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学习压力大,负担沉重,尤其需要父母来帮助他调节情绪。休息时,父母可以用乐观的态度,聊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一定要从态度中体现,父母真心希望孩子快乐。只要每天能有很少一点温暖和快乐,就足以支撑孩子走过艰难的书山学海。
虽说体育锻炼对孩子养成劳逸结合的习惯很有益,但有一些孩子却不爱锻炼身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孩子的意志力薄弱,不能持之以恒
许多孩子自小就被宠爱,做事往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力。锻炼身体实际上是很艰苦的,它不仅要劳其筋骨,而且要苦其心志。因此,孩子总是会为自己寻找客观的理由,躲避身体锻炼之苦、之累。
2.家长的坏习惯影响了孩子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成人没有余暇锻炼身体。资料表明,25—39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比例最小,在此年龄段,45.5%的男性和39.6%的女性借口工作太忙不参加体育锻炼。孩子的家长大多数处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很容易把父母的生活习惯当成自己效仿的对象。
3.孩子们的锻炼兴趣不能实现
有一些孩子,实际上是有锻炼身体的兴趣和想法的,比如说有的孩子喜欢踢足球,有的孩子喜欢游泳,有的孩子喜欢武术。一些家长却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于孩子,孩子锻炼身体的良好愿望一旦被压制,他明明喜欢锻炼身体,也会故意不锻炼。
4.锻炼的空间和外部环境不具备
许多学校学生人数众多,操场总是人满为患,有限的锻炼空间使一些孩子望操场而兴叹。
那么,怎样纠正孩子不爱锻炼身体的习惯呢?父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意志力
在对待那些有浓厚的锻炼兴趣,但意志力不够坚强的孩子时,父母应多鼓励,制定锻炼计划,并适当地创造奖励条件,以巩固强化孩子的兴趣。有的时候甚至可以采用一些惩罚的措施,从而纠正孩子不爱锻炼的坏习惯。
2.要从小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兴趣
兴趣是人从事任何事情的基本动力。作为家长,不妨观察一下孩子对什么样的体育活动有较为感兴趣,然后不动声色地提供一些条件及时加以引导。有了条件和父母的支持,孩子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去参加体育锻炼。
3.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质教给孩子锻炼身体的正确方法
人的智力发展有一个最近发展区,身体素质同样也有一个“敏感教育期”。青少年时期是人体素质发展最关键的时期,这个黄金时期不容错过,否则将贻误终身。父母一定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体育常识和生理常识,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体质状况,合理分配锻炼时间,掌握锻炼技巧,切不可因噎废食或锻炼过度。
§§§第8节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
父母箴言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给孩子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这显然是不恰当的。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立意志,要多了解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有怎样的设计,可以帮助他们完善,但不要包办他们的理想。
家长对孩子的未来,一般都怀有预期,并且大多数家长的预期都还很高,期望高的,希望孩子成龙成风,期望低的,至少也希望孩子学好,不能成才也要成人。可以说,对孩子寄予希望,怀有预期,这是为人父母的一种本能,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幸福的人生。家长对孩子的预期或希望在孩子尚在母腹,还未出生时就已经萌生了,对于即将到来的新生命,父母们通常怀有美好的希望,有的父母希望生的是个男孩,如果是男孩,又希望这个男孩聪明、健壮,如果是女孩,就希望她美丽而聪慧。等到孩子出生了,父母又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好,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从理论上说,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有无限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前途。有的家长看着当红的明星、著名的作家、杰出的科学家、成功的企业家等社会精英,眼红心热,恨不得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也能一夜成名。
