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才:我为你支招
30435400000017

第17章 学前教育是成才的基础(4)

发育正常的孩子满4周岁时体重可达16公斤左右,营养状况好的和稍差者可相差约1公斤,均可看作是正常水平。一般来讲,在10岁之前,女孩的体重略落后于男孩;而在10~16岁前后,女孩发育可能要快于男孩,故其体重一般略高于同龄男孩。但这些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影响体重的因素很多,除先天遗传因素外,还有后天营养等因素。

满4周岁时,男孩子身高在99~102厘米之间,女孩子多在97~102厘米。在运动方面,4岁的孩子能自己跳跃,基本上能够自己穿衣服,不需要大人的协助。无论是男孩或女孩,这时身体的发育已显得比较结实,能自己信心十足地进行各种儿童活动。如果在此之前训练有素的话,他们开始注意和监督大人的行为,如饭前要洗手、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如果大人在饭前偶尔忘记了洗手,孩子会及时提出,嘱其洗手。各种日常生活已经有一定的规律,自主性明显增强,一些生活习惯基本形成。

这个阶段的孩子记忆能力较以往明显增强,只要大人曾告诉过的事情,什么是好的,是可以做的,什么是坏的,是不能做的,基本上能牢记并且会主动地落实在实际生活之中。说明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但记忆力有了发展,而且已经有了明显的是非观念。在这一点上,女孩似乎优于男孩,这可能是由于女孩心理思维比较细腻,男孩心理思维较粗。4岁的孩子对两性的观念已有模糊认识,玩耍时开始分出男女界线。

4岁的孩子自己的事大多已经可以自己料理,生活逐步形成规律,起居可以与大人同步,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大小便基本能自己解决。玩具、物品玩过之后会自己收拾好,已经有了自己相对固定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朋友圈,经常会自己找同龄的小朋友玩耍游戏,各种感觉能力也比较成熟,视力、听力和四肢动作的协调性也逐渐完善。

此时期孩子对空间的认识已比较正常,能够轻松区别两个不同长度的物品,分清物品的距离;对以往听到、看到的故事,能够向别人讲出来;对大人安排、交代的事能够认真去做;不轻易改变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态度,对自己热爱的事情所表现的兴趣比以往更加浓厚、认真。这时孩子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正在加强,在大人面前提出疑问的事更多、更丰富也更奇特,几乎是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要知道,表现了从最初的原始性的好奇向求知方向发展。同龄小朋友中竞争的心理开始出现,自尊心较以往变强,并且对文字、图画的兴趣开始增加。如果训练有素的话,会经常要求学习写字或频繁地模仿大人写字、绘画。因此,如果要想培养儿童的绘画能力,可以从这时开始给予引导和培养。

四、注意发挥5~6岁孩子的特长

同龄的孩子由于受遗传、营养、教育、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在智能方面有的孩子表现出运算能力强,有的表现出记忆能力强,有的能歌善舞,有的表现出语言能力的特殊等。这些特点在5~6岁时就可以明显表现出优势,这就是孩子的特殊才能。在入学之前,如果能及时发现孩子的特殊才能,并注意重点培养,就可能培养出某些领域里的杰出人才。

几乎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有一种特殊的才能。但是,有的家长由于不懂得孩子身心发育和智力发展的规律,往往会盲目地要求孩子看书、写字,给孩子布置作业,结果,不但没有达到期望的目标,反而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限制了孩子的智力发展。因此,要善于通过孩子的日常表现识别和开发孩子的特殊才能,抓住其特殊的萌芽或基础进行培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先应从语言、音乐、数理逻辑和运动知觉等方面着手加强培养。

1.语言才能一个具有语言天资的孩子,大都很早就会说话,经常说个不停,善于学习和利用一些特殊词句和语言,喜欢讲故事、唱儿歌。对这样的孩子,应每天给他读点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语言资料,培养他爱听的习惯。一旦孩子能独立阅读,就给他提供一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书刊,教孩子背诵儿歌、诗词,与孩子一起搞些猜字、猜谜语、看图说话等文字游戏,买本小字典,教他练习查字。对孩子语言方面的每一微小进步,都应给予热情表扬与鼓励,培养他在语言方面的兴趣。

