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30085600000031

第31章 动物趣谈(1)

慈爱的父亲——狮子鱼

狮于鱼生长在白海和巴伦支海的海域。它们的体长有50厘米,其外貌也并非慈眉善目,而名称也似乎给人以弱肉强食的凶残印象。可谁曾料想,雄性狮子鱼竟有一颗慈父心和呵护儿女的技艺。

自打雌性狮子鱼在退潮海水的边沿产卵之后,雄性狮子鱼就及时承担了父亲的责任和义务。除了要保护鱼卵免受凶猛动物的伤害外,还要在退潮时,口中含水喷吐到鱼卵上,以保持孵化所必需的湿润。偶尔,它们还使出用鱼尾拍击海水,将溅起的水花喷洒鱼卵的绝招。鱼卵孵化出幼鱼后,它们的慈父爱心并未减退,仍然一如既往地陪伴、护卫在幼鱼群的左右。遇到险情,长着吸盘的幼鱼就向鱼爸爸游去,不一会儿工夫,鱼爸爸的周身就被吸附它身体的幼鱼密密麻麻地簇拥起来。看上去,它们父子间也不知道究竟是谁护卫谁了。慈父就这样满载着吸附周身的幼鱼,游向深海中的安全地带。

“踢粪大王”黑犀牛

黑犀牛天性好斗,视力极差,嗅觉在日常生活中担任相当重要任务。犀牛常在其粪堆上摇晃着巨头嗅来嗅去,偶尔会将角插入粪内。通常是将后腿伸直向后猛一踢,把粪堆踢散,这种动作他们打从孩提时就学会了。对于这种猛踢粪便的习性,有种异想天开的解释是,大象不喜欢看到和它们自己所拉出的粪堆一样的粪堆,为了避免大象的嫉妒而起冲突,犀牛不得不把粪堆踢散开来。另一种任性的解释是,犀牛在拉完大便后脾气很坏,经常于大便后打转,在激怒的状态下踢散粪堆。然而事实上,犀牛走路时始终将头挨近地面,边走边嗅,实际是在嗅它的足迹。犀牛踢粪堆就是为了将粪便留在后脚上,走动时就定下了自己的路迹,标明了领地范围,也可借此减少彼此间相互攻击的行为。

国鸟漫谈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国鸟。国鸟通常是为这个国家的人民所喜欢,对该国有特殊意义或具有重要价值的鸟,因此国鸟也是这个国家的象征之一。

世界上第一个评定国鸟的是美国。美国的国鸟是白头海雕(白头鹰)。白头海雕是世界着名的珍贵鸟类。美国国会于1782年6月20日通过法案确定白头海雕为美国国鸟,并将白头海雕绘到国徽上。美国的国徽就是一只白头海雕,两只爪子分别抓着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和象征战争的利箭。

英国的国鸟叫红胸鸲,又叫知更鸟。这是一种食虫的益鸟,性情温顺,体态俏丽,雄鸟上胸前有漂亮的深红斑,由于红胸鸲对英国农业生产曾起到重要作用,被英国人民誉为“上帝之鸟”。

荷兰的国鸟是琵鹭,素有“鸟中渔夫”的美称,善捕鱼。在荷兰,不少渔民把它作为捕鱼的工具而加以喂养。

奥地利的国鸟是家燕,由于家燕善捕害虫,因而被誉为庄稼的“保护神”。

澳大利亚的国鸟是琴鸟。这种鸟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一带,雄鸟有形似古代七弦琴的尾羽,十分漂亮。

希维鸟是新西兰的国鸟,这种鸟羽毛形象蓬松的头发,羽毛呈黄褐色或淡灰色,不会飞,善于奔跑,视力较差,但听觉和嗅觉灵敏,一般在夜间觅食,因叫声似“希维”而得名。

毛里求斯的国鸟是着名的渡渡鸟,这是唯一被定为国鸟的已灭绝鸟类。这种鸟只产于毛里求斯,翅膀退化,不会飞,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杀,其他动物的捕食,这种鸟早在16世纪过后就灭绝了。

