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文学知识
30096700000025

第25章 中外文学名著(10)

6.《堂·吉诃德》:衰落的骑士制度的史诗

《堂·吉河德》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伟大作家塞万提斯(1547~1616)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堂·吉诃德阅读当时流行的骑士小说入了迷,很想恢复过去的骑士制度和游侠生活,他决计走遍各地,打尽天下不平事,“解放一切受苦难的人”,“谋求公众福利”。于是,他穿上纸糊的盔甲,拿出生锈的长矛,骑上瘦马,带着贫苦的桑丘·潘沙作为侍从。一路上,他误把风车当作凶恶的巨人,把羊群当作交锋的军队,把猛狮当作决斗的对象,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向前猛砍猛冲,闹了不少笑话。他前后经历3次冒险,弄得浑身是伤,最后病死家中。临死前他觉醒了,承认骑士小说“胡说八道,荒缪透顶”。

《堂·吉诃德》的思想意义大大地超越了塞万提斯的创作“宗旨”,即扫荡骑士文学。这一部“衰落的骑士制度的史诗”,广泛地反映了16、17世纪之交西班牙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着力揭发封建贵族骄奢淫逸、残暴专横等现实情况。作者为饥寒交迫中的劳动群众呜不平,并且展望没有人压迫人的世界。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中不朽的艺术典型,其性格矛盾复杂。一方面,他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固执自信,妄想用过时的中世纪骑士单枪匹马打天下的方法救民于水火;另一方面,他纯真善良、热爱刍由、见义勇为、无私无畏,处处闪耀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小说中另一重要人物桑丘·潘沙,是当时西班牙劳动农民的形象。他头脑清醒、心胸开朗、思想纯洁、聪明能干、忠于职守、轻信诺言等,但他就任海岛总督后,其缺点逐渐消失,表现出下层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体现了西班牙“黄金世纪”的民主精神。《堂·吉诃德》出版后受到世界各国的好评。从1605年至20世纪40年代,《堂·吉诃德》一书在世界各国共翻译出版1000多次,成为渎者普遍喜爱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

7.《浮士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长篇诗剧《浮士德》是歌德创作的最高成就,从1773年到1831年,延续近60年才完成,倾注了歌德毕生精力。《浮士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的民间传说,全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主要写年过半百的浮土德博士沉缅于中世纪的书斋里,思想苦闷,精神空虚。复活节的钟声把他带到春天的城郊,遇到魔鬼靡非斯特,并与之签订契约;魔鬼甘当仆人,满足他的所有要求。魔鬼把他带到魔女之厨,让他饮了魔汤,返老还童,与市民少女玛甘泪热恋,导致玛甘泪因溺婴被处以死刑。浮士德在精神上自责痛苦,决心放弃“小世界”的平庸生活,向广阔的“大世界”去探求。第二部先写浮士德和靡非斯特到宫廷为皇帝服务,结果发现他们的活动只是供统治者享乐,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于是,浮士德又开始了新的追求,他与象征古典美的海伦结婚,然而,子死妻亡,浮士德得到的只是海伦留下的衣服和面纱,对美的追求终于破灭了。浮土德于是从神话世界回到人问,他召募劳力填海造陆,双目失明仍从事工程指挥。然而,他错把靡非斯特要工人给他挖掘墓穴的锄头声,当成填海建国的劳动声响,而自以为探索到了理想的人生和社会,感到满足而死。

整个诗剧通过主人公自强不息、探索真理、追求美、追求理想的过程,宣扬了创造理想的资产阶级王国的启蒙思想,歌颂和肯定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社会理想,揭露批判了封建专制王朝的腐朽没落、封建伦理道德和教会的残忍冷酷。《浮土德》使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使作品既充满浪漫主义和神话故事的色彩,又有其现实主义的基础。此外,它还是欧洲资,虹阶级上升时期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300年文化发展的生动的缩影。《浮士德》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名著。

8.《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社会现实的镜子

《德国——个冬天的童话》是19世纪德国诗人海涅的长诗,根据诗人流亡法国13年后回国时的见闻写成,共27章。诗题已经显示出当时的德国社会现实像“冬天”一样萧条阴冷,如“童话”一般荒诞不经。

