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道教发展达到鼎盛,主要是因为明成祖朱棣对道教的重视,他是历代营建武当山道观最得力的一个皇帝。
明成祖朱棣是从他侄子手中夺取帝位的,他起兵之前,为了给自己的行动寻找合理性,在军师姚广孝的帮助下,制造了一系列真武“显彰圣灵,始终佑助”的神话,给自己蒙上了一层天意神授的色彩。
永乐皇帝在圣旨里说得很明白:“至我朝,真武阐扬灵化,荫佑国家,福庇生民,十分显应。我自奉天靖难之初,神明显扬,威灵感应之多,言说不尽。”为答谢真武佑护之德,朱棣在北京城建起了真武庙,又在紫禁城的御花园中建造钦安殿,专门奉祀真武,甚至在他坐朝的奉天殿两壁斗拱间也画了真武像。对真武得道之地武当山,朱棣更是恭敬有加,封武当真武神为“北极镇天真武元天上帝”,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
永乐十年(1411)朱棣遣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礼部尚书金纯、工部右侍郎郭王进等率30余万军民工匠,用12年工夫,在元代旧址上,建成9宫9观等33处宏伟的道教庙宇。各处设计布局,均按明朝永乐皇帝的意旨,根据《真武经》中真武修真的神话故事,采取皇宫建筑款式统一设计建造。其规模的大小、间距疏密的布局,做到时隐时现,若明若暗,先抑后扬,迂回曲折,前呼后应,玄妙超然,充分显示出神权的神奇和皇权的崇高威武,从而创造出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高度协调景观。正如明代的洪冀圣所描绘说:“五里一庵、十里一宫,丹墙翠瓦望玲珑。”其工程之大,耗费之巨,不亚于北京紫禁城的修建,明朝人称之为“成旷世之极盛,万古之奇观也”。
整个武当建筑群荟萃了中国古代优秀建筑范式,体现出道教的玄妙、皇宫的宏伟、环境的原始、民风的淳朴等多种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风格,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创举,是古代规划、设计建筑的典范。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的时代,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大多数石窟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历时40年,参加开凿人数多达4万余人。就连当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也参与了这一举世闻名的伟大艺术创作,至今,仍留有中外文化交流的足迹。北魏着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云冈石窟,现存洞窟45个,石雕造像达51万多躯,是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在武周山南崖,东西伸展1000米,云冈石窟的佛龛,如蜂窝密布,大、中、小石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这里石佛聚会,石人、石马、石刻浮雕群集,真可谓是艺术家的乐园。
云冈两道山麓,把石窟分成东区、中区和西区。一、二窟位于石窟群东端,这里风化比较严重,只有第一窟东壁后下部浮雕仍保存较完整,两窟同期开凿,窟内布局大致相同。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崖高25米,中上部凿有12个长方形石孔。这里分为前后两室,后室内有一佛二菩萨雕像。这些雕像体态自然,衣纹流畅,面容丰满,此窟从雕刻手法判断,应为隋唐时期作品,反映了隋唐时期的衣冠服饰和造像风格。
第四窟,平面呈矩形,中央雕方形立柱,窟前清顺治八年(1651)建造的有4层木构,顶饰琉璃,颇为华丽。窟内中央端坐佛像一座,高达17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保存较完整的雕像。这尊佛像,膝上可站立120人,一只脚上可站立12人。
第六窟,中央是连接窟顶的两层高达15米的塔柱。每层四面雕有塑像,周壁雕满佛、菩萨、罗汉、飞天的造像。窟顶刻有33天神像和各种骑乘。壁上和塔柱四面,雕刻有释迦牟尼从诞生到传教的故事,雕工精细、娴熟,是云冈诸窟中具有代表性的洞窟。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为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中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6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
第八窟,与第七窟相似,窟内西侧刻有五头六臂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石窟中极为罕见。
第九窟,有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型生动,飞天、乐舞伎动作优美,造型别致。
第十窟,与九窟同时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
第十一窟,窟中央雕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柱四面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其他壁上满刻佛龛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这些古典乐器形状十分奇特,是研究中国音乐史的珍贵资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坐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右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
