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必须改变的207个小毛病
30411900000020

第20章 唠叨害处多

感冒不会有什么大的危害,用药物就可以治好,而唠叨却是一种顽固的精神疾病,很可能会使全家人的生活遭殃。

几年前有位母亲为了她13岁的独生子来找我,她很苦恼,让我无论如何想办法帮帮她的儿子。她说她儿子很聪明(后来,我测得他的智商很高),但在学校里的功课却总是不及格,成绩单上关于学习态度以及同学关系的评语也不好。他母亲抱怨说,他回家总是不肯做功课,不是说没有作业,就是说在学校做完了。一回家就坐在电视机前面,任母亲怎么唠叨也不动地方。儿子的父亲是一名驻外商务人员,时常外出旅行,和儿子关系很疏远。他把管教孩子的责任全推给了妻子,因此也不了解她面临的困难。

我对这孩子及他家里的情况大致了解之后,就约他来谈谈。初次见面,我就感到他是个特别的孩子。一般第一次到我这里来的孩子总是拘束、腼腆害羞,我必须先花点时间跟他们闲聊,以排除他们紧张羞怯的心情。但是这男孩不同!他一见到我,就跳起来热烈地和我握手,就好象我是他多年的老朋友似的,然后轻快地随我走入办公室,在我还没来及开口问他时,他已经开始滔滔不绝地说出他的问题:“医生,您听我说,您一定得帮帮我妈妈!我实在忍受不了,她唠叨下去的话,我只好逃走。我不知道她对您说了些什么,但是您知道她从早到晚唠叨个没完。我在家里一刻都不得安宁。我在浴室刷牙,她在客厅叫道:‘不要忘记关灯!’我开冰箱时时,她说:‘不要忘了关上!’我在家里没有一件事可以清静自在地做。每天都是:‘你到哪儿去?去洗手!不要和某某人在一起,他不是好东西!不可以!你为什么要买那盒磁带?零花钱怎么随便乱花?去刷牙!你脸怎么那么苍白!站直一点!’”

“如果没有什么事可挑,她就提我的功课。我从学校回来一踏进家门,门都没关上,她就叫道:‘你不觉得应该先去作功课吗?’我一气之下,就偏不做功课,让她不能称心如意!医生,我知道我还算聪明,也希望把书念好将来上大学,但是我不希望由母亲来控制我的每一次呼吸,我惟一对付她的办法就是不念书,因为她比我还着急。”

在他母亲的意识中是希望儿子能刻苦、用功、上大学、发挥他的才能,而且她希望自己能够不唠叨。但是在潜意识里就不同了,我渐渐发现她在害怕儿子长大:她希望他永远是个小宝宝,一切都需要她照顾,都由她来控制。她不承认,后来慢慢能接受自己有这样潜在的动机,这才开始控制。最初她自己的行为。而在儿子的意识里是希望符合他母亲的期望,在学校里功课好、表现好、将来上大学等,尤其还希望母亲不再唠叨;但在潜意识里他不愿念书,因而更加强了母亲对他行为的控制,结果是母亲更唠叨。我们可以看出,儿子的意识及潜意识动机都和他母亲配合,而潜意识的目的却是破坏性的,这样的情况心理学上称为“病态的相互关系”。

有一位妻子向朋友诉苦,因为她经常向丈夫唠叨着催促他修理东西,而丈夫老是拖下来不做,又不放心她找修理工来修,一来为了省钱,二来觉得别人不如他修得好。朋友建议他们定个协议,当家里有东西需要修理时,就给他15天的时候去修,而且把日期记在日历上,免得到时找借口说忘了,一个月以后那位妻子很开心地告诉朋友,只有一次是她找工人来修的。

的确,很多时候,在家庭生活中订立规则常常可以解决夫妻之间的冲突:

有一对夫妇常为周末的活动而争吵。妻子厌倦了天天呆在家里,希望能到外面吃吃饭、跳跳舞;而丈夫则对外面的应酬厌烦了,希望能在家里享受宁静周末,听听唱片、看看书、玩玩牌。因此,几年来经常发生冲突。后来丈夫提议,夫妻双方轮流负责计划周末的活动,妻子安排一周,丈夫安排下一周。这个办法不只是效果绝佳,并且也能帮助他们解决其他问题。妻子常建议留在家里,是出于体贴丈夫的一周工作的辛劳;而轮到丈夫作决定时,又常是决定出去玩,让妻子惊喜一番。

其次,解决唠叨的第二步是,看看是否事事唠叨,不论轻重缓急。是的话,就要设法略去不重要的事,而只对重要的事订立规则。换句话说,家里如果有人常爱唠叨,就让他对重要的事制订规则,以除掉不好的行为,同时除掉唠叨。

其三,第三步就是分析其中的沟涌过程,沟通一定要清楚具体,避免含糊不清。千万不要接受:“我等一会再干”或“我有时间再干”的回答,这种回答最容易引起唠叨。比如家务劳动,要明确要求在某个时间内完成,并说明否则将会有什么后果。注意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其四,要常常开家庭会议,或小型讨论会。利用这个机会来讨论哪些事情要做,应在什么时间做等等,并检讨拖延未做的事,注意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其五,检查一下夫妻之间或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否已到了恶化的地步,是的话,光靠前面几种方法来解决唠叨还是没有用,必须借助心理治疗或心理辅导,以解决根本问题。

最后,这是最实用的一点,在孩子耳边用悄悄话告诉他要做什么事,通常很有效。这种举动显示出一生活上的亲密感,让孩子觉得心理很舒服。有时候也要给他留点面子,不要当着兄弟姐妹的面说他。同时孩子对这种“秘密信息”很感兴趣,也能增加他的自我重要感。

毛病点拨:该唠叨的时候唠叨,不该唠叨的时候千万别唠叨,它的确害人不浅,还是三思而后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