但是,希望归希望,现实归现实。家长如果对孩子总是抱有期望,这对家长和孩子两方面都会有潜在的不利影响,尤其当家长对孩子抱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预期时,其不利影响更大。家长有了“超常”的期望,自然就会给孩子超常的压力,而这种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就有可能变成超常的“投入”,外加超常的要求。从小就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为孩子提供一流的家庭学习条件,频繁参加各种辅导班、课外培训班,还有时髦的衣服,源源不断的零花钱……就家长这一方来说,孩子如果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辜负了自己的希望,家长的投入不能获得预期回报,会因此而失望、甚至产生绝望情绪,“恨铁不成钢”,家长很可能对孩子由爱生恨。就孩子一方来说,家长对孩子的希望、预期,其中携带有家长的意志,而孩子则必须接受这种意志。这实际上对孩子构成了一种压力,孩子要实现家长寄托在自己身上的希望,就需要按大人的想法、意思、要求去做。一般来说,孩子都不愿意看到家长失望,当孩子令家长失望以后,家长就算不责备、不打骂孩子,仅仅只是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伤心、忧愁、失望的情绪,也等于是变相地惩罚孩子,孩子会因此背上不小的精神负担。现在有不少“问题孩子”,往往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下降,担心考不上名牌大学,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家长,因而采取自杀、离家出走等极端方式以求彻底摆脱压力。实际上“问题孩子”的真正问题不在孩子而在家长自身,因为总是先有“问题家长”,然后才会有“问题孩子”。
不少中学生,每天除了正常的上课外,一周中有三到五个晚上请家教补习功课,每个周末还要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培训班、辅导班的学习。这些孩子的学习压力相当大,但正如他们所说的:“为了父母的希望,我们只能这样拼命学习。”然而,在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他们也背负着难以摆脱的精神负担:脑子里的弦随时都是绷紧的,生怕哪一次考试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无形的压力让这些孩子倍感焦虑。
家长对孩子的希望、预期往往都是他们单方面的想法,有些甚至完全是出于家长的补偿心理。比如父母早年渴望上大学却没能读上大学,就希望自己孩子能考上大学,父母以前渴望做官最终却没能做上官,于是就把做官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期望孩子长大后能入仕为官,等等。一般说来,家长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预期、希望来培养孩子,要把孩子培养、塑造成“自己想让他成为的那个人”,这是家长的一种本能,而孩子的本能却是“要让自己成为自己”,孩子都有自己的打算,对未来有着自己的向往和憧憬,他不愿意被动地接受家长的“打造”,不愿像木偶一样受家长的操纵。这注定了两者要发生冲突,冲突可能使家长伤心失望,也可能让孩子受到伤害,并且使亲子关系遭到扭曲和破坏。家长希望孩子天资聪明,学习拔尖,但孩子却显得不那么聪明,成绩平平,家长会失望;家长希望孩子考上某某名牌大学,结果孩子却只能上一般大学,家长也失望;家长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成为社会的精英,结果孩子长大后什么也不是,家长更会失望。孩子可能令家长失望的地方太多了。只要家长总是对孩子抱有过高、过多的期望,孩子就几乎总可以令家长失望、甚至绝望。
为了避免这种结果,最好的办法是家长不要对孩子怀有预期、不要对孩子抱有任何希望,但这显然不尽人情,事实上也不可能,因为对孩子怀有希望是家长的一种本能,如果家长对孩子已经不抱任何希望,说明家长已经不再爱孩子了,亲子关系也可以说是彻底结束了。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家长仍然对孩子怀有预期,但不是怀有一种刚性的、固定的预期,而是怀有一种变动的、弹性的预期。既然是弹性预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当然既可以高,也可以低,可以随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对孩子的期望。比如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有预期,期望他的成绩在班上能排名前十,但孩子的成绩长期只能徘徊在三四十名,家长如果还固守以前的期望,不仅会加深自己的失望感,还会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家长此时就需要调整其预期,比如可以由以前的前十名调整为前三十名,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压力就会小一些。当然,孩子的学习进步了,排名已经上升至前三十名了,家长又可以再重新调整预期,比如期望孩子下次能进前二十名。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值小一些,反而有利于孩子成绩的稳步上升,期望太大则压力太大,反而可能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升反降。
家长对孩子保持弹性预期,还表明家长更多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和处理问题,更多地照顾到了孩子的意愿、想法。孩子的自我预期、对未来的自我设计是主要的,而家长对孩子的预期一般都是边缘性的、支持性的,家长根据孩子的自我预期来调整自己的预期,而不是把自己的预期强加给孩子,让孩子为实现这一预期而努力。家长本来希望孩子能进医科院校学医,毕业后做医生,结果却发现孩子对学医毫无兴趣,对从事新闻工作倒是情有独钟,家长此时就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预期,以新的希望来取代旧的希望,自己对孩子的这一希望表示支持,并且重新对之寄予希望,希望孩子能进入大学新闻系就读,毕业后能在新闻领域做出成绩。家长这样做,既可使自己对孩子始终怀有希望,又不致与孩子发生冲突,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利,对融洽亲子关系也有利。