云冈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在这1000米的石雕群中,雕像大的几十米,小的几厘米,形态、神采都很动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这是中国古代人民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云冈石窟用艺术形式记载了佛教,赞美了佛教。这无疑是当时历史时期石刻文化的大检阅、大展示、大发展,由此推动了石刻艺术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和升华,完成了石刻艺术与佛教文化的完美结合。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龙门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全长1000多米,现共存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40多座,佛像10万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
龙门石窟群,大部分集中在伊水西岸的崖壁上,其中大型洞窟29个;伊水东岸崖壁上全是唐代窟龛,其中有7个大型洞窟。在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420~534)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普泰洞、魏字洞和石窟寺等;东魏时期(534~549)窟龛具有代表性的有路洞和一些小龛;北齐时期(550~577)作品具有代表性的要算药方洞和一些小龛造像;隋代作品(581~618)的代表是宾阳南洞北壁的梁佩仁造像龛等;唐代(618~907)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有潜溪寺、宾阳北洞、敬善寺、万佛洞、惠简洞、赵客师洞、奉先寺、龙华寺、极南洞以及东山的看经寺、擂鼓台诸洞。
龙门石窟中潜溪寺是人们最先到达的一个洞窟。它又名斋跋堂,开凿于初唐。由于寺下有泉进流,故名。其洞中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三天王。二菩萨丰满圆润,造型敦厚,双目炯炯有神,十分出色。
宾阳洞有3窟,开凿时间长达24年之久,洞中佛像体现了北魏、隋唐等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宾阳洞一般是指宾阳中洞。宾阳洞洞窟正壁刻主像释迦牟尼,左右两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画,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据说,洞口两壁上还有一幅浮雕“帝后礼佛图”,造型别致,构图美妙,后被盗凿。
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几厘米高,计有15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洞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体态圆润丰满,姿态优美,特别传神。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3年。洞中佛像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造像,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文殊和普贤,神情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更为动人了,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
龙门石窟虽然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时尚。龙门石窟为研究北魏到唐、宋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民俗及雕刻、绘画、建筑、服饰、乐舞、书法、医药以及中外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无愧为一座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博物馆。
大足石刻
大足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距成都270千米,建县始于唐乾元年间(758~760),其县取名“大足”为“大丰大足”之意。大足石刻开凿于唐永徽元年(650),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延续于明清,现有公布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石刻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遍布大足县100多处地点。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有着不同于早期石窟艺术的特征。
在大足县众多的石刻造像群中,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无疑是其中规模最大、艺术最精美、最有价值的代表。
北山石刻距大足县城北05千米,开凿在北山之巅,长度超过500米,形若新月,龛窟如蜂房,分南北两区。有营盘坡、观音坡、北塔寺、佛耳岩等5处。造像细腻精美,技艺娴熟巧妙,雕刻石像近万尊。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浅小龛窟残毁外,其余均保存完好。
