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精典
30119600000049

第49章

祖国医学把七情过度变化看成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认为七种情绪的过度变化,可以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机紊乱,如《内经》所说的“怒则气上,思则气结”等。如果情绪特别激烈,就会损害人的内脏,如喜伤心,怒伤肝等。《内经》中特别强调“心”在人体的主导作用,写道,“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这里的“心”就是现在所说的大脑,它是人体中枢机构。大脑一旦受到过度精神刺激,产生强烈或持续的情绪波动,就会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对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产生明显的影响。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大喜临门,往往高兴得难以入睡;忧虑悲伤,也会使人寝不安席;受到惊吓,更易噩梦联翩。这些表现都因为大脑皮层的功能受到情绪的影响,使它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失去了平衡的缘故。当人受到惊吓时,会感到自己的心脏怦怦跳动,甚至出一身冷汗;在愤怒时,不仅心跳,而且热血冲头,头胀头痛。这些表现,又是由于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汗腺分泌增强的结果。人在忧愁、悲哀、焦虑、痛苦的时候,之所以饮食不香,胃部发胀,是由于胃肠机能受扰乱的表现。如果这些情绪过于强烈,或者持续时间过久,就会引起疾病。医学上把这些主要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或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的躯体疾病称为心身疾病。下面将就几种主要的疾病同情绪的关系予以分析。

情绪与胃肠机能

胃肠机能对于情绪反应极为敏感。这个道理,古人早就知道。古人在谈到饮食不调、素体虚寒这些因素的同时,特别强调七情是引起胃病的主要因素,《医学正传》指出“胃脘当心而痛”,是“七情九气触于内之所致”。明代另一位医学家张景岳也认为:只有“忧思不遂者,乃有此痛”。

现代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也一再证明,情绪紧张确实可以引起胃肠溃疡的发生。

有人用电击猴子的方法来做实验。每隔二十秒钟就向两只猴通电一次。心情特别紧张的一只,后来得了“胃溃疡病”;而听天由命的另一只却安然无恙,原因是它没有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太平无事。在二次大战期间,伦敦居民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空前增多,因为正处于德国人向伦敦狂轰滥炸的时刻,人们经常处于惊恐紧张的情绪状态。当人们害怕的时候,会引起胃痉挛,不止是胃的肌肉,甚至连供给胃壁营养的血管平滑肌也处于痉挛状态,使胃壁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胃液酸度增高,对胃壁起到了腐蚀作用,所以容易生溃疡病。

情绪与高血压

祖国医学一般把高血压归于眩晕症的范畴,在分析病因时,除了指出与过食肥甘厚味,嗜食烟酒辛辣等因素有关外,还特别强调思虑过度或经常郁闷烦恼最易引起本病。《内经》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郁于上,使人薄厥”。一时性的愤怒情绪,虽然扰乱了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步调,使血压升高,但只要愤怒情绪平息下来,血压也很快恢复正常。如果经常受到外界不良刺激,血压反复升高,就有可能引起高血压病。这也是战争时期高血压的发病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临床大量观察表明,经常处于矛盾、惊恐情绪的性格不稳定人群,也比较容易患高血压病。也有些人虽然并没有惊恐、焦虑、忧郁、痛苦、愤怒等不良情绪,也没有经常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但由于环境和职业的关系,思想上高度紧张,也比其他人容易得高血压病。此外,从事脑力劳动的患者比从事体力劳动的多。特别是那些不讲究用脑卫生的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又缺乏必要的体力劳动和锻炼,更容易患高血压病。这是因为,长期精神紧张,会引起高级神经活动障碍,从而使血管的神经调节发生紊乱,全身细小动脉痉挛,管腔变小,血流通过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情绪与冠心病

冠心病,中医称为真心痛。《内经》把这种痛作了形象的描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和心绞痛的特点是一致的。

古代医学认为,经常忧思恼怒的人,最容易发生真心痛。现代医学也认为,人的脾气和性格对冠心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中医也观察到,经常忧思恼怒的人,不但容易产生真心痛而且容易引起暴死。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出现心肌梗塞的人,他们的情绪比一般人更容易焦虑、忧郁、愤怒。美国心脏专家对117名心律紊乱和早搏患者的病因做了调查,结果发现,由急性情绪紊乱引起的占25名;由情绪低落或发怒引起的占17名;其他病人则表现为沮丧、忧愁、悲伤、焦虑或紧张。而病人之所以出现心跳不规则,脉搏不整,常常是由于患有冠心病的缘故。环绕心脏顶端的冠状动脉硬化,是产生冠心病的直接原因,血中胆固醇增高又是造成冠状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而情绪紧张对胆固醇的增高有明显的影响。

