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巧夺天工的中国建筑
30725500000004

第4章 秦汉建筑大观(3)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在国力强盛之时,开始大造宫苑。把秦的旧苑上林苑,加以扩建形成苑中有宛,苑中有宫,苑中有观,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三百里,有霸、产、泾、渭、丰、镐、牢、橘八水出入其中。其规模之大,可以从《汉旧仪》所载看出:“上林苑方三百里,苑中养百兽,天子秋冬射猎取之。其中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另《关中记》载:“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宫十二,观三十五。”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出,上林苑一方面养百兽供帝王狩猎,完全继承了古代囿的传统,苑中又有宫与观(供登高远望的建筑)等园林建筑,并作为苑的主题。

上林苑中共有三十六苑,如宜春苑、御宿苑、思贤苑、博望苑等,各个不同的苑又有不同的用途。如思贤苑是专为招宾客的,实际上是搜罗人才的地方。御宿苑则是汉武帝的禁苑,是他在上林苑中的离宫别馆:“游观止宿其中,故曰御宿。”上林苑中还有一些各有用途的宫、观建筑,如演奏音乐和唱曲的宣曲宫;观看赛狗、赛马和观赏鱼鸟的犬台宫、走狗观、走马观,鱼鸟观;饲养和观赏大象、白鹿的观象观、白鹿观;引种西域葡萄的葡萄宫和养南方奇花异木如菖蒲、山姜、桂、龙眼、荔枝、槟榔、橄榄、柑橘之类的扶荔宫;角抵表演场所平乐观;养蚕的茧观;还有承光宫、储元宫、阳禄观、阳德观、鼎郊观、三爵观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全园划分成若干景区和空间,使各个景区都有景观主题和特点,后来我国历代皇家园林都师承了汉代苑的活动内容。

上林苑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景区,如昆明池、镐池、祀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积草池、东陂池、当路池、大一池、郎池等池沼水景。昆明池是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所凿,在长安西南,周长40里,列观环之,又造楼船高十余丈,上插旗帜,十分壮观。据《三辅故事》记载:“昆明池盖三百二十顷,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鱼,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鬣尾皆动”,“池中有龙首船,常令宫女泛舟池中,张风盖,建华旗,作棹歌,杂以鼓吹,帝御豫章观临观焉。”据《史记·平准书》和《关中记》,修昆明池是用来训练水军。在池的东西两岸立牵牛、织女的石像。

建章宫是上林苑中最重要的宫城。建章宫北太液池是组景很好的园林景区,池中有蓬莱、瀛洲、方丈,像海中神山。《两京杂记》记载:“太液池西有一池名孤树池,池中有洲,洲上杉树一株,六十余围,望之重重如彩盖,故取为名。”又有彩蛾池,“武帝凿池以玩月,其旁起望鹊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名影娥池,亦曰眺蟾台。”这都说明太液池水景区的水面划分与空间处理,以及水面的意境都很有奇趣。

上林苑中的植物相当丰富,特别是远近群臣各献奇树异果,单是朝臣所献就有二千多种。

上林苑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华美的宫室组群分布其中,包罗多种生活内容,是秦汉时期宫苑建筑的典型。在当时的园林布局中,栽树移花、凿池引泉不仅已普遍运用,而且也开始注重石构的艺术,进行叠石造山,这也是通常的造园手法,自然山水,人工为之。苑内除动植物景色外,还充分注意了以动为主的水景处理,学习了自然山水的形式,以期达到坐观静赏、动中有静的景观目的。这种人为的园林山水造景的出现,为以后的山水园林艺术设计与发展开创了先例。

建章宫

汉武帝刘彻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建造了建章宫。《三辅黄图》载:“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武帝为了往来方便,从未央宫直至建章宫筑有飞阁辇道。

就建章宫的布局来看,从正门圆阙、玉堂、建章前殿和天梁宫形成一条中轴线,其他宫室分布在左右,全部围以阁道。宫城内北部为太液池,筑有蓬莱、瀛洲、方丈三神山,宫城西面为唐中庭、唐中池。中轴线上有多重门、阙,正门曰阊阖,也叫璧门,高25丈,是城关式建筑。后为玉堂,建台上。屋顶上有铜凤,高五尺,饰黄金,下有转枢,可随风转动。在璧门北,起圆阙,高25丈,其左有别凤阙,其右有井干楼。进圆阙门内二百步,最后到达建在高台上的建章前殿,气魄十分雄伟。宫城中还分布众多不同组合的殿堂建筑。璧门之西有神明,台高50丈,为祭金人处,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承接雨露。

