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欧洲战史
30449400000033

第33章 波洛特尼科夫领导的农民起义

波洛特尼科夫领导的农民起义是反对封建农奴制压迫的俄国17世纪初的农民战争的最高阶段。起义的起因是,16世纪末,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农奴制在法律上的确立,农民所受的剥削加重。起义的基本力量是农民、农奴及顿河、捷列克河、伏尔加河、扎波罗热和乌克兰哥萨克。参加起义的还有中下层市民和“低级”军职人员。起义初期,南部和东南部各县的地方贵族的队伍也参加了起义。

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1606年5月17日伪季米特里一世在莫斯科市民举行的反对波兰的起义过程中被贵族阴谋者打死,瓦西里·叔伊斯基即位为沙皇以及在向新沙皇宣誓之际南方诸城市及要塞的督军被撤换。起义军打倒了效忠于叔伊斯基的督军,拒绝承认叔伊斯基的权力,以及为进军莫斯科组织了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普季夫尔成为农民起义的主要中心,在整个起义期间它是起义军的主要后方基地。起义军占领重要的战略要塞耶列次和克罗梅,使其在这一时期所必需的武器装备得到了保障。

叔伊斯基政府把农民起义限制在南部地区和于1606年夏将其消灭的企图未能得逞。沃罗滕斯基公爵和特鲁别茨基公爵率领的派往南方的沙皇军队在最初几次冲突中战胜了几支独立的起义队伍后,长时间地滞留在克罗梅和耶列次城下。8月,发生了一些对夏季战局具有决定意义的战斗。温纽夫贵族帕什科夫率领的起义军在耶列次附近击败了沃罗滕斯基军队。波洛特尼科夫率领的队伍从普季夫尔赶来援救被围的起义军,在克罗梅附近彻底击败了特鲁别茨基。沙皇军队伤亡达7000人。

沙皇军队的溃败,促使起义运动向新的地区迅速扩展。起义军分两路向莫斯科急速推进。帕什科夫的队伍经丹科夫和里亚日斯克进入梁赞地区,利雅普诺夫率领的梁赞贵族队伍在此与他们会合。10月20日,起义者占领了科洛姆纳镇,进而威胁莫斯科。波洛特尼科夫军队选择了一条比较复杂的行军路线——沿奥卡河左岸推进,这一带遍布要塞,并有叔伊斯基公爵统率的集结于卡卢加的大批沙皇军队保卫着首都。然而,波洛特尼科夫成功地利用了这一地区蓬勃发展的反封建运动,结果所有要塞未经战斗便都转到了起义军一边。波洛特尼科夫率领起义军向莫斯科推进途中散发“传单”,号召市民和农奴参加反对贵族的武装起义,夺取贵族的地产和世袭领地并惩治他们。起义者的政治纲领要求推翻叔伊斯基政府,恢复似乎能把被压迫者从贵族和“非法沙皇”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合法沙皇”的帝位。叔伊斯基担心其军队被围在卡卢加,以及害怕市民可能举行起义,遂率部撤向乌格拉河,但于9月23日在那里被起义军击溃。

这时,波洛特尼科夫基本兵力已抵达帕赫拉河一线。叔伊斯基政府担心首都被围,便动员了全部兵力,于10月下旬派出了4支庞大的队伍镇压起义军。克留克·科雷切夫统率的军队将起义者逐出了沃洛克拉姆斯基,在与梅泽茨基公爵的队伍会合后,打开了从西面通往莫斯科的道路。斯科平·叔伊斯基率领的军队在帕赫拉河战斗中获胜,从而使波洛特尼科夫军队一度中断向莫斯科推进。但帕什科夫军队的行动使政府军的这些胜利化为乌有了,因为10月25日在特罗伊茨科耶村附近,帕什科夫军队击败了姆斯季斯拉夫斯基公爵和叔伊斯基公爵率领的沙皇军队。帕什科夫战败政府军后,于10月28日逼近莫斯科,在科洛缅斯科耶村设防。11月初,波洛特尼科夫率军也抵近该处。起义军会合后,急需建立统一的指挥和确定运动的目的。帕什科夫军队里的贵族首领只要求更换沙皇,竭力降低运动所具有的社会目标。在波洛特尼科夫军队起义的地带,农民起义的反封建性质特别明显——大批地处决叔伊斯基政府军政机关的代表人物以及反对起义运动的狂热分子。起义军中由于哥萨克、农民和“低级”军职人员在数量上居于优势,这就确保了领导权转到波洛特尼科夫手中。这不仅引起帕什科夫的不满,也使贵族义勇军的行动向不利于起义的方面变化,并导致了莫斯科城附近的起义者兵营中的兵力分化。

