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回族聚居村镇调查研究:单家集卷
30628600000023

第23章 村庄教育(2)

1.新中国成立前。单家集回族初等小学创建初期的教学工作由两位清末秀才担任。因为当时前来就读的学生很少(最初只有2~3人),加之和外界的联系缺乏,所以仍使用《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等旧教材,学制一般为四年。德育教学以《修身》《朱子家训》等为教材,倡导儒家学说,偏重于礼仪教育,师生之间、高低年级学生之间都有见面躬身行礼的规定。1923年,学校依照《甘肃省实施新学制标准》把学生划分为四个年级,实施分级教育,开设了国语、算术、常识、体育及公民训练等新课程。1928年,根据甘肃省教育厅训令,学生课堂加授国民党党义,开始每天升降国旗,升旗时唱《三民主义歌》。1935年,静宁县指令把“礼、义、廉、耻”作为校训,以后又提出“拥护国民政府及最高领袖”。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实行政教合一,保长兼任校长,各门课程中加入国防知识以及能唤起和增强民族意识的教育内容。1942年,政府颁布了新的教学安排,授课时间有所增加,并调整了部分科目的名称和教学时间,如团体训练、音乐、社会、自然、图画、劳作等。1944年,甘肃省教育厅颁布《甘肃省国民教育方案》和《各乡镇中心学校及保国民学校设施要则》,推行每乡设立中心小学政策,学校因此更名为“单家集中心小学”,学制改为六年制,高年级增设了地理、军体训练、党义等课程。1949年以前,学校教学基本按照国民党政府教学安排执行。

2.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指示,课程分为低、中、高三级。低年级设国语、算术、唱游、美术四科;中年级设国语、算术、常识、美术、音乐、体育六科;高年级设政治、国语、算术、自然、史地、音乐、美术、体育八科。政治课尚没有统一教材,由教师讲共产党的政策、毛主席的伟大历史功绩及新旧社会的对比等知识。1954年,根据教育部《小学暂行规定(草案)》,将国语改为语文。学校利用晨会和课外活动,向学生宣讲《宪法》,讲苏联对我国建设的帮助,讲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故事。1955年,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各年级每周增设手工劳动课1节。1958年,高年级每周又增设政治课1节,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毛主席居住过的单南清真寺、访贫问苦。1963年以后,各年级以每周1节的周会课取代原来的政治课,加强劳动教育。1966年,按照毛主席“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的最高指示,学校改为五年制。同年,学校正常秩序被打乱,小学生被称为“革命小将”,教师被视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或“臭老九”。1970年,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颁发的《中小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规定,一二三年级开设语文、算术、革命文艺、军体、劳务五科,四五年级在前五科的基础上增设毛泽东思想和常识。1966~1970年,原来使用的各科教材被斥为充满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东西并一律废除,学生主要背诵《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即《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小学,课程开设与西吉县城关一小相同。1981年,学校奉上级部门指示改为六年制,各年级增设思想品德课,原高年级政治课删减。同年,教育部正式颁发《小学生守则》,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并将其张贴于每个教室。1982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学校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1993年秋季开始,一年级学生使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新教材,学校改六年制为五年学制。

从以上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回族社区的教育史如同一部社会史,从民国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再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其发展历程中的不同阶段留下了独特的历史烙印。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缩影,教育的个性是特定社会结构和时代特征的投影。从单家集这样一个偏远乡村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回族乡村社会实际上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国家的社会政治变动及教育政策的变化、调整都能够延伸到这个乡村小学,都会对这个乡村小学的兴衰和前景产生直接影响。

