,最终在两军对峙中昔日的友谊荡然无存。像这样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人际关系建立的成功与否就很可能不完全是个体的事情了。现实中,更多的人际关系的存在与发展是平淡而没有原则和主义限制的。在这种情况下,其难度一般来说会大大降低。由于我们当前正在经历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所以这一问题显得相对突出一些,但这一问题会在新体制形成和逐步成熟之后逐渐得到解决。

邹慧的故事我以前曾隐约听过,当时的感受很复杂,只是我很难说清楚。不光是为他,也为我们这些被称为“骄子”的大学生。这里把它告诉大家,不知您在看后有何感想?邹慧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学生,能上大学已是不容易了,所以他很用功,但淳朴、正直的他却惹来不少麻烦。那天,他下自习时,正好碰到一伙流氓在欺负一个女生,他奋勇地为她解围,身上还挨了两刀。然而,他却受到了记过的处分,而那个女孩也不敢出来作证,只因为那伙流氓中有个副校长的公子。结果他反而成了流氓,被认为品质恶劣,同学都对他敬而远之,那眼光中分明带有一种鄙视。邹慧想不通,在床上静静地躺着。但他还是想通了,别人不让我过得好,我偏要过得更好,绝不能让他们得意。他不管同学的冷嘲热讽,平静地对待着。他全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他相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还是那样一如既往地热情、真诚,有时他觉得自己是个没落的英雄,没有喝彩却仍不改英雄本色。邹慧知道那些人不懂他的真诚与热情,但他不能因此而放弃了自己的品质。他想,就是成了最后的牛仔也情愿,一个人在历史的长河里,也只是沧海…粟,又何足惜个人的得失。“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邹慧只属于自己,他的心思只有笔和纸知道。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女同学得了急性胃炎,需送医院急救。女生们心急如焚地找到班长,但他却找借口溜脱了,还让那女生白等了15分钟。邹慧听到此事之后,二话不说,主动和其他同学把病人送往医院。挂号、拿药,忙前忙后毫无怨言。但是,人们并未因此而接受他,那个处分依然横在他与同学之间。他只有坚持着,不计较别人的态度,用热情感化别人。他尽可能地帮助别人,尽可能地与其他同学交流,尽可能地多做一些集体事务。他忍着,这么长的日子都忍过了,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呢?但他清楚:“痛苦难道是白忍受的吗?”还有一回,平时对邹慧最看不起的胡志平遭人诬陷,但是却没有人为胡志平说一句公道话,于是,胡志平成了一个贼。邹慧亲眼目睹了事情的经过,只有他知道真正的贼是张晓东。他很想告诉人们真相,只是想及自己受过的处分,他心有余悸。他害怕自己又一次英雄难当成狗熊。但又想到自己遭人陷害蒙受不白之冤的痛苦,良知和侠义战胜了畏缩和明哲保身。胡志平得到了清白,但张晓东却对他恨之入骨。邹慧很坦然,他觉得一个人应该对得起自己,更应该对得起良知。邹慧的真诚、勇敢、耿直、坦率终于得到了同学的信任,更赢得同学的尊重。

经过了挫折磨难、世态炎凉的邹慧学会了平静地对待任何事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明白人性的脆弱,他也知道世人的浮躁,在大学里也是如此。他学会了保护自己,也学会了与别人相处。或许,这个开始由独生子女挑大梁的时代是不会再有宁静的日子了,从小他们就没有受苦,也不懂得人的仁爱之心。十几年的应试教育只教他们如何读书、写字,如何获得成功,却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去爱别人。所以他们会为一些蝇头小利而放弃尊严,暴露动物的本性。让我们体味纪伯伦说过的一句话:“我说生命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激励;一切的工作都是盲目的,除非是有了知识;一切的知识都是徒劳的,除非是有了工作;一切的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是有了爱。当你仁爱地工作的时候,你便是把自己与人类、与上帝联系在一起了。”

对于生活中的种种挫折,你该正确地去琢磨和总结它们出现的原因,千万不要自暴自弃。对于事业、感情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挫折,你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积极地理解。下面是关于职业适应性、恋爱观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测验,希望你能认真地做完,并对照后面的答案检查自己,以期改进。

努力克服各种挫折

挫折情境,是指产生挫折的原因,也就是使需要不能满足的各种障碍和干扰因素。任何人遭遇的任何挫折,都与其当时的情境有关。构成挫折情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一点你我都无法逃避。

真正的成功绝不是侥幸可以得到的,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可以相信,失败也绝不是命运所致。有许多人把自己的失败归罪于命运,其实,如果我们自己肯冷静地观察,就可发现,命运还是操纵在自己手里。坚强的人不会因为环境的不利就消失了斗志,只有那些优柔寡断的人才在外力的阻挡之下低头退缩,改变了自己的志向。

我们常看见一些有着极高天赋的人,在失败中备受煎熬。在我们看来,他是可能有点成就的,他自己当初也以为是可以有点成就的。可是到后来,有的人青云直上,发挥了自己的专长,而有的人却在生活的琐碎项目中消失了。“为什么?”我们常常这样向自己发问,于是,我们开始了对失败原因的探寻。

我们发现许多人太懒散,他们以为来日方长,反正有的是时间,加上自己不乏聪明才智,总不会失败的。可是,懒散会成为习惯,他们慢慢地安于懒散逸乐的生活,而他们的那点可贵的天赋也就在弃置不用之下生锈或发霉了。当别人还不免为他感到可惜的时候,他自己却已忘记自己原本是一块有待雕琢的璞玉了。

有些人辜负了父母给予他的天赋,就是缘于他太聪明。他看不起埋头苦干的人,笑那些想走上成功之路而暂时默默无闻的人是傻瓜。

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那些笑话别人是傻瓜的聪明人。在他们的脑子里运转着这样的想法:一样的薪水,一样的吃饭穿衣、娶妻生子,少付出一点力气,老板也不会骂我,更不会开除我,你们那样兢兢业业,义是何苦呢?可是,他却并不知道,他们对上司交代容易,维持生活也绝不困难。但他们如何才能向自己的生命交代呢?有很多的人,一生基本上是在迁就环境,结局就是他终有一日要被环境所淹没。

千万不要做聪明的傻瓜!在一部美国西部电影里,有一句台词这样说:“苦干近乎愚蠢。”可是,后来证明,只有近乎愚蠢的苦干的人才能拯救他们自己和别人。假如你有聪明的天赋,我希望你早点找出那点近乎愚蠢的干劲。只有苦干、傻练的人才可以真正显示出他的聪明,也只有时常笑骂别人是傻瓜的人,才是真正的傻瓜。

在意大利威尼斯城的一座小山上,住着一位天才老人。据说他能回答任何人提出的任何问题。当地有两个小孩打算愚弄一下这位老人,他们捕捉了一只小鸟,然后就向老人住处出发。一个小孩握着那只小鸟,问老人:“鸟是死的还是活的?”老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孩子,如果我说鸟是活的,你就会勒紧你的手把它弄死。如果我说鸟是死的,你就会放开手让它飞掉。你的手掌握着这只鸟的生死大权。”这个故事没有一丝渲染,也没有一丝保留。它道出了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你的手中握着失败的种子,也握着迈向成功的潜能,你的手有能力,但是必须用到正当的地方,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

成功绝非偶然,挫折和失败也不能全怨命运。你想要的,上帝自会给你,只要你能说得明白!挫折的产生有非主体的缘故,也有主体自身的原因。非主体的原因是我们作为这个世界的客观存在所不能控制的,所以,这里我们将用更多的篇幅主要就引致挫折产生的主体性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在本章的最后再就非主体性因素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