1606年10月28日至12月2日,起义军围攻莫斯科使起义达到了顶点。起义席卷了首都周围的广大地区。莫斯科被围初期,叔伊斯基处境危急。政府的兵力、武器和粮食均告匮乏。市民骚动,许多贵族逃离首都。但是,叔伊斯基巧妙地利用了起义军的消极因素,展开了坚决的行动,以使力量对比向有利于自己方向变化,并为此而依靠于教会。叔伊斯基乘莫斯科尚未完全被围之际,在北部和东北部各县招募士兵。斯摩棱斯克、图拉、德维纳等地的贵族团队和射击兵团队也匆忙赶来援助政府。

此时,波洛特尼科夫已拥有一支由具有各种社会成分的各独立队伍组成的近3.5万人的军队,农民队伍在起义军中占多数,均按区域组编。起义军希望通过与市民谈判,使他们交出首都,但未有成效。11月15日,进行了强攻莫斯科的第一次尝试,但以失败告终。这主要是由于利雅普诺夫率领的梁赞贵族队伍叛变,因为这些贵族并不支持运动的反封建的明确方针。政府还能与一些县保持联系,以及新的增援部队沿西北大道增援叔伊斯基,使波洛特尼科夫认识到局部封锁莫斯科的危险性。1606年11月26、27两日,起义军试图完成对首都的包围。激烈的战斗开始了。战斗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不利于哥萨克农民军的局面。11月27日,叔伊斯基以大批兵力从环绕首都的“木头城”南门实施总出击。波洛特尼科夫派出2万起义军迎敌。经过一场短暂而又激烈的血战,起义军被迫退却到筑垒兵营。11月底,大批贵族部队和来自中部、西部地区的“差丁”部队进入莫斯科,于是,力量对比变得有利于叔伊斯基。此外,叔伊斯基还开始同帕什科夫密谈。

决战发生于12月2日。起义军在炮兵、骑兵、训练诸方面都远远不及政府军。沙皇督军们的意图是,其集结在诺沃杰维奇修道院和达尼洛夫修道院的兵力于总攻期间将起义军包围并全歼在科洛缅斯科耶村。然而,波洛特尼科夫却在科特拉村一线发起了进攻,但起义军在进攻中遭到了失败,数千人阵亡,约2万人被俘。由于两支哥萨克队伍在科洛缅斯科耶和扎博里耶进行了连续两天的英勇抵抗,才使保全下来的起义军摆脱了沙皇军队。

庞大的政府军对波洛特尼科夫实施了追击。然而,波洛特尼科夫却能率领大部军队退入筑垒坚固的卡卢加,另一部则在温纽夫及图拉地区隐蔽起来。1606年12月20日,对卡卢加历时5个月的围攻开始了。波洛特尼科夫军队依靠市民的援助,不断出击,并借助于地道摧毁了运到城下的攻城器材。

到1607年2月,局势开始变得有利于起义军。还在1606年11月底,“皇子彼得”率领的由捷列克河、伏尔加河和顿河哥萨克组成的一支庞大部队出现在普季夫尔。1607年1月,在谈判成功之后,扎波罗热哥萨克的大批兵力及波兰-立陶宛雇佣军的几支独立队伍与“皇子彼得”会合。新的起义军还得到了当地农民和“低级”军职人员的补充。2月,“皇子彼得”以一部兵力在温纽夫附近击败了希尔科夫公爵率领的政府军,其大部队则前往卡卢加解围。2月23日,在维尔卡河上发生了一场激战。哥萨克队伍一个多昼夜都试图用装有火炮的加固游垒向城下突击。被政府军优势兵力包围的起义军不愿投降。其中许多人阵亡。

