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平民教子经
30841700000030

第30章 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独立(1)

孩子要独立处理问题(孩子为何“爱告状”)

小华上小学一年级了,从他上幼儿园起,就特别爱向老师告小同伴的状,现在也还是这样,无论大事小事,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弄得同伴不愿搭理他,老师也嫌他烦。小华的爸妈不知该如何对待孩子的这一特点。

【实例分析】

孩子爱告状的原因有三:

一是道德认识幼稚。对是与非、好与坏、善与恶,孩子们的理解常带有明显的直观、具体和浮浅的特点。他们往往根据个别现象、直接利害去看待好坏、决定亲疏,不能从本质上去掌握道德标准,加上年龄小,思想感情外露,所以,芝麻大小的事都能引起矛盾、纠纷,甚至动起“干戈”。矛盾多,纠纷多,当然“告状”也就多了。

二是道德判断力低。孩子头脑里那些幼稚的道德观念,是在家庭、学校的生活环境中,以及父母和教师影响熏陶感染下逐渐形成的,与他们出生以来所受的禁止、许可有密切关系。父母和教师的赞许或谴责,肯定或否定,成了他们道德判断的最后标准。在他们眼里,父母和教师(尤为教师)是可依赖的、公正的“法官”,所以遇到矛盾就往“法官”那里去“告状”。

三是道德评价片面。孩子对自己的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他们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恰当地分析别人的行为,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善于分析自己的行为。所以,双方一旦产生矛盾、纠纷,就会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孩子们又想争个高低,论个输赢,只有请“法官”最后“裁决”了。

孩子们的告状,其目的是求得保护和帮助。

【父母对策】

怎样善待孩子们的告状呢?

作为父母的,首先要使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让孩子将事情的经过讲清楚,然后对孩子进行疏导。要帮助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善于原谅别人的过错,建立与他人共享欢乐的意识。千万不可听到孩子告状就愤怒地谴责他人,或责骂孩子的玩伴。小题大做和冲动都会强化孩子的告状行为,使孩子养成不良的性格。

其次,在孩子反映的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查与核实,利用为儿童“裁决”的机会,耐心地教会他们把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进行比较,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独立的评价,以促进其独立评价能力的发展。

当然,也确有孩子被欺负而正常告状。因此,家长在处理中,切记要理智行事,不可粗鲁,应对当事人的父母陈述自己的观点,讲清道理,既不要一味地责怪他人,也不能只批评自己的孩子,要帮助孩子协调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善于与他人合作,给孩子和他人都留下好的印象,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孩子过分害羞怎么办

吕静是个聪明好学的女孩,最大的问题是“害羞”。她上课进几乎从不举手发言,如果老师点名让她发言,她得犹豫半天才站起来,而且满脸涨得通红;平时说话的声音小得像蚊子,让人根本听不清她在说些什么;课间休息的时候也很少见她和同学一起“疯”,总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课外书,或者干脆坐在那里发呆。老师向吕静的父母反映了这些情况,吕静的父母也搞不清到底怎么回事。

【实例分析】

很多少年儿童都有在羞的特点,多数人“有点害羞”并不妨碍他们的发展和生活。一般说来,随着儿童对人、环境的熟悉,害羞的感觉会有所消退。如果没有其他的问题出现,害羞的儿童也不太会产生危险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对于那些程度不是特别严重、只在较短一段时间内存在的“害羞”行为,家长没有必要过于担忧。如果孩子的“害羞”相当严重,而且既不是只出现在某些特殊情境,也不是只在职段较短的时期内出现,那问题就有一定的危害性。

孩子“害羞”的原因大致有下面几种:

一是遗传因素的影响。正所谓“千人千面,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性格。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较内向,有的则很外向;有的儿童天生胆大,有的则更倾向于以“害羞”的方式来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社会情幸免。这类“在羞”可以称之为“气质性害羞”。

有证据青蛙,“气质性害羞”具有遗传性。那些生身父母有“害羞”倾向的儿童,即使以后被他人收养,也容易表现出害羞的特点。

二是发展因素。在万物某些特殊的阶段,儿童会特别容易害羞。

要幼儿阶段,儿童对父母有强烈的依恋,对陌生的成人有一种“害怕性”的害羞。这个时期的儿童往往会害怕见到陌生人,不敢跟陌生人交往。

学龄前阶段,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会使得他们容易出现“自我意识性害羞”。因为自我意识的发展提高了他们的社会敏感性,使他们觉得自己总处于别人注意的中心。

青少年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的达到顶峰,这种“自我意识性”的害羞也会显得更加明显。这个时期的儿童出现迫切想表现自我,同时又害怕别人注意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心理会促使其时刻都感到“害羞”、不知所措。

三是缺乏社交锻炼。害羞的儿童往往缺乏社交技巧。与那些个性孤僻的儿童不同,害羞的孩子内心其实也渴望能和同伴一起嬉耍,只是他们不得其门而入,因为他们缺少社会效经验。

四是自卑。有些人感到自己在相貌、才能、社交技巧等方面不如别人,因而产生逃避和自我保护心理,并以“害羞”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

