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育是一种大智慧
30831300000009

第9章 教育的尺度是什么(1)

教育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惩罚和奖励,也会涉及让孩子体验真正的自由等。教育的艺术也正体现在这些方面。下面我们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惩罚的艺术

孩子虽然还小,心智发展还不成熟,但是他们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不懂事,他们只是自控能力差一点而已,只是还不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应把孩子当作成人看,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而不是无限度地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借口。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惩罚远远不只是打孩子的小屁股那么简单的事情,惩罚是一门艺术,是如何让孩子懂得责任和事理的艺术,这才是惩罚的根本目的所在。惩罚绝不应该是父母愤怒时发泄的途径。

下面介绍几种惩罚孩子的有效方法:

1.冷处理,让孩子自行停止。冷处理是消除孩子任性的好办法。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哭闹,只要不影响到别人,父母们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了别人,就会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其实孩子的哭闹只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如果因为孩子哭闹而受到过于严厉的惩罚,就会造成孩子同父母关系的疏远,也会挫伤孩子的感情。

2.让孩子体验后果。有时孩子也会选择无理取闹来表达自己的任性,如把东西丢在地上,这是全世界的孩子的通病。这时候家长一般会要求孩子把东西捡起来。有的时候,孩子可能也会耍赖,不肯去捡,家长们也不必强迫他捡,而选择自己把东西捡起来给孩子看。如果正好碰上孩子要父母陪着玩,家长们就要不失时机地对孩子施行教育:“你把东西扔的到处都是,现在我要去收拾,没有时间陪你玩。”这时候,孩子在父母的提醒和惩罚下,会体验到他不良行为的后果,就会明白,他真的不应该这样做。

3.严肃的说理配合适度的惩罚。屡禁不止是孩子的通病,当你的孩子在屡次的“警告”后仍执迷不悟时,你该怎么做呢?我们来看看加拿大的父母们如何对付这种孩子。加拿大是不主张体罚孩子的国度,家长们普遍认为,惩罚孩子应该制定一个长远目标,并围绕这个长远目标来进行。首先,家长们一般会给孩子定一些必须遵守的规矩,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底线究竟在哪里,一旦越过这个底线,他就会受到惩罚。这个底线就是家长和孩子共同遵守的承诺,家长不得越权,孩子不得违规,这样就避免了家长对孩子滥施惩罚。

不要放纵孩子的任性,这是一种不负责的爱;也不要对孩子大加呵斥,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恰当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我爱你,但是现在你犯了错,你就应该受到惩罚。

说起美国,总让人感觉那是一片追求个性的土地,那里的父母也的确十分关注孩子的个性、创造性、独立性与心理健康等问题,因此,对美国父母来说,惩罚是一件需要慎重对待的事情,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也会尽力让孩子体会到其深厚的爱意。美国人从来不打骂孩子,因为他们认为打骂会损害孩子的自尊。但是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也不会心慈手软,他们也会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

在家里,每次孩子有比较过分的举动时,一些父母都会以很严肃的限神看着孩子,让孩子从父母的情绪变化中反思错误。大多时候,孩子立刻就会明白家长的意思,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讨。当然每个孩子也有不乖巧的时候,如果孩子的错误比较严重,家长会采取一些措施对他们进行惩罚,比如取消周末孩子最喜爱的活动等,让他们明白自己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

美国的幼儿园、学校也会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惩罚。他们的惩罚方式是:让犯了错误的孩子一个人到某个角落单独呆上几分钟。当孩子意识到他所犯的错误带给了自己麻烦之后,老师就会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在我国的教育界,也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故事。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兼职校长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同学用砖头与同学打架,便将其制止,并让他先到校长室去。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的时候,男学生已经在那里等候了。这时陶先生掏出一颗糖奖给这个男生:“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别人,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你一颗糖。”这时这个男生不好意思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你一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通过以上的事例,我们可以知道批评孩子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注意事项:

