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30726400000017

第17章 楚汉垓下之战

我们下象棋,棋盘中间常常写着“楚河”、“汉界”。这是把下棋比作历史上的楚、汉相争。楚汉相争是项羽和刘邦之间进行的战争。这场战争前后打了三年多,过程很曲折,情节很复杂,战斗很激烈,双方一共死伤了几十万人。这场战争是以成皋之战为中心而展开,以垓〔gāi该〕下之战汉胜楚败而结束的。

战争的序幕

正当项羽在钜鹿(今河北省平乡县)消灭秦军主力的时候,刘邦率领的西进起义军也顺利地取得进展。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的军队打进关中,占领了秦朝都城咸阳。刘邦是个很有政治眼光的人,知道当时的人民希望什么,厌恶什么。为了收买人心,他很注意管束部下,安抚百姓。他下令封闭了咸阳的宫门、府库,严格禁止部下取用宫室里的珍珠宝贝。他驻军咸阳城外,召集关中父老,对他的部下约法三章:杀人的处以死刑,伤人的和偷盗的要按照情节轻重给以处罚。他还宣布废除秦朝的一切严刑苛法。刘邦的这些措施,受到关中人民的热烈欢迎。一个月以后,项羽的大军来到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他见刘邦得到楚怀王的支持,要作关中王,十分生气,亲自指挥40万大军破关而入,把军队驻扎在鸿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从此,刘、项的矛盾尖锐起来了。

这时候,刘邦只有10万人。项羽仗着兵多将广,打算消灭刘邦,独占关中。刘邦想要抵抗,又怕打不过项羽,只好采纳张良的建议,亲自去向项羽谢罪。项羽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范增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迟疑不决,刘邦便借故逃脱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

几天以后,项羽领兵进入咸阳,杀了秦王子婴,搜罗了无数奇珍异宝,虏掠着大批妇女,放火烧掉秦朝的宫殿,然后回兵东去。人民对项羽的这些做法大失所望。项羽分封许多拥兵割据的六国旧贵族为王;封刘邦为汉王,让刘邦从关中地区迁到汉中和巴蜀。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地位最高,实际上要指挥一切诸侯王。项羽的分封,违反了当时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非常不得人心。因此,刚分封不久,战争就打了起来。齐的旧贵族田荣自称齐王,项羽亲自领兵到齐(今山东省)去攻打田荣,刘邦便趁机重新占领关中,楚、汉战争的序幕拉开了。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联络诸侯军56万,挥兵东进,占领了楚都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

荥阳、成皋争夺战

项羽打败田荣之后,回击汉军,在彭城把刘邦打得大败。刘邦率领残兵败将向西逃跑,在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西南)驻扎下来。项羽几次派兵前来攻打,都被汉军打败。双方在荥阳对峙下来。

怎样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打败项羽这个强敌,取得天下呢?刘邦采纳了张良等人的意见,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作战方案,主要内容是:第一,刘邦亲自率领汉军主力,利用荥阳—成皋(今荥阳县汜(sì四〕水镇)的优越地形,同项羽进行持久战;第二,派韩信等人领兵渡过黄河,挨个儿消灭黄河以北的割据势力,威胁楚军的右侧背;第三,派人劝说九江王英布投降,让他从南面进攻楚军的左侧背;第四,命令彭越在梁地(今河南省商丘市南北一带地区)进行骚扰战,来威胁楚军的后方。

刘邦胜利地实现了这个作战方案。

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刘邦任命韩信为主将,率兵渡过黄河,先后歼并了魏、代、赵,降服了燕,平定了黄河以北地区,把原来帮着项羽威胁刘邦的势力,反转过来形成了对项羽的威胁。刘邦还抽调韩信的部分兵力,补充到荥阳来,加强了正面战场的力量。

汉王三年十一月,刘邦派萧何到九江,说服了九江王英布背叛项羽、归附刘邦、发兵攻楚,威胁楚军的左侧背。项羽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摆在九江战场上,这就减轻了对荥阳—成皋的压力。刘邦还把英布的军队补充到成皋,增强了这里的力量。

彭越的军队,不停地在楚军的后方进行骚扰战,有一次甚至攻下了靠近楚都彭城的下邳〔pī批〕。另一次一连攻下了梁地17座城池,把楚军的后方搅得鸡犬不宁,迫使项羽几次掉转头来回击彭越。

再说荥阳—成皋的正面战场,按兵力,尤其是开始阶段,项羽比刘邦大得多。从汉王二年四月到汉王四年十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楚、汉双方你争我夺,你出我进,展开了拉锯战,互有胜败。在这过程中,刘邦逐渐由弱变强,力量日益壮大,越来越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恰好相反,楚军由于战线太长,东奔西跑,疲惫不堪,力量日益削弱,越来越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汉王四年十月,汜水一战,汉军大胜,成皋楚军全军覆没。荥阳—成皋的争夺战结束了,楚、汉相争进入了新的阶段。

