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父亲已经采取上述这种方式,而孩子仍然不愿意和父亲说话,那么母亲也不必急着要改变这种情况。因为也许正如母亲说的,孩子只是“闹别扭”而已。母亲只要多找机会关心他、开导他,而父亲也能主动地接受他、了解他,彼此多沟通、多交流,过一段时间,这种状况就会慢慢好转了。
怎样化解母女“怨仇”
红红这段时间老是和妈妈闹别扭,她做事,如果母亲看着不顺眼,说她两句,她就气恼地顶嘴。她不愿跟妈妈说话,不愿跟妈妈一起吃饭,回家就躲进自己房间,不愿见妈妈。妈妈感到很不理解,女儿这是怎么啦?怎么这么对待她这个当妈的?
【实例分析】
常言道:母女连心。母女的感情最亲密。然而,有的母女却像天生的冤家,见面就要争执、斗气,一件小事各执己见,会搅得全家鸡犬不宁,想要化解却找不到良方。
要化解母女间的不和,首先要了解双方面对问题时的态度与真正的想法。
【父母对策】
基本上,父母与子女感情不和睦,原因大多在于父母管教方法不当,因此,父亲不妨先从以下几方面来了解母亲的管教态度与想法:
第一,母亲是否经常显得情绪化、意气用事。母亲在处理问题时如果不够成熟理智、或极为暴躁不耐烦,孩子长期受母亲的影响,性格也可能变是和母亲一样急躁,或是和母亲截然相反,变得冷漠、不在乎。如果孩子是属于前一种性格,母女便极易因情绪冲动而发生争执;如果孩子是属于后一种性格,那么孩子便可能因反感、不愿信服而故意和母亲唱反调。
第二,母亲对待儿女,是否有明显的偏心现象。
父母对子女不公平,最易令孩子感到伤心沮丧,甚至怨恨父母。虽然在父母眼里孩子的个性不一样,乖巧的程度不相同,管教方法自然也有所差别,但是就孩子的立场来看,他通常不会认为自己不好,也不觉得自己比其他手脚不乖,所以当他发现父母对待他的态度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时,可能就会怨怪起父母,而对父母抱着不合作的态度,或故意惹父母生气以转移父母的注意力。
第三,母亲的管教方法是否正确。训练孩子培养果断力,必须先慢慢教她、引导她,并给她一段适应时期,如果孩子一向依赖惯了,突然要她当机立断,孩子可能会觉得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尤其母亲如果没有将她的用意与目的告诉孩子,孩子不了解真相,可能反而误以母亲故意刁难她、不理睬她,而不愿意乖乖顺从母亲的意思。
从上述这几方面,父亲或许可以帮助母亲了解自己的总是在哪里,并进而给予孩子母亲一些建议,协助孩子母亲纠正自己管教上的缺失。
在女儿方面,父亲最好能多找机会和她聊天,了解她常和母亲争吵的原因,以及对母亲的感受。如果有任何误解母亲的地方,一定要设法解开孩子心中的结,或制造机会让母女多沟通、多了解。特别提醒做父亲的是,管教子女是父母共同的责任,绝不能仅由母亲一人来承担,平常父亲多参与管教工作,一方面能避免母亲单独管教所易产生的偏失,同时当有问题发生时,也比较容易找出原因,予以解决。
孩子为何这般残忍
邻居家有个11岁的小男孩“野”得出奇,性情非常残忍,他会把一只青蛙扯着腿撕开,遇上猫狗,或用脚踢,或用石块砸,毫无怜悯之心。平时,毁坏公物,打架斗殴,因一点小事而拼命追打同学,欺负弱小,甚至于要给别人“放血”。他的父亲为此不知用拳头教训他多少次,却丝毫没有使他改变。
【实例分析】
据心理学研究,孩子残暴的根源,产生于童年。
在缺少爱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往往感情淡漠,性情粗暴。有些家庭父母不和,便拿孩子当出气筒。有些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持着所谓“棍棒出孝子”的观念,对孩子动不动就拳脚相加。这样家庭中的孩子,感情受到压抑,他们会把积压的情绪向其他方面发泄,往往也使用暴力。在幼年时,他们蹂躏鲜花,敲打小动物;大一些便毁坏公物,打架斗殴,欺负弱小。
有些孩子与继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得不到应有的爱,只懂得恨,在能够发泄的场合,稍不如意就伤害人。他们从折磨和戏弄小动物、欺凌弱小中得到乐趣,逐渐形成在恶作剧中寻求刺激的扭曲心理。
在父母娇惯下的孩子,容易形成利己主义,只知道满足自己的愿望,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他们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置别人的痛苦于不顾,去伤害别人或幸灾乐祸。