除以上国家以外,日本国鸟是绿雉,卢森堡是戴菊,印度为蓝孔雀,丹麦为云雀,斯里兰卡是黑尾原鸡,委内瑞拉是拟椋鸟,智利为安第斯神鹰,阿根廷为棕灶鸟,比利时是红隼。

目前,我国虽没有国鸟,但在明清两代,官员的官服上绣有不同的鸟类,以分等级。一品文官为仙鹤,二品文官为锦鸡,三品文官为孔雀,四品文官为鸳鸯,五品文官为白鹇,六品文官为鹭鸶,七品文官鸂鹣,八品文官鹌鹑,九品文官蓝雀。

“不得不”的狼

狼群的食物分配管理制度:最强壮的头狼先食,其次是身强力壮者,最后是弱小者;一次食物不够,便再次组织进攻,那些没吃饱的饿狼才会拼命向前。狼群的生存机会就这样最大限度的留给了强者。

有人见过一头母狼死后,小狼围在母狼的身边嗷嗷直叫,场面悲惨。可是过了一会儿以后,饥饿难忍的小狼将目前的尸体当作了“最后的晚餐”。而母狼之所以硬撑着回到自己的窝前才死去,想必也是为了最后自己的尸体能给自己的后代多一点生存的机会吧!

“笨拙可爱”的长颈鹿

身高达6米的长颈鹿逃命起来,速度也并不慢,时速居然有57公里。这种生性胆小的动物的天敌是狮子,但是无路可逃时竟然也可以一脚踢死一头狮子。

“朝生暮死”的蜉蝣

很多种类的蜉蝣,例如,长尾蜉蝣经过长达三年的发育,终于可以从河底浮上来,虽然仅仅有几个小时的生命,却足够让它们飞起来,追逐着交配然后死去。古时文人常以这种小虫的“朝生暮死”来形容人生短暂,因其寿命极短。

“守洞待豹”的北极熊

硕大的北极熊短距离冲刺扑杀海豹的时速可以达到60公里。而冬天时,北极熊会不厌其烦的在冰盖上的海豹的呼吸孔旁等候几个小时,并用熊掌将鼻子遮住,以免自己的气味和呼吸声将海豹吓跑。当上浮换气的海豹刚一露头,“恭候”多时的北极熊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其头部猛击一掌,令其一命呜呼,然后咬住不放,在以其神力把肥硕的猎物硬生生地从小小的呼吸孔中拽出来,总是把海豹的肋骨和盆骨噼里啪啦地挤碎。

“疯舞自杀”的北极狐

北极狐由于主要捕食有自杀习性的旅鼠,自身仿佛也被“传染”上了这种怪癖。每到旅鼠繁殖过量的年份,北极狐的生育也相应的激增。但是隔年旅鼠会因为食物的稀缺而引发的大规模自杀,同时新生代的大量成长也逼迫北极狐为了生计开始远走他乡;此时狐群就会莫名其妙的流行一种自杀式的“疯舞病”,也许是旅鼠吃多了的恶果。这种病系有病毒侵入神经系统所致,得病的北极狐变得异常激动和兴奋,往往无法自已,到处瞎闯乱撞,甚至胆敢进攻过路的狗和狼。不久后就会死去。

“气泡捕鱼”的座头鲸

大翅鲸的别名座头鲸,出自日文,因为鲸背像琵琶,即日文里的“座头”。它们的“气泡捕鱼法”不得不说是惊心动魄:由数名同伴现在鱼类或磷虾群下方绕圈游行,从喷气孔喷出气体形成气泡,把一片海域内的鱼群全部赶到包围圈内,然后不断缩小圆圈的范围,形成直径达45米的气泡网圈住所有的食饵,然后张开大口,从下方穿越包围圈中心游向海面,无数鱼虾就自动进入其口,吃个痛快淋漓。这种气泡翻动和尾鳍拍动同时也是海上非常壮观的海景。

“血压子弹”——跳蛛

跳蛛身体短粗而扁平,步足强壮,善于蹦跳,娇小的身躯长多数不超过15毫米,却可以跳出20倍身体的距离。它那长满绒毛的腿上几乎没有任何肌肉,不过这并不妨碍它跃起,因为跳蛛是依靠体内血压的变化来完成跳跃的,血液如同出膛的子弹冲到身体后部,巨大的压力推动腿弹跳而起。因其捕食方式像老虎,又爱吃苍蝇,所以就有了“蝇虎”的美称。

