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30127200000006

第6章 北京的怪(3)

第二,注意饮食清淡,明代御膳以鲁菜、清真菜为尊,康熙却感觉油腻,他特别推崇淮扬菜,主张淡而有味,清代御厨有关外烧烤,但食后必饮酸汤,据记载,清朝皇帝每日只吃两顿正餐,除皇太极、雍正可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外,其他人体重大多偏瘦。

第三,喜爱体育锻炼,清代以弓马得江山,非常重视骑射,特别是盛期的几位皇帝,经常打猎、骑马。不仅如此,还通过摔跤、武术来锻炼身体。清代摔跤分两种,一是宫里跤,一是宫外跤,前者不许用绊子,练习者不容易受伤,对臂力、腰腹肌肉锻炼更充分。康熙一生射杀153只老虎,当然,其中绝大多数并非是自己的功劳,而是由手下人先将老虎打个半死,他再最后负责一击,但作为一国之君,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

第四,生活节制,虽然妻妾成群,但清代家法甚严,故像同治这样荒唐的皇帝比较少,明代有好几个皇帝因生活不检点死于意外事故,清代就少得多。与历代相比,清代皇子课业最重,不少皇帝满腹经纶,有较高的修养,有助于延年益寿。

历代宫廷都重养生,但明代皇帝偏信黄老之术,不能自拔,甚至整日服石炼丹,导致中毒而死。清朝皇帝虽然也很迷信,但相对理性,坚持“诸教为我所用”的实用原则。基本以服用动植物补药为主,重视温补。

有趣的是,清代皇帝寿命虽长,公主的平均寿命却很短,只有21.8岁。清代为江山社稷考虑,经常采取政治联姻的手段,仅远嫁到蒙古的公主就超过了30位。清代皇家教育也是重男轻女,公主们基本没有什么体育锻炼的基础,嫁到环境不熟悉的异域,自然会影响寿命。此外古代妇女生育是一大难关,死亡率颇高。即使是没被远嫁的公主,因身份特殊,她们的婚姻也往往不幸福,又无法倾诉,往往在忧郁与隐忍中,匆匆走完生命历程。

香山为何多黄栌

每年11月初到月中,是观赏香山红叶的最佳时期,众所周知,香山红叶以黄栌树为主,但黄栌在中国的原产地是西北和南方,非本地树种,是谁把它们“搬”到了香山呢?为什么要如此集中地种植呢?

香山开发,始于金代,以后历代皆有扩建,但在乾隆之前,并无香山红叶一说。直到乾隆十年(1745),这里定名为静宜园,情况才发生了改变。

乾隆喜欢爬山,曾165次登上香山,甚至更远也更高的盘山(今属天津市),他也爬过32次。乾隆喜欢香山,传说是因为它山顶似香炉,很像江西庐山的“香炉峰”,香山之名亦由此来,但这个说法并无实证。还有一种说法称,山上杏花颇多,开放时香气四溢,故称香山。

这些说法,未免望文生义,中国从南到北,叫香山的地方不下几十处,这或者仅仅是一种惯用称呼。但后一说法却透露出一个信息:香山的杏花曾比红叶更有名。事实上,在乾隆时,香山主要的树种是槐树、榆树、枫树、银杏,黄栌并不多,这里的枫树是所谓“元宝枫”,当地人俗称它为槭树,叶呈五角,秋天也会变红,它外貌近于“五角枫”,但比较矮。

其实,乾隆喜欢爬山,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用它来弘扬尚武精神。八旗马上得天下,到乾隆时,八旗子弟游手好闲,战斗力已有较大下降,对此乾隆非常警惕。他倡导“国语骑射”,并立了“下马必亡碑”。为征服大金川的反叛,乾隆在香山脚下仿建了碉楼,供特种部队练兵。以后金川之役已胜,碉楼却并没废弃,而是又添造了许多,继续训练,可见乾隆对武备的重视。

香山的黄栌,固然是为了娱乐玩赏,但更重要的是,红叶为关外常见之物,在宽甸、本溪等八旗先人的聚居地,都有大片的红叶林区,在香山广植红叶类植物,有追念先人、不忘根本之意。望红叶而思前人创业艰难,这不失为砥砺士气的妙法。只是关外的红叶多为枫树,关内种植者不太熟悉其习性,因此改种黄栌。黄栌可制漆,果实、根等能入药,不易生病,树形也漂亮。更重要的是,它耐旱畏湿,特别适合在山地种植。

乾隆朝以后200年,香山的黄栌树越种越多,已接近10万株。风景更加雄壮震撼,但物种过于单一,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病虫害等,对景区构成威胁。

其实,不仅是北京香山多黄栌,在山西、山东、河北等八旗驻地附近,也曾大量种植黄栌,可见,黄栌不仅仅是观赏树,还有着更丰富的精神内涵。

“老北京”怎样管物价

物价升降,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时代,一旦价格波动,为患深远,那么,“老北京”的物价是如何管理的呢?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历代统治者对物价问题都高度重视。以明代为例,商家所有商品价格需每月上报,粮、盐、马匹等重要商品的价格均需皇帝批准,绝不能私自作价。北京地处天子脚下,设有东南西北中五城兵马司,每三日校勘各商家,一是检查度量衡是否准确,二是执行价格监督,对乱涨价的,“杖八十”,乱降价也不行,扰乱市场秩序,要“笞四十”。