情绪与癌症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种疾病。祖国医学早已指出:忧思恼怒,情志紧张,使人体气血运行不畅,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癌症的发生。例如乳腺癌,古人就认为是“忧思郁结,所愿不遂,肝脾气逆,以致经络阻塞,结果成核”。当前,患癌症的因素不止是由内因情志,还有其他诸种外因的作用。目前,从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虽然还难以准确判断情绪与癌症发生的必然联系,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严重的精神创伤,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以及忧郁、失望等不良情绪,往往增加了人们患癌症的机会,所以说“情志失调易患癌”。

《内经》指出“百病生于气”,这“气”,就是指的七情失调。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许多疾病都与七情不调密切相关,诸如精神病,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结肠炎,月经病,遗精症,各种癌症……如果详细说来,与情绪有关的疾病还有很多种。

糖尿病(古人称为“消渴”,“消瘅”)与愤怒致使脏腑功能紊乱有关。现代医学也发现,战争时期由于精神紧张,忧郁焦虑,糖尿病人增加。糖尿病人在情绪不佳时,往往病情恶化。哮喘病也可以由于情绪诱发或加重发作。此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一些皮肤病人,荨麻疹病人等,均与情绪波动有关。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正气的强弱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情绪的好坏对人体的正气强弱又有明显影响。现代医学认为,经常处于情绪不佳状态的人,会造成自己的免疫机能低下,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得病。所以有人提出“精神免疫”这一新概念。当“精神免疫”不足时,就容易感染发病。

上述种种事实说明,虽然不少疾病的主要病因并非全属精神因素,但与情志有关的疾病却相当多,涉及身体上下、表里。因此,无论预防疾病或治疗疾病,都应注意保持情绪乐观。“欢乐胜似良药,悲伤耗人血肉”。

常见心理疾病

恐怖症

恐怖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种神经症。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恐惧的对象可能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如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

我们正常人也都有过恐怖心态。正常的恐怖是与以往的经历有关的。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正常情况下,人们可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处境是否危险,是否会危及生命,如对动物园里关在笼子里的虎、豹是不怕的,但一旦看到老虎上街,必然会惊恐万分,这就是害怕心理,故恐怖对正常人来说是种有益的防御反应。恐怖心态还和陌生的事物有关,由于陌生产生对前景的不确定性,使人缺乏安全感,或者过于注重得失,就会害怕。但是人都有自我控制能力,这些害怕一般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只有当害怕和现实危险不成比例,而且对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时,医学上才诊断为“恐怖症”。恐怖性障碍者对某些情景、场合产生不必要的十分恐惧的心情,不能自控地尽量回避,不但别人认为难于理解,有时本人也知道不切实际、不合情理,却又无法摆脱而感到苦恼,这就是病态的恐怖。

恐怖症产生的原因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有报道20%的父母和10%的同胞患神经症。也有人指出,至今尚无证据表明遗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生格特征

病前性格偏向于幼稚、胆小、含羞、依赖性强和内向。

精神因素

在发病中常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人遇到车祸,就对乘车产生恐惧。可能是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巧出现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之发生恐惧,并固定下来成为恐怖对象。

恐怖症的治疗

中药治疗

肝郁化火症见恐惧,烦躁,紧张易激惹,情感暴发,意识朦胧,入睡困难,多噩梦,易醒,肌肉紧张、麻木感,头痛头晕,面红目赤,震颤,口苦咽干,胸胁胀痛,便秘,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或弦数。治以清热泻火,平肝安神。选用泻青丸,药如:龙胆草、大黄、栀子、羌活、防风。

肝郁脾虚症见恐惧,情绪低落,烦闷,敏感多疑,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纳差,便溏,头晕,胸胁胀痛,腹胀,月经不调,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细。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化痰。选用逍遥散为主方,药如: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生姜、薄荷。

心脾两虚症见恐惧紧张,心悸胆怯,多思善虑,焦虑不安,多梦健忘,头晕乏力,纳差,腹胀,便溏,舌质淡,体胖,边尖有齿痕,苔薄,脉沉细弱。治以养心健脾,气血双补。选用归脾汤加减,药如:人参、黄芪、白术、甘草、龙眼肉、枣仁、当归、远志、茯神、木香。

肝肾阴虚症见焦虑不安,惊恐,悲泣,虚烦不眠,多梦易醒,健忘,敏感多疑,肢体麻木感,抽搐,五心烦热,盗汗,耳鸣,腰酸腿软,遗精,月经不调,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或沉细。治以滋肾阴,清相火。选用滋水清肝饮,药如: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柴胡、丹皮、山栀。