“百鸟之妻”——大鸨

大鸨过着一种群体生活,据说它们的名字的来源就是因为它们总是七十只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群体。因此,人们在描述时,就在“鸟”的左边加上“七十”,“鸨”就由此而得名。古代曾流行大鸨是“百鸟之妻”的错误说法:说大鸨只有雌鸟而无雄鸟,可以与任何一种雄鸟交配而繁衍后代。这种错误说法很可能是由于大鸨鸟雌雄的羽毛颜色很接近,同时繁殖期间雄鸟大鸨不孵卵、不筑巢,也不照顾雏鸟,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没有雄鸟的。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会用“老鸨”来称呼一种职业。

“贪慕宝石”的安德雷企鹅

安德雷企鹅求偶方式十分有趣,雄企鹅求爱前需要挑选一些卵石作为见面礼,这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是很难找到的礼物。这块小石头的形状和色泽还必须使他的未婚妻感到高兴和满意。然后,它衔着这块石头,去寻找它心目中的娘子。一旦姻缘良机到来,雄企鹅就把这块石头放在雌企鹅的脚边。雌企鹅如果看重,就接受求爱,然后把这块石头衔回事先筑好的巢里,雄企鹅便尾追而去。而雌企鹅如果看不上这块石头,便会拍打翅膀,并用嘴巴去啄让雄企鹅离开。看来金银珠宝之类不只是女人喜欢啊。然而,企鹅之间的爱情是纯真的,当一只企鹅生病或者受伤或处在危险中,它的伴侣也不会离开。人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成双成对的企鹅死在一起,因为它们总是对配偶不离不弃。

和蟒打交道

喀麦隆的少数民族格巴亚斯(GBAYAS)族喜欢一种冒险和最危险的职业——到洞中捕捉蟒蛇。这样,格巴亚斯族的猎人们必须要钻进狭窄深长的蟒蛇洞穴里。他们可能会遇到危险,因为虽然蟒蛇无毒,但它们可以用自己的牙齿把“侵略者”咬伤,或者用身子把猎人紧紧地勒住而使其窒息死。

为了保护自己孵卵的窝,母蟒会张开口露出牙齿,盘绕在几十枚卵上。随时准备噬咬敢于来犯之敌。蟒蛇是一种巨大的动物,长约10米,重达100公斤。除了南美洲长7米捕食鸟类和哺乳动物的阿纳肯达蟒蛇外,非洲阿达马瓦地区的蟒蛇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在喀麦隆和尼日利亚边境人烟稀少的阿达马瓦大草原中心地区,格巴亚斯人在夏季,即母蟒在食蚁兽挖出的洞穴中产卵孵蛋季节,便相约前去捕捉蟒蛇。他们用火烧掉荆棘树丛,开辟出长约百米的通往蟒洞的道路。猎蟒人举着火把,钻进狭窄的蟒洞,直至发现蟒蛇。当到达洞底母蟒孵蛋处时,格巴亚斯人将火把放到蟒蛇头边,用火苗遮住蟒蛇的双眼,用另一只手抓住蟒蛇的脖颈。由于看不清眼前的情形,蟒蛇会任人抓住。如果蟒蛇想咬,猎人会把用兽皮包裹着的一只手伸过去让蟒蛇咬住。这样就给猎人一个机会把蟒蛇拖出洞外。向洞外退出是很危险的,因为猎人既要向后倒退,又要防备遭到小虫的袭击,特别是当挖洞的食蚁兽在场时,它们会迅速围上来咬猎人。把蟒蛇拖到洞口时,在洞外的伙伴就抓着脚把猎人拉出来。

蟒蛇一被拖出地面,便开始发起反击,缠绕住猎人的脖子。如果没有同伴帮助把蟒蛇拉开,猎人就会被蟒蛇勒紧窒息而死。

格巴亚斯族是非洲唯一敢于从事这种奇怪生涯的少数民族。人们很少看到他们有人因蟒蛇致死,但尽管他们事先用兽皮包裹了手和小臂,他们在接近蟒蛇时仍会心惊胆战。如今,捕捉蟒蛇的猎人却越来越少,因为格巴亚斯族的年轻人非常害怕,拒绝钻进洞里与蟒蛇打交道。

