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龙
风大,却是吹面不寒,抬眼,有几只芽茎似的风筝探向空中,顿觉,春已至。
虽说心悦,却不免埋怨起来:这里是你们放风筝的地方吗?
这是郊外的一片山坡地,开阔、路宽、行人少。因其地处偏僻,市里在路边竖了一块“驾驶基地”的牌子,有几家驾校的学员在这里试驾、学车。车大多很慢,但有的“霸道”得很,也有的作蛇游状,好在路上极少有人,并无大碍。就是有行人了或是有其他的车了,也大多会让着我们的——人们知道我们都是初学者。车一律是黄牌照,教练车。内行人一看,知道是在警示行人:离我远点。
这样的时候有两个孩子在路上放风筝是很危险的事情。
加挡、减挡、踩离合,教练的训斥声仍在耳边,一时让我们放松地停下来当然乐意得很。循着教练的目光,摇下车窗,看到天上有一只风筝!一时很静,细听,风筝还发出了“呜呜”的响声。这是一只装了竹哨的风筝。
跟在后面的车都停了下来,静静地,举目向上,是风筝给枯燥的学驾生活带来了新奇,抑或是春天的突然造访让人们有了好心情?
两个孩子原本是在路边的坡地上放风筝的。风大,孩子拉它不住,依着风,走着走着便走到路上来了。孩子显然在努力着,可风好像有意跟孩子作对,顺着路的方向跑。孩子左手相牵,其中的一个孩子牵着风筝的线,脸却并不朝天空看,不时地侧耳,是在听。听什么呢?另一个孩子则向他说着什么,一边用手向我们比画,笑。
两个孩子仍旧努力地在牵那只不听话的风筝,路上停下的车显然对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
孩子已近,细看,我大惊,牵风筝的孩子是个盲童。哦,他侧耳是试图在听风筝上的哨声。
看到两个孩子“上路”了,且一时没有拽过来那只不听话的风筝,就在这时,走过来一个大人,大人身后又跟着几个孩子。原来,他们这一群人都在山上的坡地处放风筝。再远看,天空有好几只这样的风筝,发出“呜呜”的哨声。
这是市里盲聋哑学校的孩子,老师领着他们来放风筝春游来了。放风筝的盲童和哑童是搭开来的,他们两人一组。不想,他们选择的这块能放纵自己的地方却是“侵占了我们的领地”。领头的教师满脸堆笑,点头,用双手向我们比画,做着跟那个放风筝孩子一样的动作。接着,身后的几个孩子一起向我们比画。老师和孩子们在“说”:谢谢你们!这是手语。
教练点头致意,出人意料的是教练将手放在胸前,点头,比画:我爱你们。
教练也会手语?
老师鼓掌。孩子们鼓掌。
“我爱你们”,这是我学会的唯一一句手语。教练告诉我们,盲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会来这里放风筝,有好些年了。驾校的教练都会教学员们这句手语,春天的时候,要想着告诉学员,给上了路的孩子让条道,给春天,让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