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和谐自我 跨越行难
30340200000009

第9章 审视和领悟“和谐自我”之理念

本章提示:“和谐自我”,意指通过发挥自我主观能动作用,调节自我的生理和心理矛盾、合理平衡自我的物质与精神利益、妥善协调自我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使自我内在矛盾与外部环境矛盾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和谐自我”集中体现在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两个方面。对内协调主要包括:自我的生理和心理矛盾得到相对有效的协调,自我对物质和精神利益的期望程度得到相对有效的协调。对外适应主要包括:认清现实、承认差异,自我生存环境得到相对有效整合,使自己在一个相对安定有序、健康而和睦的生存环境状态下生活。总之,“和谐自我”是一个“自治自律、尊重人权、诚信友爱、勤劳尽责、安定有序、淡泊睿智、健康向上、求同存异、个人与环境友善相处的自我”。

第一节 自我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形式

事实上,“经济人”在追逐“利己利益”的过程中,经常被各类复杂的“涉及面宽且层次较深”的矛盾所困惑。这种由困惑带来的迷茫,不仅动摇了人们对“公开、公平和公正”核心价值理念的信心,造成个人自身不和谐的现象,而且其生存环境也被严重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固步自封排斥异己

何谓排斥?排斥按词曲解释意指一切具有分离、扩散性质的物质运动形式,其表现为排挤斥逐、排斥异己。在现实生活中,人人以自我为中心固步自封排斥异己比比皆是。人们持有排斥的心态看人、看事,对与己不同的观念和诸多社会问题反映强烈。在反感中发牢骚、在牢骚中拼命呐喊、在呐喊中攻击和伤害他人、在攻击中又折磨及伤害自己。

二、曲解本意“和谐”断裂

所谓断裂意指折断开裂。从社会存在的现状看,不少人把“和谐社会”误认为“说话自由”,把“和谐”本意曲解并被折断开裂了。正如我的“博客”好友“共青团员”所言,“和谐”被扭曲和泛用了。无论大会小会、大报小报、大场面还是小场面“和谐”两字被频繁使用,前卫的管理者们泛泛而谈什么“和谐”。泛滥成灾的“和谐”词语,如同孩子们在玩耍吹气泡,一吹就出现串串大小不同的气泡。不少人错误地认为“说话自由”可以体现出社会民主与和谐。为此,一个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社会舌战现象越演越烈。各阶层人士撕着嗓子、放开喉咙毫无顾虑地大声说出不同心声的话语。有头有脸且又有身份的人在台上公开评论大声说,没头没脸且又没身份和地位的人在台下说、网上骂、私下评论。事实上,“和谐”被强奸、被歪曲和误解了。因为,“和谐”不等于不分场合信口开河,“和谐”不等于我行我素自由行事。“和谐”必须自律和自治,必须控制在一定“法度”的范围内。好比说一个拥有相对权力者,在公开场合你就不能信口开河,必须言而有慎,因为你所说的每一句话意味代表管理层或执政阶层的意图;你也不能自由享受“婚外情”带来的快乐感情,更不允许存在“******”的婚姻生活。因为你或是公务员、或是政府官员、或是国有企业的掌舵人,就有一个承担社会公德的责任。再比如一个上市公司的掌门人,就有一个对投资人分红回报的社会责任意识。总之有些事,对于一般百姓来说可做的你们就不能做;有些话,对于一般百姓可以说的你们就不能说。为什么?因为,不仅是所处的位置所致,也是社会责任所致,更是“和谐社会”责任性质所致。也就是说,与一般百姓比,权力和名誉就决定了你应该挑起更重的社会责任担子,承担更多的“和谐社会”的责任义务。这是一个铁定的死框框,是位置所决定的职务良知,不能因为提倡“和谐社会”而放弃这一原则。如果你想与一般百姓那样自得其乐,你可以辞职、可以放弃名誉和现有的地位。在放弃的前提下,再去享受老百姓那种无拘无束的简单生活,选择那种虽然清贫但也自在的生活方式。

三、费尽心思争夺名利

所谓争夺,意指争斗夺取或争着夺取。诱人的社会财富、权力和名誉地位,吸引了诸多“经济人”启动了各种关系网、施展八仙过海的本领而争名夺利。在这场社会财富大洗牌和社会资本二次积累的“财富争夺大战”中,由于社会经济秩序欠规范、新的游戏规则尚未完善所产生的混乱局面,出现类似“******”搏斗的掠夺现象,这种带着血淋淋不公平的竞争,造成社会财富快速地被少数人疯狂掠夺现象,例如资本市场融资、国有资产流失、城市拆迁补偿、农民土地流失、乡村首领或代表选举、择业和择校等问题。

