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之后他似乎轻松了许多,”这位老朋友说,“林肯没有要求提意见,他要的只是一位友善、同情的倾听者,使他可以发泄苦闷的心情。那是我们在困难中都迫切需要的,那些发怒的顾客、一些不满意的雇员、感情受到伤害的朋友也都是如此。”
说到底,为什么善于倾听会产生如此神奇的功效呢?因为,你善于倾听,正是让对方感觉到他的话和意见很占分量,在他们表述意见的时候,就像是在教育你,点拨你,为此他们感到愉悦。因此,他们也会满足和释怀你的愿望及不满,确切地说,善于倾听是倾听者低调处世的一大谋略。
夹起“尾巴”好做人
一个人的名气大了,不沽名则其名愈溢;一个人的功劳大了,不矜功则其功愈显。俗话说,“夹着尾巴好做人”,对普通人如是,对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来说也莫不如是。
中国历史上明王朝的建立,大将军徐达功不可没。
“指挥皆上将,谈笑半儒生”的徐达,儿时曾与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在其戎马一生中,有勇有谋,用兵持重,为明朝的创建和中国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将帅才,他也深得朱元璋的宠爱。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人,却从不居功自傲。徐达每年春天挂帅出征,暮冬之际还朝。回来后立即将帅印交还,回到家里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按理说,这样一位儿时与朱元璋一起放过牛的至交,且战功赫赫,甚至朱元璋还将自己的次女许配给他,完全可以“享清福”了。朱元璋也在私下对他说:“徐达兄建立了盖世奇功,从未好好休息过,我就把过去的旧宅邸赐给你,让你好好享几年清福吧。”朱元璋的旧邸是其登基前当吴王时居住的府邸,可徐达就是不肯接受。万分无奈的朱元璋请徐达到旧邸饮酒,将其灌醉,然后蒙上被子,亲自将其抬到床上睡下。徐达半夜酒醒,问周围的人自己住的是什么地方,内侍说:“这是旧内。”徐达大吃一惊,连忙跳下床,俯在地上自呼死罪。朱元璋见其如此谦恭,心里十分高兴,命有关部门在此旧邸前修建一所宅第,门前立一石碑,并亲书“大功”二字。
徐达功高不骄,还体现在他好学不倦、严于律己上。放牛出身的徐达,少年无读书机会,但他十分好学,虚心求教,每次出征都携带大量书籍,一有时间便仔细研读,掌握了渊博的军事理论。因此每每临阵指挥,莫不料敌如神,进退有据,且每战必胜,令人心服。
身为统帅的徐达,还能处处与士兵同甘共苦。遇到军粮不济,士兵未饱时,他也不饮不食;扎营未定,他也不进帐休息;士卒伤残有病,他亲自慰问,给药治疗;如遇上士卒牺牲,他更是重视,筹棺木葬之。将士对他无不既感激又尊敬。
本来可以声色犬马的徐达,平生却无声色酒财之好,“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所疵,昭明乎日月。”朱元璋赐与他一块沙洲,由于正处于农民水路必经之地,家臣以此擅谋其利,徐达知道后,立即将此地上缴官府,“其无私欲,持大节类如此。”
1385年,徐达病逝于南京。朱元璋为之辍朝,悲恸不已,追封为中山王,并将其肖像陈列于功臣庙第一位,称之为“开国功臣第一”。
徐达之所以能不居功自傲,除其个人良好的修养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他知道功成名就后如何安身立命。这不能不说是高人自有高招。历史上几乎无一例外,每个皇权的确立,无不倚仗文臣武将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功臣往往成为权臣。在中国历史上,功臣权臣夺取皇权或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皇袍加身的例子也不鲜见。所以,历代皇帝总是在政权到手后,视功臣为最大威胁,千方百计收回其权力。“杯酒释兵权”已算是非常“客气”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成为皇权统治下残酷的事实,也是历史的必然。
事实上,朱元璋登基后,从1380—1390年,受丞相胡惟庸牵连被杀的功臣、官僚共达三万多人;1393年,有赫赫战功的将领蓝玉以及与其有关的人士均被杀,先后牵连被杀的竟有几万人;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被杀者更多达8万之众。
应该说,朱元璋用严刑重刑,杀了包括功臣在内的十多万人,实质上是强化其统治的手段,也是统治阶级内部残酷斗争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朱元璋的个人品格有关。从小与朱元璋在一起的徐达当然十分清楚“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知道与这样的皇帝在一起,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自己如果居功自傲,无异于引火烧身。所以,徐达夹起“尾巴”,低调做人,这既是徐达个人良好品行的体现,更是他保全自己的良策。
得理饶人更易征服人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谁都不肯甘拜下风,以致大打出手,造成很坏的后果,不好收拾。事后静下心来想想,当时若能忍让三分,自会风平浪静,相安无事,小事化无。事实上,有理的人越是表现得谦让,越能显示出他胸襟坦荡,富有修养,反而更能让他人钦佩。
我国汉朝时有一位叫刘宽的人,为人宽厚仁慈。他在南阳当太守时,小吏、老百姓做错了事,他只是让差役用蒲鞭责打,表示羞辱,此举深得人心。