同时,一些人也会因为自己的“害羞”而变得更加自卑,这样,就陷入了相互加重的恶性循环之中。

五是不愉快的经历。过去不愉快的经历或重大的交往挫折造成的心理障碍,是导致一些人害羞的原因。

【父母对策】

帮助害羞的孩子建立自信、自尊是关键的一步。

第一,有意“忽视”孩子。不要经常提示或挑剔孩子,以免加重孩子的害羞和畏缩情绪。要让孩子在完全自我放松的情境中行事。

第二,帮助孩子显示自己的才干。害羞源于对失败的害怕,而“拿手戏”容易产生成功的体验,特殊的才能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父母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培养孩子的一些特长,同时给孩子提供一些展示特长的机会。

第三,现身说法。让孩子确信,很多人在新的情境下都会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把握。

害羞的人总是认为:在一些场合,他是惟一心跳加快的人,或者除了自己外,其余所有人都知道如何与陌生人交往。如果害羞的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害羞的时候,就能感到宽慰一些。如果有一个人能够“现身说法”,能向孩子示范他是如何消除自己的紧张和羞怯的,孩子的收获就会更多。

第四,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与受到同伴拒绝的儿童不同,害羞孩子的社交问题不在于“维持友谊”,而在于“发起友谊”。他们往往是在面对新人或者环境时,不能或者不愿意中跨出第一步。

因此,可以教给他们一些“开始”交往的技巧。如,训练孩子在见到熟人时,能第一个微笑并问候“你好”;教会孩子一些“开场白”(“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

害羞的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总是专注于自我,心中不停地考虑自己会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别人会怎么看他,他们会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不舒适的感觉里。这就要训练害羞的儿童在与人交谈时,学会倾听别人的说话,观察别人的表情,体会别人的情感体验等等。总之,让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将注意的焦点从“自我”转移到“他人”或者是“事情”身上。

在人际交往中,消除紧张情绪也是很重要的,通过改变人的身体动作,可以改变人的感受。

第五,给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多开展“家庭社交”活动,让家庭成为孩子的社交场所。可以采用“结对子”的方式,鼓励和发动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姐,经常邀请害羞的孩子参加活动。在孩子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不宜强迫孩子,否则只会加重孩子的害羞与畏缩心理。

锻炼孩子的忍耐力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要想让孩子将来成为优秀的人才,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承受力,以便孩子在将来能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极限的考验。为此,父母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游戏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忍耐力。

《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中就介绍了锻炼孩子忍耐力的一个小游戏:当孩子10岁时,父亲在暑假里为孩子设计了一次奇特的“忍耐力训练”项目:捏冰一刻钟,若孩子做到了,父亲就输给孩子一本书。为此,父亲在冰箱中为孩子冻了结结实实的一大块冰,让孩子握着开始计时。到第二分钟,孩子就感到刺骨的疼痛,急忙拿起一个药瓶看上面的说明以转移注意力;到第三分钟,孩子感到钻心地疼痛;到第四分钟,孩子感到骨头被冻僵了,但咬牙忍着……后来,手由痛变麻,直到完全麻木,终于坚持到一刻钟。

其实,除了捏冰,还有很多办法可以锻炼孩子的忍耐力。比如双手端一碗水平举胸前,看能坚持多长时间;比如踮着脚尖站立;比如运动项目中的曲臂悬垂……这些活动一是要求孩子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具备较强的身体承受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求孩子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毅力,能坚持。

现在的不少孩子在成长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主要症结往往就在于心理承受力过低,被一些意外的挫折打倒。所以,父母一定要加强孩子忍耐力的锻炼,铸就孩子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

如何去掉孩子的依赖心

莹莹的爸爸妈妈为了开创一番事业,从小就让奶奶带莹莹,一直带到上小学高年级。莹莹不但依赖心很重,做作业、买东西都要由妈妈或奶奶陪着,而且还时常搂着妈妈、奶奶的脖子撒娇,一副长不大的样子,这使莹莹的爸妈不明就里,颇有些担忧,不知该如何去掉孩子的这种依赖心理。

【实例分析】

依赖对幼年儿童来说是正常现象,但成为学龄儿童后依然对父母或其他成人表现出过分依赖,便构成了一种行为障碍。随着独生子女在我国的日益增多,儿童的依赖行为有增长趋势。

儿童的依赖对象随年龄增长有所不同,幼年时主要是依赖父母,入学后开始依赖老师或其他成人,以后则更加倾向于依赖自己的同伴。如果从依赖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两种不同的依赖:一种为任务性依赖。具有这种依赖的儿童,往往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如完成作业)而到处寻求别人的帮助,此类依赖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男孩为多。另一种为情感性依赖。具有这种依赖的儿童,常常企图寻求他人对自己的友好反应和感情上的支持。此类依赖多见于年龄较小者,女孩为多。

