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30629300000026

第26章 如何让企业高速运转——经营中的经济学常识(3)

汽车安全带在所有人的印象中都是挽救生命、保障安全的象征。如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公路越修越宽,汽车数量也越来越多,因而驾乘汽车的潜在风险也越来越大。各种大小车祸时有发生,安全也就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实际上,早在100多年前,欧美国家的马车座位上就有了安全带,目的是防止乘客从马车上被颠簸下来。到了1922年,安全带开始运用到跑车上。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普通汽车于1955年安装上了安全带。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美国于1968年出台了相关法律,规定轿车前排乘坐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

可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却有人提出了一个让众人对汽车安全问题极为关注的想法,这个想法来自于拉尔夫·纳德尔的着作《任何速度都不安全》。此书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而美国国会对此的反应是:通过立法的方式强制汽车生产公司加装安全带等系列安全设备,而安全带则成了一个安全的象征符号。

无可厚非的是,当车祸发生时,安全带让汽车里的人更安全了,大大降低了伤亡的概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全带的确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这也正是美国国会要求汽车生产时配备安全带的最主要动机。

但出人意料的是,政府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出台的有关安全带法律的结果却带来了更多的车祸。那么,这项法律是如何影响车祸次数的增多和伤亡人数的增加的呢?1975年,经济学家萨姆·佩兹曼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汽车安全法有许多隐藏的影响。”佩兹曼的研究证明,安全带法律实质上在减少了每次车祸死亡人数的基础上增加了车祸的发生次数,其最终的结果是驾驶员死亡人数减少,而行人的死亡人数和不安全因素却在增加。

在人们来看,驾驶员因为有安全带的保护而变得更加安全,安全带降低了驾驶人员伤亡的概率,也就是驾驶员付出的车祸代价明显降低。同时,这种安全设施的增加会改变驾驶员的心态。因为驾驶员们有了安全保障设备,难免会在开车时变得不那么小心,甚至无所顾忌、随心所欲。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更多的车祸。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带的出现反而增加了车祸的次数,安全开车程度的下降对行人会造成更多的伤害,而导致驾驶员驾驶的安全警惕心理放松的正是安全带的出现和安全带法律的实施。安全心理的放松会导致车祸次数的增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潜在的恶性影响循环。由此可见,安全带的法律措施实际上是增加了车祸的次数和行人的不安全因素。

激励反应就是人们面对激励所做出的反应和回复。当政府意识到为汽车配备安全带可以减少车祸时的伤亡人数这一利益时,出于安全的考虑,就选择了采取为所有汽车配备安全带的措施,而这些强制性的手段让所有驾驶员的行为发生了变化——系安全带。人们行为的变化实际上就是一种激励反应。然而人们忽略的是政策对事情的隐藏影响,那就是车祸数量的增加,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激励反应。

再回到企业经营中来。作为管理者,你的一切所作所为都会引起一系列的激励反应。如果你对员工的过错不予追究,引起的激励反应是:下一次,他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你对下属的功劳不予奖赏,那么相应的激励反应是:我不需要这么努力,反正干好干坏一个样。所以,企业经营者尤其需要注意那些隐藏着的、不明显的、意料之外的激励反应,千万当心别让你的好心带来恶果。

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渔夫在船上看见一条蛇口中叼着一只青蛙,青蛙正在痛苦地挣扎。渔夫非常同情青蛙的处境,就把青蛙从蛇口中救出来放生。但渔夫又觉得对不起饥饿的蛇,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酒给蛇喝了几口,蛇愉快地游走了。渔夫正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高兴,突然听到船头有拍打的声音,渔夫探头一看,大吃一惊,他发现那条蛇抬头正眼巴巴地望着自己,嘴里叼着两只青蛙。

渔夫本是好心想帮助青蛙,却不小心激励了蛇,从而意想不到地害了更多的青蛙。

其实,从这个小寓言故事中,我们还可以得到另一种启发,那就是只要你给予他人所没有的,就会产生激励效果,而且这种激励会使他人加倍努力。这种做法很适合企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能力。

亚当·斯密有句名言:“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他认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追求个人利益,正因为每个人都有利己主义,所以,每个人的利己主义又必然被其他人的利己主义所限制,这就迫使每个人必须顾及他人的正当利益,由此而产生了社会利益——社会利益正是以个人利益为立脚点的。这就是所谓的“经济人”观点,后来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管理的理论基础,“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便是在这种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为了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和企业的效益,我们都需要深谙这种经济学常识。