2.音乐才能

有音乐才能的孩子,一般都喜欢唱歌、听音乐,酷爱乐器。家长应多教他唱歌,以悦耳的歌声陶冶孩子,教他玩乐器,鼓励孩子在电视屏幕前学唱儿歌。如果已经发现孩子有了特殊音乐才能就要及时给予培养,如提供培养音乐的设备和条件,发展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必要时应请辅导老师具体指导。

3.数理逻辑才能

在这方面有突出才能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从小就喜欢玩积木、下棋,对圆形和数的概念特别感兴趣。父母或其他育儿者,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这种兴趣爱好,并及时给予诱导启发和培养。家长要及早地(3~4岁)教他一些计算方法,教孩子用直尺、圆规画图形,从简到繁,不断激励孩子,使其加深学习兴趣。家长可以帮他找一个兴趣爱好相同、年龄稍大些的小伙伴,一起打打扑克、下下跳棋,共同学习,相互促进。

4.运动知觉能力

这种孩子从小喜欢翻筋斗、游泳、骑自行车等,肢体活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均较强。对这些孩子要从两个方面培养:一方面要使孩子善于自身活动,能灵活自如地掌握运动技能,提高协调能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教他安装、修配小机器,参观博物馆、展览馆,观摩运动会等。另一方面,若孩子表现出运动知觉灵敏,要耐心教他练短跑、翻筋斗、游泳、跳绳、骑车、跳舞等,鼓励孩子多参加文体活动。在参加文体活动中,要及时注意孩子的意志、毅力和拼搏精神的培养,否则,孩子可能会因为怕苦怕累而半途而废,从而使已有潜能得不到发挥,并且形成遇到困难挫折便退缩的不良习惯。要鼓励孩子在运动技能领域锋芒外露,发挥特长。

孩子的特殊才能,主要表现为以上四个方面,即空间知觉能力、自我认识能力和对别人的认识能力等等,这些都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发现,不断培养。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各种潜在的才能,要注意珍惜爱护,加强培养与开发,以利于发展他们的特殊才能。

五、入学的年龄要适宜

孩子到底什么年龄入学最好,是6岁还是7岁,目前意见不一,有的人主张早些,有的人主张晚些。近年来,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比较重视早期教育,因此,智力发育较好的孩子,可以提前上学。有人认为,上学越早越好。有些家长把自己刚满5岁的孩子就送入学校。笔者认为,孩子入学的年龄不能无限度地提前,在5岁半入学前班,勉强可以,但到正规学校上学不能早于6岁。

对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可以根据儿童个人的智力发育差异和家庭早期教育的程度来确定入学的年龄。个别智优者,6岁甚至不满6岁就可以上学。而对大多数儿童来讲,6岁上学偏早,因为这时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成熟,最好是7岁入学。

根据1988年4月12日《中国教育报》的一个调查资料显示,在6岁入学的儿童中,仅有15%左右的儿童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小学、初中直到高中的学习任务;而30%的儿童,到小学高年级时,学习就感到不太适应,进入初中以后就更难适应,跟不上班,成绩明显下降,留级现象也比较普遍。因此,除个别人外,大多数儿童还是7岁上学好。

六、鼓励孩子尽情想象

想象是一种能力,是大脑中已有的旧联系经过重新组合构成新的联系的过程。想象是以大脑记忆中已储存的某些形象为基础,经过分析与综合加工,再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想象经常与联想相结合,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由现在感知到的事物想到尚未出现的事物。所谓“举一反三”,指的就是想象和联想。如,当看到冰河,想到了有一天会解冻,从而联想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景象;农民从春耕想到秋天的丰收,这些都是简单的想象与联想。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活动。在同龄人中,一个人有无丰富的想象力,常常被看作是能否获得创造性成果的重要因素。想象力是智力水平高低的表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丰富的想象力有时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284页)。人们在鼓励青年人去完成一项重要任务或解决重大疑难问题的时候,总是让其树立起敢于想象、善于想象的意念;当他们因此而获得某些突破或成功时,人们总是把他们那种丰富的想象力视作智慧的表现。可见,想象力与智力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想象虽然是大脑的功能,但是,想象能力主要来自后天的培养,特别是儿童的早期培养教育。当孩子具备了语言和运动能力(3~5岁)时,就开始逐渐地与外界接触,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常常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经常向大人问这问那,一些在大人看来很平常的事情,对他们却有巨大的吸引力,这正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表现。在整个儿童时期,作为育儿者,不能把孩子的询问当成闲事而置之不理,要不失时机地解答询问,鼓励孩子多问,并且要设法给孩子出题目去想去问。千万记住不要有厌烦的表示,而应当及时地给以启发诱导,以促使其想象力不断地发育成长。即使长大成人之后,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都应当随时启动和应用,使其永远保持应有的生命力,这是一个人能否获得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基础。人类无数伟大的进步都是来自于最初大胆的想象。一个人也是如此,没有丰富的想象,就难以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七、培养孩子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其社会性。社会是一个有不同民族、不同观念和不同利益的群体,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因此,人在社会上生存立足,要有所作为,首先就要学会协调人际关系,要对不同的人和事有着不同的协调能力。协调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但是每个人的协调能力如何,与其童年所接受的培养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老一辈革命家、深受人民爱戴的周恩来总理,无论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也无论与什么人相处,都会出色地协调好与周围的关系,据说,就是得益于童年时养母对他的培养和影响。他的养母生活在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多,相互间经常有分歧和矛盾,养母经常出面调解。童年的周恩来跟随母亲耳闻目睹了一切,也学会了协调人事关系。

