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精典
30119600000051

第51章

目前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通常我们讲的高血压病,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它占整个高血压中的90%。什么是高血压呢?这要从什么是血压和正常血压说起。血压,就是人体血液在血管流动时对血管壁所形成的压力,一般都是测量上臂动脉血压。高血压早期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头胀、耳鸣、眼花、健忘、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烦闷、乏力、四肢麻木、心悸等,在精神紧张且劳累后加重。在进入第二、第三期后,出现心、脑、肾的并发症,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心悸、气喘、紫绀、不能平卧、浮肿,或失语、偏瘫及多尿、夜尿多等。高血压病的特殊表现: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是在高血压病程中,小动脉出现持续的强烈痉挛而引起的,症见血压急剧升高并伴有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属I临床危重症。血压的正常范围很宽,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制定了最新的“高血压治疗指南”,18岁以上的成人血压分类如下:高血压是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的,不少学者认为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可能是主要的发病原因。外界的和内在的各种不良刺激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神经类型、遗传因素、缺乏适当休息和运动、摄入过多的食盐、肥胖等,可以导致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控制失调,使大脑皮层和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调节作用发生紊乱,引起全身小动脉的痉挛,周围血管阻力持续增高等,长期下去就形成了高血压。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确切原因还不能断定,但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后,可在动脉系统、脑、心、肾等器官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损害,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危害也主要在此。

高血压的治疗

中医治疗

结合本病临床表现,一般属中医“眩晕”、“头痛”病范畴,临床上将其分为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肝肾阴虚型及阴阳两虚型四个征型。

肝阳上亢症见头痛头胀,眩晕耳呜,面红赤,口苦心烦,舌红,脉弦有力。用平肝潜阳佐养心安神法,予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藤20克,野菊花15克,石决明30克,黄芩15克,云苓15克,夜交藤20克,夏枯草15克,怀牛膝10克,知母10克,枣仁15克。目赤尿黄加龙胆草、泽泻;大便干燥加决明子、生地。成药可选用脑立清、牛黄降压丸、降血压糖浆等。

阴虚阳亢除具有一般阳亢症状外,还有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脉弦细而数,舌苔黄,舌质绛红。治宜滋肾养肝为主,方剂选用知柏地黄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知母、黄柏、生龙牡、龟板等。若偏于心阴虚者,可加酸枣仁、桂圆肉、远志、女贞子等以养心安神。

肝肾阴虚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腰酸腿软,五心烦热,失眠,耳呜,舌质干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用滋阴潜阳法,予杞菊地黄汤加减:枸杞子10克,野菊花15克,生地15克,山萸肉9克,泽泻15克,云苓15克,丹皮10克,怀牛膝10克,钩藤20克,桑寄生15克,生龙牡15克,白芍15克。不能入睡或易惊醒者,加炙远志或枣仁,玄明粉4克,人工牛黄0.5克,睡前冲服;时有心前区闷痛活动后尤甚者,加丹参、川芎、红花;后头部或颈部发紧,加葛根,川芎;四肢发麻加稀莶草,嫩桑枝,地龙;双下肢肿胀加汉防己,茯苓皮,昆布。成药可选用二至丸、健脑补。肾片、六味地黄丸等。

阴阳两虚主要表现为四肢不温伴乏力,腰酸,头痛,耳鸣,心悸,舌淡苔白,脉弦细。用滋阴益阳平肝活血法,常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生地15克,山萸肉10克,山药l0克,云苓l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钩藤20克,川芎15克,野菊花15克,仙灵脾15克,丹参15克,海藻15克,肉桂2克。夜尿频者加益智仁、补骨脂;神疲乏力加黄芪、党参;胸闷气短心悸加麦冬、五味子、人参;心烦失眠加知母、枣仁。成药可选用参芪二仙片、虫草蜂王浆、龟鹿二胶丸等。

西医治疗

利尿剂:双氢克尿噻每日12.5~50毫克;氨苯喋啶每日50~100毫克;氨体舒通每日20~80毫克;速尿每日20~40毫克。

p—受体阻断剂:氨酰心安25~100毫克,每日1次;美多心安50~100毫克,每日1~2次。

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12.5~50毫克,每日2~3次;依那普利2.5~40毫克,每日1次。

钙阻滞剂:心痛定10~20毫克,每日3次;尼卡地平20~30毫克,每日3次;尼群地平10~20毫克,每日3次。

其他:a—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首剂0.5毫克,以后l毫克,每日3次;或a一受体兴奋剂,如可乐定0.1~0.2毫克,每日3次。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在发达国家中,冠心病占各种疾病死亡率的首位,在我国也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因此,防治冠心病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医学问题。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受累心脏缺血程度。当冠状动脉管径狭窄达75%以上时,则可产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典型的心绞痛发作为突然发作的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每在劳动或兴奋时,或受寒、饱餐后发生。疼痛部位多在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也可能波及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或左上肢前臂内侧达小指与无名指,亦可表现为牙痛、胃脘痛。疼痛性质多为闷胀、窒息性、压榨性,甚至有濒死的恐惧感。疼痛发作持续时间,一般数秒至数分钟,少有持续15分钟以上者,疼痛发作时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制剂后可缓解。有些心绞痛发作在夜间,发作时病人面色苍白无华,表情焦虑,或有大汗不止。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休息或含服硝酸盐制剂不易缓解。

