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庭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家庭教师是教师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合格的家庭教师,首先,必须热心教育,认真负责,是一个起码的要求。如果没有责任心,而只是为了取得讲课报酬,赚几个钱的人,是不能请来作为家庭教师的。其次,必须熟悉教材内容。家庭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辅导孩子学习,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一任务,就要求凡是做家庭教师的人,无论在应聘之前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每一章节的要点,只有这样,才能有可能取得满意的辅导效果。再者,必须掌握正确的辅导方法。教书是要让学生接受的。辅导的好与坏,归根结底,是以所辅导的学生学习效果如何为依据的。这就要求应聘者必须讲究教育方法,善于运用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教学,针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足,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并且能够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有吸引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气氛之中。第三,要有责任心。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有的家庭教师按时按点进行辅导,到时就走,而不顾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有些在校的大、中专学生,由于他们平时学习紧张,没有时间去备课,辅导时,照课本宣读,有的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己也不大清楚。这种辅导,实在是误人子弟。因此,选择家庭教师时,不仅要看他是否具有一定的学识,对于所辅导的内容有无真正地了解,有无教学实际经验,也就是说会不会辅导;还要看他有无责任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后一点,尤为重要。只要有责任心,他就会认真准备,就会注重如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不修边幅、口吃的人,不适宜做家庭教师。家庭教师同样是学生的表率。他们展示给学生的应当是规范化的社会行为模式。他们仪表大方,衣着整洁,有礼貌,能给学生以示范,会引起学生的敬重与好感。家庭教师的语言表达,对于学生也有直接的影响。如何家庭教师口吃,所教的学生也就会出现口吃。尤其是小学生的模仿性更强。
5.辅导应有针对性。家庭教师的辅导的内容,都是在学校已经学过的。有些学生已经弄明白了,有些还不十分明白,甚至就不明白。辅导时,应当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可不管学生会不会,进行重复教学。要把有限的时间,真正用在学生未弄明白的一些问题上。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是由于学生平时贪玩造成的,或者是学生一时受到外界某些影响,上课不用心听讲,这是学习态度问题。对于这一类学生的辅导,就应当首先帮助学生克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的各种不利因素,使他们迅速把注意力移到学习上来。
忌问孩子“哪里不懂”
孩子抱着课本或试题过来,说是“看不懂”时,父母大多会反问:“哪里不懂?”可是很多孩子就是“不知道哪里不懂”才跑来问的。
“不知道哪里不懂”好像挺玄的,说不表,道不明,不知该怎么办。这时,父母如果能稍微转变一下问话方式,比如问“你懂哪些内容了?”很可能出乎意料之外,很快就能找出孩子碰到的困难。
因为孩子有孩子的推理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思考,所以只要让他们从起点出发,就能回想起了解到什么程度。父母可以顺着这步骤,很容易追查出孩子不懂的地方了。
如果能像这样,知道孩子对问题了解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发现孩子的思考程度是否有差错、或者哪里是孩子无法理解的地方;接下来自然知道该教职他们什么,该纠正哪些误解,成绩也就很容易提高了。
不要当孩子的面批评老师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老师的信心。若学生对老师没有信心,常常会对老师所教的功课也没有兴趣。有不少偏科的孩子都并非在某一门功课上资质较差,而是由于不喜欢教这门功课的老师,进而对这门功课也心生厌烦,不愿好好学习。
人非圣贤,老师也不是“神”,难免偶尔有错。这时候,有些父母的反应过于夸张——“唉呀!老师真不行,连这种问题也会搞错,真伤脑筋。”口中这样说着,一方面流露出对教师的轻蔑,一方面掩饰不住觉得自己比老师水平还高的得意。
说实话,真的令人伤脑筋的是这种父母。就凭这样一句无心说出口的话,孩子对老师的信心,已经大打折扣;从此,在学校上课时不再认真听讲。结果蒙受损失的,除了孩子之外,别无他人。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科学家的儿子,满脸疑惑地走到父亲面前,说今天老师在学校教的功课,他怎么也听不懂、想不通。正好那问题属于这位父亲专长的领域,于是他仔细地帮助孩子看了一下,发现老师确实错了。可是这位父亲却不动声色地说,他不知道有什么不对,并要儿子明天再去问问老师;然后,他又暗中打了一个电话给老师。第二天儿子回到家来,一脸开心地说:“我们老师果然很棒!”