非洲企鹅要断香火

南非开普敦附近水域沉船漏油事件迄今恶果犹存。油污迅速扩散到邻近的非洲企鹅聚居地达森岛和罗本岛,污染了近2万只企鹅。虽然专家和热心的救援人士帮它们清理了身上的油污,但专家发现,在这么多曾被污染的企鹅中,至今只有7%能重新繁殖,显示出漏油灾难导致企鹅不育的可怕事实。

许多人都以为企鹅只在冰天雪地下生活,其实不然。全球共有17种企鹅,它们分布在南半球各处,生长在南极大陆的是帝王企鹅和国王企鹅,也有几个品种的企鹅来自温带地区,其中包括非洲企鹅。事实上,只有少数品种的企鹅能长期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区。

非洲企鹅又名黑足企鹅或公驴企鹅,成年企鹅体重约34公斤,在企鹅中算是中等体型。它们生长在南非亚纳米比亚,主要食物包括小鱼和甲壳动物。非洲企鹅的天敌包括鲨鱼以及会偷企鹅蛋和袭击小企鹅的贼鸥与多米尼加海鸥。不过,它们的最大敌人始终还是人类:由于油轮翻沉造成的漏油事故和开发资源导致企鹅栖息地被破坏,非洲企鹅的数目在过去30年来大大减少,目前只剩下18万对。

位于南非西南部的达森岛和罗本岛,分别是非洲企鹅最大和第三大聚居地,各住了55000只和18000只成年企鹅。去年的漏油事件,使40000只企鹅被迫紧急疏散,其中19500多只被困在海上而未被污染的企鹅,由工作人员将它们带到800公里外的伊丽莎白港放生。这些企鹅大约花了两周时间游回达森和罗本岛,而工作人员就利用这个空当清理海面和岛上的油污。

由于企鹅经常在海面活动,所以它们特别容易收到油污威胁。油污会使企鹅的羽毛失去保温和防水功能,使它们因而冻死或无法潜到海里捉鱼而饿死。另外,企鹅也可能因误吃油污而丧命。仅在去年的漏油事件中,就有2000只成年企鹅和4300多只幼年企鹅死亡。

南非开普敦自然保护处负责人沃尔夫表示,企鹅在经过漏油灾难后,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重新繁殖,因为它们整个生理循环都受到干扰。他说:“企鹅是一夫一妻制的动物,如果它们的伴侣死于漏油事件,或没有游回聚居地,它们便要重新适应生活。”

专家指出,海上的漏油事件使大部分企鹅与伴侣失散,预料将影响今年的繁殖。虽然非洲企鹅原则上对伴侣都非常忠诚,但因清理油污而打乱了换羽毛季节的企鹅,以及那些被迫疏散而迟游回岛上的企鹅,都可能导致它们的伴侣被迫“变心”。

沃尔夫指出,油污的遗祸可能是持久性的,企鹅不育与油污严重危害到企鹅生命有关。沃尔夫表示,开普敦的环保人士将联同美国加州大学合作研究油污是否真的导致企鹅不能生育。

动物的“爱情”

在神秘的动物世界里,爱情仍然是“神圣”的象征。为得到心中理想的伴侣,它们有的温情脉脉,有的浪漫异常,有的以勇武赢得对方欢心,有的甚至甘愿为其送上宝贵的生命。动物绚丽多彩的求爱方式,更是展现了比人类毫不逊色的情感世界。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雌蜘蛛在接受爱情时十分谨慎,很讲究“门当户对”,坚决拒绝与不同种类的雄蜘蛛“婚配”,不论对方如何想方设法频频示爱,都能抵挡诱惑,不为所动。雄蜘蛛在求爱时有的轻轻地敲打地面或墙壁,有的则是用整个身体猛烈地敲击,而正是这种敲击声音的细微差别,使得雌蜘蛛能够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求爱者”。其中有一种叫做蝇虎的蜘蛛,其求爱方式十分有趣:雄蜘蛛首先要在雌蜘蛛面前做一番舞蹈表演,边舞边小心翼翼地向雌蜘蛛靠近。这时如果雌蜘蛛把前面两对足缩到胸前,轻轻抖动它的触须,就表示接受了对方的爱情。于是雄蜘蛛就会迈着轻快的步子爬进网内和雌蜘蛛进行交配。如果雌蜘蛛没有任何表示,而雄蜘蛛却贸然前往的话,则很有可能被雌蜘蛛当作食物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