引起冠心病的原因

本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认为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糖尿病、内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龄大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本病的常见致病因素是:

一、肾气亏损

随着年龄的增长,脏器功能渐退,或未老而肾亏,命门火衰,不能温煦各脏腑,导致阳衰气滞,血行不畅,发生气虚血淤;或。肾阴亏乏,不能滋养脏腑之阴,也可导致阴虚血淤。

二、寒邪内侵

由于胸阳不足,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痹阻胸阳,心脉不通发为胸痹。如《诸病源候论》说:“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为胸痹。”

三、饮食不节

素嗜肥甘厚味或长期饮酒,脾胃受损,运化失常,痰浊内生,阻遏胸阳,气机不畅,发为胸痹。

四、情志失调

长期缺乏运动。精神抑制,情志失去平衡,或过度紧张不安,思虑过度,致血行不畅,气滞血淤,心脉淤阻发为胸痹。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病机理是复杂的、综合性的较长过程。可归纳为四个步骤:第一,心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平滑肌细胞增生。第二,血小板粘附于受损的血管壁后,释放出血清素,血栓素A2,血小板Ⅳ、Ⅷ因子等。第三,低密度脂蛋白由受损的内皮细胞渗人内膜下的平滑肌细胞,并被吞噬,进入细胞后被细胞内溶酶体的水解酶分解而释放出游离胆固醇,后者与亚油酸结合,成为重要发病环节。第四,在上述病理变化基础上,最终发生冠状动脉纤维化、钙化。

冠心病的治疗

中医治疗

温通心阳适用于冠心病辨证为阳虚寒凝者。其症以胸痛剧烈,或绞痛,或感寒而发,或感寒痛甚,起病急剧为特点,常在夜间或感受寒邪时发作,平素畏寒肢冷,体乏无力,腰膝酸软,面色胱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胸闷气短,舌淡或紫暗,苔白,脉沉迟或弦紧等。究其本多为心阳亏虚,寒客胸中,气机阻痹或命门火衰,气化失司,不能温煦心脉、鼓舞心阳所致。寒则凝,温则通,治当温阳益气散寒,活血通脉止痛,尤重于温补心肾之阳,常选参附汤合桂枝甘草汤加减:人参10克,附片10克,生黄芪3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生甘草12克,淫羊藿15克,菟丝子15克,巴戟天12克。若见腰酸腿软、小便清长、畏寒肢冷、舌淡胖、脉沉迟等肾阳虚甚症状者,加熟地配附片以阴中求阳,附片用量为熟地的l/3~1/4;若兼脘腹胀满、便溏纳呆等脾阳虚甚症状者,加干姜、砂仁、香附温中化滞;若以胸闷为主,感寒诱发者多为心阳不宣,气血凝滞,加栝楼、薤白通阳宣痹;若胸部憋闷刺痛,则为心血淤阻,加赤芍、降香、红花活血通络止痛。

益气养心适用于冠心病日久气阴两虚者。其症以胸闷隐痛,时作时休,气促脉微为特点,伴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短气自汗,失眠多梦,舌淡少红。多由于素体心阴亏虚,或劳心过度,或年高耗精,或发病日久,心脉失养而致。治当益气养心,方选保元汤和生脉散加减:人参l0克(一般气虚者用党参,元气衰者用人参,气阴两虚者用太子参或西洋参),黄芪30克,炙甘草10克,麦冬12克,五味子10克,白术12克,当归10克,玉竹15克,黄精15克。胸部刺痛加郁金、丹参化淤通脉止痛;若脉结代合炙甘草汤以益气养血,滋阴复脉;阴虚偏重可选加枸杞、沙参、生地、旱莲草、女贞子。

豁痰泄浊适用于冠心病辨证为痰浊内阻、心阳不宣者。其症以形体肥胖,胸闷痛如窒,痰多脘闷,苔浊腻,脉滑为特征。治以通阳泄浊,豁痰开结,方取《金匮要略》栝楼薤白剂,即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全栝楼30克,薤白12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桂枝15克,茯苓12克,降香12克。若胸闷甚者重用栝楼开胸化痰结;心痛彻背者,重用薤白通阳宣痹;阳气不宣者重加桂枝温通胸阳;痰浊明显者加菖蒲、郁金泄浊化痰;痰热偏重加山栀、胆星、竹茹;痰浊内阻可使血滞为淤,淤阻脉道,痰淤互为因果,故常需加川芎、郁金活血化淤。