社会是一个具有各种复杂功能的整体,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大的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人无论是生活在家庭中或社会上,都应当具备与其他人同心合作的协调性。如果说儿童长大成人,离开父母家庭,顺利地走向社会,首先需要的是独立性,那么,在社会上要取得成功,愉快地适应家庭和社会生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需要的则是协调性。由此可见,独立性与协调性是十分重要的两种能力,二者是不可偏颇和缺少的。因此,对儿童要注意独立性的培养,更要注意协调性的培养。

一个人没有独立性不行,但是,如果从儿童时期就过多地强调其独立性,与其他家庭成员不能协调共处,我行我素,那必然难以获得幸福的家庭生活;在社会上,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听不进周围人的意见,就不可能去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先进思想和经验,也就难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因此,作为父母,要使孩子学会一些礼仪。在和别人相处中,要随时注意协调性,这对任何一个成功的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基本要求。

从表面上看,独立性与协调性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但实际上二者是统一的,都是为了使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其全面素质。当然,二者也都有一个限度问题。强调独立性是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此促进智力发育;而强调协调性则是要培养与他人相处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要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增长知识,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协调好关系,培养其在各种矛盾中寻求统一的能力,这其中既有方法、性格问题,也有智力问题。

关于培养的方法,一是要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接触的面越大越好,不能把孩子关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二是告诉孩子,小朋友在一起彼此不分你我,无论是玩具和食品,都要互通有无;三是一旦发生矛盾,要选择宽容和谦让的态度,不要让孩子记仇,要及时化解,不要相互埋怨;四是不要怕孩子们在一起发生矛盾,一旦发生,尽量自己解决,大人最好不要参与其中;五是在孩子面前大人要做表率,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这种行为反射的作用对孩子的影响比专门的教育作用还要大。

八、自我意识的发育

自我意识是人类自身认识自己的第一步心理过程。经过心理上的自我意识的发育,婴儿才能把自己和自己以外的人、物体相互区别开来。这既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出生后逐步形成的。根据观察,婴幼儿要在1岁左右,这种自我意识才能逐渐形成。

1岁以内的孩子,经常把自己的手伸在眼前凝视,似乎是在观察研究皮肤表面的纹络,又好像在观看奇异的手指。孩子在啼哭时会把手指伸到自己的嘴里,自己玩耍时也会把手指伸在嘴里,不断地吸吮。这种现象提示人们:这时的孩子并没有把手指当作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是当做一种玩具,说明自我意识尚未形成。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终于有一天孩子不再把手指往嘴里放了,这说明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这多半是由于孩子把手指放在自己的嘴里,用力咬了一口,感到了疼痛,才觉察到这是自己的身体,并非玩具或其他东西。此后,逐渐不再把手指往嘴里放,即使偶尔又放入嘴里,也不会再去用力咬指头了。由此可见,认识自我也是要经历痛苦的。除此之外,孩子的生理需要也会促使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如,孩子肚子饿了需要吃东西,口渴了希望喝水,尿床后皮肤有了潮湿的感觉,最初只能是啼哭而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通过自己的啼哭,得到了妈妈或其他人的帮助,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孩子逐渐认识到妈妈或其他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媒介。这时,出现了自我认识的萌芽,孩子开始认识自身和别人的关系,这就是最原始的自我意识。这种能力一般在出生后8~10个月左右逐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