政府军多次攻占卡卢加的企图均未得逞,其夺取波洛特尼科夫队伍占据的图拉城的各种计划,也因沙皇军队在杰季洛夫附近的失败而彻底破产。到1607年春,在卡卢加附近大批士兵逃离叔伊斯基军队。捷利亚捷夫斯基公爵率领的庞大起义军于1607年5月3日在普切利纳河畔彻底战败沙皇军队,而波洛特尼科夫也以出击击溃了政府军。政府军共有1.4万人战死和被俘。冬春两季战斗行动的结果是,沙皇军队退到奥卡河对岸;波洛特尼科夫的队伍则与“皇子彼得”的军队在图拉会合。

在这种危急的局势中,叔伊斯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动员国家全部兵力;团结统治阶级内部。沙皇亲自率部征讨图拉,并为此而把兵力集中在谢尔普霍夫和卡希拉。1607年5月21日,叔伊斯基开始从莫斯科出发。波洛特尼科夫利用沙皇军队互不联络的弱点,率领配有大炮的3万人的军队向卡希拉疾进,以图击溃集中在那里的政府军,然后向莫斯科推进。但是,在沃斯马河的浴血决战中,起义军遭到了失败。一支兵力不大的哥萨克队伍抵抗了3天,然后突破敌战斗队形,隐入峡谷。图拉附近的起义军也未能阻止沙皇军队的进攻。6月12日,起义军在沃罗尼亚河上再次受挫。

6月14日,历时4个月的图拉英勇保卫战开始了。叔伊斯基军队约有16万人,其基本兵力于6月30日抵近图拉。图拉的防御工事由石头内城和橡木尖柱城堡构成。尖柱城堡上筑有19个塔堡。波洛特尼科夫的兵力仅2万人。图拉被围得水泄不通。敌炮兵从两个方向对城内轰击,使守卫者遭到了巨大损失。波洛特尼科夫只好等待外援,但起义基地逐渐缩小,后备力量消耗已竭,突破图拉之围已无法实现。

1607年7月,伪季米特里二世军队出现在斯塔罗杜布城,这支部队曾于1606年9月在布良斯克附近数次击败政府军。尽管弹药、武器和粮食奇缺、流行病蔓延、敌军的频繁进攻和挖掘地道至要塞城墙下甚至水淹图拉,起义军仍英勇战斗,一再挫败讨伐者夺取要塞的企图。起义军善于采用各种积极的防御措施。突出合围圈的个别起义军队伍活动在沙皇军队的后方及交通线上。然而,被围者的兵力已消耗殆尽。一些起义首领开始同叔伊斯基谈判,后者许诺保护被围者的生命安全,于是前者叛变了。10月10日,图拉便落入叔伊斯基手中。但是,沙皇并没有履行诺言,“皇子彼得”于1608年1月底在莫斯科达尼洛夫修道院附近的谢尔普霍夫大道被绞死。叔伊斯基决定悄悄地处死波洛特尼科夫。波洛特尼科夫被押解到卡尔戈波尔,根据沙皇的命令,于1608年3月在那里被弄瞎双眼,然后投入冰窟中淹死。

波洛特尼科夫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了,这是由于起义军的行动是自发的而且缺乏组织性,以及其活动范围具有局限性;农民运动缺乏成熟的政治和社会纲领;起义者存有天真的君主观念,对君主抱有幻想,斗争是不彻底的;沙皇军队占有军事优势。波洛特尼科夫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人民群众反对农奴制压迫的第一次大规模行动。这次起义为组织与实施大规模武装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起义中,波洛特尼科夫军事学术的特点是力求在决战中获胜。一般说来,起义军野战队伍的行动与被围城市及要塞的驻防部队的行动互相配合,使之能够突破包围圈,尤其是以重兵实施突破时更是如此。起义军广泛地使用了土筑防御工事,必要时,他们能将这种工事既巧妙又迅速地构筑起来。

波洛特尼科夫领导的农民起义对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