经济学笔记

在变幻莫测的全球竞争时代,身为企业经营者,与其苦苦追寻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手段,不如将眼光放远,锁定员工的才智与热情。实现这个目标的根本途径,就是努力引发正面的激励效应,从实际出发设计激励机制。要知道,高工资并不代表高效率,一味表扬并不一定会让员工心怀感激,赏罚分明才能有效鼓舞士气,进而提高经营效益。

品牌力量中的经济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买矿泉水的时候,一般为什么会挑选农夫山泉或者康师傅、乐百氏等自己熟知的牌子,而不去挑选一个自己从没听过的牌子?我们为什么需要品牌?是因为觉得越贵的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让我们产生信任感吗?可为什么一棵1块钱的大白菜与一瓶1块钱的矿泉水相比,我们对后者更看重品牌?

经济学的答案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白菜的好坏我们很容易识别,而矿泉水的质量优劣却很难判断。也就是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大,我们越需要品牌。

品牌行销的历史尚未满百年,然而我们已生活在一个品牌泛滥的时代。从食品、服饰、药品,甚至飞机,我们所购买或消费的许多产品都有一个知名的品牌。为了让品牌的理念深入人心,厂商每年投入数以百亿计的资金用于品牌形象的建立。诸多历史悠久的品牌甚至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常用的词汇。在落后偏远的地区,知名品牌如宝马或奔驰仍然家喻户晓,即使当地居民从未见过汽车,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良好的品牌声誉有助于产品的销售,消费者也愿意为知名品牌付出超额价钱。因此,品牌不再只是一个指认商品的名称,而是厂商所拥有的一项重要资产。品牌的价值除了反映在上市公司的股价上之外,知名品牌更是公司间互相转让或收购的标的。

很多人常常有种误解,认为创品牌是大企业的事,对中小企业而言,只求利润即可,短期内无法考虑品牌。其实,中小企业同样可以创建自己的品牌。

当一个新品牌刚创业时,没钱做广告,没钱请营销高手,甚至没钱开大规模招商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又必须要打造自己的品牌,那该怎么办?

虽然打造自己的品牌并不容易,但绝非不可能。

对于小品牌或新品牌来讲,资金有限,实力有限,机会有限,特别是把握机会的时间更有限,在这样的状况下,少就是好,多就是不好。最适宜的品牌识别,首先要有个好名字,然后要有自己的纲领:万宝路西部牛仔代表的是自由精神,大红鹰V代表的是永远胜利,NIKE的“对勾”代表叛逆的心理,而可口可乐的红色代表活力。它们通过视觉的、声音的、语言的、颜色等各种各样的符号,与消费者从精神层面上进行沟通,为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时营造品牌独特的“想象空间”,成就了这些品牌。

如果给你六万块钱去做实业,而且还要定位高端市场,你会不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事,然而早田门窗却将这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在股市受挫之后,李林生决定做实业。他有些朋友是做家居装修的,都鼓励他加入这个行业。思前想后,李林生决定做家居装修。在装修的过程中,他发现国外市场上一种新型的门窗材料——塑钢门窗在深圳市场上开始出现。这种隔热、隔音、防水防潮、不传电的塑钢门窗受到部分客户的青睐,并且有成为一种家居装饰时尚的趋势。但当时的情况是,深圳只有一家着名的国营大公司在做这种门窗,而且它的产品单一、价格昂贵,客户的许多个性化的要求根本就得不到满足。这让李林生悟到,供不应求的产品、顾客不满意的现状、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于是他决定生产塑钢门窗。

在当时,塑钢门窗的原材料价格比较高,工艺要求也比较高,产品的价格和传统门窗相比也比较高,一般来说,也只有有钱人才做得起这种门窗。这也决定了只有品牌产品,才能占据市场。

树立起真正的品牌,这是销售外包的前提和基础。怎样使早田成为品牌呢?早田的品牌是靠在深圳市场一家一家进行直销做出来的。建材行业有其自身特殊性,品牌效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简单的广告投入并不能真正树立起真正的品牌,靠的只能是实实在在的质量。早田的产品比一般的同类产品价位要高,那么该如何去赢得客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