建章宫北为太液池。《史记·孝武本纪》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

太液池畔有石雕装饰。《三辅故事》载:“池北岸有石鱼,长二丈,广五尺,西岸有龟二枚,各长六尺。”太液池畔有大量植物和禽鸟:“太液池边皆是雕胡(茭白之结实者)、紫择(葭芦)、绿节(茭白)之类……其间凫雏雁子,布满充积,又多紫龟绿鳖。池边多平沙,沙上鹈鹕、鹧鸪、鹪青、鸿猊,动辄成群。”

太液池三神山浮于大海般的悠悠烟水之上,水光山色,相映成趣;岸边满布水生植物,平沙上禽鸟成群,生意盎然,开后世自然山水宫苑的先河。

汉阙

我国现存的汉阙都为墓阚,在现存三十座汉代石阙中较为完整的一座是位于四川雅安市城东汉碑村的高颐阙。它是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及其弟高实的双墓阙的一部分。东西两阙相距13.6米,东阙现仅存阙身,西阙即高颐阙保存完好。高颐阙由红色硬质长石英砂岩石堆砌而成,为有子阙的重檐四阿式仿木结构建筑,其中上下檐之间相距十分紧密。阙顶部为瓦当状,脊正中雕刻一只展翅欲飞、口含组绶(古代玉佩上系玉用的丝带)的雄鹰。阙身置于石基之上,表面刻有柱子和额坊,柱上置有两层斗拱,支撑着檐壁。檐壁上刻着人物车马、飞禽走兽。

高颐阙经历一千七百多年的风雨剥蚀和地震危害仍巍然屹立,其造型雄伟,轮廓曲折变化,古朴浑厚,雕刻精湛,充分表现了汉代建筑的端庄秀美。

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十二公里,北依邙山,南近洛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被佛门弟子公认为“祖庭”和“释源”,号称“中国第一古刹”。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迄今已历一千九百余年的岁月。

据记载:东汉永平年间的一天夜里,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见一位身高六丈,背项发光的神异金人从空中飞行而来。明帝不知此梦是吉是凶,第二天便询问众臣。一位叫傅毅的大臣叩首答道:梦见的金人是天竺圣人。于是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派遣蔡谙、秦景、王遵等十多人由洛阳出发,前往天竺国寻求佛法。这十多位西行求法者过天山、越葱岭,辗转来到今阿富汗一带的古大月氏国。在那里,他们巧遇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遂同二位高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返回中土。第二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雍门(正西门)外,根据天竺佛寺式样,建造了中国第一座寺院。鉴于佛经佛像由白马驮载而来,遂名白马寺。

白马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整个寺庙布局规整,风格古朴。园内古树成荫,四时落英缤纷,增添了佛国净土的清净气氛。

白马寺山门采用牌坊式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由于中国古代许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门”之称。红色的门楣上嵌着“白马寺”的青石题刻,是东汉遗物,为白马寺最早的古迹。山门左右两侧各立一匹青石圆雕马,身高1.75米,长2.20米,作低头负重状。相传这两匹石雕马原在永庆公主(宋太祖赵匡胤之女)驸马、右马将军魏咸信的墓前,后由白马寺的住持德结和尚搬迁至此。

山门西侧有一座《重修西京白马寺记》石碑。这是宋太宗赵光义下令重修白马寺时,由苏易简撰写,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刻碑立于寺内的。碑文分五节,矩形书写,人称“断文碑”。山门东侧有一座高3.50米,宽1.15米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这是元世祖忽必烈两次下诏修建白马寺,由当时白马寺沙门文才和尚撰写的。文才和尚即我国元代著名华严大师,曾被忽必烈敕命为白马寺住持,号“释源宗主”。碑额为篆书,碑文楷书,记述了白马寺的创建和历史沿革,碑文字体潇洒工丽,丰神秀骨,堪称书法艺术优秀之作。