刘宽的夫人为了试探他是否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仁厚,便让婢女在他和属下集体办公的时候捧出肉汤,装作不小心的样子把肉汤泼在他的官服上。要是一般的人,必定会把婢女责打一顿,即使不如此,至少也要怒斥一番。而刘宽不仅没发脾气,反而问婢女:“肉羹有没有烫着你的手?”由此足见刘宽为人宽容之度量确实超乎一般人。
还有一次,有人曾经错认了他驾车的牛,硬说为刘宽驾车的牛是他的。这事要是换了别人,不将那人拿到官府去治罪,也要狠揍他一顿不可,可刘宽什么也没说,叫车夫把牛解下给那人,自己步行回家。后来,那人找到自己的牛,便把那牛还给刘宽,并向他赔礼道歉,而刘宽非但没责备那人,反而好言安慰了他一番。
这就是有理让三分的做法。刘宽的度量可谓不小,他感化了人心,也赢得了人心。
人人都有自尊心和好胜心,在生活中,对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不显示出自己比他人有容人的雅量呢?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偶有过失,因此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但是,人们对待自己的过错往往不如看待他人的那样严重。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犯错的背景了解得很清楚,而对于他人的过错造成的原因却不甚知晓,因此对于自己的过错就比较容易原谅,而常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家的过错上。即使有时不得不正视自己的错误,也总觉得是可以宽恕的。可见,无论我们自己是好是坏,我们总是能够容忍自己。
然而,轮到我们评判他人的时候,情形就不一样了。我们用另外一副眼光百般挑剔地去发现他们的不对。例如:假使我们发现他人说谎,我们将会严厉地谴责对方的不诚实,可是谁又敢于保证自己从来都没说过一次谎?
有些人一旦陷入争斗的旋涡,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不仅是为了面子,有时也是为了利益,因此一旦自己得了“理”,便不肯饶人,非逼得对方承认自己的错误不可。然而“得理不饶人”虽让你吹着胜利的号角,但这也同时埋下了下次争斗的种子。因为这对“战败”的对方也是一种面子和利益之争,他当然要伺机“讨”还。
在这种时候,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像刘宽那样,即使自己有理也让别人三分呢?其实,有些时候给他人留下台阶,也是为自己以后留下了一条后路。
的确,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因为对事物的理解不一,个性、爱好、脾气、要求不同,以及价值观念的差异而产生矛盾或冲突,此时我们应记住一位哲人的话:“航行中有一条规律可循,操纵灵敏的船应该给不太灵敏的船让道。”其实,在生活中也应遵循这条规律。
因此,做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优点和缺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相反,那些对人吹毛求疵,没完没了地又批评又说教的人,是不会拥有亲密的朋友的,也不会受到更多人的拥戴。
谦让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一种德行,更是一种处世的学问。如果我们都具有了这种宽容忍让的心态,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
谨慎张扬自己的个性
谁都认为个性很重要,特别是年轻人,他们最喜欢谈的就是张扬个性。他们最喜欢引用的格言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时下的种种媒体,包括图书、杂志、电视等,都在宣扬个性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名人都有非常突出的个性,不管他是一个科学家,还是一个艺术家或者军事家。爱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非常不拘小节,巴顿将军性格极其粗暴,画家凡高是一个缺少理性、充满了艺术妄想的人。
名人因为有突出的成就,所以他们的许多怪异的行为往往被社会广为宣传,以致有些人甚至产生这样的错觉:怪异的行为正是名人和天才人物的标志,是其成功的秘诀。对此我们只要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想法是十分荒谬的。
名人确实有突出的个性,但他们的这种个性往往表现在创造性的才华和能力之中,也就是体现在艺术风格上,而不是体现在他们高人一等的傲气上。“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肩上的缘故”,这是大科学家牛顿说的话。其他名人的心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正是他们的成就和才华,使他们的特殊个性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如果换了一个没有多少本领的常人,他们的那些特殊行为可能只会得到别人的嘲笑。
年轻人为什么那么喜欢谈个性,那么喜欢张扬个性呢?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年轻人所张扬的个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年轻人张扬的个性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他们年轻气盛的自我表现欲,是一种希望别人崇拜自己的行为。年轻人有许多情绪,他们希望畅快地发泄自己的情绪。他们不希望把自己的行为束缚在复杂的条条框框中。所以,年轻人喜欢张扬的个性与那些“天才”或伟大人物所表现的个性张扬是不同的两种做人姿态。
