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得禄和长寿三个目标,一直是中国道教信徒和普通民众追求的共同理想。明代以来,民间对福禄寿三星的奉祀经久不衰。道教宫观尽管少有专门设立的福禄寿三星君殿,但是单独供奉寿星的仍较普遍。
福禄寿的传说
据传,福神原为岁星,即木星,后逐渐人格化。一说源于五斗米道(东汉张陵所创)所祀三官中的天官,演化为天官赐福之说。一说福神为唐道州刺史阳城,因其有抵制进贡侏儒的善政,遂被尊为福神。
传说,禄星原为文昌垣的第六星,后被赋予人格,附会为张仙。一说张仙为五代时在青城山得道的张远霄,一说为后蜀皇帝孟昶,即送子张仙。
寿翁也始于星宿崇拜,即角、亢二宿,是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中的头二宿,为列宿之长,故曰寿。另一说为南极星,故寿星又名南极仙翁。
明清以后,民间常将福禄寿三星一并奉祀,三星典型的形象为福星执如意居中;右为禄星,作员外打扮,怀抱婴孩;寿星在左,广额白须,捧桃执杖。
福禄寿星的由来
福禄寿三星之说,约起于明代。福禄寿三星所指,道书和民间历来众说纷纭。《金箓祈寿早朝仪》称:“南极老人福禄寿三星真君”,将福禄寿三星统归于“南极老人”名下。现在,道教和一般民众大致认为,福星指的是天官;禄星指的是文昌;寿星指的是南极老人。奉祀寿星,起于先秦。《史记》的《封禅书》称,秦时“于杜、亳有三社主之祠、寿星祠”。《史记索隐》注称:“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汉代以来,一直列为国家祀典。但是,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起,以其为妄而罢祀。然而,道教中的奉祀依旧,并且将其与天官、文昌同列为福禄寿三星。
三星职司
福星天官,当以赐福为职。《三官灯仪》称:“真都元阳,紫微宫主,自然大圣,赐福天官,统摄天界,役使鬼神,保天长存。”禄星文昌,文昌有六星,其中司禄星,纬书《春秋元命苞》称“司禄赏功进士”,主文人之功名利禄。寿星南极老人星,《史记正义》称“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
人们常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愿长辈幸福长寿。道教创造了福、禄、寿三星形象,迎合了人们的这一心愿,“三星高照”就成了一句吉利语。
三星也是许多民间绘画的题材,常见福星手拿一个“福”字,禄星捧着金元宝,寿星托着寿桃、拄着拐杖。另外还有一种象征画法,画上蝙蝠、梅花鹿、寿桃,用它们的谐音来表达福、禄、寿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