白马寺的第一殿——天王殿系元代建筑,明清两代均重修,为一座单檐歇山式建筑。殿基高0.9米,长20.5米,宽14.5米,是明朝由原山门殿改建而成的。整个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周绕以回廊。屋顶正脊有“风调雨顺”、后脊有“国泰民安”几个大字。殿内两侧泥塑四大天王像。中央佛龛内是明代塑造的弥勒笑像。

在佛教传说中,弥勒菩萨将继承释迦牟尼佛位,成为未来佛。

另一种民间传说是:五代时,浙江一带有位名叫契此的和尚,他经常用一根锡杖肩背布袋来往于热闹的街市,人们称他布袋和尚。这位和尚逢人乞讨,随地睡觉,形似疯癫。他在临死时,说了这样一个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人们就把他当做弥勒的化身。

天王殿后是大佛殿,长22.6米,宽16.3米,殿脊前部有“佛光普照”、后部有“法轮常转”各四个字。殿的中央供奉着三尊佛像:中为释迦牟尼,左为摩诃迦叶,右为阿难。这三尊佛像构成了“释迦灵山会说法像”。三佛旁边,还有手拿经卷的文殊和手持如意的普贤两个胁侍菩萨。释迦牟尼佛像背后是观音菩萨像。殿内还有一口引人注目的大钟,高1.65米,重1500公斤,上饰盘龙花纹,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并附诗一首:“钟声响彻梵王宫,下通地府震幽冥。西送金马天边去,急催东方玉兔升。”据说,此口钟与当时洛阳城内钟楼上的大钟遥相呼应,每天清晨,寺僧焚香诵经,撞钟报时,洛阳城内的钟声也跟着响起来。

“释迦灵山会说法像”取材于一个佛教禅宗典故。据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面对众弟子,闭口不说一字,只是手拈鲜花,面带微笑。众人惘然,只有摩诃迦叶发出了会心的微笑。释迦牟尼见此,就说:“我有正眼法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样,摩诃迦叶就成了这“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传人,中国佛教禅宗也奉摩诃迦叶为西土第一祖师。

大佛殿之后,是一座悬山式建筑“大雄宝殿”。它长22.8米,宽14.2米,是寺院内最大的殿宇。殿内贴金滩花的大佛龛内塑的是三世佛:中为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尊佛像前,站着执持法器的韦驮、韦力两位护法天将。两侧排列十八尊神态各异、眉目俊朗的罗汉塑像。这十八罗汉都是用漆、麻、丝、绸在泥胎上层层裱裹,然后揭出泥胎,制成塑像,这种“脱胎漆”工艺叫夹干漆工艺,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乃寺中塑像之精品。背后殿壁上还整齐地刻镂着五千余尊微型佛像。

大雄宝殿后为一般寺院所罕见的接引殿,殿长14米,进深10.7米,为双层殿基,是寺内最小建筑。殿内供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立像,左边为持净瓶的观世膏菩萨,右边握牟尼宝珠的是大势至菩萨,均为清代泥塑。

毗卢阁是白马寺内最后一座佛殿,坐落于清凉台上,系一组庭院式建筑。清凉台原是明帝少时读书乘凉之处,后为摄摩腾、竺法兰译经之所,在寺中位置最高,长43米,宽33米,高5米。正面大殿毗卢殿为重檐歇山楼阁式建筑,长15.81米,宽10.6米,初建于唐,元、明、清历代都曾重修。阁内正中有一座砖台座,设一木龛,龛内供奉一尊毗卢佛像,左立文殊,右立普贤,这一佛两菩萨,在佛教中合称“华严三圣”。

寺院外东南约200米处,有一座十三层方形密檐式砖塔,塔边长7.8米,通高35米,玲珑挺拔,古雅秀丽,曰“齐云塔”。每层南边开一拱门"可以登临眺望。齐云塔本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马寺塔。据白马寺现存碑刻和某些佛籍载,公元69年,汉明帝敕建佛塔,“芨若岳峙,号曰齐云。”此塔宋代遭毁,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重修,距今有八百年历史。齐云塔是洛阳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也是中原为数不多的金代建筑遗存之一。

寺南还有两座夯筑高士台,台上立着一块“东汉释道焚经台”字样的通碑,这个焚经台记述了佛教徒与中国方士之间的一场角逐,以佛教取胜而告终,汉朝佛教由此兴盛。

寺院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座丘冢,安息着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