北山佛湾中部集中了北宋雕塑造像的精华。由于当时菩萨信仰盛行,因此,这些造像中最优秀的作品大多是菩萨像。唐代的观音菩萨造像如同贵族名媛般雍容尊贵,到了宋代,观音菩萨们则带上了平民女性的仪态风神。
大足地区险峻山崖上的这些石刻以其极高的艺术品质、丰富的题材闻名遐迩,成为石窟建筑中的代表之作。
苏州园林
最早的苏州园林可上溯到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的吴王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的辟疆园。据《苏州府志》,苏州园林在周代有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至今仍保存开放的有十几处。与西欧古典主义园林对称的布局、整饬的建筑格局相异,中国园林则追求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循例自然。园林布局变化多端,用建筑、花木、围墙、假山来阻隔视线,同时又用曲廊、虹桥、幽径、漏窗、池水使视线不断,而又令人几经周折不能窥得其全貌。山径、石路、溪流都是委婉曲致,景色自是连绵不断,但在一个位置上只能清晰地看见景致的一部分,其他的则若隐若现,美妙极致的景色似乎总在未到的地方招引着你去欣赏。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园林,占地51950平方米,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园林,主要代表明代风格。
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东北街,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代为大宏寺。明嘉靖正德年间,监察御史王献臣弃官还乡而改为拙政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逍遥自在,灌园鬻疏,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政也”之意。王献臣死后,儿子将园林赌输。后来几度易手,现在的拙政园是清同治十年(1871)巡抚张之万恢复拙政园旧时的名称,并把西边的补园与东边的归田园居并入拙政园内,成为苏州最大的园林。
拙政园以山水并重,水面占全面积3/5。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楼、台、亭、榭沿池畔而建,整座园林如浮在水上。就简略繁,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艺术手法,巧妙地把平淡景观渲染出绚烂之盛的深邃意境。粼粼池水中,遍种莲花,许多堂、亭、轩都结合莲花命名,如远香堂,荷风西亭等,可以说拙政园是个观赏莲花的好去处。园中建筑朴素、平淡而隐有天真开朗的风格,颇合拙政之名。
留园地处苏州市阊门外留园路,占地约20000平方米。明万历年间(1573~1620)太仆寺少卿徐泰营造东西两园。清乾隆末年,东园为刘恕所得,嘉庆三年(1798)重修取名寒碧庄,俗称刘园。光绪二年(1876),官僚盛康据有此园,加以扩建,取刘字谐音,改名为“留园”。
留园分为中东西三部分。中部为东园与寒碧庄旧址,是全园的精华。这里有清池一泓,池西北山丘高低起伏,老树浓荫,池东南的清风池馆、潦濮亭、涵碧山庄、绿荫轩等错落有致,虚实相间;在池水周围的长廊上嵌刻历代书法家的300多幅法帖,称为“留园法帖”,其中最为着名的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法帖。
而苏州其他古典名园也各着其美,如网师园、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或以叠山理水胜出,或以因借布局构奇,或以意境深远显长,不一而足。其园林中种种深幽情致,笔力难逮,必须去亲历体验方能得窥其中奥妙。
颐和园
清朝定都北京后,政府努力开发西郊园林风景区。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为筹备庆祝其母60岁寿辰,在瓮山上将原来的圆静寺扩建为大报恩延寿寺,于第二年将瓮山改名为万寿山,瓮山泊也改名昆明湖。光绪十四年(1888),清漪园改名为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遭到野蛮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拨专款修缮,遂成如今景象。
现在的颐和园面积290多万平方米,湖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4。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多间,分为勤政、居住、游览3个区域。主要景物有佛香阁、排云殿等,都是清末木构建筑的代表作。
勤政区以仁寿殿为中心,正对颐和园的东门。仁寿殿原名勤政殿,这是乾隆时期的规定,凡是园内都要设名“勤政殿”,专为在园内与大臣们处理国事。玉澜堂位于昆明湖之畔,在仁寿殿之后。乾隆皇帝曾在此处宴请过大臣,此处也曾是光绪皇帝的寝宫。
游览区是颐和园的主体部分,也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向北通过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到山顶的智慧海,层层上升。构成了以琉璃瓦覆盖的前山主体建筑群。
佛香阁建在一座21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八面三层四重檐,通高41米,阁内有8根铁梨大柱直通阁顶,高出于万寿山顶,是全园的中心和制高点,也是颐和园的标志。佛香阁仿杭州六和塔建造,结构复杂,气势宏伟,是一座艺术价值很高的古典建筑。
与万寿山华美的人文意味相比,平阔的昆明湖有着更为丰富的自然韵味。这里有两堤、六岛、九桥,水景巧妙地借鉴了西湖名胜,意指皇家一揽天下美景的江山意识。放眼昆明湖,长堤、岛屿和大桥、小桥,分割点缀着水面,平添了几分壮美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