四、排斥攻击相互伤害

所谓伤害意指使身体组织或思想感情等受到损害。人们在对得名的争夺中,在互相攻击和反击中排斥异己。不仅攻击他人,还攻击他人父母和子女,甚至连其祖宗十八代也成为攻击对象。在一场场自卫和反自卫舌战中,一边是攻击他人,一边又受他人攻击;一边伤害他人的心灵,一边自己的心灵也受他人伤害;一边打击他人的自尊和自信心,一边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心又被他人打击。人们这种相互排斥和攻击、相互折磨和伤害现象,已经发展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围攻小鱼、小鱼围攻大鱼的程度。

五、“交警”缺位“和谐”被堵

堵,这里指堵塞。所谓堵塞意指封闭、阻塞,使不能通畅。由于没有设置规范的“交通岗亭”、缺少正规的“交警”人员指挥和疏导,政府提出的“和谐”理念只能在浮浅的表层上漂浮着。人们对“话语权”产生的误解,造成“和谐”进入“说话自由”的误区,一种口无遮拦的现象在我们这个社会泛滥成灾。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也存在于政府部门、企业、团体的某些核心层面上;不仅表现在一般人员不分场合的公开言行,还表现在某些官员、权贵人士、社会名流们不分场合的公开言行上。如此类现象,因为没有一个责任部门及时指挥和疏导,造成人们的生存环境混乱及不和睦的堵塞现象,形成“和谐”理念在生活中被活生生地折断开裂。上层的意图被扭曲了,和谐的经络被堵塞了,政府的号召被断裂了,民意的希望被强奸了。

六、缺失理念缺乏修炼

“和谐自我”就是协调个人的性格缺陷和心理缺陷,所谓缺陷意指不完美之处。调整缺陷,就是要体谅他人的感受、包容他人的认识,承认不同阶层、文化和性格等差异,而调整人格和心理缺陷必须在个人品质修炼的基础上才能得以现实。在现实生活中,“经济人”在追求利益的抉择中,最大化的“利己”欲望动摇人们“自治自律”的决心。一边是对“公平和正义”环境的殷切期盼,一边却存在“诚信和友爱”的严重缺失;一边是对“和谐社会”理念的责疑,一边受其缺少“爱心”的不完美心理制约。因为缺少“爱心”,所以导致“包容心”缺乏;因为缺少“包容心”,所以缺乏社会责任心而信口开河;因为缺少社会责任心,所以缺乏友善待人心,形成以我为中心和以自我感觉为前提的言行。

第二节 “和谐自我”的特性

“和谐自我”是一个人的理想人格和道德状况相结合的统一体。它一方面体现理想的人品状况,另一方面这种理想的人品又通过一定社会环境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现出的崇高道德品质行为,是“为人之德”与“为人之道”的最佳结合,其主要特性如下。

一、自治自律性

“自我和谐”是一种自我整治和管理的自治模式,是个人自治的最佳谋略。当我们的生活陷入不和谐的环境泥潭时,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压抑的情绪时,唯一能帮助自己走出困境的方法就是自治和自律的调整行为。当我们通过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言行;通过自治,反省自我,搜索和寻找造成自我心理以及情绪不和谐原因;经过自我调节和矫治压抑的心理和不愉快的心情,达到有效整合自己性格和心理出现的某些问题,使自己的身心获得相对平衡。

二、体现责任性

每个人在“和谐自我”的过程,也是体现承担某种责任的过程。无论是社会道德品质环境,还是每个人自己的生存小环境,其环境空气中的品质质量,是由诸多个体散发出个人品质气息汇聚而成的。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只要你与他人相处,你就会散发影响他人清爽或污渍的气息。当你持有“和谐自我”的理念,必定形成保护社会品质环境的责任意识,产生保护和睦环境的责任行为。这种保护和睦环境的责任感,体现在你与人打交道时,为自己说出的话或做过的事负责。比如说,从创建公平的竞争环境谈政府职责,通过健全法制、公正执法,才能使公平的竞争环境得以保障;从创造和睦的生存环境谈个人责任,必须通过加强个人品质修炼、严以律己、友善待人,才能使和睦的生存环境得以保障。

三、协调适应性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反映出个体的认识和行为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所以,从和谐的本意出发,通过启动自我调节器,运用一系列“和谐自我”手段或方法,展开对内自我协调,对外适应整合。对内协调包括:自我生理和心理矛盾和自我对物质和精神利益的欲望值。对外适应整合包括:自我生存环境得到相对整合,使自己在一个相对安定有序和睦的生存环境状态下生活。