依赖行为的养成主要起源于家庭教育,研究表明,父母的过分照顾可导致儿童的撒娇依赖;父母离异,儿童过早地遭受生活挫折,也会因成人对其独立性的苛求而出现变相依赖;此外,父母粗暴地拒绝儿童带依赖性的要求,以后由于心软又满足了儿童的依赖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使儿童产生更加严惩的依赖。

【父母对策】

首先,父母对于依赖心理较重的孩子绝对不要贸然拒斥其撒娇行为,否则,不但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还可能使得他误认为母亲不喜欢他,而产生消极的不良后果。要引导他一步步迈向独立。同时母亲也可请父亲协助,多抽空陪他聊天或做户外活动,借由父爱的填补,以移转他对母亲的强烈需求。

此外,还可以鼓励他多邀约朋友、同学到家里来玩,一起研究功课,或多参加团体活动,如夏令营、冬令营等,有时也可以和同学去看电影、打球、郊游,相信诸如此类的休闲活动足以拓展他的生活领域,相对地必能减轻他对母亲的眷念和依赖程度。

如何看待孩子的“恋母情结”

一位先生电话咨询:他的儿子长不大,而且越长越小,都11岁了,块头不小,与他一米六的母亲不相高下。可是,有些表现同穿开档裤的小孩差不多。整天围着他的母亲转,对他的母亲非常亲热,一有机会就钻他母亲的被窝,又搂又亲,活像个三四岁的小孩;而对他的父亲正相反(他父亲在他5岁时打了他一次),冷冰冰。有时,他还在他母亲耳边说父亲的坏话,进行“挑拨离间”,看父母吵架的热闹。他咨询怎样才能使他的儿子长大,摆脱幼稚,像个与他年龄相当的“小大人”?

【实例分析】

男孩子的这种亲母反父的情绪,心理学谓之“恋母情结”,同他的父亲于他5岁打了他一次没什么关系。同时,还指出:孩子才11岁,思维的概括能力有限,社会阅历不深,在他母亲耳边说父亲的坏话,只能说是小孩子的“告状”,希望不要往“挑拨离间”上去拔高。

孩子性心理发展历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口腔期。从出生到1.5岁,动欲区是口,婴儿从吮吸吞咽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第二阶段:肛门期。从1.5岁~3岁,动欲区是肛门,幼儿从排泄中得到快感和满足。

第三阶段:性器期。从3~6岁,动欲区是外生殖器,幼儿开始注意性别差异,出现性的好奇心。男性出现恋母情结,对母亲特具好感,把父亲视作竞争对手。

第四阶段:潜伏期。从6~12岁,在性器期十分活跃的幼儿性欲到此阶段潜伏了下来。男孩不再把兴趣集中在母亲身上,也不和女孩玩,只与同龄性为伍;女孩也不再把兴趣集中于父亲身上,不和男孩玩,只和女孩为伍。他们都尽量避免性的表现。

第五阶段:成熟期。与青春发育同步,男女均从与异性接触中寻求乐趣。

“恋母情结”是性心理倒错,即生理上已进入“潜伏期”,而性心理上却仍停滞在“性器期”。乍看,“恋母情结”只是孩子对母亲亲热一些,无甚大碍,其实不然,它影响着性成熟后的恋爱和婚姻,因为他把母亲升华到“十全十美”,来日哪能里去找十全十美的对象?即使结了婚,也总觉得妻子远远无法同母亲相比,感情上怎么也无法投入。

【父母对策】

让“长不大”的儿子“摆脱幼稚,像个‘小大人’”的途径:一方面进行性教育,核心是性的社会角色——男女有别;另一方面,帮助孩子走向同龄同性伙伴。同时,父母的态度亦须同步相应改变——父亲儿,母疏儿。若如此,“恋母情结”纵使不消除,也会基本缓解。

如何看待孩子的“恋父情结”

一位女士说:“我的女儿今年12岁,小学就要毕业,学习成绩不错,曾被评为‘三好学生’,老师说她很懂事。可是,在家里,却不时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行为。就拿上周她爸出远门的事来说,她不让她爸离家,她爸前脚一走,她后脚就失魂落魄,坐立不安,茶饭无心。我关心她,问长问短,她冲我喊‘讨厌’。她爸一回来,她一切恢复正常,又生机勃勃。她爸给她买了东西,她高兴地搂着她爸亲个没完。后来,她发现她爸也比给我买了东西,且比给她的贵重,竟歇斯底里般地哭嚷,弄得我们夫妻目瞪口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是精神上出了毛病?”

【实例分析】

这位女士又提供了如下三条线索:

一是“亲父”。对父亲言听计从,甚至违心地讨好父亲。小时,她爸给她洗澡,或她爸洗澡时带她一道洗,到现在都12岁了,仍坚持要她爸给她洗澡,她爸洗澡时她非进去不可。弄得现在她爸怎么也不敢在家洗澡,到她洗澡时间她爸就得早早躲开。

二是“仇母”。对母亲不怀好意,甚至贬而后快。一次,家里来了朋友,她对朋友的小孩不够礼貌。客人走后,母亲批评了她几句,她竟冲口而出:“你有什么了不起,除了眼睛比我大,还有哪儿比我强?批评我不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