到清代,物价管理更严,乾隆时价格监管的商品多达2620多种,连瓦工工资、木匠工资都有规定。如此大包大揽,优点是确实平抑了物价,康熙以后一百多年,正常年份的粮食价格上涨还不到1倍,堪称奇迹。但缺点是抑商过度,影响了经济进步。

在农业社会中,粮食价格最为敏感,也最难管理,为什么古人却能百年只有微涨呢?因政府设有“常平仓”,丰年高价收购,歉年低价售出,不仅打击了投机行为,且防止了谷贱伤农。“常平仓”在战国时已出现,隋唐充分发展,明清则相当成熟。

但“常平仓”也有弊端,它是一笔巨大的流动资金,很容易被挪用,皇家自己就经常挪用“常平仓”的粮秣,加上各级官员层层扒皮,“常平仓”亏空甚多。为弥补制度漏洞,只好增派官吏,互相牵制,但时间一长,互相牵制的官吏间很可能媾和,结果编制增加了,行政效率却降低了,亏空依然故我,只好再增加新的制约部门,于是冗员越来越多。

到清末年,统治者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两度准备精简机构:第一次是“戊戌变法”,百日即告失败;第二次是所谓“新政”,结果百官集体辞职,皇家完全被架空,急得慈禧要跳中南海。随着皇家管理能力下降,到清代末期,物价已失控制,但有趣的是,与后来相比,这一阶段物价波动并不太大。因为当时各行业均有较成熟的行会组织,商家们通过自组织、自律等方式,不仅平抑了物价,还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秩序。

管好物价,才能创造稳定的局面,但为此牺牲市场公平却会得不偿失,与其人为平抑,不如更多依靠市场力量,当市场健康时,物价自然会趋于平稳。

老北京皇家养大象

大象,陆地上最庞大的哺乳动物,喜温暖,非北方所产,但有趣的是,它与老北京城却曾结缘700年。

皇家饲养大象,宋代已有,因其罕见,且身躯庞大,可彰显天朝“万物皆备于我”的气势,故得到特别重视。在北宋都城汴梁,经常会有皇家大象炫耀性的游街活动,小贩们趁机跟在后面兜售大象玩具,作为旅游纪念品。

元代北京成了都城,始有大象,但待遇不高,需干力气活,比如忽必烈在景山搞绿化,就派大象驮树种。元代皇家仪仗队由6头大象打头阵,此外皇帝还经常会乘大象拉的车(即玉辂车)。元代大象养在积水潭边,因大象好水,需经常洗澡,当时的积水潭比今天大得多。

明代故宫门口用两头大象看门,按规定,还应有虎豹,但实际上很少用。明代大象多是南亚各国进贡而来,养在宣武门内,主要负责在南北郊祭时驮祭器、驾车等。此外就是在朝贺时,站在两边,等官员们全过去了,鼻子一搭,仿佛关门。一次日常规模的朝贺,需用6头大象。

由于宣武门一带无水塘,大象只能出宣武门到城壕中洗澡,日久天长,成了景观,所经过的街道也被称作“象来街”。到清代,洗象成了每年6月“天贶节”的固定仪式。洗象的工具很复杂,比如有推象进退的“叉”,有专门的竹刷。为了看洗象,这一天宣武门外酒楼临水座位的价格,甚至要“千钱”。

乾隆时,南亚“进贡”大象达17次,共50多头。清规:大象每日待遇是老米3斗、稻草160斤。但大象太多,朝廷负担不起,只好下令以后贡象,均交云南、广东官府代养。清光绪时,一头大象早朝时突然野性发作,带车逃逸,还冲入民宅踩死了人,到晚上才被捕获,从此清廷銮驾再不用大象。

颐和园养大象,则在庚子事变后,传说八国联军入京,慈禧仓皇出逃,临时找了一辆民夫的骡车,驾车人叫武寿峰,武沿途照料甚殷。回京后,恩赏为象官,象房设在颐和园北宫门往北一里多地,原是养御马的安河圈。

武寿峰喂养一对缅甸进贡来的大象,但麻烦的是,公象一齿折断,母象则性喜吸水喷人。为应付慈禧观赏,武寿峰便在象房中掏洞放入老鼠,母象害怕,就用脚封住洞口,自始至终不敢移动半步,自然无暇去吸水喷人了。此外,他还给公象做了金牙箍,接好断牙,对慈禧则称:“左牙镶金,右牙镶银。太后福寿无量,天下四时皆春。”令慈禧大悦,赏了他50两银子。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因为大象并不怕老鼠,此外,清代赏赐多是象征性的,一次给50两银子的情况很少,不会为一句吉言就如此破费。

缅甸大象病死后,西太后按大臣礼节举行了葬礼,停灵九天,并给杉木棺材,葬于玉泉山西边象鼻子沟。清后期积弱,皇家无力照顾,随着大象老病而死,象房也就渐渐凋落了。

军队与北京地名

北京地名中,许多带有军队色彩,比如“校场口”、“蓝旗营”、“北营房”等。提到军队与北京地名的关系,就不能不说八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