四、承认差异性

从辩证的角度看,人与人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承认差异存在的客观性是“自我和谐”的前奏曲。差异不仅表现在认识深浅的差异,而且表现在反映强弱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方式方法的差异,而且反映在偏信偏爱的差异;不仅存在不同性格的差异,而且存在多重性格并存的差异等。人们只有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才能避免伤害他人和伤害自己,才能促使相处环境相对安全;才能确保相对宁静的自我心理环境。总之,承认差异,不仅要允许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的存在,而且要允许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存在;不仅要尊重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也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想法;不仅要理解自己的做法,也要原谅他人的做法。说白了,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你自己怎么做是你的权力,别人怎么做也是他的权力,对此,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学会彼此尊重和理解。倘若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他人,是不道德和失良知的。

五、功能全面性

对内协调与对外适应是和谐自我的基本功能。具体通过“传递、接受、收集、储存、协调处理和释放反馈”这六大功能相互作用展开调节行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把握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原则,在传递爱心和友善之情中消除他人的疑虑和隔阂;在“接受”他人展开协商妥协中,体会“天容万物、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在“收集”信息过程中掌握“去伪存真和去粗取精”技能,体会“真实与精华”所带来的淡泊和睿智的心境;在对认识他人的“储存”中把握“和而不同”的深刻内涵,体会“兼容并蓄”的思想境界;在“协调处理”他人关系中把握“差异”,体会“求同存异和宽容大度”而带来的品质气度;在对信息的“释放反馈”中把握不伤害他人的原则,体会释放友善诚意后愉快和轻松的心情。总之,通过自我调节功能矫治后,有效地整合自己性格和心理上存在的某些问题,以达到身心结构的某种平衡,保障生理和心理在良性状态下运行,在平凡的生活中逐渐把握和体会人生的价值意义。总之,“和谐自我”在充分发挥“传递、接受、收集、储存、协调处理和释放反馈”这六大功能调节中,实施认识差异、释放诚意、避免伤害、和而不同、宽容大度等自我和谐行为过程中,善待他人和善待自己。

第三节 “和谐自我”的原则

“和谐自我”理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赋予我们当代人的历史使命。为了这个使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和配合。当我们在与环境相处、平衡和协调自我时,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和谐自我”必须转变思维、转变认识、转变方法,提高自己的心理平和力,在自我心理和平过程中创造一个友善相处和睦的生存小环境。学会自我协调,与人相处协调,学会在复杂和运动过程中顺势而为,学会游出漩涡的技能,学会在大风大浪中驾驶的本领。构建和谐的自我心理,是同个人的文化修养、品质修炼、物质追求等有机统一。通过个人的职业技能、勤劳和智慧提高自我的物质基础,通过每个人自我的严格自律确保良好的社会竞争环境;通过加强个人品质修炼提高自我和谐达到心理的平衡和协调;同时又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工作环境为自己人生目标的实现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排除干扰确保安全

排除干扰和危险,保证他人和自己的安全。也就是说,我们既要考虑自身的安全问题,也要顾及到他人的安全问题,达到人与人相处时的共同安全,尽可能避免自己的言行给他人产生不安全的感觉和事实,尽可能避免被他人出卖后,造成对你的伤害,尽可能学一点被他人伤害后自我疗伤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说,任何人不能只考虑自身的安全而置他人的安全而不顾去伤害他人。无论你地位多高,财富多少,成就多大,经验多少,必须容忍别人与自己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因为人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涉及大事,应尽可能达成最大的共识,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人,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不同条件的人,应互相取长补短,在求大同存小异求生存。共同相处尽量注意不要去伤害他人,杜绝有意伤害,避免无意伤害。不去伤害他人,也就是保护了他人,保护他人就等于保护了自己。

三、内外兼并立足内修

“和谐自我”过程是内外兼容、立足自我的内修。内修取决于当我们遭遇许多问题自己又不能解决时,当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时,当我们不能改变某些现实时,面对一系列“无奈与不能”矛盾状态下,展开与人合作、相处过程的修炼。自我内修,是一个坚持用坚强意志开展“和谐自我”内修提炼与人相处过程中“接受度”的情结。所谓“接受度”体现于在差异和矛盾中提炼爱的包容之心,以博大的包容胸怀去欣赏他人之情。“自我内修”通过承认差异、善于包容和欣赏他人,可达到“不去伤害他人、防止被他人伤害和被他人伤害后自我疗伤”三个方面的效果。