【父母对策】
为避免孩子产生残忍心理,教育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要给孩子以充足的爱,让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互相体贴的感情,培养家庭责任感和义务感。
第二,教育孩子要善良。善良的人,处处受欢迎;不善良的孩子,在集体中是没有位置的。家长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使他们乐于帮助弱小。告诉他们不要怕吃亏,对别人要将心比心,与人为善,要谦让,要厚道。
第三,注意孩子感情的培养。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破坏行为,往往是残忍心理的开端。他们践踏玩具,折磨小动物,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但日久天长,就会感情失调,产生邪恶意念。另外,要防止孩子不满情绪的积累,如有不愉快,可以让他转移或发泄。不满的积累,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破坏性。
第四,限制不良游戏。游戏本身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正当游戏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和积极感情的培养;而不正当的游戏,胡打乱闹,把完整的东西打烂等游戏,则有害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应加以制止。
以清白名声教子的杨震
杨震是东汉的著名大臣,同时又是教子的典范。
杨震字伯起,是陕西华县人。小时候,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常识渊博。早年在乡里教书,靠微薄的收来维持生活。由于他教书认真,品德高尚,人们都尊称他为关西孔子。后来,一位大将军邓骘发现他是个人才,就举荐他入仕为官,做了荆州刺史,后任东莱太守,官到司徒、太尉。他有一个儿子,名叫杨秉。
如何教育子女,杨震也不失为有识之士。自从儿子出生后,他有说不出的高兴。他非常疼爱儿子,但从不娇惯。并且注意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教育子女。
起初,他在乡下教书。每当执教闲暇时间,就带着孩子们到田野里参加收种耕作劳动,不仅使孩子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切身体会到耕田种地的甘苦,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劳动习惯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杨震做了官之后,随着职务的不断提升,地位不断提高,每年俸禄的收入也在增多。应当说,是一个相当富裕的家庭。然而,他在生活上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和习惯,对于子女们吃的穿的和用的,都管得很严,不许他们乱用一分钱。平日吃饭总是粗茶淡饭,穿的是麻布衣服。
杨震家的住地离皇宫较远,每天上朝下朝步行,要花上相当长的时间。随着他年龄的增大,官位的提高,为了便于他上朝下朝,朝廷特意为他配备了一辆专用马车。杨震的儿子杨秉在太学读书。一天,杨秉乘家里的马车去上学,正好被他看见了,当即喝令车子停下。对儿子说:“这马车是朝廷专门为我上朝下朝配备的,你怎么能坐上这车子上学呢?再说,太学离家里也不过二里地,现在你就懒得走了,将来如何为国效力,为民兴利除弊呢!”杨秉听父亲这一说,知道是自己错了,心中非常难过。从此以后,上学时无论是刮风下雨,也无论寒冬酷暑,他从不乘坐家中的马车。
一次,几个朋友相聚,来到家里,只见杨震家里所住的房子与几年前一样,灰墙斑驳,门窗己为蛀虫的很厉害。室内的陈设用具也都十分简陋,没有一件值钱贵重的东西。朋友们半真半假地说:“杨公儿女满堂,就只几间破屋,几件旧家具传给儿女们,实在是微薄了。杨震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我称传子以金,老夫传给儿女的是清白吏的清称,这份家业千金难买,怎么能说微薄呢?依我看,这是最丰厚的家业,再也没有比这更丰厚的了!”
