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领袖
30405300000020

第20章 斯大林(2)

立宪会议在塔夫利达宫开幕。在立宪会议举行的第1次会议上,斯维尔德洛夫代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宣读《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并要求会议予以批准。可是,参加立宪会议的大多数人却拒绝讨论这个《宣言》。于是,布尔什维克党团和左派社会革命党团要求休会,以便各党团能分别讨论《宣言》。休会期间,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团会议上提议:复会后宣读他起草的布尔什维克党团声明并退出立宪会议。列宁的倡议得到了布尔什维克党团的一致赞同。

复会后,所有布尔什维克党团的代表和左派社会革命党人陆续离开了会议大厅,退出了立宪会议。

当其余的代表来到塔夫利达宫门前,准备继续开会时,却被卫兵挡在了门外。负责警工的德宾科向卫兵下达了命令:“禁止立宪会议继续开会。”

面对布尔什维克的强硬态度,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代表十分气愤,他们立刻组织示威游行以示抗议。列宁对此早有准备,布尔什维克的赤卫队员们呜枪驱散了游行队伍。列宁当即宣布:“兹命令在塔夫利达宫内执行卫生勤务的卫兵和水兵同志不得对立宪会议中的反革命成员采取任何暴力行动。应准许所有人自由离开塔夫利达宫。但非经特别批准,任何人不得入内。”

斯大林制订新的《五年计划》。这样,立宪会议于1918年1月19日停止了活动。

斯大林从解散立宪会议这一迅速而果断的行动中再一次受到深刻启示。他充分体验到在政治斗争中,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具有极大的威力,即使行动显得粗鲁,但它最能迅速而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革命是不能心慈手软的!

十月革命后,斯大林作为中央特使去了赫尔辛基,参加芬兰社会民主工党大会。他在会上发言时强调芬兰应按民族自决权原则解决它自己的问题,并且与列宁共同签署了关于芬兰国家独立的法令。但是芬兰独立后,社会民主工党没有掌权执政,政权转到了芬兰资产阶级手中。因为这,斯大林所坚定维护的民族自决权原则遭到了党内一些人的指责,他们认为这是向小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屈服。

面对种种压力,斯大林在1918年1月10日召开的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作关于民族问题的报告时,对民族自决权原则作出了新的解释。他说:“必须把自决原则解释为这个民族的劳动群众的自决权而不是资产阶级自决权。自决原则应当是争取社会主义的手段,应当服从社会主义的原则。”

他的新原则在其后的乌克兰建国一事上得到了验证。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于1917年12月12日,当时在乌克兰还存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党和团体的联合机关——中央拉达。乌克兰苏维埃政府与中央拉达进行了艰苦斗争。

乌克兰终于没有独立,而是以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的形式加入俄罗斯联邦。

十月革命的胜利响彻欧洲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极大仇视和恐慌。他们纷纷出兵武装干涉,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消灭在摇篮之中。国内被推翻了的统治阶级也不甘心他们的灭亡,纷纷组织自卫军举行叛乱,全国烽烟四起。到1918年夏,苏维埃共和国3/4的领土陷入敌人手中,苏维埃国家处于四面包围之中。

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岌岌可危,面对严峻的现实,列宁提出“一切为了前线”,宣布全国进入战时体制。把首都从彼得堡迁到莫斯科,彼得格勒的市民每人每天只能得到1/8磅的面包。

战时体制包括:成立了15个方面军以应付战争;实行军事共产主义;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市场和私人贸易,实行供给制;实行余粮征集制,成立武装征粮队,强制征收农民手中的“余粮”;成立了以托洛茨基为主席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挥全国的各个战场。

1918年6月6日,列宁派斯大林作为中央特派员到俄国南方的察里津去征集粮食。并委以全权,当地的各级政府、军队、铁路、邮电、粮食等部门均须执行斯大林的命令。

斯大林到达察里津的第2天,就向列宁转告说:那里一片混乱,投机盛行。他马上采取了有力措施:对粮食实行配给制和固定价格,把那些腐化堕落和办事不力的官员撤职,解散一些不必要的委员会,严厉打击抢劫运粮火车的人。并向列宁保证过一个星期向莫斯科运送100万普特的粮食。

他果断地下命令说:如果有人敢抢粮食,就把他们的村庄烧成灰烬,使他们不敢再袭击火车。

斯大林在这里为收集粮食进行了紧张的工作,并且在5天内向莫斯科发运了5列车粮食。

此外,斯大林还直接参与了军事领导。他领导区军事委员会,将分散的部队联合起来,组建了一些新的师团、特种部队和装甲列车纵队,建立工人民兵队伍。在危险面前,斯大林没有惊慌失措,表现出独揽大权的气魄和坚毅果敢的精神。