第四节 “和谐自我”的作用

“和谐自我”意指通过发挥自我主观能动作用,调节自我的生理和心理矛盾,合理平衡自我的物质与精神利益,妥善协调自我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使自我内在矛盾与外部环境矛盾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和谐自我”集中体现在对内协调与对外适应两个方面。对内协调包括:自我的生理和心理矛盾得到相对有效的协调,自我对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期望程度得到相对有效的协调。对外适应包括:承认现实差异,接受和包容差异,自我生存环境得到相对有效整合,使自己在一个相对安定有序的和睦环境状态下生活。“和谐自我”是一个“自治自律、尊重人权、诚信友爱、勤劳尽责、安定有序、淡泊睿智、健康向上、沟通协调、社会适应度强、个人与环境友善相处”的自我。

“和谐自我”不仅注重促进自己的心理和谐,还注重自律行为。在自我和谐的自治中,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和谐自我”的核心在于自己的“和谐心理”,心理和谐是一种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情绪和健康心理状态,集中表现在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一个人持有和谐的心理状态,为个人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奠定坚实的基础。“和谐自我”是表象,而“和谐心理”是本质。“心理和谐”作用于“自我和谐”,“自我和谐”又反作用于“心理和谐”。一个和谐的心理环境,不仅能提高自我和谐的程度,也可为争取和睦的外部生存环境创造有利的条件。如果说,“和谐自我”贯通于一个人生命成长过程,那么,“和谐心理”就是为生命成长提供阳光和雨露;“和谐自我”是享受生命质量的过程,“和谐心理”为提高生命质量提供保证。“和谐自我”从“心”开始,主要表现出个人心理“自我调节、自我保健和自我治疗”三大作用。

一、“和谐自我”是心理调节器

何谓调节?调节的意思是指对某一客观存在的问题或矛盾,通过某种程度的整治、调理和调整后,使之适合“平衡”的要求。对于出现心理矛盾的“亚健康”的人来说,“和谐自我”就是对自身存在的心理矛盾进行整治和调理,在对自己心理的阴面和阳面进行适度的调整过程中,及时处理心理垃圾、清洁心理环境,使自己的心理和精神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下健康运行。“和谐自我”作为心理调节器,主要功能是整治自己对客观存在的现象在认识上所出现的“不平衡”的心理反映,其关键作用是通过调节达到个人的“心理平衡”,而“心理不平衡”又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比如说,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当许多旧的游戏规则已经打破或正在打破,而新的游戏规则尚未建立或完善,法制不健全、经济秩序欠规范等,存在着不公平竞争环境,各社会阶层“经济人”的利益差距加大,造成了许多人“心理不平衡”现象,虽然对此不公平现象反映比较强烈,但在短期内又不能“一揽子”解决这些问题,这时,你就应该发挥“和谐自我”这个心理调节器的作用,调节你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一种“心理不平衡”反映。

二、“和谐自我”是心理保健仪

何谓保健?简单的说就是保护和养护、强身健体。对一个人心理相对健康的人来说,“和谐自我”犹如为了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日常养护和维护作用。当一个人持有“和谐自我”理念后,当他起动了自我调节功能时,其心理环境也随之处于一个和谐状态,这时,对于客观存在的许多不可改变的事实,就会平和与理智的对待。“和谐自我”通过心理保健功能的作用,随时处在一种自强与自尊、自爱与自重的有机结合状态下,不仅能让你避免自暴和自弃行为的发生,也能让你远离自虐和自卑,还能让你及时抛弃自大和自负。因为,一个自我和谐的人,是一个心理平衡之人。而一个心理平衡之人,不仅是一个不伤害自己的人,也是一个不伤害他人的人;不仅是一个善于创建和睦相处的生存环境之人,也是一个善于保健自己和益寿延年的人。

三、“和谐自我”是心理治疗仪

从医学上看,一个人生病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外界传染性疾病影响;二是自身原发性疾病形成。然而,许多人把自我不和谐带来的疾病原因推向社会和他人。片面地认为“是某某人某某事而造成了我生气、发火和不高兴,让我感到不和谐”。如果说,你的事都由别人帮你做的好好的,围着你转,为你服务,你就没有烦恼了,那就不叫社会了。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社会环境和谐与不和谐是制约自我和谐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和谐自我”对外部条件的要求是“环境和睦与融洽相处”。然而,我认为在外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自我调节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和谐自我。当我们无力改变客观存在的事实时,当环境对我们产生伤害时,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伤害呢?在此伤害的环境下,为了自己的生命存在,我们必须学会像动物一样为了生存用我们自己的舌头去舔伤口。为了表达我们生命存在的意义,我们必须学会用“和谐自我”的方法进行自我疗伤。学会自我疗伤是对一个人原始习惯和自发状态下人的秉性进行挖掘,而“和谐自我”就是围绕“自我疗伤”这一原理展开真实而不做作的自我治疗术。

