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子虔,隋代大画家,渤海(今沧州一带)人。他年轻时勤奋好学,酷爱绘画,曾经游历大江南北许多地方。他还在洛阳、长安等地的很多寺院里画过许多壁画。他一生经历北齐、北周和隋代,入隋后官朝散大夫、帐内都督,但政绩并不显著,而在绘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展子虔擅长画台阁、人物、车马、山水。他的画细致、传神,他画站着的马就有马走的样子,画卧着的马就有腹部起跃的姿势;他画的山水树木层次分明,比例适当,人称“有咫尺千里之趣”;画人物描法细腻,以色晕开面部,神采如生。他是隋代唯一有画迹传世的画家,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游春图》为我国传世最古老的名画之一,金碧设色,景物秾丽,山峦树石空勾无皴,使人有“人在山中游,马在道上走,岸边有桃花,水中有行舟”的立体感。
《游春图》是我国现存画中最早的一幅独立山水画,历来被认为代表了中国早期山水画的面貌。
《游春图》生动地描绘出明媚春光和游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神态。各种花树点满山野,桃红柳绿,相映成趣。只见幽静的山谷间,伸出一条曲折的小径,游人们行于小径上,或骑马或步行,观赏着沿途的青山绿水。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艘游船缓缓荡漾,船上的女子被美景陶醉,流连忘返。山腰和山坳处有几处佛寺,其幽静令人向往。全幅以自然景物为主,人物点缀其中,线条细劲有力,人马虽小如豆粒却一丝不苟,形态毕现。山石有勾无皴,色彩厚重,以青绿为主调,间以红白诸色,和谐中又见变化,其鲜艳明亮的色彩烘托出秀丽山河春意勃发的生机。构图上画家采用俯视取景法,将远景、近景向中景集聚,使画面各物整体地统一为一体,有种“咫尺千里”之艺术效果。这幅作品在透视关系的处理上,已开始注意客观物体之间远近、高低、大小的一般关系和深度层次,把山水画发展成较为合乎比例关系的新格局,历来被评家视为“开青绿山水之源”的重要作品,在山水画发展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这种画法发展到了唐代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笔下,便形成了“青绿山水”,成为中国山水画中独具一格的画风。
展子虔的山水画成就很大,他的《游春图》对推动青绿山水的画法起了重大作用。传说在黄帝时代,已经能“造山写形”,可谓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山水画的创立时期在晋代,当时最杰出的画家顾恺之曾经画过《庐山图》、《雪霁望五老峰图》,可惜这些作品都没有流传下来。我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传为展子虔所作的卷轴画《游春图》。因此展子虔在山水画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宣和画谱》称赞他:“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之趣。”他的山水画比起六朝前山水画那种“水不容泛,人大千山”的稚拙画法要成熟得多。据记载,他的《仙山楼阁图》以青绿勾勒为主,笔调甚为细密,后人称他为“唐画之祖”。美术史家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展子虔为唐以前杰出的四大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