父母就算不必打电话给老师,至少也该考虑到这一层。父母应在年幼的孩子面前维护老师的形象,使孩子建立起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困为孩子对功课的情感和他对教该门课的老师的情感是紧密相连的。
借他人之口夸赞孩子
我上中学时,语文成绩挺好,作文写得不错,然而教语文的李老师很少当面直接夸奖我。但我知道他常在别的老师面前夸奖我,因为常有别的老师对我说:“李老师昨天又夸你来着,兴致勃勃地把你的作文念给我听。”听了这样的话,我心里自然美滋滋的,学习情绪高涨。
事实上,通过他人之口夸奖人往往比当面直接夸奖人效果更好。因此,有经验的管理者常常不直接夸奖下属,却常在他要夸奖的下属的朋友或长辈面前夸奖下属。这样,被夸奖的下属从朋友或长辈处听到客观的转述时,往往打心里高兴。因为第三者的话往往不带感情色彩,听者会单纯地领会为纯粹的、客观的信息传导,觉得真实性较强。
在家庭教育中,夸奖是增强孩子勇气与信心的有效手段。但父母应掌握赞美孩子的技巧。若总是当面夸奖孩子真棒,久而久之,孩子会习以为常,从而起不到应有的教育功能和效果。而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这种失效的夸奖。父母若能恰当掌握夸奖孩子的频度,并通过第三者将这种夸奖传达给孩子,效果往往会很好。
另外,充当第三者的人最好是被夸奖者的长辈或他所尊崇的人,这样效果会更好。
注意孩子的无所谓(一切无所谓)
现在有一部分青少年存在着四无:一切无所谓、学习无兴趣、生活无榜样、人生无目标。
一切无所谓。我们听到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抱怨最多的是: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无所谓。一个家长这样描述自己的孩子:孩子戴上红领巾回来,妈妈说:这多光荣啊!他无所谓,妈妈又对他说,如你考前三名给你买玩具,他也无所谓,要他去竞选中队长,他不要,还说:“不就是手臂上多了两条杠吗?这有什么稀奇!”一些家长感叹:现在的孩子给他奖励,如吃肯德基、看电影或给一定数额金钱,都无动于衷,什么都刺激不起来了。一些孩子缺乏危机意识,即使面临中考、高考这样的紧急关头,也仍然动画片照看,游戏机照打。有一位家长形容自己孩子的这种状况是:站在悬崖边,还在抿着嘴笑!
学习无兴趣
对上课、作业不感兴趣是来咨询的青少年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对参加多动学习困难系统心理干预班的学生进行集体干预时,每批都要问这样的问题:
问:你们的身份是什么?
答:是学生。
问:作为学生,你的主要时间和兴趣应该放在哪里?
答:学习。
问:现在真正把兴趣放在学习上的请举手。(在大多数情况下,全教室没有一个举手的,只有少数几次,偶而有一二人举手的)
问:那么,你们的兴趣在哪里呢?(回答则是五花八门的,但比较集中的是,看动画片,打游戏机)
以上的对象大多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我对一些学校的普遍学生也问过上述的问题,对学习感兴趣的仍然寥寥无几。显然,对上课、作业不感兴趣是青少年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当然,原因并不全在青少年本身,它与我们的应试教育体制有关。
不因家境而赞赏孩子的自私(孩子自私自利怎么办)
对孩子的自私问题,大多数家长和教育者都有误解。不少家长发现孩子“从小”就很“自私”,什么事情都不让谦让,不肯把自己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甚至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对此,教师和家长常常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去纠正这些“错误”。其实,自私对儿童来说是极其正常的现象。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告诉我们,儿童在2~7岁阶段,道德认识发展是直观的,自我中心的,没有主观的责任感,这时的儿童很少考虑到别人,不有设身处地客观地看问题。这是儿童的正常特点,不能拿成人的品德标准去评价。3岁以前的孩子的大方、慷慨都不是真正的大方、慷慨,小孩子的“自私”里往往有其正当的权力,而很“慷慨”可能包含着性格的怯懦。
如果家长不明白这点,强迫孩子“大方”、“慷慨”,甚至完全无视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尊心,用“爸爸,妈妈不喜欢你”,“不乖”,“不听话”,“不懂事”等话要挟孩子,这样做的目的看似为了教育孩子心里有别人,但是这样以不尊重孩子的需要为出发点的作法,实则无法帮助孩子形成真正的道德意识。孩子可能为了父母高兴或避免父母惩罚而服从命令,然而心里肯定会怨恨、委屈、不满。在教育中一再这样,常常使孩子产生对他人的愤恨不满情绪或攻击行为,要么孩子以为父母不爱自己,从而在与他人交往中怯懦、退缩、依附,失去自信和主见。
