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志书撷英》顾名思义,就是从丰富多彩的志书宝库中,探采北京地域文化点点滴滴的“花瓣”,经过剪修装饰,排列组合,添枝加叶,形成100株生机蓬勃、各具特色的林木,展示于大庭广众之中。也就是说,这部书中每篇文章的主要资料都是来源于志书,但其内容和写法又不同于志书。在内容上,坚持志书的存真求实,但突破了“述而不论”的原则,常常根据作者的认知,对史实进行合理的引申发挥,褒贬评议,表达其见解,抒发其情感,尽管常常是一家之言,甚至存在某些偏颇,却使问题更加明确,史实更为引人;在文章的结构上,从志书的横分门类不缺要项,从纵述史实不断主线的框架中跳出来,只截取其中一枝一根、一叶一花,以“北京的怪”、“北京的吃”、“北京的绝”、“北京的钱”、“北京的乐”为题,写成不足千字的短文,让叙述对象和自己的认知紧密结合,自然流淌于笔下,尽管对有些人、事、地、物的记述并不那么全面、系统,像一个个糖葫芦被几根线串起来,摆在那儿,使读者更方便即食,从而更大众化;在文字上,志书的语言特点是严谨平实,这个文集却在不违背真实的前提下,力求生动活泼,使用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特性的语言,有的编成故事,有的展开联想。尽管在严谨上略显不足,但大大加强了趣味性、形象化。总之,志书装上了翅膀,使藏于馆库,传于少数专家之手的珍贵志鉴性著述,得以解放,亮出来、飞起来,进入社会大众之中,使其潜能得以释放、固有形像得到实现;它为北京地域文化,揭开面纱,使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就像在不同时期,以不同角度,从不同方位展北京文化的一百张面孔,让你很快认出来,了解他,亲近它,使北京文化更能凝聚人心,优秀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它为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文化自觉提供了生动活泼、易学易懂,感染力很强的教材,也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基础性素材和创新发展的启示。
感谢北京晨报开辟《志书撷英》这个栏目,为传播和挖掘北京地域文化打开了一扇广受读者欢迎的窗口,也感谢为这个栏目撰写文稿的同志,他们在浩如烟海的古今志书中,披沙拣金,选择当前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内容,制作成“小品”或美味快餐,参与到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潮流中,为把北京这个世界文明古都建成现代化的国际文化中心,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辛劳和心血,也殷切期望《志书撷英》这个栏目越办越好,在第一本文集出版后,陆续推出质量更高、特色更鲜明的第二本、第三本……文集。
段柄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