在卫国战争刚开始组建红军时,鉴于布尔什维克党内缺少大量的军事专家,托洛茨基提议让沙皇时的旧军官补充到红军中,担任各级指挥官。列宁同意并采纳了这个提议,但斯大林不理解列宁的用意,心里是不同意此举的。

在察里津手握大权的斯大林,极不信任旧军官,撤销了由旧军官组成的北高加索军区司令部大多数人的职务。然后把他们抓起来,囚禁于伏尔加河上的一艘轮船上。托洛茨基闻讯后立即发来了一封电报,要求释放他们,但斯大林“不予理会”。最高军事委员会派调查团奔赴察里津,专门调查此事,结果军区司令一人释放,被捕的其余人连船带人沉没于伏尔加河中。

此后斯大林和旧军官的分歧越来越大,磨擦逐渐升级,终于导致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之间的直接对抗。双方互不相让,列宁从大局出发,支持托洛茨基的主张,派斯维尔德洛夫亲自乘专列代表中央到察里津接斯大林回莫斯科。为了安抚斯大林,列宁又让斯大林兼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19年春天,彼得格勒局势严峻。尤登尼奇率领的白军对彼得格勒发动疯狂的进攻,形势很危急,驻守在那里的第7集团军未能阻挡住敌人的进攻,敌人攻占杨堡,随后又占领了普斯科夫和亚姆市。第7集团军且战且退,撤向彼得格勒。彼得格勒是战前的首都,是全国的文化、政治中心,地位重要。

就在这时,中央决定派斯大林以国防委员会特派员的身份前往彼得格勒战线,以便采取一切必要的紧急措施。

5月19日,斯大林到达彼得格勒。当天召开了由总司令、西方战线司令员、第7集团军司今员参加的会议,研究彼得格勒的战况。后来,列宁又致电斯大林,要他在后方和前线注意“有组织的叛变活动”,一旦发现,即采取“紧急措施”。斯大林按照列宁的指示,号召保卫彼得格勒的部队同逃兵和叛徒作斗争。

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不胜任的人撤职,把他认为对失利负有责任的军官交送军事法庭,调整供给系统。这些措施使彼得格勒战线的情况明显好转,部队加强了纪律,提高了战斗力。

6月13日,彼得格勒的海防要地红兵炮台和发马炮台发生反革命叛乱,红军立即从陆上和海上对叛乱者展开进攻,16日红军占领了这两个炮台。

6月21日,第7集团军开始对白卫军实施反攻,在维德利察战役中,红军把白卫军赶到了边境。8月5日第7集团军主力解放了杨堡。8月26日,第15集团军向西北发动进攻,夺回了普斯科夫。

由于保卫彼得格勒有功,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一样,获得了红旗勋章。

从保卫彼得格勒前线回到莫斯科以后,斯大林又曾被派往南方战线,领导那里的保卫莫斯科的重任。1920年10月16日又受命前往北高加索和阿塞拜疆,指导那里的党和苏维埃的工作,一直到11月20日才返回莫斯科。

1919年3月,斯大林参加了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以多数票当选为中央委员,并在大会之后的中央委员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组织局委员。紧接着,又被任命为国家监察人民委员,他在党内的地位和威信上升很快。

1920年底,内战以弗兰格尔的失败而终结。1920年11月,莫斯科庆祝了自己的胜利。

在斗争中斯大林常以全权代表或政治委员的身份征战于各个战场,显示出斯大林的献身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斯大林的表现,列宁也看在眼里:斯大林是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这在战争期间很重要。在战争以后,这样的人更是党和国家所需要的。

2.二战中的斯大林

原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它长期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中。斯大林在1925年就说过:战争的前提日益成熟而使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这种看法构成了斯大林内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他相信战争己迫在眉睫,而且很可能在苏联还未来得及积聚力量之前就把它摧毁。正是出于这一考虑,他主张立即实现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加强自身的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围绕着尽可能地避免战斗而展开活动。

二战爆发后,美国总统罗斯福派遣私人代表霍普金斯前往莫斯科共商讨抗敌之策。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战争的乌云开始在欧洲上空集结。希特勒公开表示对苏联的敌视,并提出对乌克兰的领土要求。

1933年,苏联同波兰、芬兰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在同一年,苏联和美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1934年夏季,苏联分别同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签约,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西南边界的安全。1934年9月,苏联加入了国际联盟,这是为寻求和平采取的一个步骤。1935年,斯大林寻求与英法两国结盟,但遭到英、法两国的拒绝。