第五节 从三个方面领悟“和谐自我”

一、领悟“和谐自我”犹如疏通经络

我们从人体经络学的角度,审视和领悟“和谐自我”自治理念的实用性。中医学说经常谈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指经络重在梳理和打通。当你全身的经络打通时,出现疾病疼痛的可能性就减少;而当你身体某一个部位出现病痛时,一定是经络被堵塞未通所致。本人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性的提示,供读者朋友参考。

1. 克则不堵,堵则不克

从中医经络学说中,我们可以领悟一个人的品质及其品质行为,同样也会出现“克则不堵,堵则不克”的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自我不和谐而造成“行路难”的感觉,实际上也就是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需不需要打通你自己的品质经络”和“如何打通品质经络”的问题。一个人的品质修炼尤如打通自己的品质经络,只有打通自我、克服自我和战胜自我,使自己的品质经络畅通,才能达到和谐自我之效果;反之,如果你自己的主观意愿并不想去打通这些经络,那么,你既谈不上克服和战胜自我,谈不上跨越路障解决行动困难的问题,更谈不上能渡过一个幸福知足的人生。所以说,一个人只有确立人生的“品质理念”,确立“和谐自我”理念,才能展开和谐自我的修行,才能排除干扰跨越和战胜自我。当你打通自己的“品质经络”后,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和谐。否则,你的人生道路将永远在“堵则不克”的状态下运行。

2. “品质经络”是疏通“七情六欲”行为的通路

“七情六欲”主要指人的各种感情和欲望。“七情”从中医学的角度意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六欲”原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东汉哲人高诱注释为“生、死、耳、目、口、鼻”,后来又有人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由于人总是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欲望,在解决了基本生存的问题之后,人就会有新的欲望和追求。随着社会发展并结合现实,我们可增设“****、财欲、官欲、名欲、利欲、意欲”这些转型时期的“新六欲”定义。若七种情志激动过度,或六种欲望过于贪婪,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若想医治个人品质缺失方面的疾病,减少由于“品质经络”堵塞而造成负面的“七情六欲”带来的疾病,必须疏通自己的“品质经络”和谐自我。我们将一个人道德品质视为指导“品质经络”行为的通路,一般循环于人们心理、精神、意志和灵魂的深部,如同一个人身上的网络遍布全身,纵横错杂、交会衔接和紧密联系,由此而组合成一个较为复杂“个人品质”经络系统。通过“和谐法”调节自我的“七情六欲”行为,从而将各项品质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个人“心理状态”网站。

3. “和谐自我”如同打通气血津液

如果我们把人的思想意识结构分为精神(脏腑)、个人品质(经络)和七情六欲(气血津液)三大部分。它们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具有不同的功能,相互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精神包括一个人的理念或信念,它如同人体中的脏腑,是一个人品质(道德)生命活动的中心;“十项个人品质标准”如同人的经络,它通过“和谐法”疏通自我的品质通道,以确保精神和意识的相对协调和完整;“和谐自我”的跨越行为或方式,如同为人体提供气血津液,体现一个人的七情六欲得到相对有效的平衡。当我们通过“和谐”的自我修行方法,修炼个人品质,打通自己的品质经络,在协调和平衡过程中处理好“七情六欲”的关系,将气血津液输入到我们的全身,提供给自己维持生存所需要的品质生命后,所创建的友善和睦的环境必定会为自己的发展提供相对多的机会。

二、领悟“和谐自我”犹如同步成长

一个人健康而又完整的成长,不仅表现在生理方面的成长,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又反映出心理健康的成长。所谓同步成长,意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得到协调、平衡前进。“同步成长”不仅反映人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是我们展开“和谐自我”的跨越行动之前,必须领悟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人“同步成长”过程,体现出其健康的成长过程,包括生理肉体方面的健康成长和心理精神方面的健康成长两个方面。生理肉体的健康成长是遵循人体自然发育生长的规律行事,而伴随我们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健康成长,需要经过不断的自我修炼才能达到。

