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811年~1872年)
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他是清末政坛重要人物,湘军首领。他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1838年他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历任礼部右侍郎,兵、吏部侍郎等官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他在1853年初奉命在湖南办理团练,后来在此基础上扩编成为作战凶猛的湘军。1854年曾国藩率湘军出省与太平军作战。太平军在岳州、靖港接连打败湘军陆军和水师,曾国藩又羞愧又心疼,急得投水寻死,被随从从水中捞起,逃回长沙。1855年初,太平军在湖口又打败湘军水师,他几乎丧命,逃回了南昌。1856年曾国藩趁太平天国发生内乱的机会,加紧进攻太平军。1860年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两江总督。第二年又奉命管理调度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四省的军务。1862年春清政府又为他加封协办大学士。曾国藩率领湘军,并且同时调动得到外围侵略者支持的淮军。1864年7月湘军攻陷天京,对天京进行了屠城,繁华的古城几乎成为废墟。因为剿灭太平天国有功,朝廷封他为一等侯爵,加太子太保衔。此后,在他作两江总督的几年里,江南的经济、文化、教育都得到长足的发展。1868年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1870年前往天津处理天津教案,因担心与洋人再发生战争而捕杀了反洋教的百姓,惩治了当地官员,因而遭到全国上下的唾骂,9月调任两江总督。1872年3月病死于南京。除了从政领兵以外,曾国藩对儒家思想和文学也有一定研究,并较早筹办新式军火工业、是洋各派代表人物之一。
左宗棠(1812年~1885年)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他是清朝末期政坛要人和军事将领。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左宗棠熟读兵书,善于指挥作战,处理事务刚毅果断、公私分明。他1832年考中举人以后就再也没取得过更高的功名。1860年随曾国藩办理军务,镇压太平军。他独自招募了一支五千人的队伍,称为“楚军”,这支队伍战斗力很强。1860年10月受曾国藩的推荐,左宗棠率部赴江西、浙江与太平军作战,对太平军造成一定的威胁。1861年他被任命做了浙江巡抚,曾向西方学习新技术,在杭州尝试制造枪炮和轮船。1864年又升任为闽浙总督,继续与太平军的剩余力量作战。1866年7月开办民用工业福州船政局、马尾船厂,发展洋务。1866年调任陕甘总督,镇压捻军起义后又扑灭了西北回民起义,被清政府授予协办大学士。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的军务。他坚决反对李鸿章等人放弃新疆的言论,率军平息阿古柏的叛乱,先后收复了天山北路、南路,并准备收复伊犁地区,粉碎了英国和俄国分裂我国新疆的图谋。1878年平定了新疆,并提出在新疆建行省。1881年任军机大臣,又调任两江总督。1884年他奉命督办福建的军务,极力主张出兵抗击法国侵略。1885年死于福州。
李鸿章(1823年~1901年)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他是清朝末年政坛重要人物和军事将领,洋务派的代表人物。1853年在原籍办团练,曾经投靠曾国藩幕下作幕府,出谋划策。1861年按照湘军的编制和制军方式编练成淮军,后被曾国藩调到上海附近,在英、法、美侵略者的支持下与太平军作战,对太平军造成很大的威胁。后升任为江苏巡抚,又升任两江总督,逐渐成为清王朝的重臣。1866年,李鸿章继曾国藩之后任钦差大臣,按照曾国藩的战略、战术,先后镇压了东、西捻军。1870年又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着清政府的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权倾朝野。这期间,他开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并借此扩充淮军势力和军力。他还建立起一支自己控制的北洋舰队,进一步增强了他在清政府中的地位,深受慈禧太后的信赖。清政府与外来列强的战争中因为武器落后,政治腐败,屡屡失败。他主持外交事务的过程中,底气不足,害怕与外国开战,因而一贯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采取避战求和的方针,先与法国订立《中法新约》,与日本订立《马关条约》。甲午战争后又采取亲俄政策,签定了《中俄密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作为清政府全权大臣与列强签定《辛丑条约》。这些卖国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和尊严。李鸿章也为此遭到人民的痛恨。
那拉氏(1835年~1908年)
那拉氏是满族正黄旗人、清朝咸丰帝的妃子,咸丰帝死后晋封慈禧太后。她是清朝末期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1851年进宫被封为兰贵人。1856年生下儿子载淳后被封为懿妃。第二年升为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病死后,六岁的儿子载淳即位,改年号为祺祥,便尊封她为“圣母皇太后”,又加封徽号“慈禧”,她住在西宫,所以又被称为西太后。同年11月,慈禧在恭亲王的帮助下,发动宫廷政变,废除辅政八大臣,改年号同治,开始垂帘听政。从此,她掌握了清朝统治的最高权力。1875年同治帝病死,慈禧又立4岁的载湉做了皇帝,年号光绪。她仍然垂帘听政。1898年,已经还政的她发动了戊戌政变,扼杀维新变法运动,幽禁光绪帝。1900年,为了维护统治,同时发泄对外国侵略者的不满,慈禧利用义和团向列强宣战,却最终失败,订立了《辛丑条约》。1900年后,在国内外形势的迫使下,她宣布“预备立宪”。在她统治的48年里,她依靠外国侵略者和汉族地主武装的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义和团运动及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她统治期间,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慈禧为了维护个人的专制统治,客观上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
刘铭传(1836年~1895年)