1.批评要注意地点场合。孩子都是有自尊的,如果在公共场合当众受到老师或家长的责罚、辱骂,就会感觉自尊受到了伤害,处境会非常尴尬,容易形成对立情绪。所以,在公共场合教育孩子要给他“下坡的台阶”,先“冷处理”,让他把偏激的情绪平息一下,然后换个地点再个别谈话,这样容易取得预期的效果。

2.批评要注意用语。态度粗暴,言语尖刻,最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批评刚刚开始,双方已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壁垒。这种“独裁教育”是家长和老师的大忌。

3.批评要挖掘潜在优点。孩子犯了错误,批评时不能用“一点论”,必须用“两分法”,既看到缺点,又看到优点。老师和家长必须不断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练就一双善于看到孩子潜在优点的敏锐目光。同时也要注意,批评前多作调查分析,给孩子申述的机会,设身处地体会孩子的心理感受,以便分清是非,以理服人,激励进取,获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4.批评要简洁,点到为止。孩子对老师或家长的批评,最怕的就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纠缠不休,反复地说教只会加重孩子的敌对情绪。

每个孩子都是有活力的生命个体,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正如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即使是孪生的兄弟姐妹,也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迄今为止,我们的教育还没有一个完全适用于每个孩子的完美办法,但是,它有一些共通的原则,是值得每位家长参考的,我们在教育中要把这些原则和孩子的个性相结合,让孩子能够以自已特有的性格健康成长。

二、奖励的分寸

很多家长为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可谓煞费苦心,最普遍的方法就是用物质奖励来激发孩子的兴趣。然而这种方法是否有效呢?将学习兴趣同某种具体的物质相联系是否可以达到目的呢?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事例。

小小今年上六年级了,正是准备小考的紧要关头,然而小小学习的积极性一直不高,这让妈妈很着急。为了能让他好好学习,妈妈制定了一套奖励制度:

平时小考90分以上,奖10元;前10名,奖50元;进入前5名,奖100元。开始时还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小小为了得到奖励,一回家就看书、温习功课,可时间一长,小小明显出现厌倦学习的情绪。妈妈无奈只好加码(钱),但是效果不大。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为了让孩子达到某个目标,家长动辄给孩子金钱、物质的许愿和奖励,开始的确奏效,但慢慢地孩子就对这些奖励失去兴趣了,甚至有时起到相反的作用,导致孩子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发展到孩子把好好学习作为与家长交换奖赏的筹码。为什么这些奖励都不能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呢?

心理学家雷珀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雷珀挑选出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把他们分成两个组进行实验:他对第一组的孩子许诺说,“如果画得好,就给奖品。”对第二组说,“我想看看你们的画。”两个组的孩子都高兴地画了起来。结果,第一组得到了奖品,第二组得到了点评。三个星期后,雷珀发现,第一组的孩子绘画兴趣明显降低,大多不愿意再画;而第二组的孩子则和以前一样喜欢绘画。后来,心理学家又把这个实验在不同国度、不同兴趣组做过多次论证,结果是相同的。

这个实验是否让诸位家长茅塞顿开呢?雷珀告诉我们,奖品固然能够强化孩子的某种良性行为,但是又存在这样的可能:孩子只对奖品本身感兴趣,而缺乏对被奖行为的兴趣。比如孩子对金钱、物品感兴趣,而对学习本身没有感觉。物质奖励往往可能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将孩子的注意力由学习分散了出来。而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往往许愿或者直接进行物质奖励,结果导致孩子只是为了间接的目的,被动地“要我学”,而不是主动、发自内心的“我要学”。这样反而阻碍了孩子潜能的开发。而且靠物质、许愿等诱发、启动的行为,往往要以不断“升级换代”的新许愿、新物质加以维执物质能够变本加厉地导致精神上的土崩瓦解,学习的兴趣变成了物质的附属品,这是导致家长奖励失败的原因。

韩国的世界着名小提琴家郑庆华的母亲养育了7个优秀子女,当问及她的教育秘诀时,她只是笑了笑表示:“多给孩子赞美。”

赞美的语言可以让孩子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自觉强大,造就孩子无限的自信感,从而对任何事情都保持积极的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