1. “同步成长”体现了一个人的完整成长过程

事实上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行走,必定是有平坦也有坎坷,有绿草也有沙漠,有高山也有大河。那崇山峻岭、茫茫草原、波涛大海,构筑了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万里长征。自然界的千万奇观,不仅衬托着我们生活的色彩,也点缀了我们人生路上的万紫千色。当我们从母体分离降落于尘世后,从第一声“哇哇”哭声中,就意味着将要承受做人的磨难。无论何人,在自己生理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中,成长的快乐与成长的烦恼都伴随着我们;无论何人,在自己心理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中,也必定感受到成长的压力和成长的动力。总之。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每当你解决了一个具体小问题、处理某一事件中,在跨越一条鸿沟、横渡一条江河、翻过一座高山过程中,既是我们一次次战胜自我的过程,也是我们的生理机体和心智精神迈向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2. “和谐自我”促进同步成长

如果说,文化知识是你的右手,技能技巧是你的左手,“和谐自我”是你的大脑,眼观四方是你的双眼,耳听八方是你的双耳,灵敏嗅觉是你的鼻子,表达语言是你的嘴巴,“同步成长”就是你用双脚行走的人生。在这人生行走过程中,生理肉体是你的右脚,心理精神是你的左脚,只有当你的左脚和右脚平衡前进时,你在人生路上的行走才会得以平稳。同时,若能配合你的手挥动平衡,配合你的眼知路识人,你在人生道路上行走必定会轻松些。反之,如果只有一只健康的生理肉体脚,而另一只心理精神脚却是有缺陷的,这时你每向前进一步定会感到很累。请问,如若一个人心理精神脚存在缺陷,一个心理残疾的弱者,仅靠肉体脚瘸腿走路,他的人生路会不艰难吗?

三、领悟“和谐自我”必须阴阳并存

下面我们再从阴阳学说角度谈谈平衡矛盾的认识问题,从中领悟“和谐自我”理念的实用性。阴阳学说主要是运用“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对客观现象进行“阴阳之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任何事物都存在阴阳两重性;第二,阴阳是对立的;第三,阴阳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第四,阴阳具有相互依存性;第五,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第六,阴阳平衡是动态状态下的平衡运动,而不是静态下的平衡运动。“阴阳之道”的重点体现于在矛盾中求动态平稳和发展。结合阴阳学说,我们也可以推理作出以下结论,人的品质也存在阴面和阳面两重性,这种涉及品质方面的阴阳可称为人的“阴阳品质”,也可以称之为“人品阴阳之道”。“人品阴阳之道”重在运用“和谐自我”理念,平衡自我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平衡自我与他人的差异,平衡自我与环境的矛盾,提高对个人优点和缺点的全方位认识,从而实现和谐、健康的自我人生。

1. “阴阳品质”的对立和转化

一个人的品质阴面和阳面既是对立的,又是可转变的。对立反映在一个善良的你和邪恶的你互相斗争,一个知足的你和贪婪的你互相制约,一个平和的你和烦躁的你互相干扰,一个美丽的你和丑恶的人互相对比。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受到某种主观或客观条件制约,其“品质阴阳”双方的动态平衡就会失调,出现自我矛盾和斗争心理状态,从而导致我们的心理或生理疾病发生。“阴阳品质”可转变性提醒我们开展“个人品质”修炼。在我们实施“阴阳品质”转化过程中,通过结合“和谐自我”理念交叉修行后,才能维持自我心理动态平衡,从而实现自我“阴阳品质”相对平衡和良性转化。

2. “阴阳品质”的相互依存关系

一个人的“阴阳品质”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品质阴面依赖于品质阳面而存在,品质阳面依赖于品质阴面而存在。“阴阳品质”在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下互不脱离、共同生存。当出现其中的一方脱离另一方而独立存在时,造成了“阴阳离决”现象。一个人的品质一旦出现“阴阳品质离决”现象,潜伏在这个人心理和精神系统的病症就会加重,其危险机率也会加大,最终导致一个人心理失衡,形成严重的性格缺陷。

3. “阴阳品质”的动态平衡修炼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个人的“阴阳品质”虽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但这种对立呈现的运动规律是在动态平衡的状态下不断运动,而不是绝对静止不变的。如果任何一方“消失或减少”或者“生长或增加”太多或过头,超过了一个人的正常限度,必然破坏其品质阴面和阳面的相对平衡,从而也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出现。因此,我们在修炼“个人品质”和“和谐自我”过程中,决不能操之过急,而应该展开循序渐进式的修炼。重点应把握“阴阳品质”在动态中得以平衡,即以提高“个人品质”质量转化为重点,分析社会环境,承认自我与他人的“阴阳品质”差异,强化“自我和谐”理念,结合各自不同的条件和基础,接受自己和他人的缺点和毛病,结合初级“和谐自我”理念,从“个人基本品质”初级修炼着手,提炼出自己的基本良知,展开循序渐进的转化自我“阴阳品质”的修炼行为。