刘铭传,字省三,安徽合肥人,他是清朝末年军事将领和政坛人物。1854年在家乡举办团练,对抗太平军。1859年协助湘军攻陷六安,朝廷授给他千总的军职。1862年刘铭传带领自己训练的团勇投奔李鸿章,被编为淮军铭字营,在苏浙地区从事镇压太平军的活动。因为他军功卓著连升为都司、总兵。1863年擢升为记名提督。1865年至1868年先后跟随曾国藩、李鸿章围剿捻军,升任直隶提督,加封一等男爵。1868年10月率军入陕西镇压回民起义,后来因为生病而返回,1880年上疏朝廷,主张向洋人借债来兴修铁路。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奉命督办台湾军务。刘铭传采用灵活机智的战术击退法国舰队对台湾的进攻。1885年台湾设行省,出任台湾首任巡抚。在他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大力开发台湾,加强海防,增筑炮台,整顿吏治,丈田轻赋,兴修铁路,开办煤矿、铁矿及兴办新式学堂,为台湾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1891年刘铭传因病辞去了巡抚的职务。
张之洞(1837年~1909年)
张之洞,字孝达,直隶南皮人。他是清朝末年政坛重要人物和洋务派首领。同治年间他考中了进士,1882年任山西巡抚,1884年升任两广总督。中法战争时主张对法作战,奏请皇上起用了前任广西提督冯子材击败了法军。1889年他调任湖广总督,陆续创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设立纺纱、织布、缫丝、制麻四局,创办两湖书院,筹办芦汉铁路等军用民用企业,对促进民族经济和重工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1894年11月至1896年1月,张之洞任两江总督,兼代理江宁将军,编练江南自强军,开设各种教授先进知识的新式学堂。1898年4月他发表《劝学篇》一书,宣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理论,维护封建纲常,反对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在北方兴起、他主张坚决镇压。1900年朝廷与八国联军开战时,张之洞伙同刘坤一等大官僚与帝国主义搞所谓“东南互保”,使义和团运动无法向江南发展。1908年督办粤汉铁路,后来因为与皇室不和,抑郁而死。
杨儒(?年~1902年)
杨儒,字子通,清朝正红旗汉军人,是清末外交官员。他在同治年间考中举人,因为机智善辩,在1892年,被任命为驻美国兼驻西班牙和秘鲁公使,在此期间,为使在美华工待遇得到改善,与美方进行激烈谈判,使对方同意了中方的一些要求。1896年,任驻俄国和奥匈、荷兰公使。1901年,俄国借镇压义和团出兵占领中国东北,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把奉天主权让给俄国。杨儒奉命与俄国交涉,在彼得堡进行了一年多的谈判。他坚决拒绝在俄方提出的章程上签字,并一一驳斥。俄方又进行利诱,许给他个人好处,引他签字,也被他严辞拒绝。清朝政府在全国上下一片反对声中,也同意杨儒不签字的主张。这是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外交官第一次不在屈辱条约上签字。1902年2月,杨儒病逝在彼得堡。
爱新觉罗·载(1871年~1908年)
载湉,即清朝末年光绪皇帝,1875年到1908年在位。他是慈禧太后的侄子,又是外甥。1875年同治皇帝病死,慈禧太后便指定载湉继皇位,年号光绪。实际上是慈禧太后以垂帘听政的名义牢牢地掌握着大权。1887年光绪亲政后,仍受慈禧太后的控制。他希望振兴清王朝,不甘心长期处于无权的地位。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他极力主张对日作战,想通过战争的胜利来提高自己的声望,趁机夺权。但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的签定加重了民族危机。他决心采纳维新派主张,任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积极筹划变法,想通过变法把权力从慈禧手中夺回。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革新。他重用维新派人士,罢免了许多顽固派官僚的职,发布了大量改革的法令。但由于守旧势力的阻挠,许多法令没有得到执行。最后,变法运动在慈禧太后发动的戊戌政变中失败了。光绪帝被囚禁到南海瀛台,1908年11月14日,于慈禧太后病死前一日被毒死、庙号德宗。
袁世凯(1859年~1916年)
袁世凯,字慰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他是清朝来年军事将领,又是北洋军阀的头领。1885年,经李鸿章的保荐,他做了“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权代表。1895年以一个道员的身份驻天津小站编练新式陆军。1897年他被提升为直隶按察使,仍然专管训练军队的事务。维新运动兴起时,袁世凯见机参加了强学会。后来他出卖了维新派,取得了慈禧太后的信任。1899年任山东巡抚,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进京时,他参与“东南互保”活动。1902年被授予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次年又兼任练兵处会办大臣。1907年调任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1909年被免职回到原籍。
1911年武昌起义后,中外反动势力惊慌失措,清政府决定起用前年被免职的袁世凯去镇压革命。袁世凯乘机向清政府索要更大权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清政府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清王朝的大权实际落入他的手中。袁世凯统兵南下,一面用武力威胁革命派把权力交给他,一面挟迫清帝退位。1912年3月,他在北京就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革命果实。接着就开始打击民主势力,1913年派人刺杀宋教仁,又镇压了“二次革命,”强行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5年接受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公开进行恢复帝制的活动,1916年,改元“洪宪”,元旦登基,荒唐地成为“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的种种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上下的反对。1916年3月被迫取消帝制,6月6日,众叛亲离的他在绝望和骂声中死去。
段祺瑞(1865年~19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