长诗首先对普鲁士的封建统治予以猛烈的抨击:它加入“神圣同盟”,奉行军国主义,对德意志联邦实行专制统治和警察制度。诗人发誓要把普鲁士国徽上的鹰揪去羽毛,切断利爪,让人们痛加射击。长诗也对反动教会毒害人民、助纣为虐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其次,诗人对当时德国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深恶痛绝,并对传说中的红胡子大帝这个帝王的幽灵作了讽刺性描绘,既揭穿了统治者建立封建君主制的反动企图,也粉碎了自由主义分子依靠普鲁士君主来统一德国的梦想。此外,诗人对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以及小市民的市侩习气也予以批判和讽刺,汉堡女神汉莫尼亚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因循苟且和狭隘庸俗的特点。海涅在长诗中还发出战斗的呼喊,号召用革命来推翻旧世界,并坚信新时代必将来临,充分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革命思想。

长诗在艺术上的特色是,把德国社会的真实图景与幻想境界结合起来,既有现实生活的描写,又有幻想、梦境和传说故事;既闪耀着尖锐的讽刺锋芒,又具有强烈的抒情性;结构上整体和个别结合,统一严谨。

9.《坎特伯雷故事集》:现实主义的典范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14世纪英国作家乔叟的短篇故事集,它以一批从伦敦到坎特伯雷朝圣的香客讲故事为线索,记叙了24个短篇故事,绝大部分用双韵诗体写成。

卷首的总序生动细微地刻画了各个香客的形象,其中有充满骑士精神和荣誉的武士、矫揉造作的女修道院院长、精于算计的商人、沉溺于酒色的修道僧、教会赎罪券的经售人、勤勉而穷苦的农民以及律师、医生、大学生、工匠、水手等,包括诗人在内共31人,几乎包括了当时英国所有阶层和职业的人物,构成14世纪英国社会的缩影。故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爱情和婚姻的,如《武士的爱情》否定了诉诸武力的、骑士式的爱情,《巴斯妇的故事》肯定了女权和对爱情的追求,《学者的故事》批评了国王对出身贫苦的妻子怀疑和一再的考验,《商人的故事》反对买卖婚姻,《自耕农的故事》主张夫妻忠诚互爱等。另一个重要部分是揭露教会和僧侣的压迫、欺诈、贪婪、腐败以及金钱的罪恶,如《法庭差役的故事》、《赦罪僧的故事》、《游乞僧的故事》等。这些故事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义思想,显示了反封建、反宗教禁欲主义的倾向。

故事集采川框架结构形式组成有机整体,取材于民间传说、骑士文学和宗教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几乎融汇了骑士传奇、圣徒传、梦幻故事、动物寓言、滑稽故事等各种中世纪文体,刻画人物外貌和内心,笔法生动细腻、富于生活气息,并采用伦敦方言,具有幽默风刺色彩,其首创的双韵诗体也为后世英国诗歌大量运用,因此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典范作品。

10.《失乐园》:英国诗歌史上的杰作

《失乐园》是17世纪英国诗人弥尔顿的著名长诗,约一万行,取材于《旧约·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因受撒旦引诱,偷吃智慧之树上的禁果而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故事。

撒旦原是大天使卢西弗,野心使他反叛上帝,失败被贬,堕入地狱。可是他不愿屈服,立志报仇。当他知道上帝将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时,决心寻机报复。上天派遣天使拉法尔警告亚当危险将临,并告诉他上帝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的过程,以坚其信仰。后撒旦潜入伊甸园,化为蛇形,引诱夏娃和亚当。他们因为意志不坚而偷吃了智慧之树上的禁果,触犯禁条,上帝发现后,派天使迈克尔宣谕其罪,分别判令他们将身受处罚,并将他们逐出伊甸乐园。在放逐到人世之前,天使向他们展示了人类未来的命运:生息死亡,王朝兴废,洪水泛滥、罪恶、灾难……以及基督出世、赎罪、升天。

长诗利用宗教传统题材对人类不幸命运的根源加以说明,并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思考和探讨,表现了作者革命的清教思想。作品通过夏娃盲目求知,首先受到撒旦诱惑,亚当溺爱妻子,再蹈覆辙,以致失去乐园的故事和撒旦矜骄自负,野心勃勃,由天使堕入地狱,变为蛇形的结局,指出人类由于感情冲动、理性薄弱、放纵欲求、意志不坚的弱点而导致苦难和不幸,同时,也暗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由于道德堕落和骄奢淫逸而遭到失败。

另一方面,弥尔顿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战士,在思想感情上又同情撒旦,赞赏他反抗压迫,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反叛精神。对撒旦向上帝开战的场面的描写,令人联想到革命时的战斗情景。长诗尤其突出了他在遭到失败后仍不气馁,坚持战斗的坚强意志,反映了革命夫败后资产阶级革命者身受迫害,但并不灰心丧气,仍要坚持斗争的革命精神。