由于杨震的言传身教,他的儿女们都得到健康成长。特别是他的三儿子杨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过刺史,后来官到太尉,成为国家的重臣。他牢记父亲的教导,严于律己,以不为酒、色、财引诱所迷惑而著称于世。杨秉的儿子杨赐深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少传家学,勤奋好学,忠于教书事业,一身清白,为世人所赞扬。
鼓励儿子为正义事业献身和母亲
范滂字孟博,汉代汝南郡羌人(今河南郾城县东南)。小时候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养成了勤劳刻苦、朴实正直、孝敬父母的品德,受到州郡官吏们的称赞,被推荐为孝廉,光禄寺推荐为四行。这时候,冀州(今河北高邑县东南)发生饥荒,无法生活下去的饥民们纷纷起来造反。朝廷任命范滂为清诏使,到冀州一带进行视察。范滂临行时,感叹政治混乱,决心为澄清吏治而努力。他一到冀州境内,那些平时有贪赃枉法劣迹的太守和县令自知情况不妙,就扔掉官职逃跑了。而那些负责检举的官吏,没有一个不是接受贿赂的脏官。
后来,范滂又被担任全国军事最高长官的太尉黄琼调去做事。这时,正遇到皇帝下诏要三公衙门的下属主要官员调查了解民间疾苦和地方官吏的善恶得失,并将情况及时上报朝廷。范滂就将自己了解冀州的太守、刺史、县令和豪门权绅20多人的劣迹一一写了出来,报告给了朝廷。当时在朝的尚书指责他揭发的面太广了,涉及的人太多了,怀疑他有私心,动机不纯。范滂听说后,理直气壮地说:“我所检举的没有一个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欺压百姓、为恶多端的坏人。只是由于现在朝廷要求下臣向朝廷及时奏报,我才报告了朝廷。有的因为时间关系,先将材料报上去。至于说有的还没有来得及作详细的调查,我正在核实。我听说农夫铲除了杂草,庄稼必定会旺盛起来,忠臣把奸臣除掉,国家的政治必定会清明。如果发现我检举的不符合事实,甘愿当众接受死刑的处罚。”这样就使真相大白于天下。
然而,那些为恶多端的人,为了保住自己,就倾尽全力,对范滂等正直的人士施加压力,欲置死地而后快。范滂看到这种情形,知道自己的揭发检举得不到实施,于是上书陈述自己不称职,提出辞去官职。
汝南郡太守宗资久闻范滂的名声,请他到自己的官署做助手,代理功曹职务,把郡中的事务交给他去办理。范滂在任职期间,克己奉公,力主正义,努力整顿吏治,凡是违背孝道,以及不遵守仁义规范的人,一律给予撤职驱逐,不许他们留任;同时大力表彰并且推荐提升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到重要的岗位上来,使得被埋没的一些人才得到了任用。
范滂的外甥西平县人李颂,是西平王李通的后代,他在家乡表现不好,没人推荐他出来作官。太监唐衡请宗资帮助,宗资答应任用李颂为吏,便范洋认为他不是合适的人选,就搁置了下来,一直不发给委任状。宗资知道后,非常生气。汝南的地方官也就乘机大肆散布流言,说什么范滂用人只用范党。不久,一个叫牢修的上书朝廷,诬告李膺、范滂等人结党营私,诽谤朝政。这是朝廷最忌恨的事。范滂等人因此而遭到诬陷,被关进监狱,受尽了折磨,后来,事情弄清楚了,范滂得到获释,回到了家乡。
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朝中的邪恶势力再次兴风作浪,对李膺等人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大肆捕捉党人。范滂等再次被捕,关进了大牢,并且被宣布处以死刑。