4. 阴盛阳虚与阳盛阴虚

“阴盛阳虚则外寒,阳盛阴虚则内热”是中医在给病人诊断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句话。结合这一理论,假设我们身上存在的不良习惯为阴,其个人修炼后达到的基本品质则为阳。我们的不良习惯若未经过“和谐自我”过程中修炼“个人品质”,则不能化为道德品质行为的动力和形成品质生命的活力。这时,就存在着“品质阴面胜则易患阳病,品质阳面胜则易患阴病”的状况。也就是说,出现“品质阴面胜,造成一个人过冷现象,表现在心理及情绪过于冷酷或残酷,必将产生极右的言行;若品质阳面胜,造成一个人过热现象,表现在心理及情绪过于热衷或浮躁,必将产生极左的言行”。一敝之言,无论我们“阴盛阳虚”还是“阳盛阴虚”,均属于不健康的病态心理。按照中医把脉后诊断结论是“阳虚或阴盛则外寒,阴虚或阳盛则内热”的心理病态现象。

第六节 “和谐自我”平衡阴阳品质

“阴阳品质”之道,提醒我们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无论是打工的还是当老板的,无论是种田的还是务工的,无论是从政的还是从商的,无论是习文的还是从军的,无论你有多高的地位还是多大的成就,无论你是贫穷的还是富贵的,每一个人身上,存在长处和短处,存在着优点和缺点,存在善良心和邪恶意,存在着优秀性和劣根性,同时还存在品质缺陷和性格缺点。所以,我们在个人品质修炼以及“和谐自我”的修行时,必须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阴阳品质”优劣处,必须正确区别自己和他人的“品质缺陷”与“性格缺点”,必须学会与自己和他人的“品质缺陷”斗争,必须学会与自己和他人的“性格缺点”相处。为了提高修炼效果,使我们的“阴阳品质”生命相对平衡和协调,我们应该对以下几个观点适当开展分析和认识。

一、“和谐自我”不等于“自我完美”

我的“博客”好友“行云流水”曾告诉我这么一件事,有人对她说“常反省的人会远离常人,因为缺点越来越少,越来越追求完美,让很多人难以接近”。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反复出现,对此,总觉得需要说些什么,但一下子又说不清道不明,因此已经在我心里搁置了许多日子。通过认真思考和分析后,终于理出了一个基本想法,供各位读者朋友参考之用。何谓完美?按其意理解应该指人格完美,也就是一个完美的人格就是无缺点。这可能吗?诚然是不可能的事。我们修炼个人品质,在打造一个和谐自我的过程中,所追求的是一个自然的你而不是做作的你,做作并不表示真正和谐;追求一个纯朴的你而不是华丽的你,外表华丽并不代表内心丰富;追求一个环保的你而不是污染的你,污染必定伤人伤己;追求一个真实的你而不是虚伪的你,虚伪总会被人看透;追求一个健康的你而不是多病的你,健康是提炼人生幸福感的基础。因为是健康的、真实的、纯朴而不做作的,所以说,一个人保留某些缺点或性格缺点,这是客观的必然之事。从“阴阳平衡”上看,当我们保留一些性格缺点,不仅可以平衡自我心理、抵抗其他病毒的侵扰,也许还可以防止由于阴阳不平衡而造成突发性大病的出现。同理,一个人阴阳品质并存,犹如在我们身体内需要有白细胞和红细胞同时生存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太干净了,反而失去抵抗能力,无细菌生长之处,也就没有生命存在之地。如果一个人从表面上看不出缺点或毛病,我可以贸然断言,这不是怪物就是圣人。如果是怪物,总有一天会出现大毛病造成更大的麻烦。例如某些轻生自杀的高学历优秀生,原本在人们的眼里不都是比较优秀的人吗?再比如某些贪官在东窗事发之前看上去一个个不都像正人君子模样?如果是圣人,犹如一幅画中完美之人,只能被人欣赏,但没人愿意与你交朋友。因为,一般人是不可能与画中之人去进行心理沟通和交往的。一句话,人不可能是完美的!若有人以完美作为幌子责疑他人,实际上他是反对自我修炼,为自己存在的不良品质行为狡辩。如果说有什么人自以为完美,那么实际上他却是最不完美的。世界上,任何人或事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完美无缺,完美也只能在一定的条件或社会环境下相对而言。比如说,某些西方国家自认为他们是完美的民主国家,事实上却并不完美。他们的完美只是对自己国内而言,但在对别国的歧视和不公正的观点,就充分显示出其傲慢和偏见等不完美的方面。又比如,如果说清官是完美的,贪官当然不会与他有多大的深交;如果说你周围的人都存在出口伤人的习性,而你待人却彬彬有礼,当然有人会指责你假作斯文不愿与你多来往;如果说社会风气诚信缺失,你却坚持讲诚信,自然有人会认为你不是傻子就是呆子,你所受的伤害也一定是最大的;如果说人人都不讲究自我和谐,你一个人在坚持和谐社会、和谐他人与和谐自我理念,那么你也许会成为一个孤家寡人,或许会陷入不和谐的泥潭之中。