1936年10月,德国-意大利轴心形成。纳粹分子不断发出敌视苏联的叫嚣。在东方,日本不断在苏联东部边界上挑起事端,这使斯大林的压力越来越大。1938年3月,希特勒占领了奥地利。接着发生了苏台德日耳曼人危机。德国的好战吓坏了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统达拉第,他们急忙同希特勒磋商,两国同意向捷克斯洛伐克施压,让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斯大林立即建议,由英、法、苏3国建立一个反德联合阵线,在德国进攻捷克时3国共同出兵制止德国的扩张。但英法两国都不想得罪希特勒,希望用让步政策来换取西方的和平,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把战争的祸水引向苏联。他们不接受斯大林的建议,在臭名昭着的慕尼黑会议上,逼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地区拱手让给了希特勒。斯大林毫不怀疑,英法同意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动机,显然是怂恿希特勒在东方放手大干,以换取西方的和平。

英法两国的短视和自私自利,使斯大林失去了对他们的信心,为了苏联免遭战争,斯大林转而采用实用主义的政策,同希特勒媾和,时间越长越好。因为他的国家现在还没有准备好战争。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的苏联在世界上的存在,1939年8月,苏联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侵入波兰。两天后,英法两国向德国宣战,战争已成为现实。斯大林加速了苏联的备战。征兵年龄从21岁降到19岁,苏联军队的人数增加到420万以上。

按照与德国达成的协议,苏军进入了波兰东部,把波兰与苏联接壤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居住区占领,并归入苏联版图。10月,斯大林指示莫洛托夫向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提出签订互助条约的建议。条约签订后,红军进入这些国家,2月后,把这3个国家也纳入了苏联的版图,保证了苏联波罗的海通道的安全。在西北部,列宁格勒离芬兰边境只有32公里,在炮火的射程之内,苏联曾向芬兰提出以交换土地的方式让芬兰向北迁移30公里,但遭到芬兰的拒绝。11月,苏军进攻芬兰,受到芬兰的顽强抵抗,苏军伤亡惨重。斯大林很恼火,命令增兵大举进攻,芬兰屈服了,同意将边境向北移动130公里。

1940年,德国的机械化闪电部队很快占领了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英国军队从敦刻尔克撤退。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也不堪一击,德国人占领了巴黎。这实际上意味着希特勒可以腾出手来攻打东方了。

斯大林加紧战争准备,各种新式武器装备研制并生产出来,迅速地准备到军队中,加紧培训军官。由于大清洗,军队的高级指挥官奇缺,从被清洗的军官中又召回4000人,他自己每天工作16小时,研究战略战术,组织教官等问题。让总参谋部制订国家防御计划和武装部队部署计划。总参谋部的华西列夫斯基先后两次制订出防御计划,他把红军主力部署在西线,计划呈报给斯大林。斯大林不同意这个计划,令其重新制订。第3次,总参谋部把主力部署在西南面,斯大林同意了。事后证明,华西列夫斯基的前两个方案是正确的,因为斯大林的失误,使战争初期苏军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希特勒已经准备好进攻苏联,各种消息源源不断地送到斯大林那里。斯大林不相信,也不愿意承认战争马上就会爆发,他希望再拖上几个月,部队没有进入战争状态。但是,1941年6月21日夜间,朱可夫从基辅打来的电话里获悉。一名德军司务长越过了边防线对苏军指挥员说,德国军队将在次日凌晨发动进攻。朱可夫立即给斯大林和铁木辛哥打电话。斯大林把他们召到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听了朱可夫报告后的第一个反应是:“也许是德国将领把这个逃兵送过来,是为了挑起冲突。”“不,我们认为这逃兵说的是真话。”他们回答说。

政治局委员都来了,斯大林询问他们的意见,但是没有回答。沉默一阵后,铁木辛哥说话了:“应该立即命令边境军区所有部队进入一级战备。”朱可夫把在总参谋部队订的命令读了一遍。命令强调必须根据打退敌人进攻的作战计划采取坚决行动,但斯大林仍没有放弃他的希望,以为这也许是一场虚惊。他说:“现在下达这样的命令还太早,也许还可以和平解决。”斯大林让人重新起草命令,发往列宁格勒、波罗的海、西部、基辅和敖德萨各军区的前线部队,要他们立即做好准备,准备抗击德国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

1941年6月22日0时30分这项命令下达完毕。但许多集团军尚未接到命令时,德军已发动了全线进攻。

德国以162个师,30万人,3400辆坦克,7000门火炮。分3路进军:北路指向列宁格勒、中路指向莫斯科、南路指向乌克兰,向苏联发动进攻。苏联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仓皇应战的。

德国的大规模突然进攻,出乎斯大林的意料之外。由于他判断和部署的失误,使苏联遭受极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