鸿沟划界

项羽在梁地听说成皋再次失守,急忙率军回救。汉军凭借险要地势,坚守不战。楚军几次东奔西突,向汉军猛攻,可是汉军防守十分坚固,怎么也攻打不动,反而把楚军自己累得够呛。楚、汉两军在广武暂时形成对峙局面。几个月过去了,楚军军粮越来越少,项羽十分焦急,想尽快同汉军交战。他在战场上当面对刘邦说:“我想同你单独挑战,决一胜负,不知你敢不敢?”刘邦笑着回答说:“我宁愿同你斗智,不愿同你斗力。”刘邦为了动摇楚军的军心,打击楚军的士气,有一次在两军阵前,当众数出项羽的十大罪状。项羽恼羞成怒,暗中放了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机智的刘邦怕汉军知道了军心会动摇,也怕被楚军知道了乘势来进攻,便忍着疼痛,故意弯下身子摸着脚说:“他妈的!这一箭射中我的脚趾了!”这样就把胸受箭伤巧妙地遮掩过去了。刘邦因为箭伤很重,卧床不起,张良清他勉强起来检阅部队,安定军心。可是刘邦的伤势因此加重,他没有检阅完,就由骑兵护送回成皋养伤去了。

双方又相持了几个月,楚军的军粮眼看就要吃光了。进攻吧,力量不足;撤退吧,汉军就会追过来,真是进退两难。同时,彭越的军队又不断地扰乱楚军的后方,多次截断楚军的补给线,而且还听说韩信破齐后又将向楚军进攻。项羽感到形势确实严重,才不得不同刘邦订立和约:以鸿沟(在荥阳南面)为界,鸿沟以西的地方归汉,鸿沟以东的地方归楚,双方分疆而治。

霸王别姬

鸿沟协议后,项羽率领楚军向东撤退了。刘邦也打算向西撤退。张良和陈平却一致认为不能放虎归山。他们对刘邦说:“现在汉王已经占有大半个天下,很多诸侯都拥护您。项羽兵疲粮尽,这正是灭楚的好机会。今天如果放走项羽,不去追击他,打个比方说,这就等于是养着老虎害自己呀!”(原文见《史记·项羽本纪》)刘邦认为他们俩说得有理,决定利用项羽向东撤退疏于戒备的时机,突然发兵追击,并且约会韩信和彭越南下会师,共同歼灭楚军。

汉王刘邦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项羽全军被汉军包围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楚军几次和汉军交战都不能取胜,兵力损失很大。为了瓦解楚军斗志,刘邦命令士兵大唱楚国歌曲。楚军听了,人人思乡厌战,军心大为动摇。一天夜里,项羽正在帐中饮酒解愁,忽然听到从四面传来楚军的歌声,他大吃一惊,疑惧地说:“汉军已经把楚地都占领了吗?要不然汉军里头怎么有这么多的楚人呐!”当时,他最宠爱的美人虞姬正在陪侍着他,一匹驰骋沙场、身经百战的乌骓(毛色青白色的马)马还拴在营帐外边。项羽心乱如麻,非常绝望,不禁流着眼泪,唱出一首慷慨悲凉的歌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这几句歌词译成白话就是:力大能够拔山啊,壮气压倒了世间的一切;不料时机不利啊,连乌骓马也不济!乌骓马不济了啊,那可叫我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怎么能对得起你!

项羽反复地唱了几遍。虞姬也作歌相唱和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唱完歌,便自刎身死了。

项羽乘着天还没亮,骑上乌骓马,带着剩下的800名骑兵舍命突围南走。天亮的时候,汉军发觉项羽已经逃走,就派了5000名骑兵追击。项羽狼狈逃窜,向南渡过淮水。这时候跟随他的骑兵只剩下100多人了。他们迷了路,向一个农夫问路。农夫故意指点相反的方向,使他们陷入沼泽中。大队汉兵追赶上来,把他们重重包围在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东北长江边上)地方。这时候,项羽只剩下28名骑兵,他知道自己怎么也逃不脱了。不过他还是顽强地作了最后的挣扎。项羽把28名骑兵分成四队,冲入汉军阵地,杀死了一些汉军兵将。他来到乌江岸边,乌江亭长请他赶快上船渡江。项羽感到没有面目再见江东父老,不愿上船,他把乌骓马赏给了亭长,然后和汉军展开了步战,又杀死许多汉兵,自己也受了重伤,最后自杀身死。

在楚、汉成皋—垓下之战中,开始的时候,项羽的兵力和声威都比刘邦强大得多,结果却是刘胜项败。这首先是由于刘邦和项羽代表着统一和分裂的两种不同的政治主张。项羽和刘邦在推翻秦朝的斗争中,都有过很大的贡献。可是在灭秦以后,项羽代表旧封建贵族的利益,分封了许多诸侯王,违反了人民建立统一国家的愿望;加上他在战争中,坑杀降卒,虏掠老弱妇女,引起人民的怨恨。刘邦代表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他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新兴的封建政权,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在客观上也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愿望。在政治上,刘邦废除秦朝的苛法,注意争取人心,因而获得人民一定程度的拥护。人民支持刘邦,反对项羽,是刘胜项败的根本原因。

在军事上,刘邦对于战争全局处置得比较得当,能做到正面坚持、敌后骚扰和两翼牵制相配合的战略原则,因而迅速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完成了对楚军的战略包围,使楚军陷于多面作战、疲于奔命的困境。在项羽势衰力竭、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的时候,刘邦立即集中优势兵力,转入追击,全部歼灭了楚军,取得了最后胜利。项羽恰好相反,他虽然拥有较强的实力,在军事指挥上也有一定才能,但是在战略上没有通盘考虑。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对手的力量;又不注意运用智谋,四面出击,到处求战,总是摆脱不了顾此失彼的被动地位,使他的部队疲于奔命,弄得士气消沉,人心厌战,最后落得个“四面楚歌,一败涂地”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