长诗规模宏大、场景壮阔、风格崇高瑰丽,具有强烈的感情、丰富的想像和雄浑有力的语言,是英国诗歌史上的一部杰作。

11.《鲁滨孙漂流记》: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作

《鲁滨孙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

主人公鲁滨孙不愿过平庸生活,追求游历和开拓,在海外经商,屡历艰险。一次航海遇难,孤身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很快从悲观情绪中振奋起来,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与大自然斗争,他打猎捕鱼,驯养山羊,种植谷物,还制造用具,修造房屋,顽强地生存下来,长达28年之久,把荒岛建成自己的“王国”和“领土”。在其问,他曾救出一个将被杀死的土人,收为自己的奴隶,取名“星期五”。最后,一艘海船水手叛变,停靠荒岛,鲁滨孙以岛主身份站在舰长一方参加激战,获胜后乘船归国。后来他成为富翁,还继续在这座荒岛上垦殖经营。

鲁滨孙是一个中产阶级人物,作品把他当作英雄来加以美化和歌颂。在这个人物身上反映出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他不安于现状,具有进取和开拓精神,并且勤劳、刻苦,不畏艰难,敢于向大自然斗争。另一方面,他作为资产者又具有对个人财富的渴求、根深蒂固的私有观念和等级观念。此外,这一形象也明显地打上了原始积累时期海外殖民主义的烙印。

小说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对人物活动和环境作具体逼真的细节描写,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威尼斯商人》:人文主义的仁爱颂歌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喜剧。英国莎士比亚著。描写商业资产者安东尼奥为助好友巴萨尼奥成婚,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钱。夏洛克因安东尼奥往日放债不取利钱,并曾当众羞辱过他,故挟恨报复,立下借款如到期不还则割肉一磅的契约。后巴萨尼奥与鲍西娅喜订良缘,而安东尼奥因商船失事,无法还钱。

夏洛克便向法庭控告,坚持履行契约。此时,假扮律师的鲍西娅假意允其割肉,但提出需严格按契约条款行事,肉不准多割或少割,亦不许流血,迫使夏洛克败诉认输。此外,剧中还安排了鲍西娅“三匣选亲”及夏洛克之女与情人私奔的情节。剧本歌颂了人文主义的仁爱原则,反映了当时商业资本与带封建性的高利贷资本之问的尖锐矛盾。揭露与鞭挞了夏洛克的贪婪、狠毒、吝啬与冷酷的丑恶本质。同时也表现了对犹太人种族和宗教的岐视。

13.《汤姆·琼斯》:18世纪英国小说的最高成就

《汤姆·琼斯》的全名为《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是18世纪英国作家菲尔丁的长篇小说。

乡绅奥尔华绥收养了出身不明的孩子汤姆·琼斯,与自己的外甥布利菲尔一起抚养。汤姆善良、诚实,但生性轻率冒失,而布利菲尔自私、虚伪,反能博取人们的好感。汤姆得到邻家女孩苏菲亚的爱,受到布利菲尔的嫉恨和中伤,被逐出家门,开始流浪。苏菲亚因不愿嫁给布利菲尔,也离家出走,前去伦敦。在流浪途中,汤姆接触了旅店主、守林人、穷汉、强盗等各种人物,经历颇丰,最后来到伦敦。在伦敦,汤姆和一个贵妇人同居,曾因决斗而被捕入狱,布利菲尔再次阴谋陷害,欲置汤姆于死地,苏菲亚也经历了艰难和危险。最后,汤姆身世揭明,乃是奥尔华绥妹妹的私生子,奥尔华绥也认识到布利菲尔的伪善卑鄙的真面目和汤姆的善良真诚,指定汤姆为财产继承人,汤姆和苏菲亚幸福地结婚了。

作品通过对主人公乡村生活、流浪生活和伦敦生活三阶段的描写,展现了当时英国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刻画了从上到下各阶层的人物,对贵族、资产阶级以及宗教人士的罪恶和腐败予以暴露批判,对善良、正直等美德和鄙视门第、金钱的真挚爱情加以歌颂。

《汤姆·琼斯》显然具有流浪汉小说的一些特点,但尽管人物、事件、场景众多,结构却很完整,情节安排有条不紊,人物刻画也较丰满,语言生动幽默,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被视为十八世纪英国小说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