张扬个性肯定要比压抑个性舒服。但是如果张扬个性仅仅是一种任性,一种意气用事,甚至是对自己的缺陷和陋习的一种放纵的话,那么,这样的张扬个性对你的前途肯定是没有好处的。
年轻人非常喜欢引用但丁的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作为一个社会中人,我们真的能这么“洒脱”吗?比如你走在公路上,如果仅仅走自己的路而不注意交通规则,警察就会来于涉你,会罚你的款。如果你走路不注意安全,横冲直撞,还有可能出车祸。所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种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大行得通的。
社会是一个由无数个体组成的人群,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空间并不很大。所以当你想伸展四肢舒服一下的时候,必须注意不要碰到别人。当我们张扬个性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我们张扬的是什么,必须注意到别人的接受程度。如果你张扬的这种个性是对别人人性的压抑和欺负,那么你最好的选择是把它改掉,而不是去张扬它。
我们必须注意:不要使张扬个性成为我们纵容自己虚荣心的借口。社会需要我们创造价值,社会首先关注的是我们的工作品质是否有利于创造价值。个性也不例外,只有当你的个性有利于创造价值,是一种生产型的个性时,你的个性才能被社会所接受。
巴顿将军性格粗暴,他之所以能被周围的人接受,原因是他是一个优秀的将军,他能打仗,否则他也会因为性格的粗暴而遭到社会的排斥。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社会需要的是被公众所接受的个性,只有你的个性能融合到创造性的才华和能力之中,这种个性才能够被社会接受。如果你的个性没有表现出一种相容性,仅仅表现为一种脾气,它往往只能给你带来不好的结果。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你应该把个性表现在创造性的才能中,尽可能与周围的人协调一些,这是一种成熟、明智的选择。也只有这样,你才有张扬自己个性的必要。
善与常人平起平坐
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居于平民阶层的普通人。那些居于高位的人,如果不能保持低调做人的本色,就会与大多数人产生距离甚至隔阂,其问就像多了一层隔板,在沟通上造成障碍。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地位越高的人,越应该保持低调做人的本色。只有收住自己,才能收住人心,只有摆平自己,才能摆平他人。
要学会低调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一视同仁。不要厚此薄彼,不要用势利眼和有色眼镜看人看社会。也不能因外界或个人情绪的影响,对人对事表现得时冷时热。
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接触与自己爱好相似、脾气相投的人,这在无形中也就可能冷落了其他一些人。因此,要想低调做人就要适当地调整心态,增加那些性格爱好与自己不同的人的交往,尤其对那些曾反对过自己的人,更需要经常与他们交流感情,防止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与隔阂。有的领导者对工作能力强、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的下级较关心和喜欢,而对工作能力较弱或话不投机的下级关心较差。这样时间长了,彼此关系就会逐渐疏远,上下级之间产生距离。
在低调做人方面有些伟人堪称我们的楷模。
由于工作关系,周恩来生前到北京饭店的次数特别多。每次去,他总喜欢在饭店内走动,同店里的领导、服务人员见见面,打打招呼,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饭店里所有的职工都对周恩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周恩来共事的人,除了把他看成领袖,还会从内心把他当成良师益友。中南海摄影师徐肖冰说,周恩来与人交往时,并不是把自己当作官,他发自内心地把自己看作普通人中间的一员。和周恩来谈话,无需“仰着脸”。他不是高高在上,他就在你我中间。
正因为这样,周恩来赢得了所有下属和人民的心。下级人员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不仅同他谈话,渴望听到他的声音,并喜欢把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告诉他,把心掏给他。所以,周恩来能够从下级及人民群众那里听到最真切的话语,获得最多的情感支持。
玛格丽特·杜鲁门在写她父亲杜鲁门总统的传记时,也曾多次提到她的父亲低调做人的感人故事:
“父亲不愿意用他办公桌上的铃声下命令来传唤人,十有九次都是他亲自到助手的办公室去,在偶尔传唤别人的时候,他都会到他的橡树厅门口去接……”
“父亲在处理白宫日常事务时,总是这样体贴别人,一点也不以尊者自居。他之所以能够使周围的人对他忠心耿耿,其真正的原因即在于此。”
人人都无法离群索居,你一生都得与人相处。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你都是其中的成员、分子、角色之一。你必须在你的环境内与其他人平等融洽地相处,这样你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