范滂的母亲来到狱中,与儿子话别。范滂对母亲说:“弟弟仲博很孝顺,能够供养您老人家,我到地下和父亲在一起。不论活着或死去的。都各得其所。请您割断难舍难分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范母语重心长地说:“人总是要死的。你今天能够与李膺、杜密一起死,死也瞑目。一个人既要得到美名,又要得到高寿,这怎么能够两全其美呢?”范滂跪下来,聆听母亲最后的教诲,并向老人家叩头告别。范母望着儿子说道:“我想叫你做坏事的,坏事实在不能做,我们母子从不做坏事。孩儿疾恶如仇,勇敢地与宦官斗争,不惜一死,正是娘我所希望的。”在场的人,见到这一情景,没有一个不掉泪的。那时,范滂只有33岁。
范滂一身正气,为世人所赞叹。而当人们称赞范滂的时候,无不为范母的浩然正气所感动。而这位伟大的母亲姓什么,叫什么,至今也不为人知。
子继父业满门忠烈
诸葛亮是我国安邦治国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我国人民智慧的象征。他不但善于治国治军,也善于教育子女。
诸葛亮字孔明,琅玡人(今山东沂南),幼年时,父母双亡,跟随叔父诸葛玄长大成人。曾在隆中躬耕读书,历时十年之久。后来归附刘备,官至丞相,成为刘备的重要谋士。他虽然身居高位,始终没有忘记对子女的家庭教育。
诸葛亮早年没有儿子。他的哥哥诸葛谨将自己的儿子诸葛乔过继给了他。诸葛亮待诸葛乔如同亲生。诸葛乔长大后,被招为附马,成为皇帝刘备的女婿。在当时一般人看来,像他这样父亲是丞相,岳父是皇帝的人,留在蜀国的都城,侍奉在皇帝左右,过养尊处优的生活,是天经地义的。但为父的诸葛亮却不这样做。他不愿让儿子在后方安享富贵,而是将他留在身旁,出生入死,转战南北。在前言粮饷供应发生严惩困难时,诸葛亮将督运粮饷的任务交给他,命他带领五六百人组成的一支部队,往来奔走于四川、陕西的高狭谷之间押运粮草,让他跟普通将士一样,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锻炼成长,不给他搞特殊化的任何条件。
为了使哥哥诸葛瑾能够理解他的这一良苦用心,他特意给哥哥写了一封信,说明他的用意。信中写道:“诸葛乔可以回成都去,但是诸将子弟都在解运军事物资。大家理应同甘共苦,共享荣辱,所以还是命令他带领五六百名士兵,与诸将子弟们一道在山谷中运送物资。”他的这一决定,得到了哥哥的理解与支持。
诸葛亮晚年才得一子,起名叫瞻,深得诸葛亮的喜爱。诸葛瞻自幼聪明过人,七八岁时就能写书信给父亲。诸葛亮政事繁忙,且在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他也时刻不忘对瞻的教育和培养。诸葛亮在死前写给儿子《诫子书》中对于如何教育儿子提出了明确要求。他说:静以养身,俭以养德,只有这样才能有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他还告诫儿子要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不要迷恋于宴乐之中。如果不及早注意这些问题,到头来,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只能悲守穷庐,后悔又有什么用呢?这些教悔,表现了诸葛亮对子女教育的深谋远虑,以及他非凡的见识。
诸地有一个妹妹,在隆中时嫁给当地的庞公,妹妹的孩子叫涣。他在给外甥的信中,也强调做人要有高尚的志向,坚强的意志,志存高远是走出平庸建功立业的第一步。他说:如果心志不坚强刚毅,意气不慷慨昂扬,只是苦心繁忙被世俗所困扰,意志消沉被无止境的情欲所束缚,那就不可避免地要沦入凡夫俗子之列,成为低人一等的平庸之辈,穷其一生也无出头之日。这样就为外甥的成长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