祛淤通脉适用于冠心病辨证为心血淤阻者。患者表现为心胸刺痛,痛点固定,舌紫唇暗,舌下静脉迂曲粗胀。现代医学认为心绞痛多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其机理与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缩血管活性物质及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有关,属中医血淤证,用活血化淤通脉法治疗。方剂可选用血府逐淤汤、冠心二号方加减:丹参30克,赤芍12克,川芎12克,桃仁10克,降香12克,红花10克,柴胡12克,枳实12克,三七5克(研冲),琥珀3克(研冲),血竭3克。若见心律不齐加甘松、苦参。

解郁升阳适用于冠心病辨证为肝气郁结者。有许多冠心病发作时疼痛除表现为胸前憋痛外,多向胁肋放射,连及后背肩胛以致手臂,且多由情绪而引发,《灵枢经》有“肝心痛”之称。郁怒伤肝,肝气不舒,则血脉不和,其症多在清晨5~7时(卯时为肝主之时)或情绪波动时而发,症状不典型,但发作却较频繁,常伴见胸闷重而痛轻,时作时休,善太息,两胁不舒,脉弦紧等。治当疏肝解郁,升阳解痉。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2克,郁金12克,白芍15克,川芎l0克,香附12克,川楝子】2克,元胡10克,陈皮10克,防风10克,荷叶10克,葛根15克,丹参15克。若兼湿阻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浊。疏肝药之中加风药,取风药升阳、助肝胆升发之效,以利气血布达,使心脉挛急得舒。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是指用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调节血脂药、抗凝药物等。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很多,常用的主要有:

硝酸酯制剂:主要包括硝酸甘油、消心痛、5-单硝酸山梨醇、长效硝酸甘油制剂等。

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p阻滞剂):常用的制剂有普萘洛尔、氧烯洛尔、烯丙洛尔、吲哚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纳多洛尔。

钙通道阻滞剂:常用制剂有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地尔硫卓、尼卡地平等。

抗血小板药物:阿斯匹林、双嘧达莫、苯磺唑磺等。

调整血脂药物:烟酸、普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

溶血栓药物:如华法令、肝素、尿激酶、链激酶等。

介入性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mA)、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冠状动脉斑块切吸术、经皮冠状动脉激光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和溶栓疗法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介入治疗术就是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脉支架术。

外科手术治疗:是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冠脉搭桥术。

心脏神经症

所谓心脏神经症,是由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组精神神经症状。这种病人多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神经症的症状群。心脏神经症,实际上是全身神经症的一部分。因此其临床特征和其他神经症的临床特征大同小异,即病人具有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一些症状,如失眠、多梦、头痛头晕、易激动、全身乏力、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求治心切等。不同的是,心脏神经症病人的神经精神症状,多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方面。病人常感到心跳厉害、胸闷气急、心前区不适及疼痛,多在劳累或兴奋之后发生,这是心脏神经症很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心脏神经症病人的心脏本身则无器质性的病变。在临床上,有心血管系统症状的病人中,大约有1/10是心脏神经症病人,故需引起注意。

引起心脏神经症的原因

心脏神经症的原因,往往与不良的环境和躯体因素有关。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调节、支配心血管系统的植物神经的正常活动受到了干扰,心脏也就出现了一时性的功能紊乱。疑病心理也是发生心脏神经症的原因,病人常常对一时性的心前区不适感疑虑重重,并对此长期放心不下,担心患了某种“心脏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加上旁人——尤其医务人员的不恰当的解释,更会促使病人产生焦虑、紧张的心情,从而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对心脏的关心更为强烈。

本病属于中医“惊悸”、“不寐”、“虚劳”等范畴。多因久病气血亏耗,失血之后阴血耗伤,使心失所养,神不潜藏;或过劳多思,用心过度,伤及心脾,心阴暗耗,心神失养或素体阴虚,热病之后阴津更伤,肾阴不足,水不济火等引致心悸、疲惫、眩晕、气短、胸痛。

心脏神经症治疗

本病的治疗着重在心理治疗,消除诱因,安排合适的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并予以安定镇静剂。

第一,要正确认识该病。病人有必要对自己的疾病原因、性质及表现形式有一大概的认识,以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培养乐观开朗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医务人员对病人要关心和同情,但要恰如其分,否则会给病人造成“病情严重”,甚至于“死到临头”的错觉。恰如其分的坚定和理解态度,对消除病人疑病心理和稳定病情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不要因为“心脏病”而卧床休息,如不伴有其他疾病,还是不休息为好。工作若不是强体力劳动,可以坚持正常的工作和劳动。缺少体力活动的病人,还要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以便增强体质,改善大脑的神经功能,同时也可以调整支配心血管系统的神经功能。卧或坐的生活不利于精神和心脏生理变化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