所以,教育孩子不自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像一些动作技能,从分解动作开始训练,再将分步练习综合成整体就可完成。家长必须耐心等待孩子身心的成熟和自我意识、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是说慢慢等着,孩子有一天突然就会不自私了,家长仍然需要对孩子进行教育。有教育家主张教会孩子“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别人”,这个“一半”并非指数量上精确地分“二分之一”,而是让孩子逐渐懂得世界上既有自己的存在,还有他人的存在;自己有各种需要,他人也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当孩子有这种认识时,他们有时比家长对人还要大方、慷慨。
在教育孩子大方、慷慨的过程中,家长的言行一致十分重要。如果家长要求孩子不要自私,而自己因为逃掉了一张公交车票兴奋不已,因占了一点小便宜得意异常;或者当孩子做出一些利他行为时,家长因为物质上的损失责骂孩子,这样的话,家长对孩子不自私的要求是非现实的要求。
个例的启发
在一些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一直不和谐,甚至越来越僵,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对于这样的家庭,我给父母的忠告是:退到最后。这是我从一人咨询个例中得到的启发。
一次,从浙江来了一对母子。母亲述说了孩子的情况:两年前,她读初一的儿子上课因违反了纪律,被老师打了一记耳光,孩子就拒绝上学,在家里呆了一段时期,后来在劝说下,又进了学校,但不久又退了出来。就这样在家里呆了两年,在家期间,他父亲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常常对儿子没好脸色,没好言语。他对儿子说:你书也不读,你这人还有什么用?给我滚出去,死掉算了。但母亲不这样对待儿子,她想,儿子虽然不去上学,但我毕竟还有个儿子在家里能天天让我看到,如果像他父亲一样,因为儿子不上学,就成天骂他、打他,把他逼得离家出去,那我唯一的儿子就没有了。这样一想,母亲就排除了因孩子不上学而产生的担扰、急躁情绪,以宽容的态度接受了孩子不上学这一严酷的事实。孩子也得以在这个家庭中存在下来。
以后有一段时期,儿子到母亲开办的企业打工,心情也好了一些。与此同时,母亲并不放弃让孩子上学的努力,她打听到我们心理咨询的地址,特意赶到上海,希望能够解决孩子的问题。经过咨询,孩子回去以后,再次进了学校,从此就再也没有退出来。
这个心理咨询个案给我很大的启发。孩子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他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关键是他产生这些问题后,父母如何对待。父母的态度对孩子产生问题以后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上述这个孩子因为老师的粗暴行为而退学在家,这对任何父母都是难以接受的事实,家长难免对孩子会有一些过激的言行,他父亲说的那些气话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孩子的母亲面对这样的严酷事实却是冷静而理性的,她知道儿子退学及退学以后所产生的性格变态虽也很痛心,但也明白这是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她清楚地知道她面前摆着两个选择:一是催逼他复学,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很可能把他也逼没了;二是接受现实,先让他平平安安地在家里呆着,以后再寻找改变的机会。经过反复比较、思考,这位母亲选择了后者,她明智地放弃了对孩子的任何期望,采取了退到最后的战略:即不再催逼孩子复学,而是先让他存在,然后再寻找机会。
不留退路的悲剧
我们经常看到媒体上报道的一些家庭悲剧,都是因为父母不给孩子留退路造成的。江泽民总书记亲自作过批示的那个金华中学生打死亲生母亲的事件,就是因为母亲不适当地给孩子硬性规定了过高的学习目标,而且只许前进,不许后退,孩子只要稍有后退,就人遭至母亲的打骂,最后,孩子忍无可忍,一时怒起,用铁器打死了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