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简介
简称“闽”。福建省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是中国的重要门户。全境陆地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绝大部分地区为山地丘陵。海陆线曲折,岛屿众多,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
福建众多的少数民族,都保留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与民俗风情,有闽南语、福州话、客家话等多种方言。福建是着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达800多万人,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建。
地理概况
福建省地处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地势总体上从西北向东南下降,横断面略呈马鞍形。在西部和中部形成斜贯全省的两列大山带:西列是以武夷山脉为主体的闽西大山带;中列是由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等山脉组成的闽中大山带。这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俗称闽中大谷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平原地带。全省陆地海岸线总长3000多千米。岸线多呈锯齿状,十分曲折,其曲折程度居我国沿海各省份之首位。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汀江(广东韩江的上源)、晋江等。
气候特点
福建省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不17~21℃,最冷月为6~13℃,年降水量1100~2000毫米,内陆多于沿海,山地多于平原:受地形影响,降水分布自东向西呈两低两高现象。福建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寒、雹等。
自然资源
福建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叶蜡石、石英砂、建筑砂、高岭土、荧石、花岗石等6种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列。福建因地处亚热带气候区,水分条件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珍稀树种有红豆杉、三尖杉、钟萼木等。还有野生动物红面猴、苏门羚、灵猫、豪猪、穿山甲等。
交通运输
目前福建省有鹰(潭)厦(门)、南(平)、福(州)、漳(平)龙(岩)等铁路和许多公路。90%以上的乡镇通了汽车,形成了一个发达的交通网络。此外,从福州到杭州、上海、广州等地的民用航空线运输繁忙。铁路运输在当地也有很大发展。
文化习俗
福建是古越族文化的发源地。晋唐以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传入福建,逐渐形成了福建特有的闽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惠安女。此外,福建的宗教信仰发达,不但奉祀的神灵繁杂,而且根据需要可以把任何东西当做崇拜对象,深刻地影响着福建民俗的各个方面。
省会:福州
福州位于东南沿海闽江下游的河谷平原上。东濒大海,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古城,也是古老的外贸港口。有东南都会、福地宝城之称。福州有2200多年历史。福州名胜古迹众多,着名的有建于1000年前的木构建筑华林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玡王德政碑、有书法艺术世宝之称的唐篆书法名家李阳冰亲书的乌石山摩崖石刻等。此外还有崇福寺、戚公祠、开元寺、林则徐墓、马尾造船厂遗址等。福州文化中的闽剧和福州评话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福州传统工艺产品,如脱胎漆器、寿山石雕、玉雕、象牙雕、木画、磨漆画等极具特色。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
泉州市位于省境东南部,晋江下游北岸。南临台湾海峡,别称鲤城,刺桐城。面积11245平方千米。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境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较多,有郑成功墓、天后宫、开元寺、摩崖石刻等丰富旅游资源。也是着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
厦门
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沿海。面积1569平方千米,辖6个区。厦门原为海岛,1957年鹰厦铁路建成通车,遂与大陆连成一体。厦门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市内主要企业涉及电子、机械、化学、食品、纺织、建材、仪器仪表、皮革等行业。农业以生产稻谷、花生、甘蔗等为主,盛产龙眼。鹰厦铁路纵贯西部,有厦门港、刘五店港等港口和高崎国际机场。
鼓浪屿
厦门西面海中的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浓荫覆盖,花香扑鼻,处处似公园,触目皆佳景。厦鼓海峡称为鹭江。鼓浪屿景观秀丽多姿,素有海上花园、万国建筑博览和音乐之乡、钢琴之岛之誉。鼓浪屿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山海相拥,造化自然,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更为岛中胜景。
客家土楼
土楼是以土做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住宅,其形状有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还有交椅形、簸箕形等,各具特色。其中以圆形的——也称圆楼或圆寨,最为着名。也最引人注目。这种土楼分布于闽西和闽南客家人居住的地方,是客家人传统的民居建筑,体现着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土楼的最大特点在于造型大,属于集体住宅区。大型住宅有二至三圈。环环相套。土楼有着一般民宅所没有的优点。因为土楼墙壁较厚,不易倒塌,既可防震、防潮、防盗。还能起到保温隔热作用,冬暖夏凉。土楼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