二、“和谐自我”修补品质缺陷

我们在个人品质修炼时,在和谐自我的过程中,还必须强调的一点是:严格区分一个人的品质缺陷和性格缺点,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问题。所谓品质缺陷意指一个人缺少做人的基本良知。由于“个人品质”属思想道德范畴,表现在其做人良知并指导个人行为的大方向上,一个人存在着品质缺陷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从本质上来讲,对他人的危害概率较高和伤害程度极大。因此,从个人层面上说,在“和谐自我”过程中,结合“个人品质”的修炼,必须修补自己的基本品质缺陷,努力使自己的“品质阴面”向“品质阳面”转变。从与人相处层面上说,对于一个存在品质缺陷的人,我们在“和谐自我”与他相处过程中,采取的最好方式是随时提高警惕提防他,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三、“和谐自我”认可性格缺点

当我们分清什么是品质缺陷以及其“品质阴面”的本质后,还必须了解什么是人的性格缺点?所谓性格缺点意指由于个体生理差异所形成的不良性格和脾气习惯。性格属于人的生理范畴,表现在修身养性水平高低的问题。一个人的性格缺点从本质上讲,对他人的危害概率相对小一些,且伤害程度相对少一些。然而,这里还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问题,性格缺点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地整治或控制,若长期无节制的自由行事,在一定的不良环境下,也会由量的积累而形成质的突变。比如说,一个人如果经常说些小谎话,久而久之,必定变成一个不诚实和不守信的人。因此,从个人层面上说,我们在开展“和谐自我”自治过程中,结合个人品质修炼和修身养性之道,努力整改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气,力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气。从与人相处层面上说,对于一个存在性格缺点的人,我们在与他相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认可性格或脾气差异,给予原谅和理解他人;另一方面,还必须学会自我思考和观察,看其“阴阳性格”是否存在质的变化,以防不测,提前预防,及时避免造成对自己伤害事件的发生。

第七节 “和谐自我”简化生活

“和谐自我”必须简化自己的人生,变复杂人生为简单人生。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自己也经常听到其他人说“活得真累”这句话。“累”字头顶一个田,表示我们每个人都是农民,一生忙于耕种和忙于收获。请设想一下,农民想取得最大化的收获条件是什么?主要有6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自然气候,二是勤劳耕作,三是农业外部技术,四是个人种植技巧,五是供求关系,六是收购价格。在这6个方面中,假设外部因素我们不能控制,但勤劳耕作、种植技术却是可以自控和改变的。这里无非要提醒自己的事是,欲望程度不能过高,农民种田永远种不出一大堆的真金白银来。如果我们用“和谐自我”理念认真分析一下,人之感到累,主要是心理累,为什么感到心理累?主要是个人期望值高低所致。一个期望田里长出成千上万金子来的人,会永远感到生活是那么的累;一个对田里收获期望相对合理的人,心理是不会感到累。事实上,每个人都存在善良的你与邪恶的你的斗争,知足的你与贪婪的你的搏斗,当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后,过多的把名利、物质财富看成第一需要时,因为欲望不止,你自然就会感觉到累。如何达到相对的和谐而让自己不累呢?有一个办法就是你可尝试把复杂的人生定为简单的人生,如张廷玉的那句名言“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又如“士兵突击”影片中的许三多那样,面对广阔的田野,遇事自然、简单和平静,不复杂、不浮躁和不焦虑,耐得住枯燥和寂寞,没有过多超越实际的欲望,做任何一件小事,不放弃、不抛弃,体现一种农民士兵自然的本能。总之,一个聪明而又睿智的人,能为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人生,设置合理的需要欲望,设定合理的需求期望值,保持平凡而又博大的胸怀,提炼自己的知足心境和淡泊情操,规范自己的良知品行。需要时常用左边的你提醒右边的你,需要你学会用自己的左手与右手下棋的本领,这些需要来源于你是否持有和谐理念,取决于你和谐自我的修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