(二)师资和学生

1.师资的变化。建校以来,单民小学的师资力量和学生规模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变化,学校教育的发展成为推动这个乡村回族社会变迁的动力。单家集回族初等小学刚刚建立时,全校只有两个教师和两个学生。据笔者根据《单民小学校志》和访谈所得到的数据统计,单民小学自建立以来,教师队伍已从原来的2人发展到现在的20人,增长了10倍。从1919年到1999年的80年时间里,先后有167位教师在该学校任教,历任校长27人。该校的第一任校长是一位清末秀才,叫柳应甲,他是单家集回族学校教育的奠基人。单进福是该学校第一任回族校长(1944年~1945年),也是该校第一位回族教师。1959年,单民小学有了第一位回族女教师,她的名字叫张秀兰。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单家集回族教育的开拓者单民小学的奠基人均为汉族,两位最早的教员都是汉族秀才。在1919年~1944年的25年时间里,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均为汉族知识分子,在该校167位历任教师中汉族教师占总数的53.29%,单民小学的现任校长也是一位优秀的汉族教师。由此可见,在回族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汉族知识分子付出了可歌可泣的艰辛和智慧,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回汉民族之间休戚与共、相濡以沫的密切关系。这些汉族知识分子不仅是回民教育的先驱,而且在回族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带动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20世纪70年代以后,该校回族教师数量开始逐年增加,1972年,全校回族教师从1944年的1名增加到5名,到1999年,全校回族教师发展壮大到了15名,占全校教师总数的75%,其中回族女教师10名,占回族教师总数的66.67%。像单家集这种由汉族帮助回族发展民族教育的情况在宁夏南部地区并不是个案现象,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学生规模的逐步扩大。伴随着师资力量和村民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回族儿童的入学率逐年提高,单民小学的学生规模日益扩大。建校早期,学生数量很少,1926年~1949年之间,每年平均只有4个毕业生,最少的时候只有1个毕业生。20世纪50年代以后,学生数量开始增加。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单家集回族初等小学建校初期,在校学生人数为21人;1981年在校回族学生总数为384人;2003年发展到480人,是建校初期的29倍。据不完全统计,单民小学自建校以来共输送了65届毕业生,累计培养学生1200余人,其中有据可查的1112人。在这些毕业生中,有些经过深造成为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栋梁之才,单兴忠、单得真、许文杰、王文玉、单秀明(女)、王晓琴(女)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单兴忠,1939年从单民小学毕业考入平凉陇东师范,后考入黄埔军校西安分校,1942年跟随傅作义将军参加抗战,在绥远战役中牺牲。单得真,1943年从该校毕业,1951年参加工作,曾任平凉市委书记、临夏州委书记、甘肃省商业厅厅长等职。许文杰,1958年从该校毕业,后长期担任村干部,带领家乡父老勤劳致富,也是单家集教育事业的积极推动者,199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王文玉,1959年从该校毕业,1972年考入宁夏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党的新闻工作,现任《固原日报》副总编辑、主任记者。单秀明(女),1965年从该校毕业,长期在家乡从事农业科技运用与推广工作,主持完成试验课题30多项,1992年当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1994年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和全国妇女“双学双比”女能手。王晓琴(女),1982年从该校毕业考入兴隆镇回民小学,1990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管理系,1998年后在中央民族大学相继攻读经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三)民众助学与学校发展

单民小学坐落在单家集村西南面,学校初建时,校园面积不足半亩,有土木结构的教室和教员宿舍各一间。1941年,单家集八大委员联合当地的富户和关心教育的有识之士李金海、单文敏、单进廷、单永兴、单文耀、单文明、单文选、咸正林、苏发廷、苏文才、单文华、单志祥等,集资为学校修建了60平方米的土砖木结构大教室。1945年,汉族商人胡开俊、张文亮、张有余等捐资,村民义务出工,修建土砖木结构教室一座。1957年,学校第一次扩建校址,村民义务出工打围墙、平整校园。1960年至1979年,学校先后三次扩建校址,单南村无偿让出水地10多亩,又划拨2亩学农基地,用来解决教师的吃菜问题。1965年,在单北村干部苏文宝、许文杰、单志成等人的倡导下,全村集资为单北村后湾村民小组建立教学点,解决当地回汉族儿童上学难问题。1963年至1965年,单北村党支部书记苏文宝资助该校外地汉族教师魏学璧全家三年口粮,使其安心在学校工作。1981年,学校新建教室资金短缺,单北村党支部书记许文杰和单南村党支部书记单进义动员村民集资12000元,保证了教室的按时竣工。1984年,村民集资4000元为学校修建的两栋教室安装门窗。1998年,单家集党总支书记许文杰倡导,单北村村民集资6800元,重建后湾村民小组教学点,并带领村干部到工地义务参加劳动,后来又划给学校半亩菜地,以解决教师的吃菜问题。

从1990年起,每逢六·一国际儿童节,清真寺和单家集村民都要向学校赠送礼物,表示祝贺和慰问。在1999年单民小学建校80周年校庆期间,单家集村民一共为学校捐款4万余元,给老师赠送了纪念品。目前,单民小学占地17亩,学校教学设施虽然无法与城市相比,但依笔者的观察,这所小学要比我在宁夏南部山区考察过的其他乡村小学好得多,它古老、质朴而又有生机,它给人的感觉是井然有序、充满活力,是受到珍惜的,而不是萧条破败的。漫步在校园,倾听教室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欣赏孩子在课间优美的韵律操,我顿时的感受是:这个山区村落的教育与这个伟大的时代基本上是同步的,如果生活在宁夏南部山区的所有回族人都能用单家集人这样的远见和热情对待民族教育事业,那么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一定是很美好的。

三、两种教育模式的互动与变迁

说到两种教育模式的历史,经堂教育比普通教育的历史更加悠久。普通学校教育在乡村回族地区的兴起是近现代以后的事情,在此之前,经堂教育在回族社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经堂教育是一种旨在普及宗教知识、培养宗教人才的民间教育制度,是阿拉伯传统的宗教学校教育与中国私塾教育模式相结合的产物,对伊斯兰教在回族中的传承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的经堂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宗教教育,它无法向回族社会成员传授经世致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