脾肾阳虚症见抑郁,少动喜卧,少眠,胆怯惊恐,健忘,形寒畏冷,纳差,便溏,性欲减退,月经不调,舌淡,苔滑润,脉沉迟弱。治以温补阳气。选用金贵肾气丸和理中丸加减,方中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加肉桂、附子助肾阳,阴阳双补,更兼理中汤补气温中。全方兼补先天、后天阳气。

西药治疗

抗焦虑药与抗抑郁药能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利于行为矫正。常用的有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

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对恐怖症有较好的疗效。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基础上,鼓励病人面对恐怖的对象,并且逐步加以训练克服它,在每次接近恐怖对象而取得成功时就加以鼓励,病人即会增加一份信心。

焦虑症

焦虑症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和紧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但并非有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于现实事件很不相称。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焦虑:在你面临一次重要的考试以前,在你的老板大发脾气的时候,在你知道孩子得了某种疾病的时候,你都会感到焦虑。焦虑是有意义的,它往往能促使你鼓起力量,去应付即将发生的危机。但是,如果你有太多的焦虑,以至于达到焦虑症,这种有意义的情绪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会妨碍你去应付、处理面前的危机,甚至妨碍你的日常生活。

焦虑症产生的原因

遗传因素

在焦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缘亲属中同病率为15%,远高于正常居民,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25%,而单卵双生子为50%。有人认为焦虑症是环境因素通过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感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病前性格特征-自卑,自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对轻微挫折或身体不适容易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

精神因素

轻微的挫折和不满等精神因素可为诱发因素。

生物学因素

焦虑反应的生理学基础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普遍亢进,常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过度释放。躯体变化的表现形式决定于患者的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平衡的特征。

焦虑症的治疗

中药治疗

肝郁化火症见烦躁,紧张易激惹,情感暴发,意识朦胧,人睡困难,多噩梦,易醒,肌肉紧张、麻木感,头痛头晕,面红目赤,震颤,口苦咽干,胸胁胀痛,便秘,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或弦数。治以清热泻火,平肝安神。选用泻青丸加减,药如:龙胆草、大黄、栀子、羌活、防风、当归、川芎、竹叶。

肝郁脾虚症见情绪低落,烦闷,敏感多疑,注意力不集中,梅核气,入睡困难,纳差,便溏,头晕,胸胁胀痛,腹胀,月经不调,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细。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化痰,选用逍遥散为主方,药如: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

忧郁伤神症见焦虑不安,心神不宁,精神恍惚,时时欠伸,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治以养心安神。选用甘麦大枣汤加味,药如:甘草、大枣、小麦、柏子仁、枣仁、茯神、合欢花。

心脾两虚症见心烦,焦虑不安,易兴奋但易疲劳,嗜睡,多梦,健忘,头晕乏力,纳少,酸胀,便溏,舌质淡,体胖,边尖有齿痕,苔薄,脉沉细弱。治以养心健脾,气血双补。选用归脾汤加减,药如:人参、黄芪、白术、甘草、龙眼肉、枣仁、当归、远志、茯神、木香。

阴虚火旺症见心烦,焦虑不安,虚烦不眠,心悸眩晕,五心烦热,盗汗,耳鸣,腰酸腿软,遗精,月经不调,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或沉细。治以滋肾阴,清相火。选用滋水清肝饮,药如: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柴胡、丹皮、山栀。

脾肾阳虚症见心烦抑郁,少动喜卧,少眠,胆怯惊恐,健忘,形寒畏冷,纳差,便溏,性欲减退,月经不调,舌淡,苔滑润,脉沉迟弱。治以温补阳气。选用金贵。肾气丸和理中丸加减。方中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助肾阳,阴阳双补,更兼理中汤补气温中。全方兼补先天、后天阳气。

西药治疗

抗焦虑药既能稳定患者的情绪,又有助于心理治疗,以苯二氮卓类最常用,如劳拉西泮、佳静安定、舒乐安定。亦可选用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双重作用的抗抑郁药,如多虑平、路滴美、赛乐特、舍曲林、黛力新、氯米帕明等。

心理治疗

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使患者认识疾病的本质,解除其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可采用一般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行为疗法、暗示疗法、家庭心理教育、催眠疗法、患者中心疗法、系统脱敏疗法、音乐疗法等,并辅以各种形式的松弛训练。治疗方式以个别心理治疗与集体心理治疗相结合,以取得最大的效果。

强迫症

强迫症是指主观体验到源于自我的某些观念和意向的出现是不必要的,或其重复出现是不恰当的,但又难以通过自己的意志的努力加以抵制,从而引起患者强烈的紧张不安和严重的内心冲突。伴随的某些重复动作和行为往往是患者为了减轻其内心的紧张不安,屈于令人不快的思想和意向或进行对抗而呈现出来的继发现象。

强迫症的表现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